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皇裔战神 >

第67部分

皇裔战神-第67部分

小说: 皇裔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神举点了点头,赞同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些年惊涛骇浪都过来了,今ri决不能在yin沟里翻了船。”

    他一指远处的山地,接着说道:“过了前面的依帝山便是一马平川,我想若真的遇上蛮左也应该是在依帝山,蛮左胆子再大也绝不会在平原地带拦截我们的。”

    王轨点头道:“你说的有理,等进到了山地后该叫将士们打起十二分小心,随时准备应变不测之事。”

    依帝山位于向城的西南,过了依帝山就可以直达荆州。

    依帝山又称岐棘山,山势大体分为五座主峰,山峰雄奇险峻,气象森严,每座山峰之上松柏杂木众多,斑驳之间透着苍郁,将依帝山掩映得格外幽深静谧。

    宇文神举和王轨俩人勒住坐骑,示意身后的兵将暂缓前行之后,俩人坐在马上不约而同的望向延伸到依帝山深处的山路,彼此的脸上俱都流露出凝重的神se。

    王轨叹道:“前面山路只可三两人并行,我们这五千多人若想过去,只怕要排成好长一支队伍啊!”

    宇文神举也叹道:“山路两旁林木幽深,极是利于埋下伏兵,我们一旦遭到伏击,如此长的队伍只怕首尾不能相顾,想要不败都难啊!”

    王轨沉思一下,说道:“如今之计只有派些斥候小心打探,看一看前行路上是否有什么异状,我们等到回报之后再作打算。”

    宇文神举点了点头,向后传令下去,找来了十余名经验丰富的斥候,吩咐他们先入山内小心打探。

    刘寄北看到队伍忽然的停止了前进,便对着杜杲问道:“前面道路通畅,两位将军为何阻止前行了呢?”

    杜杲叹道:“你没看到前面山路奇险吗?宇文将军和王将军身经百战,对于在山川沟壑中行军极有心得,这样的山路他们自是怕中埋伏,定会派人小心探查,如无异状才肯前行。”

    刘寄北点了点头,口中应道:“还是小心些好!”

    将近晌午十分,派出去的斥候才各自回了来,纷纷告诉宇文神举和王轨前面并无异状。俩人听到回报之后,相视一笑。

    宇文神举长出了一口气,叹道:“看来我俩太过于小心了。其实我们这次护送杜大人本是突发奇想,事先全无一点征兆,蛮左那边即使再神通广大,只怕也不知道这件事,又哪里会在此设下埋伏啊?”

    王轨说道:“小心无大错,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好。”他说完当先带头骑马进入到了山路之中。

    刘寄北看到队伍开始前进了,便笑道:“看来前面平安无事,刚才我还紧张了好一阵子。”

    杜杲望了望天se,微微皱眉道:“既然无事那是最好,走吧1赶在天黑之前,我们能过了这座依帝山就算不错了。”

    山路崎岖不平,人马行在其上都有些吃力,刘寄北看到胯下坐骑有些出汗,便从马上跳了下来,牵着战马前行,杜杲见他有马不骑便不解地问道:“刘壮士此举是何意?”

    刘寄北停下拍了拍马脖子,叹道:“我见它身上出了汗,想来它也定是累了,我又不是不能走路,何必再增加它的负担,如此便下来了。”

    杜杲点了点头,颇有感触的叹道:“刘壮士心肠太好,若是在太平盛世,定会遭人尊敬,可是”他没就再说下去,兀自又摇了摇头。

    刘寄北见到杜杲满脸的不以为然便奇道:“杜大人话说到一半为何就不说了呢?难道心肠良善不好吗?”

    杜杲催动坐骑继续前行,经过刘寄北身旁时说道:“心肠良善不是不好,但却容易让自己吃亏!”

