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从天外来 >

第140部分

春从天外来-第140部分

小说: 春从天外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家各户都敞开大门,看着一众孩子们取乐,整条巷弄里,都热闹不行。

    用过朝食,苏家管事蹚水赶了过来,送来了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好些吃食。

    “姑太太,表姑娘。老爷太太怕不方便出去采买,特特命奴才送来……”

    可贞林氏忙谢过了。

    苏家管事前脚刚走,白氏坐了车也蹚水过来了。

    “又是这样大暴雨,我来了湖州府十来年,也就一两年没有如此过,其他年份,年年都要这么来两回,不过今年好像尤其大。”白氏抱怨不已。

    又告诉可贞林氏西门外贞孝坊那块水都积到人腰眼了,一家寿木店大门不知怎么被水冲开了,寿材漂了满大街都是。还有湖州府大鱼虾水产市场鱼腥巷,因着地势低洼,好几家商铺牙行鱼虾全被水带跑了,隔着几条巷弄,都有大批人撑着木盆门板捞鱼捕虾。

    听得可贞众人目瞪口呆。

    白氏啜了口茶,又问着可贞要不要出去看水。

    可贞傻眼了?出去看水,看什么水?却见杏月眼睛倏地就亮了,忙看向白氏,是什么好玩吗?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每逢大暴雨过后,都有很多人去护城河旁看水钓鱼取乐。

    湖州府城外是有人工开挖护城河,一来维护城内安全,二来可以战争时候阻止攻城者进入,三来可以泄洪。

    所以这么大暴雨过后,水势势必是要猛涨一番。

    “蕴儿,要不要去看看?”白氏很有兴致,诱惑可贞道。

    可贞连连摇头,她一点都不觉着这有什么好玩。又不是钱塘江涨潮,有什么好看。

    苏怀远正好过来,一听这话也连道不要去,“七姑,你不知道,我刚来有一年,就有人看水看水,一个不慎,掉进护城河。”

    白氏大怒,“我蕴儿面前不好意思说你,你看看你那点胆子,真是扫兴。”

    众人想笑不好笑,憋得不行,不过笼罩众人心上那点子阴郁,终于一消而散了。

    可贞心情也稍稍好了些了,正想着,等水再退一退,就请黄管事跑一趟,去看看田地怎么样了。可谁知道,当天晚上,一轮暴雨没有一点预兆,又狠狠砸落了下来。

    这一次雨势,比上一回猛急大,可贞心再一次揪了起来。

    看着每隔一个时辰就要去疏通一次暗沟,可贞心里也堵了起来了。

    暴雨一下三四天,苏家又冒雨送了蔬菜禽肉来。

    天气这样潮湿闷热,牛妈妈怕菜都放坏了,回过林氏后就带着莺时把蔬菜过了水,鸡鸭鱼都拿盐腌了,猪肉也腌了点,其他都剁了,和蔬菜拌了包了糯米团子,养白矾水里头,好留着慢慢吃。

    这三四天里,苏怀远冒着雨来看过可贞林氏一回,说是官府已是派了所有兵丁出去守堤守堤,转移百姓转移百姓了,又和林氏可贞说好,再落下去,就搬到苏家去。

    白氏也来过一趟,说是西城南城根本就不下水,都已是齐膝盖高水了。

    可贞越发担心乡下佃户和田地了。

    这日一大早,听得敲门声,牛妈妈应了门,却是东邻耿家大娘,说是想问顾家借点盐。

    “街上铺子全都关张了,什么都买不到了,连菜也没得卖了,说是乡下农田也全部被淹了……”又告诉可贞林氏,夏家搭凉棚也被大风刮塌了。

    夏家前几天刚刚后院搭了凉棚,那天下冰雹时候,就砸了好几个窟窿。这回,是全部塌了。不过幸好是晚上,人没有出事。

    林氏牛妈妈送了耿家大娘出去,回来就见可贞又站门口发呆。

    林氏很有些担心可贞状态,再看看这天,也是一筹莫展。

    可贞现已不担心那些田,那些水稻,那些鱼虾蟹了,她担心那些佃户们。

    那么低洼地势,那么原来看着千好万好现却是致命弱点环境,可贞心里害怕不行。

    “娘,若是发洪水了,会怎么样?”好半晌,可贞转身搀上了林氏手,一径回了屋。

    呼呼,刚刚赶出来,晚上还有一~

    d*^_^*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洪灾(三更)

    按照可贞上辈子为数不多经验,这样大暴雨,再落下去,那非得发洪水不可。而且这时候河流湖泊蓄水能力肯定是不及上辈子,会怎么样,可贞不敢想象……

    林氏闻言,眉头是紧皱了两分。

    她记得,建武七年时候,直隶真定府元氏县大雨七昼夜,城外水高数丈,几座城门全部打不开,城墙倾塌二百余丈,一时间,官民庐舍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数计……

    “蕴儿,我们搬去你舅舅家吧!”苏府所位置算是整个湖州府地势高,若那也保不了了,这湖州府,也就……

    可贞抿了抿唇,重重点了点头,带着一众人七手八脚收拾好家里所有物什。趁着雨稍稍小了些,请牛妈妈跑一趟,还特特跟她说,就苏家等着,别回来了。

    差不多两刻钟功夫,苏怀远带着苏家车队冒雨来了,牛妈妈也跟着来了。

    “我正要来接你们!刚刚传来消息,南城外已是溃口了。”苏怀远面色很是难看。

    可贞林氏闻得此言,俱是一惊。

    “我也已是派人去接姑妈了,她那里靠近南城,很不安全了。我听说靠近南城城门,水差不多都已是没到人腰了……”

