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从天外来 >

第141部分

春从天外来-第141部分

小说: 春从天外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苏怀远差回来报信人说,整个湖州府城里城外街道巷弄俱是臭气熏天,几里地外就能闻到那股令人作呕味道了。

    虽然那个小厮并没有直言,可是可贞也能料想到那副景象。

    想来各种各样垃圾、动物尸体,包括人,都有吧!

    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水面上,受高温日照作用,肯定会**逸散恶臭。

    可贞对消毒看得紧了。尤其是蚊虫,必须要完全杜绝。这时候,一旦被蚊虫叮咬了,传染上疾病可能性是非常之大。

    林氏、魏氏,连带着一向洒脱白氏都忧心忡忡,俱是不知道家里行里怎么样了。

    可贞也很忧心,忧心施槐花王永生他们,不知道他们境况究竟怎么样了。

    幸好,苏怀远奉命带着人城内清淤,消息很灵通,也经常能给众人带回些零星消息来。

    七月初六,城内洪水渐渐退去后,白氏也坚持带着人下了山。毕竟,她还有个同喜。于是乎。也能带回些消息来。

    早之前,可贞就已经受够了这个没有通讯时代了。

    不知道具体是哪条河流那片湖泊决堤了,不知道上游府县怎么样了,不知道这雨什么时候会停,不知道钱玥家蕙娘家好不好,不知道施槐花王永生家好不好……

    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可贞那些忿恨怨怒已是被时间消磨光了,剩下只有无奈。

    无奈过后,即便只是只字片语,甚至还是模棱两可。可贞也已是真心满意足了。

    七月十一,传来消息,说是湖州府街面巷弄垃圾淤泥基本上已是清除干净了。兵丁们正忙着灭虫灭鼠封井消毒。

    杏月是打听到消息。说是义庄上,很忙。

    可贞默然,想到之前因为洪水城门开启不下,所以无法撤离出城百姓们。

    湖州城内清淤消毒工作赶中元节前基本上完成了,出去避难一众人也陆续归家。开始清理打扫,重整门户。

    各家各户都家里计算损失、修缮房屋、洗洗涮涮、晾晒物什了。瓦匠木匠四处奔走,忙得脚不沾地。还有就是,办丧事人家很多。不过也有不少无人认领,便由官府派人直接拉出城掩埋了。

    苏怀远白氏也赶了回来,和众人说起了房子事儿。

    苏家房子还好。基本没有受损,只是后花园一片狼藉。顾家房子被水浸泡了,需要修缮了。而至于白氏位于东城南城交界处宅子。已是不能住了。

    “这样严重?”林氏魏氏俱是大惊失色。

    “别提了,墙面上留下水印记足有七八尺高,你们说说这水有多深。前院西厢房坍塌了一多半,后院正房西厢房屋瓦全被风掀飞了,屋子里面泥浆积到了两寸多厚了。家具全部冲七零八落,门都没了。哪里敢住……”白氏扼腕不已。

    而比起西城南城,白氏家这样境况又算是好了。西城南城那一块,据说积水深地方,都是直接没过屋顶,房舍倾塌不知凡几。

    “七姑那里地势实太低了。”苏怀远看向林氏,“青果巷倒还好,到底地势高。我去看了看,四妹家房子地基本来就要高上一些,所以墙上只留下了一两尺水印记,只是我看着家具已是泡坏了。不过蕴儿那些花草倒有一些看着还能活,我已是叫人捡了送回家去了。”苏怀远说到后朝可贞笑了笑。

    可贞果然眼睛亮了亮,忙屈膝行礼,谢过苏怀远。

    可贞根本没想过,这一个多月过去了,自己那几十盆花花草草还能活。现一听之下,真是欢喜不行。只是到底也知道,这时候还不能回去。

    又过了两天,可贞自苏怀远那得到了确切消息。施家荡三处虽然田地房屋全部受淹,可到底,人基本上都幸存了下来了。

    听到这个,可贞悬了一个多月心才终于放了放。

    淹没损失总有一天能补回来,可人死是不能复生。

    而苏怀远另外四千亩田地和白氏名下一千多亩田地,再没有可贞这样好运气了,除了白氏山上那一百多亩茶园,其他,田地房屋毁还是小事,人也死伤了好些。而多是,洪水退去后,因为饥荒,扶老携幼逃难去了。

    白氏苏怀远脸色愈发阴沉了。

    七月二十六,等到房屋一切都料理好后,可贞一众人也下山了。

    山上时候,还不觉得。一下了山,只觉得满目疮痍。

    一路上走来,俱是被洪水洗劫过,结块龟裂发硬发白田地。可贞细细看了看,原本开垦后松软泥土,差不多都被冲掉了三四寸。原本纹路分明田埂也被洪水冲刷推平了。地里庄稼残骸,一致朝西,默默地顺着洪流方向。只剩跪田间地头抱头痛哭农户们,看得可贞心都凉了。