    刘寄北牵着坐骑走在杜杲后面没有吱声,不过他心里却不甚赞同杜杲的话,忖道:心肠好并不一定傻,杜大人的话实有些偏激。

    【很抱歉,本人一周只在周三休息一天,所以今天只有一更,明ri继续至少两更】

第五章 :幻象(3)() 
【求红票收藏一如既往点击】

    五千多人沿着宛若长蛇般的山路行走着,当最后面的人踏上山路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宇文神举和王轨等人已经入山很深了,整个队伍也如一条长蛇般在山路上蠕动前行。

    ri暮时分,宇文神举和王轨等人首先抵达依帝山的灵谷峡。

    灵谷峡两边岩壁高耸,直上云霄,其陡峭程度犹如斧削,峭壁之上矬柏修竹丛生,遮掩着或青se或褐se的岩壁,使得峭壁之上生机盎然,全然不显单调萧索,在峡谷的中间则是一条潺潺溪水由东南向西北流淌,溪流的两边散落着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那条通过峡谷的小路则紧贴着溪流右岸的岩壁蜿蜒伸展至远处。

    王轨在峡谷入口处勒住战马,迎着不算太大的东南风,仰起头来看了一眼悠远深邃的峡谷,不无担心的叹道:“此处地势鬼斧神工,险峻若斯,如果我是蛮左若事先知道官军会经过这里,定会在此处设下伏兵,静待敌人到了峡谷里面之后,锁住峡谷的出入口,来一个瓮中捉鳖。”

    宇文神举脸seyin郁的答道:“这的确不啻为一条好计策!”他说完之后,回过头传令下去,将入山之前派出的那些个斥候尽数喊了来,挨个询问此处是否仔细的勘测过,直到所有的斥候一致表示峡谷内和峡谷两边的峭壁之上都绝对安全之后,宇文神举才舒展开紧蹙的眉头,对着王轨笑道:“看来我俩太过谨慎了!”

    王轨将马匹拨到旁边一挥手,示意手下的将士继续前行,对着跟过去的宇文神举叹道:“蛮左之民yin险狡狯,实在不可以常理来思忖,我们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宇文神举对着骑马逐渐走进的杜杲问道:“这一路南来,杜大人可觉得安心吗?”

    杜杲策动坐骑,来到了宇文神举和王轨旁边笑道:“有两位将军护送我,还有什么不安心的?”

    接着他收敛起笑容,肃然道:“不过依杜杲愚见,现在天se已然不早,我们还是应该快些催促将士们前行,否则,夜se降临之后,这条峡谷中的道路只怕更加难走了。”

    宇文神举笑道:“杜大人是怕夜宿于此吧!”

    随即,宇文神举不无捉搦道:“其实若真的在此露宿,倒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去处。你看这里上有青天若线,星辰疏落衔接,旁边谷壁黢然,入耳的又是那潺潺不绝的溪流之声,只怕那神仙呆的地方也不过如此吧!”

    杜杲淡淡的说道:“宇文将军既然觉得此处有那么好,等事情过去之后,大可移居这里做你的神仙,杜杲可不想享有这等福分!”

    这时,刘寄北已然牵着马匹来到了近前,由于刚过来故而并没有听到杜杲先前的话,只是听到了“福分”两个字,还以为杜杲和宇文神举俩人在谈论什么高兴的事情,于是便惑然问道:“杜先生摊上什么好事了,这等有福分?”

    刘寄北话音儿一落地,顿时惹来宇文神举的笑声,旁边的王轨和杜杲也禁不住为之莞尔,杜杲微笑过后,更是为之叹了一口气,并且连连摇头,一脸的不以为然。//。。//

    刘寄北有些茫然的看了看三人,不解地问道:“不知刘寄北何处惹得各位如此发噱?”

    宇文神举看到刘寄北愣愣的模样,心知这是一个憨厚朴实的汉子,便戛然止住了笑声,盯着刘寄北的背后问道:“刘壮士身后背着的可是一把刀吗?”

