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49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49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战场上坦克大方异彩,德国、英国、法国相继登场坦克,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火力越来越猛,装甲越来越厚。蔡锷一眼就看出这个钢铁怪物在未来战场的地位,所以他认为中国陆军要现代化,首先要拥有现代化的的武器,坦克很显然在这一范围之内。

另外一个“烧钱”大户便是陆军航空兵部队,但是蔡锷并未打算将空军从陆军中剥离独立建军。

杨洪森没有当面否决这一提案,而是将皮球踢给了孙中山。

这可是1。8亿新国币,不是180万元,不是1800万元,而是1。8亿元,就算孙中山也没有立即表态,他把各部的头头全都召集到了总统府开了一个小型的办公会议。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达到14亿新国币,财政部认为新一年至少能再翻一番。

收入多了可是相对支出也多了,战争经费占了财政收入的45%,再加上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上下勒紧裤带向前冲,而现在什么事都没有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蔡锷的提案被否决了。

中、日的战争胜利,大大增强国人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强国的自我暗示在对国人还是非常有用的。

日本人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但又只能看着他逐渐强大起来,中国一头雄狮,如果它醒过来日本的未来就堪忧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计划书,此刻正在日本大佬们的手中传阅,中国准备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其中提出的煤、钢生产量更是让日本大佬们担忧。这份由美国经济专家搞出来的东西,操作性很强,这让日本人更加痛恨美国。

面对着中国人的竞争,日本国民的精神再次迸发了出来。

中国是日本的敌人,日本也同样是中国的敌人,当日本国民拼命工作,大肆捐款的时候。杨洪森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双方都是咬着牙上。

杨洪森“变卖”的全部外海资产转入国内,大批华侨、华人自南京、欧美回国支援建设。

南京总统对面的洋楼上悬挂着第一个五个计划时间表,以及数据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看到上面的数据每天都在变化着。

   第二十章 Skip Beat137话

中国向日本发出了挑战,中国政府宣称五年之内,钢铁、煤矿产量将超过日本,当然为最终超过日本,杨洪森也使了一些小手段,比如断绝向日本铁砂供应,大肆与日本争夺亚洲煤矿市场。

中、日停战后,两国的火药味更浓。

上海英国报纸以“中国、日本谁最先倒下”为标题对中、日的经济竞争开始片面、虚假、扭曲的报道。

德国在欧洲战场之中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皮软,而美国人终于下定决定加入欧战,而他们的理由是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使得大批美国商船沉没、美国人死亡。国会授权威尔逊总统对德宣战。

美国这个时候并未完全做好参战的准备,美国陆军只有20余万,而威尔逊打算派30万人去欧洲。

美国政府将原本卖给中国的装备被优先武装美国远征军。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号召在美华人加入美军,支持国战。

在美国华人眼中正是美国人的帮助,中国才打败了宿敌日本,美国要打击德国,他们自然要站出来撑场子,至于美国的征兵处收不收那就是另一会事了。

华人支援国家,让那些美国公民们对这些黄皮猴子到是另眼相看。

驻美大使馆甚至与美国陆军部接触,通过留德的中国人向美国提供军事情报,那些详实的情报让这些美国将军怀疑,英国人所说的中、德苟合的真实性。

美国国会最终敲定26万人,26万人说多不多,说不也不少,但足以扮演压倒德国的最后的那根稻草。

美国军人雄赳赳,气昂昂,开赴法兰西战场。

杨洪森在美国的投资在这个时候开始转型。根据情报,美国经济在战后开始出现衰退,一直至29年经济危机总爆发,在这场灾难中美国经济直到二战美国参战后才彻底缓过来。对于未来多少知道一点的杨洪森自然是早早准备。

中、法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后,法国开始向越北发起了围剿,中国军队对流窜进入了中国的抵抗者进行了“驱逐”,而更多则是被收编。一批年轻的越南国民党来到了云南,组建起了越南武装近卫军师团,在中、法两国的打击,越北的抵抗者在也坚持不住了,中国部队以维和的名义进驻越北,当中国政府将一批法国通缉的抵抗者移交至法国当局时,总督默认了中国在越北的短暂驻军。

那些地方都是抵抗运动的腹地,法国当局拿他们没有办法,如果中国能镇住这些家伙,并且迫使这些抵抗者向当局投降,他们不介意由中国出手。在殖民地有人对此提出反对了意见,很显然这是危险的,不过殖民地总督并没有把这当回事。

杨洪森不知何时与罗莉雅的前夫勾搭上了,这位法国军官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勾搭上了一位越南贵族,这让他一跃成为了大庄园主,他家的农奴就有三千人。不可否认,比起罗莉雅,这位越南贵族更有诱惑力。杨洪森和他做的生意最大的当属鸦片。由于中国的大环境,杨洪森不得不将这块的生意转至金三角,每年近亿美元的销售额,杨洪森怎么也不会就这么轻易放手。

当地土著对这些中国人并不排斥,中国人给他们带来了药品、粮食、洋布,并且给他们工作,给他们钱,甚至还送他们孩子到中国读书,更重要的是他们打跑的洋鬼子,可以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生活。村子里的人二、三个月还能看一部电影,电灯在他们眼中的神物。