    马车进城时候,要城门口接受火燎烟熏消毒。可贞众人下了车,看着不复往日风采湖州城,心里百感交集。

    而可贞当苏家东跨院看到那十几盆花草后,眼泪都下来了。

    虽然只活了四分之一,可这也够让可贞高兴了。

    顾家屋子可贞等人回城时候。已然是修缮好了。只不过,白氏苏怀远等人却俱是不肯林氏可贞回家住。这样大灾大难过后,还是总觉着住一起才能安心,可贞林氏只能暂且作罢。

    一连很多天,钱家、江家、董家,可贞相熟几家消息接踵而至,有好有坏,可只要人没事儿,就值得大大松一口气了。

    秦管家大儿子秦宝贵也特地跑了一趟,眼见林氏可贞安好。也是松了一口气,又急急赶回去报信去了。

    可贞一直揪着心虽然放了放,可到底。还是焦急不已。

    城内虽已是清理修缮差不多了,可城外,目前为止,还是整片整片废墟,路是断。桥也是塌。有地方,洪水还不曾退去。

    总算,八月上旬,可贞得到消息,往西城外去路桥都已是修复差不多了。

    马上央求林氏,想和黄管事一道去看看。

    林氏却是不允。白氏苏怀远听到后,也是不允。

    “蕴儿乖,桥路虽通了。可能不能跑马还是个问题。若出了事儿,可不是顽。”林氏忙劝道。

    “是啊,有黄管事呢,蕴儿就别理会这些了。”苏怀远也附和道。

    可贞知道林氏白氏苏怀远担心,点头应了。不过不理会。却是做不到,尤其是听了黄管事说明了情况后。

    黄管事外奔波了几天。才整理清楚了第一手资料。

    这些日子以来,可贞担心就是佃户们都怎么样了,住哪里,有没有吃穿,有没有人生病,受了伤人怎么样了。

    而让可贞没有想到是,这些佃户,大部分显然比自己想象,有作为多了。

    虽然也有人跟随着人流出去逃荒去了,可大部分人家,洪水退去后,还是迅速投入到了生产自救中,争取把损失降到小。

    房子受损了,立即修缮房子。房子坍塌了,立即夯土砖建土坯房子。家具坏了,砍了树来修修补补……毁坏了田地也都基本上清淤平整好了。

    黄管事去时候,家家户户,虽然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也都没闲着。

    可贞听完,一颗心终于能放下了,她怕就是他们没有希望。

    房屋和土地是农民安生立命之根本,对于佃户来说,房屋是比田地要来得重要。若不是前几年,佃户也被纳入了民户之中成了正式户口。可贞相信,遇到了这样灾害,失去了房屋和耕作土地,这些佃户很可能就会成了流民棚户,迁徙而居。

    而现,起码都有住地方,即便是原来砖瓦房变成了现土坯房,可有一屋片瓦落脚之处,一切就有了希望了。

    只是,那么多田地,水里泡了那么多天,地里什么都没有了,这一季粮食势必是颗粒无收。

    可贞嘴唇抿成了一条线。原来她只想到,日头一出来,病菌会肆孽。却没有料到,也会对水稻造成这么大危害。

    听黄管事意思,虽然水里泡了那么多天,可洪水退去后,还是有些水稻没有被洪水冲走,是有存活希望。所以一众佃户立马下田扶正水稻抚落沙土,可日头一出来,经受过洪水肆孽都存活了下来水稻,却没有躲过烈日曝晒,一个下午功夫,全部烤焦,再次给了一众佃户们一个沉重打击。

    黄管事脸色很差,他也是亲眼目睹了田地里被洪水洗劫后焦黄一片惨状。

    可贞吁了口气,虽然已自苏怀远白氏那知道了,这么大洪灾,朝廷官府和富户之家都会有所动作。赈济、安顿流民、缓赋、放贷平抑粮价、施粥舍米,一系列救助动作都会一一展开。

    可是,毕竟还有庞大市民、乡民、客民压头上。而可贞想让那些佃户早些安顿安稳下来,早些恢复正常生活劳作,早些缓过劲来。

    可贞取出自己早已写下一本册子,又细细看了一遍,做了些改,搁下湖笔,递与了黄管事。

    “您帮我看看,这些办法可行得通?”

    今天同样三~

    d*^_^*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进京(二更)

    早燕山上时候,可贞但凡有时间,就回想着上辈子是怎么进行灾后自救救助和重建,然后又和林氏白氏一起商议,把方法细则全都记录了下来。

    又几经删改,近官府发布了赈济措施后,又再次删改,也是刚刚才重誊写,装订成册。

    黄管事早已对可贞手里各种各样小册子免疫了,接过细细一看,整本册子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对佃户和田地救助。

    可贞知道小农经济脆弱是很难抵御自然灾害,一遇上水旱灾害,往往就会造成百姓伤亡背井离乡,甚至于铤而走险相聚为道落草成寇。

    所以,比起田地,对佃户救助是当务之急。

    留得青山,才不怕没柴烧。

    黄管事细细翻看了一遍,这册册子,完全是根据朝廷发布赈济措施,又有针对住房、粮食、衣被、治病还有因灾造成死伤上,又增加了一些救济条款。

    黄管事看到后,手都有些颤抖了。

    “我先替那些佃户们谢过姑娘了。”

    “不敢当得黄管事这声谢,我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安顿下来罢了。”说着又和黄管事商量起了这些方案可不可行。

    黄管事亦是老辣之人,很就进入了状态,和可贞细细商议了起来。

    可贞也拿了一张纸,随手计算了起来。

    看着条列很多,其实说到底,也不过就是钱罢了。

    现如今,有人家房子是不需担忧,可也有人家,以土为墙不稀奇,可以草为瓦是肯定需要修缮。否则能不能过冬都是个问题。还有粮食、衣被、治病、死伤,都是需要钱。

    细细算下来,二地主暂且不算,九十多家佃户,即便是解决眼下困难,这笔支出,也实不算少。

    黄管事看向可贞目光,也多了些意味里头了。

    可贞虽也心疼,可到底也是心安。起码,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大致商量好后。又征询起了黄管事关于田地事儿。

    可贞看来,现已是到八月下旬了,若是上辈子。水稻遭了灾,还可以补种些别。可这里问题是于,没有种子。不仅没有稻种或是可以补种高粱红薯种子,连秋播油菜小麦蚕豆种子都所剩无几,都被洪水给冲走了。所以。即便是想补种些什么,也根本就没有办法。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给田地消毒,预备冬播。

    洪水带来病菌是很恐怖,若消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