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51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51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比之清末民初已经不知增涨了多少倍,要消化这么多钢铁制品最好就是修铁路。在大修铁路赶超日、英的口号下,全国人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铁路每公里单位最低造价也在不断的刷新,对于铁路环节的吃、卡、拉现象中央的口径是杀。杀了二、三批后,所有人都明白过来,打了星号的铁路都是国家重点项目,打它们注意的只有死路一条。

杨洪森不光整台前的,甚至连台后的都整,不少牵涉其中的国会议员被特别军事法庭直接判处死刑,只要挂上反革命罪基本都不可能有活路,但凡脑子正常的都不会打国家重点项目的注意。中央睁着眼闭着眼就算了,但要真的查起来,连你上三代的事都能调查的清清楚楚。

不满杨洪森工作作风的老一辈革命党人找到孙中山,进言杨洪森这是在排出异己,架空元首。

先不说杨、孙之间的姻亲关系,就说杨这几年的付出那是惊人的,就算这是真的,孙中山也要考虑一下这中间的利益关系。再者,那些被杀的人,孙中山也认为该杀,很多党内同志都主张杀,实在是太贪了,而且杨洪森再杀之前都已经向他做的汇报。

真正久经考验的革命党人对现在的局面看的很清楚,杨洪森、孙中山那是一个黑脸,一个红脸。

孙、杨本就是一是家,所以搞杨洪森的办法只有一个,推翻现政府,现在有能力推翻现政府只有两个人,一个吴佩孚、二是冯玉祥。冯玉祥是杨洪森把兄弟,吴佩孚更是杨洪森新收的小弟。

   第二十三章 耍流氓

明着搞杨洪森那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暗杀。

暗杀杨洪森并不是十分理智的举动,但凡没有脑残的人都知道,杨洪森不死那可就是他们一个人死那么简单,其擅长的就是搞扩大化。羊圈只要出现一只不听话的羊,那么全圈的羊都有被宰的风险。可是,那些脑子充血的年青人从来不会考虑到后果。行动,一场专门针对杨洪森暗杀开始了。

这场暗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闹剧,这几个青年聚在一起要杀杨洪森,但是到行动时,他们却犹豫不决,别看嘴里说要与杨洪森同归于尽,可是在他们中间谁去杨洪森同归于尽,最后,他们凑份子雇人杀杨洪森。他们雇的人在杀手界相当出名,可问题是这人是青帮弟子。

去杀“杨洪森”得了吧,那可是他们青帮最大的靠山,杀手把这事应下来后,回去就禀告了老大,这事情飞快的传到老大的老大,最后这则情报就传到了杨洪森的耳里。这几个小家伙早就被监控了起来,但是他们却浑然不知。

这几个雇主因杀手不断索款却不出手大为震怒,最后决定自己动手。

很快时间、地点、刺杀方法一一敲定,现在只剩下何时行动了。

通过老关系,得知杨洪森准备公开场合演讲,他们知道时机来了。

另一边,杨洪森也在精心策划着,他很早就想对内部来次大清洗,只是孙中山碍手碍脚,他需要一个机会,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在那个地点,那个时间,出现在哪里的不光有杨洪森,还有孙中山,这几个青年中有人开始动摇了。

“杀杨洪森是杀,杀孙中山也是杀,怕什么?”

他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开枪,就传来了一阵枪响,跑上演讲台站在孙中山身前的那名确认话筒正常的工作人员当场中弹身亡,杨洪森扑倒孙中山,杀手打了第二枪被演讲台挡住。国府特工们纷纷上台护住孙、杨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此事,惊动朝野,宋氏姐妹更是被吓坏了。

孙中山说要查,杨洪森说要从严查。

整个国家机器动了起来,可是就这样愣是没有把这个小子挖出来,最后在群众的帮助上,终于把他们找了出来,事情就变的更加有意思了。

他们藏身之处的那家伙被严刑拷问后承认自己是日本间谍,这事呼之欲出,但是那几个杀手否认一切,最后承认只是来杀杨洪森的,并且声称他们并没有开枪。由于这中间多了一个被日本人收买的中国间谍,就让很多人无限遐想起来。就连英、美都认为日本有刺杀的动机,从南京挖出的日本间谍网显示日本政府可能是幕后的实际策划者,而那几个倒霉蛋不过是顶缸的。

日本政府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但是南京政府却为震惊,一场大清洗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与那几个杀手相关人员全都被抓了起来,日本人在两江的机关这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为他们服务的中国人也多被抓了起来。中国军队也随即进驻虹口日本租界。

就算中、日在朝鲜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中国军队都未曾进入虹口。由于国内排日严重,日侨大多都挤在虹口,这里原来不足万人,到签订停战协议时,这里已经聚集了3万人。

当中国军队进入虹口,双方展开短促的交火,武装的日本侨民只有一些轻制武器,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中国舆论机构开始大规模的披露。

“日本藏兵于民,驻沪军队达上万之巨,有何图谋?”