这些中南半岛的小邦臣民,明、清就是中国的藩属,现在另改朝换代的中国又强大了起来。

通过那些居住的中国这些土著长老都知道了,中国击败了他们的宿敌日本,斩杀了近六十万,帮助韩国复国。他们不知道韩国是什么国家,只知道那是中国的藩属。最近,传来消息说天朝大军攻入越北,法兰西割地求和。经过这些藩邦小民之口事情很快就传开了,所有人都知道天朝的大军来了。

“天朝上邦的威仪,启是我等小邦所能窥视。”那些部族长老告诉他们要善侍天朝的来人。

云南省政府的外事部门一时比南京外交部还忙,英、法开始未察觉到有何不妥。让法国人突然警惕起来的原因是,越南阮氏王贵的某位皇子突发奇想地跑到南京请求中国上邦派兵助他复国。不要说杨洪森现在不会干这种事,就算干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

日本现在很安分,英、法忙着打仗,美国忙着参战,他们无暇顾忌远东。此时,正是杨洪森大展拳脚之时,他帮北韩复国,日本人少了半块跳板,他敢跳就摔死他。为什么帮越南人复国,法国对中国领土虽有野心,但却有心无力,他们早就过了殖民地扩张地顶盛期。

杨洪森现在去挑法国人的神精,那还搞不搞经济建设。

法国领使知道此事,就是与中国方面交涉,杨洪森自然不会将王子交出来,不过他与法国殖民地政府达成协议半年之内从越北撤兵,中方外交人员与法方撤兵以及换防的具体事宜达成协议。

中国人在越北不走,法国人担心,中国人真要走了,法国人也担心,那些殖民地军官,嫌命长的可以到越北待上半年,没有人愿意到越北,中国人能压下他们,并不代表法国人也能做到,搞不好还会死灰复燃,不过好在还有半年的时间,殖民地这么多军官能吃苦,肯背锅,这样地好同志要找还是有的。

事情并没有法国想的那样简单,在越北由于控制在中国人手中,越籍国民党人纷纷回国,他们迅速建立起了革命机关,李信成开始在越南移植中国土革,国民党很快就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中国人将大批的物资贩卖到越北,使得当地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前,法国政府对这些地区军事行动无效的情况下,采取经济封锁。北洋时期,中国政府都顺着法国,在中国边境也对他们进行封锁,蔡锷都滇时期,边境封锁更加严密,一是为了防止毒品流入,二是防止法国借机生事。杨洪森则是把门拉开,把狗了放出去。

这种边境开放政策,对云南的发展是有好处的,那些边境城镇又开始繁荣起来,很多越南难民得以进入中国,过上他们心目中的好日子。越南国民党的前期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府,构建新时代的越南乡村体系。为了保证越北的安全,在法国殖民地政府的许可下,中国人在越北构建起了警察系统。不过按照法方的要求,警察的编制上受到严格限制,实际上杨洪森并不打算,建立起一支上万人的警察部队,而是建立一个核心的样板,这样等他们撤出越北回国时,这些“警察”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除了警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织,那就是民兵武装,越北并不是所有人都鸟中国,对于这些人只能加以围剿,在越南要搞就搞独裁。

那些抵抗者怎么能是中国人的对手,不过按照南京方面的指示,驻越中国军队得到的命令是“只许剿,不许灭”。这让越北看起来天天都在打仗,在西贡流传着英国人在背后支持这些抵抗者玩弄地区平衡的谣言。

英、法是盟友,但也是竞争对手,而这个流言在法国社交圈内很有市场。

   第二十一章 民国占星术士

英国有没有支持越北反法抵抗者,这恐怕只有英国和那些抵抗者才知道。中方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向法国传递一些事实,比如说一些抵抗者退入缅北,英国边防军拒绝他们入境围剿等等。

英、法北方殖民地相联的部分有边防人员,但要说他们是军人那就太夸他们了。

中国人进入缅北,这些边防人员不但没有阻挠,而且还作了向导,并且与中国人做成了几笔小买卖。

这些边防人员都是缅北土著的居民,他们帮助英国巡视边境纯属义务劳动,所以友好的中国人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非常欢迎。

第一批到达缅北只有一个连,连长张爱华在一个叫朋瓦的小村建了一个营地,并建起了比他命还重要的大功率电台,他们远征师总共才有三台,而他们连就一台。

这些土著村长惊奇地看着中国人带的东西正嘀、嘀、嘀响着,村长身边的长老们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连长,云南长官来电。”

“上面说什么。”

“要求我们确立坐标,建立营地,等候指示。”

张爱华并不清楚他们来缅北的目的,至少他不认为自己一个连就能解放全缅甸。不过他已经将习惯了革命军人要服从的命令的纪律。

不久之后第二批人员来到了朋瓦,很显然他们并不是军人,来人拜访了村长,并且送上了一匹丝帛,丝帛在这些土著人眼里那是大贵族才用的,这些远来的中国人送这,实在是太贵重,太看得起他们了。

这些人与村人谈了什么张爱华不清楚,几天后,这些人留了下来,张爱华留下了那部电台,带着连队原路返回,留下电台这是上面的命令,至于那些人是什么来头,听说是领头的是中央情报局云南情报站的古飞。

他感觉这事透着股邪气。

古飞是数百位从军队系统抽调上来经过培训后担任外派任务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阴谋颠覆他国政权,相当于种鸦片那都是次要的了,而用不了多久,金三洲的鸦片将誉满全球,这才是主要的。

中情局按照着杨洪森的指令,对在华的俄国人进行全面监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