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05部分

黄巾张狂-第105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为难得的是,无忌之才,长在知人、得人、用人。这一点,却是历代成大事者的共同之处!”
“想当年高祖刘邦,不过沛县一无赖。然而萧何、韩信、张良、陈平、彭越之流,皆为其所驾驭,人尽其才,才能击败无敌战神项羽,成就汉室四百年帝业。”
“吾这些日子观察无忌,虽然行事不够慎重,能力亦有局限。可是在收罗人才上,仿佛有如神助。麾下两千人不到,竟然有疑是‘万人敌’者二人,‘千人破’者六、七人!”
“这般本事,即使是为兄,也只得自叹不如啊!”
张宝皱了皱眉头,疑惑的问道:
“可是,无忌的所学,明显不是我‘太平道’一脉啊?”
“可是,无忌是吾张氏子弟,这还不够吗?”
张角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显得异常坚定。
ps:1此话出自北宋大儒张载,原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先生”,是关中气学的创始者。?著名弟子韩冈,号称韩打脸,韩灭门,为小怪兽所著《宰执天下》一书的猪脚。??



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
张角看着兄弟,为他解惑道:
“无忌这个‘张’字,本就是‘太平张’,不会是‘五斗米张’,也不会是‘琅琊张’1。不管他身后的那位高人是什么道门,无忌‘太平张’的身份,是不可变更的。”
“天下道家,固然各有不同,毕竟源出一处。那‘南华老仙’再厉害,能够将我太平道二十余年潜移默化之功,尽数消去吗?”
“更何况,无忌这孩子,本身胸中有沟壑。以吾观之,当为识时务者。不问事物的来源,只要对他有用处,不需多说,他便会主动采用。如今道家传承之权,其实非你我可定矣。”
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张角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太平道中,能成大事者,如今吾所见,不过无忌一人尔。若是大事不成,太平道还有传承吗?”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语,已经是非圣贤不能创立的了。不管无忌是自己所感,还是学人所言,能够将这些话,深藏在心中,便已经深得吾太平道的精髓了!”
听了这些话,一向视兄长马首是瞻的张宝,也就没了个人的意见。但是,他依然有话要说:
“大兄,六弟那儿,会不会有些不同意呢?”
张角神情一怔,慢慢苦笑道:
“若非你提醒,吾却忘记了六弟了!”
六弟,指的是“人公将军”张梁。在张角这一辈兄弟中,张梁排行第六。
“六弟为人,看似豪迈,暗中却颇有些阴柔心思。当年‘兄终弟及’的风声,我便怀疑是六弟悄悄放出来的……”
张宝对各种私下的流言,有着一种天生的敏锐感觉。他这样说了,事实就绝不会差的太多。
张角颔首道:
“六弟的性子,本就有些桀骜。除吾之外,不肯服人。如今执掌十五万大军,自然威风渐生。就算是吾,只怕也扭转不得他的想法了!”
“那么,先让我去试探一下,再做打算?”
“也只好如此了。”
张宝接下这个任务,不敢耽搁,立刻便拜别兄长,前去张梁处试探。
张梁虽然身高体健,一副武人的相貌,却绝对是个心思机灵的人。张宝略露口风,张梁便发现了话语中隐藏着的惊天消息。
“什么?大兄他……?”
张梁的眼睛瞪圆,如同一双牛眼,随手将从屋外探头进来的卫士赶出去,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反复的问着张宝:
“真的吗?”
“怎么会?”
“难道说?”
…………
由于年岁上的差异,张梁对大兄张角极为崇敬,却缺少几分亲近。张梁的一身所学,都是自张角而来。从某种程度来讲,与其说张角是张梁的兄长,倒不如说张角是张梁的师傅。
从张宝口中,确定了张角寿命不长的事实,张梁在惊恐中,夹杂着几分悲戚。不过,可能是近来统帅大军,见多了大场面厮杀的缘故,张梁恢复常态的速度,比起张宝预料的,明显要快了几分。
“既然如此,我张梁一定挑起这份担子,为黄巾军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不等张宝说出来意,张梁便已经大包大揽的,将十五万黄巾军的统帅大权,划拉到自己的手中。张宝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试图传达张角的意图。
“兄长不用说了。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子,知道什么好歹。若是将这些黄巾大军交付到他们手中,只怕不等汉军来战,我手下的那些渠帅,就把人心给带散了!”
张梁的话语,非常直接。
自从十数万大军在手,张梁的心思,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太平道的道主是张角,是张梁绝对不敢挑战的人物。但是,遇到兵权归属这样关键的问题,张梁还是宁愿赌一把。就赌张角舍不得,放弃自己这个劳苦功高、根基深厚的弟弟!
——而且,放眼当前太平道内部,又有哪一个年轻一辈,能够在功绩、血缘、威望、人脉各方面,与张梁一较短长呢?
——张牛角不行,张白骑不行,那个张无忌,更是差得远呢!
听完了张宝的回报,张角沉吟半晌,无奈的说道:
“那位喜欢故作神秘的南华老仙,当真有几分本事。看来吾张氏嫡脉,终究还是要转移到无忌身上啊!”
“无忌虽然没有说,可是南华老仙所出的主意,吾也能猜到五、六分。说穿了,不过是偃旗息鼓,金蝉脱壳,暂避锋芒,以待天时而已!”
如果张狂在场,听到张角的这番推断,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张狂为太平道所设定的未来道路,便是要借助一场大败,抛下十万黄巾军,只保留太平道的精锐核心,化解汉室的注意力。然后潜伏上几年,他再趁着天下的动荡,东山再起。
“既然六弟不愿隐忍,那便让他执掌一方,看看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
张角也是果决之辈。为了太平道内部的安定,他略一思量,立刻做出了最终的决断。
路,是张梁自己选的。结果,自然要张梁自己来背负。
在张角的心中,黄巾军既然已是非败不可,那么怎么失败的,就变得无关紧要了。相反,有张梁这个大火炬在一旁烧烤着,张狂这点儿小火苗,应该就惹不起汉室的多少注意了。
——这便是金蝉脱壳!
“至于无忌,以他此刻的威望和功绩,确是压制不住下面那些老兄弟。而且,若是有老兄弟的名气在,只怕反而惹得汉室关注。”
张角一边思量,一边说着,将对张狂的安排告诉张宝。
“你可这般这般……”
张角的安排,张狂自然是一无所知。此刻,他在床榻上睡的正香。当他一觉醒来,时间已经入夜。秉烛侍立在一旁的一位老仆,端上准备好的饭菜,让张狂吃完,便领着张狂,再次来到了张角的居所。
张狂很困惑。
张狂很无奈。
张狂很淡定。
对于不久之前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怪事,张狂并没有追查到底的意思。要是计较起来,他能够与道术惊人的“大贤良师”翻脸吗?实际上,当他再一次见到张角的时候,心情就已经彻底放松了。
——反正,张角不会害他!
ps:1五斗米张,指的是张衡的五斗米道一脉。琅琊张,指的是琅琊人于吉一脉。
不好意思,本节字数有点少,是为了下一节保持完整。



