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50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50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情局按照着杨洪森的指令,对在华的俄国人进行全面监视。

先是德、奥,后是日本,现在很快就要摊到俄国人了。于此同时,大批的中国军情人员分别进入俄国。这年头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俄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很落后,但是俄国却有相当数量的人材。如冶金、军工、造船、化学方面的人材都是中方重点拉拢对象,其次是艺术品、艺术家这些都是无价宝。由于对俄国必然所发生的相关事件的预料,杨洪森已经全面展开,从美国筹集了大笔资金,很显然俄国将受到全面的考验。

在南京,一个以杨、宋、孔、陈为首的国际炒家集团,龙基金成立了。孔祥熙是被宋谒龄鼓动加入的,他一直认为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他孔祥熙本小,如是输了就真的一无所有了,宋谒龄一怒把孔祥熙踹到一边接过了理事长的职位,至于宋子文那纯属玩玩,他也没有多少钱,要知道这次杨洪森秘密调集了2亿美元,他的20万新国币砸在里面连个水花都没有。至于陈家,陈其美醉心于政治,所以陈果夫成了代表,陈果夫在上海几年积累了一些财富,到要殷实,为了这次行动,他从张静江等人出借了整整400万新国币,张静江听说杨洪森不知从什么整来2亿美元,把他吓的一跳,根据他对杨洪森的研究,这家伙眼光毒出手狠,在美国这只鳄鱼卷不少钱,不然他哪有那么多钱可捐,捐了钱还能给老婆买那么名贵的宝石,所以他与陈果夫又拉了几个人共筹得近千万元新国币。

孙中山自然不会参与这种风险无法估量的国际投机行动,但是他仍十分好奇杨洪森从什么地方搞来了2亿美元,宋美龄对这2亿美元的来由只说是从美国筹集来的,具体的她也不知道,从大姐处得知此事时,把她也吓的一跳,杨洪森在她银行账户中存的200万美元已经是笔巨额的财富了,可是比起2亿美元,这不过就是一个零头。

她也曾为此担心过,如果投资失败,那她估计就要与杨洪森一起自杀了,同时,她又有那些一点期待。

行动终于在俄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那一天总爆发。

俄国的一切吸引了中国高层的目光,当天杨洪森与孙中山密商对策。

众人对于杨洪森一早就判定俄国革命的出现那真是敬仰无比,俄国越乱,他们口袋里的钱就越加充实。这年头什么不能炒,楼市能炒,股票能炒,连战争都能炒。

国际社会对俄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反映不一,孙中山也在询问杨洪森对此事的看法。

“先生,我认为这场革命之后,必定会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

对于杨洪森的预言,孙中山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先生,俄国这次革命的主要力量不是民族资产阶级集团,而是以布尔什维克为主的工、农力量。”

“布尔什维克?”

“先生,这是俄国人叫法,他们的组织在法国曾领导发动过巴黎公社起义,而他们在俄国的主要领导人为列宁和托洛斯基等。西方社会绝对不允许巴黎公社在俄国出现。”

“你认为,英、法可能会进行武力干涉?”一边坐的宋庆龄问道。

“是的夫人,俄国这次革命将最终演变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红色的革命浪潮。”

“我们是否应该向他们提供帮助?”孙中山挪动身子缓缓说道。

“我们的行动取决于未来新生的俄国政府对我们的态度,如果俄国表现出足够真诚的友善,我认为可以与其私下结盟。”

“那么玉琨所说的足够真诚的友善有什么?”宋庆龄再次问道。

“放弃沙俄在华的一切利益,全部或部分返还清政府与沙俄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的土地。前者是前提,后者则可通过高层互访,采取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那么,目前我们对俄国态度应该怎样?”

“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表现的友善一点。”

宋庆龄道,“可是我听说你已经对俄国采取了行动。”

“是的夫人,中国需要一位友善的盟友,比如美国,但是中国不需要一位经济过于强大的盟友,又比如美国。”

杨洪森对美国的态度上并不像外间传言的那样亲,这让孙中山多少放下了心。对于杨洪森在俄国的一系列投机行为,那纯属个人的投资活动,他不会干预,而杨洪森构思出来的大陆联盟很吸引人。如果俄国真的如期发生另一场大革命,与这个庞大帝国边境线相连的中国政府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俄国若表现出了足够友好,那么未来的俄、中战略伙伴关系,将会极大地压制日本人卷土重来的野心。

在英、法、美三国外交部发表态度后,中国作为大国也发表了态度。

此时,俄国革命者的内部却出现了大分裂,革命胜利之后,俄国糟糕的国民经济再次受到重创,卢布飞速贬值,物价飞腾,百姓苦不堪言,百姓没有半分革命胜利的喜悦,前线士兵纷纷要求回家,可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定勒紧裤腰带继续尽协约国的义务。为此,美、英、法等经济强国向俄国提供大笔的紧急援助,俄国的官僚体制同样是可怕地,当这些美元、法朗、英镑砸下出去后俄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更加恶化。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这些拿着外国援助花天酒地的资产阶级忍无可忍,起初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许诺的土地改革政策被一拖再拖,醒觉起来的俄国人民需要有一个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府,而不是这些蛀虫。叛乱在俄国各地不断发生。

