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238部分

逆水行周-第238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思念起曾经的皇后司马令姬。

    和那位大姐姐般的皇后原本过得好好的可那一日外祖父突然说她是附逆之人,他惘然的看着泪流满面的皇后被带走想要上前拉住对方的手却被左右拦下。

    已经拟好的圣旨他甚至都没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就被人盖上玉玺,大家都说皇后之父司马消难是逆贼所以皇后不能再做皇后以免害了陛下性命。

    “你会害我么?”宇文阐看着天空喃喃自语道,他不相信皇后会害自己,那个如同大姐姐般的皇后像照顾弟弟般一直照顾自己所以他不相信她会这样。

    ‘一晃就是大半年了,不知你出了宫后过得怎样。。。’他心中想着,如今的长安已经没有宇文家的宗室,天下唯独剩下四个人,一个在相州的邺城被蜀国公拥立为帝,另外三个则在安州。

    “他们都是叛逆!”这是周围人的众口一词,宇文阐已经不记得听到多少次,原先还很认同但是现在看来谁是叛逆呢?

    禅让,文皇帝传下来的江山没了,他们说这是顺应天意可宇文家的人反倒是叛逆,宇文阐如今算是想明白了,可是还能怎么办。

    他想起了记忆犹新的一幕:那是两年前,安州派来的使者在大殿上面君,那位西阳郡公宇文温高声质问着执政的隋国公,自己即位后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敢这样气势十足地跟外祖父说话,也是因此记住了这位堂兄的样貌。

    如果可以的话,宇文阐真想和对方换个位置,让堂兄做那个窝囊的皇位他到自由自在的安州去逍遥快活。

    “国公,汤药好了。”

    耳边传来的说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转过头来只见三名仆人站在他身后,其中一名仆人端着碗汤药站在面前。

    “朕。。。吾没病喝药做什么?”

    “国公,如今天气冷暖无常,正所谓未雨绸缪喝了汤药可以强身健体百病不侵。”

    “是药三分毒,没事喝它作甚,你端下去吧。”

    听着宇文阐这般说,那人和身后两人交换了眼色,那两个随即走上前来一左一右挟持着宇文阐,宇文阐挣扎着骂无礼可对方却一把扯住他的头发让他的头昂起来。

    “吾不喝!你们。。。荷啊啊。。。”

    那名端着汤药的仆人将碗递到他嘴边强行灌下,宇文阐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他不过是九岁年纪哪里是三个大人的对手。

    辛辣的感觉从舌头一直蔓延到喉咙然后是肚子,然后是剧烈的疼痛。

    宇文阐痛苦的蜷缩着倒在地上抽搐,他只觉得肚子如同许多把刀在搅动着让人疼痛难忍,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对方灌他喝的是什么。

    “你们。。。你。。。们。。。”

    意识在慢慢迷糊,宇文阐忽然想起了他在书中看过的一个故事,那个故事曾经印象变得模糊当他想再找书看时书却怎么也找不到,而现在他想起来了。

    “愿。。。来世不生帝王。。。家。。。”

    。。。。。。

    让位于外祖父的周幼帝宇文阐于长安府邸病逝,这个消息很快向四面八方传开,周国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于安陆筑坛遥祭不久后宣布治下安、黄、襄、荆四总管府军民奉邺城朝廷为正统,梁帝萧岿亦奉邺城朝廷为主。

    名正言顺成为大周正统的邺城朝廷回应也很迅速,周帝宇文乾铿下旨任命杞国公宇文亮为东南道大行台使持节都督安、黄、襄、荆四总管府以及设在梁国的江陵总管府下辖三十六州诸军事。

    自从大周设立总管府后行台之制已废,如今杞国公又不可能到邺城入朝任职所以来了个‘变通’让他名正言顺统领四州总管府外带江陵总管府,已逝大周大司马、如今隋帝的岳父独孤信也担任过这个职位所以也不是凭空捏造。

