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 >

第6部分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第6部分

小说: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小背熟的百家姓里都找不到它的存在。

    本来时译之这样一个与戏剧社甚至整个中西女中都毫无瓜葛的人出现在排练厅里,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些别扭。但是听说他刚从苏联归来,那里曾涌现出无数文豪同样也是托尔斯泰的家乡,一切便又显得顺理成章了。在他的帮助之下,我们不但用英语排练了整出剧目,在许多经典的桥段还运用了俄语的对话和旁白。这位财大气粗的时译之同学甚至还许诺说要一手包办剧中的服装和道具,即使他的诺言还未兑现,在戏剧社里人气却一举跃升到了顾作言之上。

    当然,若是把时译之的到来算作是当天最大的惊喜,那便说明对顾作言的理解不够深刻,他,一直都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在大家欢欣雀跃的间隙,他甚至于一举抛出一个更大的炸弹:我们的这出剧目会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募捐仪式上公开演出。

第10章 说起来,这个人本就是个迷() 
时译之这一番话带给大家的惊讶更甚于惊喜,在场的同学们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了头脑,愣在当场久久无法言语。我望着顾作言的侧脸,这个人虽然常常都能见到,但是他身上那种素不相识的陌生感却是一天比一天更强烈了。

    从天而降的咖啡杯适时地打断了我的思考,浓郁的烘焙香味直扑面门,谁能知道往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咖啡也成了紧俏货,上海滩的大饭店里也只能喝到味道难闻的替代品。

    卫二月的脸近的几乎触到了我的鼻尖,以至于连毛孔都变得清晰可见。她说起话来仍旧是机关枪扫射一般的速度:“顾作言那可真是一个谜,让人猜不透呢。看着品学兼优的一个人竟然总是无故缺课,偶尔出现时总是带来那么多令人震惊的消息。她抬起头来,下颌骄傲的弧度显示出她对这位神出鬼没的学长的向往之情:”不如给他起个别名,mr。mystery,怎么样?”

    在这样的时局中还能保持着幽默感的人,心脏不可谓不强大。我说:“有这个闲工夫你还不如去查一查顾作言到底在忙些什么,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卫二月推搡着我:“这一行我还真不擅长,你倒是可以试一试。

    在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人的动员之下,社会各界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原本矛盾冲突日趋尖锐的上海也因为抵御外敌的倡导而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放学回家的时侯,家里的混乱情况让我差一点以为遭了贼。水清见我一副大惊失色的神情,好心地安慰道:“小姐,你可不要害怕。三老爷今天特意吩咐说把家里闲置的家具之类的整理出来,说是要捐给什么协会去打日本鬼子。”

    我不由得惊讶道:“我爸说的?那爷爷没说什么?”

    水清一脸烦恼:“小姐你一回来就给我出难题,真是讨厌。老太爷最不喜欢闲言碎语的人,若是让他听到了,肯定要恨死我了。”她做贼心虚地四处张望着,确定了没有眼线在身边才说道:“下午的时侯老太爷和三老爷在书房里谈了好久,那声音大的虽然听不清在说些什么,但肯定是吵过了。还有大老爷和二老爷,酸溜溜地说,这么做难道不是在分家产,老太爷还在就这样了,若是哪一天老太爷不在了还不知道要怎样呢。”

    我不由得怒气冲天:“小心眼,父亲那么做还不是为了全家人的安稳。”

    水清又一次小心翼翼地比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可不要瞎说啊,几个老爷们这时候都正烦着那。”

    我不由得有些泄气,全社会为了抗日救国都团结到了一起,没想到家里却是依旧如故,几个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看起来永远都不会停止。想想就是三岁的孩子都听过猫妈妈分鱼的故事,就算他们得到了这些遗产,以他们大手大脚的习惯,也必然很快便没有了。

    我摘下书包扔在单人沙发上,整个人直挺挺地倒在了床上。这些天发生的事实在太出乎意料,以至于自己的生活变得和好莱坞大片似的,而且还是威武雄壮的战争片。

    我打起精神给曹遇安回信,除了将这些天来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告诉他,同时也语带威胁地警告他,如果他再这样留在日本乐不思蜀,就摘不掉卖国贼的帽子了。

    我写完了信,小心翼翼的将信纸放入了信封内,又仔细地封了口,贴上邮票。门口响起节奏清晰的敲门声,我晓得这样的声音只可能来自于母亲。于是把手上的东西一古脑儿地塞进了抽屉里,又随手翻出一本英文课本摊在桌上做出一副苦读的模样。

    母亲微笑着坐到我的身边,又温柔地问我:“那么晚还在读书,会不会太辛苦了些?”

