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22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22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子,耙压质量好。

    如果因条件所限,非使用pH值在8。0以上的偏碱性土壤的地块时,整地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便起到适当缓解作用。一是施用石膏改良碱土,在翻地后耙地前,每667米2

    撒施石膏粉100~200千克,然后用耙耙入土中,如果用含磷石膏,用量可适当增加。因石膏溶解度较小,后效时间长,一般只施1次,不用重施。石膏除中和土壤溶液中的钠外,还能增加土壤中的钙、硫等营养元素。二是播种前先起垄,芽块播在垄上,减少地下水把碱带到垄上的机会。三是通过灌溉措施,把碱淋洗下去,以降低土壤溶液中碱的浓度。

    skbshge

(二)种薯准备() 
1。种薯的选用

    进行马铃薯的丰产种植,必须选用脱毒种薯,而且要用早代脱毒种薯,最好选用原种或一级脱毒种薯。这个级别的脱毒种薯种性强,退化株率低,增产潜力大。

    2。种薯的挑选

    选用某一脱毒优良品种就是选用了内在质量优良的种薯,但这还不够,还要进行外观质量的挑选,种薯外在质量好才能把优良品种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种薯质劣,那么这一优良品种的特点就表现不出来。因此,种薯出窖后第一件事就是挑选优质种薯。要除去冻、烂、病、伤、萎蔫块茎,并将已长出纤细、丛生幼芽的种薯,也予以剔除。要选取那些薯块整齐、符合本品种性状、薯皮光滑细腻柔嫩、皮色新鲜的幼龄薯或壮龄薯。同时,还要汰除畸形、尖头、裂口、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突出的老龄薯。外在质量高的种薯是全苗、苗壮、苗齐的基础。

    3。种薯处理

    种薯如不经过处理,出窖后马上切芽、播种,那么播种后就不仅会出现出苗不齐、不全、不健壮的现象,而且出苗也较晚,有时芽块要在土里埋40多天才出苗。其原因是窖温比较低(一般为3℃~4℃),种薯体温也在4℃左右,虽已贮藏几个月,过了休眠期,但仍处于被迫休眠之中。春季把它播种到地里后,地温上升很慢,芽块在地里体温上升也很慢,而且各芽块的小环境又不一致。因此,发芽慢、出苗慢,出苗先后差别大,甚至有的芽块还会烂掉,造成缺苗。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对种薯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主要是困种、晒种和催芽。

    (1)困种、晒种 把出窖后经过严格挑选的种薯,装在麻袋、塑网袋里,或用席帘等围起来,还可以堆放于空房子、日光温室和仓库等处,使温度保持在10℃~15℃,有散射光线即可。经过15天左右,当芽眼刚刚萌动见到小白芽锥时,就可以切芽播种了。以上称为困种。如果种薯数量少,又有方便地方,可把种薯摊开为2~3层,摆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日光温室内,使温度保持在10℃~15℃,让阳光晒着,并经常翻动,当薯皮发绿,芽眼睁眼(萌动)时,就可以切芽播种了。这称为晒种。

    困种和晒种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种薯体温,供给足够氧气,促使解除休眠,促进发芽,以统一发芽进度,进一步汰除病劣薯块,使出苗整齐一致,不缺苗,出壮苗。

    (2)催芽 催芽是在播种前40天以前,采取措施促进种薯生芽,使其生长期提前的一种做法。

    一般可采用湿沙层积法:在温床或火炕等地方,把已切好的芽块与湿沙分层堆积(即一层湿细沙上边摆一层芽块,共摆5~6层,高度在0。5米以下),堆温保持15℃左右。当幼芽生长至1~2厘米,并出现幼根时,就可以播种了。另一种方法和晒种方法差不多:把未切的种薯铺在有充足阳光的室内、温室、塑料大棚的地上,铺2~3层,经常翻动,让每个块茎都充分见光,经过40天左右,当芽长至1~1。5厘米,芽短而粗,节间短缩,色深发紫,基部有根点时,就切芽播种,但切芽时要小心,别损伤幼芽。

    因催芽时间较长,种薯内潜伏的环腐病、黑胫病和晚疫病等,都会发生不同的症状,所以催芽汰除病块更彻底,混入的杂薯也容易清除。通过催芽处理后所长成的植株可以提早成熟,其块茎能提前上市,可以躲过春旱、春寒等自然灾害。但是如果种植面积大,种薯数量多,此法便难以实施。

    经过催芽的种薯,在播种时地温必须稳定在10℃以上,而且土壤墒情要好。不然,芽苗遇到冷凉或干旱后,很容易出现缺苗的现象。

    4。切芽块

    关于芽块大小的问题,在前面已做了说明。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每个芽块的重量最好达到50克(1两),最小不能低于30克(6钱)。大芽块是“两大两深”丰产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切记不可忽视。

    切芽,要把薯肉都切到芽块上,不要留“薯楔子”,不能只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带上,而把其余薯肉留下,更不能把芽块挖成小薄片或小锥体等。具体说,50克左右的薯块不用切,可以用整薯作种;60~100克的种薯,可以从顶芽顺劈一刀,切成两块;110~150克的种薯,先将尾部切下1/3,然后再从顶芽劈开,这样就切成3块;160~200克(3。2~4两)的种薯,先顺顶芽劈开后,再从中间横切一刀,共切成4块;更大的种薯,可先从尾部切下1/4,然后将余下部分从顶芽顺切一刀,再在中间横切一刀,共切成5块(图16…1)。这种切法,芽块都能达到标准,而且省工,切得快,但不注意易出现没有芽眼的盲块。