    上了车,苏怀远细细把情况说了一遍。说话时候,紧皱眉头就没有舒缓过。

    他们乾丰也领了官府命令去协助兵丁守堤巡查,也有人南城外,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一众人没有回苏府,而是径直跟上了苏家车队,等到了去接白氏车队,一径出了东门,往苏家燕山别院去了。

    城内。可贞就时不时挑起车帘透过厚厚油布往外看去,只见即便是地势比较高东城,积水也已是没到一尺来高了。街面上所有店铺已是全部关张了,路上行人很少,就那么零星一两个,也都脚步匆匆。原本人声鼎沸湖州府显颓唐之色。

    出城时,可贞又特意看了看护城河,一看之下,惊悚不已。护城河里水势湍急犹豫海水一般,而且水面已是与堤面齐平了。

    护城河也是用来泄洪。可若是水势继续上涨,倒灌入城中,可贞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真是造了什么孽了。怎么能连着落了十三天都不停呢!”魏氏抱着绰哥儿,满脸忧容。

    白氏揽着看着窗外可贞,安慰着魏氏,“没事儿,燕山那么高。哪有事儿都轮不到那有事儿,上了山就好了,你只管放心吧!”

    可贞却一点都没觉着安心,发洪水往山上跑?

    好吧,这也没错,可是那山究竟是什么山?

    “姑祖母。那燕山陡峭吗?树木花草多吗?”

    白氏虽不知道可贞这时候为什么会这么样,不过还是告诉了她,“那燕山山势平稳着呢。树木花草是多得很,风景好很。”

    可贞一听这话,略略放心了。

    不是那种山高沟深陡峻,又有植被附着,也不应该泥土松散。应该不会形成泥石流吧?!

    待到了山脚下一看,可贞彻底放心了。

    一径进了别院。又是好一通收拾。

    看着没有花草点缀房间,可贞心里挺不是滋味。

    因着匆匆忙忙,再加上苏家兵分三头,马车有限,所以可贞很多物什都没能带出来。这其中,就包括了可贞花花草草。

    像是银票地契房契,贵重首饰,都装箱带了出来。像是书画这类,可贞带着莺时一道收了箱笼里,也都带了出来了。而衣裳被褥,大部分林氏带着牛妈妈几人都装了箱,然后苏怀远带着下人来了后,又帮着把所有箱子都摞了桌子上。花草盆栽陈设器皿亦是如此。

    而家里家具,亦是都用砖块垫了起来了,垫得高高。

    不过,若是没有发洪水,那自然是谢天谢地,若是发了洪水,想来也没什么大用处。

    燕山上,也好些富户之家别院。苏家搬来之后,也有人家陆续搬了上来。同时,也有好些官吏家内眷此借住。

    像是知府、同知、通判并归安县令家内眷,就借住苏家别院内。

    因为此时官员回避制度,地方官员必须易地为官,就是不可以原籍、寄籍、邻省接壤五百里之内为官。

    再加上这时候官吏,只允许住衙门,是不允许任处置买田宅。

    于是无法,只能借住。

    自来了山上后,苏怀远便没让白氏再下过山,同喜事务也都由他一人一肩挑了。

    因着白氏见多识广,所以那些太太们都很相信她,得了什么消息,也会过来与她商议,听听她意见。

    于是乎,可贞也对这洪灾有了些许了解。

    第十六天,苏怀远带来消息,城内大部分百姓已官府疏导下全部撤离到高地。

    第十七天,南城西城城门已是打不开了。

    第十八天,西城外也已溃口了。

    之后还加了一句,这是几十年来不遇洪涝灾害。

    可贞默然。

    林氏魏氏牛妈妈庄嬷嬷刘嬷嬷等人虔心礼佛时间越老越多了。

    因着有人借住,所以苏家白家并林氏可贞这么几家人家分住了两个院子。于是吧,可贞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看到有人念佛不止。

    有是默念,有是低声念,有是高声念,还有是金刚念、计数念。各种各样念法,什么都有了。

    可是,并不管用。

    已是二十天过去了,这二十天里,雨就从来没有停过。唯一区别,就是大些或是小些。

    不过自二十三天之后,这雨势渐渐转小了,可贞很高兴。

    可当听到白氏说,有一年有一州府连落了三个月绵绵细雨后,可贞又默然了。

    不过,还是继续盯着高大娘等人做起了预防工作。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必然。

    幸好这里,一些卫生防疫工作已是得到了重视了。

    对于食物饮水、虫害鼠患都已是有了一定了解。

    所以可贞和林氏魏氏白氏商量着一些细节时候,很容易就被接受了。虽然现还没有疫情发生,可是未雨绸缪总是必要。

    所以魏氏吩咐下去,水,不管是喝还是洗,必须明矾消毒,同时也必须煮开了才能用。同时也派了专人灭蝇虫鼠患。又拿醋、艾蒿来熏蒸屋子,以防万一。尤其是年纪尚小苏纳苏绰和身子骨比较弱苏绚那,每天都要拿烈酒消毒。

    二十七天后,就苏家别院柴薪告罄时候。雨,停了。

    吃不消了,这章少些,抱歉抱歉~

    d*^_^*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狼藉

    《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只是从古至今,对七月流火四个字解释真是南辕北辙。

    有认为七月流火指是知暑渐退而秋将至,而有人觉着是借形词,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而今年,七月初三晌午,霏霏霪雨前脚刚停,后脚火球似太阳就穿透了云层,炙烤着大地。

    原本,久违了太阳,轰轰烈烈晴朗了一下午,是能驱散这肆虐了一个月阴霾。

    可是,不过一个下午光景,烈阳如火,温度直线飙高,带来是加致命打击。

    听苏怀远差回来报信人说,整个湖州府城里城外街道巷弄俱是臭气熏天,几里地外就能闻到那股令人作呕味道了。

    虽然那个小厮并没有直言,可是可贞也能料想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