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全才少年王 >

第165部分

全才少年王-第165部分

小说: 全才少年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秋差点倒吸一口凉气:擦,在容大,教授讲座隔三差五,都快赶上小摊小贩了,就连王德惠那种不学无术,整天钻研厚黑学和为官之道的所谓“教授”,也开了讲座,“社交场合的礼仪”,而且场面还很大,听课的人数创造了一个记录。

    没办法,谁敢不去?扣学分!

    而且他还说得振振有词,大义凛然:社交礼仪,人人都用得上啊,对一个人的发展,相当地关键,怎么能不学?要是不懂人际礼仪,再有知识又有什么用?根本就不可能有所发展!

    对于这种讲座,叶秋选择直接把学分扔水里,也不去受那折磨。社交礼仪确实人人都有用,但专门在大学里开一个高规格的“教授讲座”,登堂入室,说明这与其他高精尖的知识一样,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把研究实用科技的精力放一大半在这上面,这实在是很符合国情!

    “苏老师,大大小小的讲座,我也听得不少了,耳朵都快出茧了,你就放我一马吧。”

    “这次的讲座不同,你赶快来,要是错过了,以后可别后悔!”苏莱神秘地对叶秋说了一句:“这个老教授很另类,不太受领导的待见,因此虽然成绩斐然,但却被从京城的头牌大学,发配到了我们学校。不过,看起来你太感兴趣,枉费我特意给你占了一个位置,看来只能让人了”

    “别,别,别,苏老师,把位置给我守住!我马上就到!”叶秋急急忙忙从图书馆里奔驰而出。

    在叶秋的意识里,一般来说,领导喜欢的,不一定没价值;但要是领导讨厌的,那一定有价值。

    到了大礼堂,叶秋远远就看见苏莱在冲他招手,前后左右空着一大片的位置。

    没有这个讲座,没有官方的大力宣传,也没有学分要挟的硬性规定,因此看着这个稀稀拉拉的会场,对比王毛驴唾沫横飞大讲社交时的热闹场面,叶秋不禁摇了摇头。

    “时间到了,来的人数,比我预计的多,那么,我们就开始吧。”讲台上的老教授一脸地淡然微笑。

    那双历经沧桑的深邃的眼睛,让叶秋猛地一震。

    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这是叶秋看到那双眼睛后的第一印象。在这双眼睛里,看不出许多领导和教授惯有的那种世俗的算计和对权力金钱的渴望,这像是一个真正潜心研究学问的人。

    “怎么样?没错吧,我怎么可能害你呢?”苏莱见到叶秋突然一愣,笑着说道:“一般的讲座,会让你来么?郑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专家,麻省理工博士后。这样的人才,在咱们容大可不多,要不是不受领导欢迎,哪可能到咱们这里来屈就?”

    “这个讲座确实跟以前的不一样,只是貌似没几个人。”叶秋的眼光迅速在整个礼堂扫了一遍。

    “没有宣传,自然是这样。”苏莱冷冷地一笑:“今天来的学生不多,老师倒是不少。”

    叶秋一看前排的王德惠,李焕文等人,立即就明白了,领导希望和谐。

    李焕文坐在前面,但时不时回头向苏莱的方向看一眼,原先见到她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后排,心情大好地想要凑上去,但王德惠在身边,他不敢造次;

    但现在,见到叶秋来了,而且还跟苏莱交头接耳,眼光时不时还往自己这边瞄,眼神像是在取笑一番,这让他非常气愤,心里大骂:狗男女!有jq!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郑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作为一个学者,我不是来卖弄嘴皮子的。借助这个讲座,我认为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接受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近的过程。下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观点,我提出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我国搞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攻关,在几十个工业门类中,到底有哪几个是属于我国的民族工业或者可以称为自己的工业的?到底有哪几项科研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我国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我经常出国,每出一次国,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就巴不得在回来的第二天就给大家讲。为什么?就是感到紧迫的压力和羞愧。

    现在我国的知识分子有个弱点,就是不喜欢人家说自己的缺陷,更不愿意自己说自己的缺陷。我今天就愿意来揭揭自己的短,面对产业家,我更应该说实话。中国今天的科技很多都是跟踪,这也难为我国的教授,因为日子过得较苦,没有钱,加上很多领导同志本身也没有知识,为了蒙领导,让他们拨一点钱,总把一些文章、报告、口号写得越高越好。

第三百零一章 振聋发聩() 
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我们永远要努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这样虚幻的目标,去呼这样的口号,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天啦,居然是这样的演讲,太刺激了!叶秋顿时有些激动,看来,今天没有来错啊!现在,敢于说实话的教授,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今天有幸见到了一个!