    我将胸脯拍得砰砰响,做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道:“为了国家之崛起而读书,一点都不会累。”

    母亲用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敲击:“唔,你这样子能读进去多少我真是很好奇。”

    我一低头,脸上瞬间红了一片,我天,我竟然把书放反了。

    母亲很体贴地帮我把书页合了起来,用语重心长的口气说道:“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思,现在世道那么乱,哪里还有心思去读书。可是中国历史上经过多少次的战乱,哪一次不都是最终安定下来?到了那时,百废待兴,更需要各种各样人才。”

    我一下子扑倒在母亲怀里,撒娇道:“您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是外头人心惶惶的,好些朋友都走了,心里好难受啊。”

    母亲摸着我的头,无声地叹了口气。稍待却又换了语气:“你不要以为装个可怜就能蒙混过关了啊,想要消极怠工根本没门。”

    我给了她一个很无语的表情,但其实心里却已经认同了她的想法。我按着她的肩膀把她向门外推去:“好的好的,我晓得了,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那么晚,你早点休息吧。”

    母亲带着复杂的神情望了我一眼,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转头走了。接下去,她和父亲想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雨,不过这就是大人们的世界,没有片刻的安宁。

    密斯林走的这一天我很是反常地请了一天假,专程去码头送她。离别的时侯,她站在高高的船头上朝我招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显得愈发娇小。她的声音被周围巨大的声浪完全掩盖,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我又瞧不清她的口型。但是我却能猜到她此刻想要对我说的话,我在心底默默道,希望如你所言,这场该死的战争可以早些结束。

    汽笛鸣响,岸边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船上即将远行的人中有他们的至亲、朋友、爱人,他们推搡着朝码头边上挤,似乎分分钟就是诀别的节奏。世界上若是有未卜先知之人,此时此刻绝对不会这样眼巴巴地瞧着别人逃出生天而自己在战争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第11章 谁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往() 
在战争开始之前逃出生天的这一批人,真的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儿。自此之后,急转直下的局势便时刻处在失控的边缘,战火蔓延到每一寸土地,在每一个人的头顶挂上一颗随时致人于死地的定时炸弹。

    密斯林到了美国以后立刻给我写了信,只是隔得远,信件漂洋过海一个月才到了我的手中。我终于意识到,这就是我同密斯林之间的现实距离,远隔重洋,终难相逢。

    高一的期末考试来得比往年都要早些,据说是因为时局的关系,许多外地的同学都希望能够早些回到家乡。不过可不要以为老师们会因此而放水,至少在我看来,试卷的内容对我这样自诩天分不错又勤勉的人而言也并不简单。我很惊异地发现,即使是试题里也充满着浓郁的现实味道,也不晓得老师是不是有意把这些带有倾向的题目放进试卷里。

    按照中西女中的惯例,每一回考试后都会放榜,我在年级里的排名竟然冲进了前十。看到“朱慧然”三个字傲骄地挺立在排名榜的前端,我的心里也像绽放起了绚烂的焰火。对于榜首我也像许多人一样憧憬过,但终究觉得这种期待并不现实,尤其是这一届的同学里还有许多出了名的才女,想要超过她们想想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家里人显然也没料到我在课业上的表现会如此出色,祖父在高兴之余也难得勉励我,说是要是高中三年都能如此出色,就让我和两个哥哥一同出国深造。他头一回仔仔细细地询问了我的课业,并且出人意料地道:“我也不是什么顽固不化之人,如今看来这就是了开天辟地的时代,谁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潮流。”

    得意忘形的我在他问我有什么心愿时,又一次展现了自己“不犯二毋宁死”的人生信条,大咧咧地回答道:“我最想要的是一家人和和气气、齐心协力地为抗日事业出一份力。父亲这么劳心劳力的也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和我们这个家可以平平安安。若是有不满大可以当面说出来,不用在背后内涵他的用心!”

    原本就流于表面的和乐融融的氛围被我的一席话彻底打破,二伯伯一时没忍住,将手中的筷子往桌上重重地一掼:“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个小丫头也敢教训起长辈来了。”

    他恼羞成怒的反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但祖父的脸色却突然阴郁起来,以至于全家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忐忑地瞧向他。时间漫长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忽而听见他说:“老二,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和一个小孩子置什么气?再者说,老三这么做也是得到我点头同意的,但不成你连我也要骂进去?”

    二伯伯完全没了刚才那副盛气凌人,唯唯诺诺地做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爸说的是,儿子再怎么样也不该和一个孩子计较。”

    照着我平日里的个性,这时候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努力挤出一个谄媚的笑容:“爷爷,是我不好,您也不要怪二伯父了。他平日里那么忙,估计并不大清楚现时的时局已经这般紧张了呢。”

    二伯伯脸上的肌肉猛烈地颤了一颤,显然是怒极了的征兆。但那一腔的怒火却被祖父尖锐的眼神逼了回去,只得黯然地低下头在心里默默地画圈圈,也不晓得会不会内伤。

    事后,父亲很是认真地同我恳谈了一番,他说,我若是真要别人把我当成成年人一样看待,就必然不能像现在这么肆无忌惮。就算是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在饭桌上明目张胆地呛声绝不是什么好习惯。”

    我低着头,习惯性地剥着指甲,心里却是乱成了一团麻。父亲的个性是那种典型的外柔内刚,碰到像今天这样的情况,他不会用严父的口吻教训我,但也绝不会让我轻易地蒙混过去。在这场无声的拉锯战中,我气馁道:“我知道错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什么也不说了。”

    父亲叹了口气,伸出手来捋了捋我的额发:“我也知道你是在帮我,只是家和万事兴,千万不要打破如今的平和。”他正了正神色又说道:“有些事我本来想等你长大了再告诉你,现在却想先同你交个底。你的祖父,他原来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一个极好的故事开头,比“在很久很久以前”这种老套的故事显然是有吸引力得多。

    我挪了挪僵硬的腿,把身体调整到一个最舒服的姿态:“好吧,我听着呢,您说吧。”

    “你的祖父活了那么大的年纪,可以说经历了你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