    刘寄北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这本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件物什儿,据说是一把刀,可从祖上开始,至今也没有人真正的见过它倒底是个什么模样。”

    宇文神举诧异的问道:“刘壮士说话未免有些含糊,既然是一把刀,怎会没有人见过呢?”

    刘寄北叹道:“其实我就知道各位不会相信。”他一边说着,一边由背后解下那把从来也没被他拔出鞘的刀。

    宇文神举由刘寄北手中接过那把刀仔细端详,只见这把带鞘的刀长约三尺三寸,阔约四寸,刀鞘表面乌漆麻、黑锈迹斑斑并且凸凹不平,轻弹之下锵然有声,显是铁质刀鞘。鞘口处圆而小的护手与刀鞘紧密相贴,刀把长约五寸,和刀尾处的铁环浑然一体,刀把一面纹有睚眦的图案,另一面则刻有负屃像。

    宇文神举看了几眼,心道:这把刀虽是样式古朴,却也只是一把环首刀而已,只不过较别的环首刀较为沉重,若是说还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这把刀的刀鞘了。

    环首刀在楚汉相争时便已经开始使用,之后逐渐的在战争中开始普及,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环首刀的多少以及锻造利度成为了衡量军力强弱不可或缺的标志。蜀国的诸葛亮曾命锻造巧匠蜀人蒲元造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jing良,被称为神刀。

    当年孙权也深感环首刀的犀利,于是他在黄武五年命人锻造环首刀万口,从这可看出,三国的时候,环首刀实际上已经成为士卒实战的兵器,等在随后的几百年之间,环首刀则更是普及到大江南北,甚至于一些个贼人盗寇、贩夫走卒也常随身佩戴此物,故而,到了今ri环首刀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

    有刀则有刀鞘。一般的环首刀都是以皮革或竹片、木头制成刀鞘,既轻便又实用,可是刘寄北这把环首刀却是以铁质制成,这便略显得有些不同了。

    不过,这也并非绝无仅有,北周朝中的人都知道,大冢宰宇文护身边素有“无鞘刀”之称的护卫高手独孤楷,便佩戴着一把带有铁鞘的刀。

    独孤楷之所以号称“无鞘刀”,是因为他与人动手很少真正抽出鞘中刀,由于其刀法奇快诡谲,即使是拿着带鞘的刀也一样可以克敌制胜,久而久之,便有了“无鞘刀”的绰号。

    【今ri还有更新】

第五章 :幻象(4)() 
【有收藏没?有红票没?】

    宇文神举好奇心起,他特想看看鞘中刀的模样,于是双手较力想要将刘寄北的刀拔出来,可是他无论怎样用力,那把刀就像是已经与刀鞘长在一起了似地,没有被他拔出一丝一毫,这使得宇文神举大为沮丧,面se微红的将刀递到刘寄北的手中,无奈的叹道:“你这把刀也许是ri子久远了,刀身已经与刀鞘锈在了一起,我看不会有人能拔得出来了。”

    刘寄北轻轻抚摸着刀身,顿觉一股亲切平和的感觉袭上心头,禁不住脸上露出微笑,看了一眼宇文神举,却是没有说话,不过他心中却对宇文神举的话大不以为然,暗道:这把刀乃是当年淮南王刘安所铸,以其身份志好岂能铸就一把不堪使用的物件儿,况且我的先祖哪一个不是玲珑剔透、慧眼识珠的人物,如果这把刀真是一块废铜烂铁,抑或那块羊皮也是件破烂,先祖们只怕早就扔掉了,何止于传承至今呢?你拔不出来,是你宇文神举没有那份神通,我也犯不着与你一般见识,且由你说也就是了。

    宇文神举没有拔出刀来,心中竟有些羞臊,在递过刘寄北刀后,便将目光移向了谷内,佯装注意着行军的动静,借以躲避尴尬。而王轨的目光则一直流连在刘寄北的那把刀上,他虽然没有像宇文神举那样直白,径直将它拿过来把玩一番,但是出于习武者的天xing,而且又看到宇文神举拔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