    而为数不多的学生,大多都开始在发短信,通知自己的同学,不要错过一堂好课啊。

    王德惠等人一片哗然,王德惠使劲地咳嗽,想提醒台上的老教授,现在是公众场合,要注意和谐,和谐!

    李焕文见王德惠脸色不快,很适时地站了起来,对着郑教授辩驳道:“你这就是愤青思想,也不考虑考虑实际的国情。全面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以偏概全;而我们的科技进步,是显而易见,人所共知的,在某些学科上,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你难道能否认么?”

    王德惠赞许地对李焕文点了点头,李焕文有点意气风发,甚至还飞速回头看了看苏莱的表情,她应该为自己感到惊讶吧。但他看到的,苏莱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台下的众人都把眼光对齐了郑教授,想听听他怎么说。

    “举个例子吧,纳米技术,这是所谓走在世界前列的研究项目。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

    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这是很严重的!

    科学家说,纳米无所不能,这一说,大家就都去搞纳米了;老板说:纳米商机无限,再不上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大家都来搞纳米。科学家知道纳米不稳定,它做成材料就聚集在一起,但产业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有人说,纳米这么好,我们都变成纳米人多好,但高的篮球谁打?篮框得降低了。纳米人的作用可否用在脑血栓治疗上,不用吃药,脑袋上挖个小孔让纳米人钻进去清理一下就行了。

    所以,要千万注意,无知的人骗起人来不得了,因为他胆子大,什么都敢说,所以说:无知才无理,我们懂一点的就不敢随便讲,这是误导!现在,让科学界的人感到很困惑:许多与纳米研究无关,不具备纳米科研的单位都在上纳米项目,开设了许多新的战场”

    叶秋忍不住双掌相击,随即带起来一片掌声。

    李焕文悻悻地坐了下去。

    郑教授压根就没搭理他,继续在用他洪亮的声音演讲着: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科技?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教育、学习是为了什么?

    现在到处都在搞素质教育,什么叫素质?英语、计算机、钢琴都会一点儿能算是素质吗?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取消六级考试!”

    礼堂里再次响起一片掌声,随着短信的不断发出,到来的人数,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

    王德惠的脸色完全铁青了

    “这完全是在给那些懒散的学生找借口!”李焕文再次站起来,愤声喝道。

    郑教授不急不徐地反唇相讥:“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

    郑教授的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大家的心里去,台下再次响起一阵阵的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我想谈谈容大。我来这里没多久,但一些现象让我很纳闷。”

    郑教授这几句话一出,王德惠的心里咯噔一声,差点当场就忍不住冲上去捂住老教授的嘴。

    “我来容大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50周年的校庆,以往走出去的校友纷纷捐款,在一把椅子后面刻个名字,收5000元钱。这次新大楼修好后要刻个碑或在墙上刻名牌,个人收1000元,单位收5000元。对此,领导们很赞成,说这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容大,对全国教育的一种支持。这件事现在搞得很热烈,对此,我很费解”

    全场一片哗然,想不到社会各界对容大的支持这么大啊,牛逼!叶秋甚至觉得,自己应该捐1000元,然后在校门上刻个碑,就写:秋哥是一个传说。

    王德惠的一张驴脸已经是无比地阴沉,这个建议是他出的,当然,赞助费,有一部分就心照不宣了。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了,这个老头居然还敢说出来,难怪会被发配到容大来!这种人,以后别想好过了!

    “我说这么多,不是给大家泄气,找理由,让大家不学习,相反,我是想让大家都想想,你们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你们现在的状态,实话实说,很糟糕,很多人都在浑浑噩噩过日子,这种状况应该改变了。你们要认清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需要学的是什么。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诸位同学,你们现在正是人生最好的岁月,如果不知道珍惜,以后你们会明白,青春是绽放到极致,却又结束地太仓促的一段闹剧而已。

    诸君,努力吧!

    如果我的演讲刺痛了一些人,还请谅解,大家有什么想探讨的,欢迎经常联系,谢谢!”

    振聋发聩!振聋发聩啊!

    整个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所有学生纷纷站了起来,掌声经久不息,人气远远超过了王德惠那场创纪录的社交礼仪。

    叶秋像是被当头一棒敲醒了:惜取少年时!如果浑浑噩噩地过完这四年,或许自己捐1000块钱在容大校门只能刻下这样一句话了:

    容大,我走了,青春留下

第三百零二章 登门求教() 
郑教授的这一番演讲,在叶秋的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