“日本想以虹口为跳板,沿长江直上大有进犯我首都南京之势。”

国会召开紧急会议就是否对日本采用终极打击进行商讨。长崎、小仓之后,处于人道主义考虑以及在英、法、美等国的压力下,中国政府承诺不在对平民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长崎、小仓的实际伤亡数字远比日本官方宣称的要多的多。开始日本政府还想掩饰,可是后来再也掩不住,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除那些死去的人,很多人都留下了严重地后遗症。当中国宣称要对日本进行战略“核”打击的时候,日本政府慌了。情报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搞到中国化学武器的相关资料,而日本研究机构解析速度缓慢,至于英、法、美三国提出的援助,日本予以拒绝,因为这些人是另有所图。

日本也不清楚中国人的高空气球何时会漂过来,对付这种东西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在重要城市,天天派人架设望远镜在空中搜索。

中国的言论和日本造成巨大的恐慌,日本的新内阁成员十分头痛。为了缓和中、日矛盾,日本政府承诺将收缴虹口侨民自备的武器,同时将协助中国抓捕潜伏在虹口的叛逃人员。

自认为掌握了“核”武器的杨洪森,自然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小利而收手。

“关税、租界,否则我就发飚。”

“大家都是为了亚细亚共荣,何必动不动发飚。”

日本贱啊!别看日本现在服软了,等那天他们也掌握了战略“核”武器,必定又是另一副嘴脸。

天皇下令要求立即与中国进行和谈,他担心中国人会黑漆漆地对京都发动袭击。

英、法由于美国加入正在对德国展开新一轮攻势,在远东事务中,他们力主双方握手言和。美国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新关税条约的国家,英、法表示关税问题需等欧战结束后才能展开。关税是日本企业在中国能否保持绝对竞争力的基础,放弃这一基础,就是放弃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但是中国有战略“核”武器,日本政府打算拖到欧战后,但是杨洪森却不给日本人时间,中国军队迅速进占虹口,对于日侨的抵抗,中国军队甚至动了大口径火炮,猛烈的炮火让租界各国都心惊肉跳。

日本不得不求助于英、美,可是当英、美租界部队进入虹口时,不过是又多了两匹狼而已。虹口的日本金融机构、工厂、商铺甚至民宅均遭到洗劫,继英、美之后,以调停之名来此的法国、意大利士兵也加入了洗劫的队伍。最后大家都很高兴。

英、美、法、意代表要求出兵立即退出虹口,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向日本人员道歉,同时率队撤回华界。为了防止中国军队再加进入虹口,导致租界秩序的破坏。英、美、法、意组成租界维和多国部队,常驻虹口,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把虹口给分了。

万余日本人被强制性的押解出虹口。

日本的尊严再次受到挫伤,日本外交人员声称要对此进行报复。

国会为此顺利通过了对日本进行战略“核”打击。

比起强硬的日本政府,日本民间的有识之士,要求政府调整对华敌视政策,如果中国真的对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打击的话,那么日本很可能会倒退至明治维新前的黑暗时代。

军部仍然有一大批人不停的叫嚣着要进行反击,新内阁中的不少官员因此受到了右翼分子的威胁。可是内阁首相秉承天皇旨意,民众要求,与中国展开和谈。

清政府的各种赔款全部停止支付,袁氏与日本的二十一条约正式被废除,关税问题也部分达成一致,南朝、台湾问题由于分歧较大未能有进一步发展,这个谈判虽然没有达到杨洪森的预期,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要将日本人吃下去的全抠出来,那绝对是一个细活,要慢慢的来。

   第二十四章 东亚共荣

今天一更到止,出去玩了。。。。。

================================================

孔祥熙现在悔地肠子都青了,早知道搞俄国人民这么有钱,他就应该把所有的家当全塞进去,现在想来真是悔之晚矣。

“中国投资巨子,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龙基金在俄开始鸣金收兵,由于孔祥熙他老婆是理事会成员,所以对最终的结果最清楚,杨洪森占了最大的头,其后是几个神秘的投资者,最后才轮到他们,她本来准备私下自己再搞几把,但是手中资金有限,加之俄国联合协约国稳定市场,而且也开始了反击,孔祥熙受阻击后毫不犹豫地退了出去。

在胜利的晚宴上,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国际金融,有了这次甜头后,桌子的一些人都很期待第二次,这种掠夺他人财富的赚钱方式,实在是太符合他们的口味了。

对杨洪森来说现在目标多的都抓不过来了,但是英、法、德国的心思就不要动了,那不是他可以独吞的,不过奥匈、土耳其、意大利都可以考虑的,就算他们再怎么瘦,也能榨出油来。

此时,杨洪森在欧洲的代理人纷纷行动起来,大规模地扫荡艺术品市场,与未来相比,这些艺术的价值实在是太低廉了,一些人的作品要等到死后才能出名,这真是艺术家的悲哀。不过杨洪森很高兴看到那一天,这些外国人为了看大师们的作品,不得不来到中国。可是很快又陷入了不快当中,因为中国很多艺术品现在都在日本人手中,想要将其夺回来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入侵日本。入侵日本那绝对是一个很长远的计划,绝对不是现在可以完成的,不过杨洪森有信心在十至二十年之内在经济方面赶超日本。

比起孔氏夫妇,杨洪森继续热心于公益事业,他不但拿出钱建大学,而且还建小学和中学,甚至还筹建了基金会资助学子出国留学,在教育、医疗、艺术以及公共事业方面杨洪森都大肆的舞动着钞票,如同一个暴发户一般。这一些给杨洪森赢来了极好的声誉,如果不是孙中山身体很好的话,杨洪森只怕早就取代他了,但是孙中山的存在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很多的时候杨洪森可以躲在他的影子。比如在中、日矛盾迸发出火光的此时。

日本政府对于孙中山亲美与他们作对十分气愤,想当年他们如此“资助”他,这个老孙真是一只白眼狼,翻脸就不认人。当然,他们同样痛恨着那个一直甘愿做老二的杨洪森,那才是一条真正的毒蛇,在金融市场他们与这条毒蛇已经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