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
张角确实没有害他的意思。等张狂在草席上跪坐好了,张角一开口,便没有提到任何与当前局势有关的字眼:
“上古时期,人聚群而居,上畏天地之神威,下畏禽兽之爪牙。有大智慧者,潜究天地,观摩禽兽,突然领悟了人类的强化之道。那便是:师法自然。”
见到张角突然化身为学究,给自己上起历史课来,张狂有些疑惑,却终究忍住不问。
“人类强化之道,分内、外两种。”
“内者,为强化人体筋骨,增添人体力气,使人有徒手搏击猛兽的战力。外者,为使用兵刃武装,驯养犬马家畜,使人有兵甲之利,犬马之助,不畏惧猛兽的爪牙,而能轻松取胜。”
“于是,古之贤者,各选道路,分头研究。钻研外道者,冶炼金属,创立军阵,是为阴阳家。潜心内道者,熟视禽兽,揣摩人体,是为巫家。”
“巫家一立,顷刻间人才辈出。由于巫家修炼,注重沟通天地,役使禽兽,有鬼神之威,一时间威风无二。就连当时的诸侯们,也要在连成一气的巫家强者面前俯首贴耳。”
“然而,物极必反。巫家的大巫们,仗着自身实力,作威作福,奴役民众,终于使得民众不堪其扰。”
“于是,心怀不满的诸侯们,拥立公孙轩辕为首领,偷偷联络被忽略的阴阳家,整顿军备,在大巫蚩尤掌管巫家之时,起兵清剿巫家!”
“可是,但凡能够成为大巫者,皆有世所难寻的大智慧。”
“大巫蚩尤一见诸侯起兵,立刻拉拢部分精通制作兵甲的阴阳家弟子,将巫家私军武装起来。公孙轩辕虽然人多势众,无奈蚩尤军极为精锐,首领蚩尤的一身巫家神通,更是万人难敌。两军交战,结果公孙轩辕多为不利。”
“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巫家之中,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蚩尤的决定。见蚩尤屡战屡胜,反对蚩尤的大巫们,害怕蚩尤获胜之后,清算异己,居然决定叛离巫家,以大巫应龙为首,公然投向公孙轩辕一方。”
“得到大巫应龙的支持,公孙轩辕军势复振。双方遂于涿鹿展开大战。有了大巫应龙等人对蚩尤一方的有效抵挡,公孙轩辕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势单力孤的蚩尤,被公孙轩辕擒斩。而巫家经此一役,四分五裂,声势大衰,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巫家虽然臻于覆灭,但由于应龙等大巫的功绩,巫术却依然得以流传。随后,在天下诸侯的关注下,纵然有后羿、寒促之流大巫试图重振巫家,无奈天下诸侯吃过巫家独大之苦,自是处心积虑将巫家分裂。也就在此时,一些脱离巫家的大巫们,重新理解天地之理,推陈出新,终于创立了道家。”
“巫家的大巫虽然神通广大,修炼却极为艰难。而巫术内的分类之庞杂,亦让学者难以融会贯通,连成体系。学而有成者,往往是千里挑一。吾道家先人,有鉴于巫家传承不易,另辟蹊径,从巫术之中,改造出各种更加易学的道术,并且以大智慧,创立了吾道家的万世基础——真气!”
“此后千年,巫道并存于世,相互竞争,使得王权渐渐增强。一直等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传承艰难的巫家,这才在百家的争夺中,渐渐消亡。不少巫术也成为哄骗愚民的小伎,而真正的巫术传承,只有少数人依然保留得知。”
“巫家既亡,吾道家自然大兴。然而,其时圣人辈出,各自依据平生所学,开宗立派。吾道家一脉,终究不能够一家独大!”
“百家之中,出自吾道家,却又另辟蹊径者,有儒家。而古时的阴阳家,也在诸侯的支持下,慢慢分离出兵家和法家。其时,另有圣人墨翟横空出世,以一身惊世骇俗的武技和机关学,让墨家异军突起,占据显学地位。”
“然而,不论是哪一家,在修炼之道上,都着眼于对天地元气的操纵与利用。光以操纵天地元气,施展强力术法,从而改天易地而论,我道家独树一帜,无人可比。而在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上,我道家也是秘方良多,出类拔萃。”
“墨家在术法上比不过我道家,便另辟蹊径,尝试以外物相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