    图16…1 芽块的切法

    另一种切法是看芽眼切块(也称挖芽块),拿一个种薯先把顶部劈开,因顶部集中有几个芽眼,且有顶芽优势,根据薯块大小,劈开切成2~4个带有顶芽的芽块,然后看准芽眼,把中部和尾部切成芽块,同样不留

    楔子,芽块大小与前一方法要求相同(图16…2)。这种切芽法能保证每个芽块上都有芽眼,不出或少出盲块,但稍慢一点。

    图16…2 芽块的切法

    无论哪种切芽块方法,所切的芽块都要均匀一致,切忌切块大小不一、薄片或细长条。

    通过切芽块,还可对种薯做进一步的挑选,发现老龄薯、畸形薯、不同肉色薯(杂薯),可随切随挑出去,病薯更应坚决去除。

    5。切刀消毒

    一些种传病害,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是通过切刀把病菌、病毒传到健薯上的。据资料介绍,切着一个环腐病后,继续用这个刀切芽块,可传染24~28个芽块。为了减少切刀传病机会,所以要严格执行切刀消毒这一操作环节。具体做法是:每个切芽人员都准备两把切芽刀、一个装消毒液的罐子,罐内装75%酒精或0。5%~1%的高锰酸钾溶液(也有用4%来苏儿,3%石炭酸,5%福尔马林),把切刀放在溶液中浸泡,切芽时拿出一把刀,另一把仍泡在消毒液中,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次切刀。如果切着病薯要将病薯扔进专装病薯的袋或筐中淘汰掉,并把用过的刀浸泡在消毒罐中,同时换上浸泡着的切刀,继续切。

    6。整薯作种的准备

    整薯播种可以避免用芽块播种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突出的是整薯播种可比芽块播种显著增产。前人的实践证明,整薯播种比芽块播种一般可增产20%左右,最高的可增产1倍。

    整薯播种为什么能增产呢? 这是因为整薯播种大部分都选用小块整薯,而小块种薯大部分是幼龄或壮龄薯,生命力旺盛,而且由于整薯没有切口,体内的水分养分能较好地保持,又没病害传染,病株少,顶芽优势明显等,所以出苗整齐一致,苗全苗壮,株株长势强,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增产潜力。

    另外,整薯播种还减少了分切芽块的工序,节省人工,并且适合机械化播种。

    整薯播种用多大块的马铃薯最好呢? 根据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认为以50克左右的小种薯为最好。这样,用种量不是太大,产量也比较高。播种用的小种薯的来源,应采取密植、晚播和早收等办法,专门生产,不应从普通种薯中选小个整薯使用,因为里边常混有小老薯和感染病毒的薯块,很难挑选出去。

    整薯播种一定要提前进行催芽,以促进早熟。

    7。药剂拌种(芽块包衣)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危害、芽块腐烂、细菌病害的发展及丝核菌溃疡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切完芽块马上要做药剂拌种(包衣)。具体做法及使用的农药:每1000千克芽块用滑石粉12~15千克,对甲基硫菌灵(新加坡利农的丽致等)550~600克,防腐杀菌促进切口愈合;对47%苗盛拌种剂(福美双+戊菌隆)500~600克、或用金纳海(福美双)500克或用扑海因(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400克,防治丝核菌溃疡病;72%农用链霉素900克,防细菌病害;再对入杀虫剂锐胜(噻虫嗪)70%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75~100克。事先把选用的农药称量准确与滑石粉均匀混合成药粉,再趁芽块刀口未干之前均匀拌在芽块上形成包衣。也可选用适乐时(咯菌腈)2。5%悬浮剂,每1000千克芽块用1升药液,适当对水用喷雾器均匀喷在芽块上后,再拌上对好其他农药的滑石粉。

    将拌好药粉的芽块装袋,垛在保温且通风的地方,最好随切随拌随播种,不要堆积时间太长。如果切后堆放几天再播,往往造成芽块垛内发热,使幼芽伤热。伤热的芽块播后有的会烂掉影响全苗,有的出苗不旺、细弱发黄,像感染病毒病一样。因春季北方气温低还要注意防冻。

    skbshge

(三)基肥的施用() 
马铃薯施肥已在第十章做了详细的阐述,但这里仍需加以强调。首先应按预计产量目标和土地肥力情况计算出足够的总施肥量,选择氮、磷、钾配比合理的化肥品种。按“基肥为主”的原则施足基肥,把总施肥量的65%~70%在播前或播种时施入土壤中。按氮、磷、钾分别要求,基肥中纯氮素总量的70%、磷素总量的90%、钾素总量的60%都要施入土壤中,以保证苗期马铃薯对各元素的需求,使其根系发达,幼苗健壮,叶色纯正。

    近年来马铃薯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在增加,所以在基肥施用上应注意合理施用,防止施用不当造成烧芽块等不应有的损失。提倡播前地面撒肥,而后耙入土中,再行播种,尽量少用沟施的办法,如需要沟施的话,化肥千万不能与芽块直接接触,要离开3厘米以上,防止化肥烧坏芽块,造成芽块腐烂而缺苗减产。

    skbshge

(四)播种() 
“一犁定乾坤”,这是农民对马铃薯播种重要性的概括。许多保证丰产的农艺措施都是在播种时落实的,比如播种深度、垄(行)距、株(棵)距等,如把握不好,一错就是1年。播种搞不好,苗出不全,管理得再好也难以得到丰产。

    1。播种条件

    播种期的安排各地气候有一定差异,农时季节也不一样,土地状况更不相同,所以马铃薯的播种时间也不能强求划一,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总的要求应该是:把握条件,不违农时。

    马铃薯播种,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是地温。地温直接制约着种薯发芽和出苗。在北方一季作区和中原二季作区春播时,一般10厘米地温应稳定通过5℃,以达到6℃~7℃较为适宜。因为种薯经过处理,体温已达到6℃左右,幼芽已经萌动或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