   第二十二章 本质问题

中国向俄国出口最多的是粮食、茶叶、桐油。茶叶在俄国地位不下于伏特加酒。俄国人声称,他们可以一天不吃黑面包,但不可一日无茶,而中国是俄国最大茶叶出口国,由于俄国政治动荡,大批走私茶叶拥入俄国。粮食对平民来说比茶叶更重要,虽然中国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但是以杨洪森为首的这伙资本家大肆向外出口。他们还盛产粮食的美国买来大麦加工成面粉高价倒卖给俄国,他们到是大赚了一笔,可怜那些农民伯伯,因为进口麦导致国产麦价格猛涨。由于俄国对面粉需求量很大,很多有眼力的南方商人纷纷来东北投资办厂,而东北的几个重要港口,满载着美国麦的货船静静的停靠在港湾,就连北韩政府也搭上了这艘俄国巨轮,由于中国无法提供足够的军火,韩国开始大量进口俄制武器。

那些可怜的俄国士兵,估计是被政府给遗忘,他们都自谋生计,小兵们只能偷一点、拿一点到外面卖。由于亚洲人的消费水平底,他们也只好走低价路线,北韩政府从俄军手中买来了近万枝步枪,数百万发子弹。

这一时期俄国的东西真的很便宜,驻俄商务机构购买了大量的艺术品,并将其偷运回国内。杨洪森不止掠夺俄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同时还将榨取俄国人民百年来的积累的血汗。

俄国经济的大衰退,就是杨洪森的大丰收。

俄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不是不想采取行动,而是无法采取行动,这些国际金融狙击手完全是趁你病要求命,下手后让你只能忙于补救,没有还手之力,俄国的经济专家只能看着卢布在国际市场中一贬再贬,而这些最终都转嫁到了俄国老百姓头上,在不久前数张卢布也许能买到一块面包,但现在他要用一捆卢布才能买到一块面包。

中国东北相当封闭的中国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俄国发生了什么,当他们收下曾经很值钱,但现在连废纸都不如的卢布后,察觉到上当受骗的中国老百姓拿着卢布找军政府,有些钱庄上当受骗后,业主直接破产自杀。南京方面下文要求严肃东北金融市场,东北三省政府,在各地张贴公告,告知百姓当前最新卢布与国币、银元的最新汇率。

“这些老毛子真他妈缺德。”

一些上当受骗的中国人开始对俄国人进行报复,就算找不到事主,半夜在街上随便拉个俄国人暴打一顿过过手瘾。

李德尔斯感受杨洪森这样做是不是在为入侵俄国做准备工作,与日本开战之前,他也这么干过。

新疆省长杨增新、蒙古绥靖公署军政长官徐树铮均收到了杨洪森的电报。

据杨洪森所知俄国这种分裂混乱的局面将会维持很长的时间,这一期间沙俄将会从新疆、蒙古流窜入中国境内打劫,为了早做准备,杨洪森派人向杨增新、徐树铮输送了二千枝步枪,三十挺机关枪,三百万发子弹,20万元军饷。

杨增新这个老官吏对老毛子无好感,对杨洪森所说的沙俄入疆抢掠他也早有准备,军饷先一步空运至迪化,杨增新当天与杨洪森派去的私人代表密谈。

自杨增新上台以来被新疆整的跟铁桶一般,境内的伊斯兰分子被围剿的远避南疆,如果不是手中兵力有限,他早将那些家伙斩尽杀绝了。

杨洪森划拨的饷械将进一步巩固他的在新疆的地盘。

“不知中央方面是否可以多划拨一些经费。”这些年来杨增新都是自己啃自己,上级要拨款那当然是多多益善。

“杨都放心,您的意思我一定传达到总理哪里。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中原王朝这么变化,新疆的国土绝对不能让外国人占据分毫。”

“这个尽管放心,有我杨增新在,断不让沙俄越雷池半步。”

“南京政府财政日益好转,对新疆的拨款也将会逐年增加。”

最后双方终于谈判的关键性的问题,“中央军是否可以进入新疆,协助都督驻防南疆?”

南京政府准备派员进入新疆,最后只是在迪化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杨增新最初反对中央军进入新疆,中央军进入新疆必然会动摇其在新疆统治。杨增新的野心不过是割据一方,为此他需要大义的名份,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必要支持。不过经历了中、日朝鲜战事之后,他知道孙中山、杨洪森那都是一时人杰,一味地与中央对着干那只有死路一条,而杨洪森对他好像很有好感,并无收权的意思。

“击败他们容易,但是要人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一支精兵长期常驻。”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戍边都是苦差,这一扎少说就是十年,如果中原王朝有什么动荡,那他们就要扎上一辈,连着他们儿子、孙子都继续在这里扎下去。

杨增新并不想离开新疆,一方面是个人的野心,如果在国内他能有现在这样的权势,中央会这么客气吗?另一方面他的心中多少还有那分放不下的责任感,回中央赴任到也没什么,若继任者是个能吏他走了也无防,如果是一个庸碌之辈,那新疆就要坏事了。

“新疆这地方的确是苦,只怕也没有几个人愿意一辈子扎在这里不能出头。”

杨增新听后也只是一脸的苦笑:“谁说不是呢!”

入疆的部队首先在甘肃集结,而集结在甘肃部队都在修铁路,一年半载只怕是进不了新疆。甘肃省内的铁路会成三段,兰州至西宁,兰州至天水、天水至西安,这是陇海线铁路大动脉的一部分。杨洪森决心将整条陇海线挖通,有了这条铁路,他便能有效对西北进行控制,否则西北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的部队进入西北,甩脚不知要到何时。与陇海一起挖的还有两条支线,宝鸡至成都,西安至延长。

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比之清末民初已经不知增涨了多少倍,要消化这么多钢铁制品最好就是修铁路。在大修铁路赶超日、英的口号下,全国人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