    东南道又称山南东道,意指终南山、太华山之南荆襄之地,周武帝时分山南荆州、襄州、安州、江陵为四州总管府,如今这些地方外加黄州的江北六州已在宇文亮控制之下也算实至名归。

    接下来受封的是另两位宗室,杞国公世子、襄州刺史宇文明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西阳郡公宇文温被正式任命为巴州刺史,转车骑大将军,授散骑常侍、仪同衔。

    除此之外其他一众主要将领官员都有加官进爵,虽然东南道这几个总管府和邺城朝廷并不接壤而圣旨也不可能传到但有了消息算是名正言顺。

    因为这都是双方早就私下商量好的结果就等着宇文阐‘病逝’后公布,邺城朝廷将山南之地归入治下而宇文亮及手下将领官员也可凭着正牌圣旨光明正大加官进爵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

    沛国公府,沛国公郑译正惬意的看着歌舞伎表演歌舞,自从去年被罢了官后他悠闲了数月后如今再度出山不但被委以要职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被加官进爵。

    果然是顺风船好啊!

    新朝建立老同学当了皇帝也没亏待一众支持者,郑译为自己在两河口‘坚守信仰’没有投到杞国公宇文亮那边感到庆幸,不过对于‘老客户’宇文温的感觉也是不错,这个年纪和他儿子相仿的西阳郡公确实有才。

    要是自己儿子有那家伙的水平他就能彻底放心了,说实话厚着脸皮去‘创收’也是很累的当然最主要是心累,如果不是儿子不争气他何苦甘冒风险去捞钱。

    钱是好东西,来钱要想快就得靠权,宇文温那家伙给他一条路子保底不怕没权所以他是真心实意的感激,有时他都会想若是那家伙不姓宇文那么一起在长安捞钱那是要有多惬意。

    管家将一封拜帖送到他手里,郑译拆开来看了看眼神一凝随即不动声色的吩咐管家带人到书房,他让歌舞伎退下后拿着块糕点往嘴里一扔随即搓着手向书房走去,脚步轻盈面带喜色。

    片刻后,端坐书房的郑译见着了登门拜访的客人,那人年约十五六看身形倒是有些精干,郑译打量了对方片刻后便开口问道:“你家郎主有何贵干?”

    “郎主派小的来送夜明珠。”

    “举杯邀明月。”郑译忽然问道。

    “草丛遇盖伦。”那人回答得干净利落,郑译闻言点点头问带来了什么东西,那人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个木匣。

    木匣在郑译面前打开将其目光牢牢吸引住,那人拿着木匣久了有些累便轻咳一声将木匣合上随即将其捧到郑译面前:“郎主说许久不见这是见面礼。”

    “客气,太客气了!”郑译喜上眉梢,他将那木匣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生怕一不小心掉地弄坏,那人见状又拿出两封信恭敬的递了上来。

    “这封请国公亲启,这封。。。。呃,国公看了信就知道了。”

    郑译放好木匣后将第一封信拆开抽出信纸看了看先是眉头紧锁然后又松开随后已是恢复平静,他将另一封信收好随即开口问道:“信已看过,你家郎主已经交代过了吧?”

    “郎主请国公帮忙安排落脚之处。”

    “嗯,一会便让人安排,总共几个人?”

    “五人。”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吴明。”

 第十二章 预言

    长安,大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吴明和几个同伴手足无措的站在人潮之中东张西望,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长安第一次见到这么繁华的场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金发碧眼的胡商还有。。。番邦女子。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沿街开的酒肆,许多衣着暴露风情万种的番邦女子正在叫卖着各自店中佳酿,吴明算是‘见多识广’但被这些大胆热辣的女子一撩拨几乎是落荒而逃,他和同伴几个都是江汉一带生活的普通人哪里见过如此‘放肆’的番邦女子。

    ‘十五头领说得对,果然是万花丛啊!’吴明如是想,他们是宇文温精心挑选派来长安‘出任务’的人,一路艰辛来到长安还没入城就先被那巍峨的城墙震撼。

    天下间还有城池能比得上长安的规模么?

    江陵肯定不行,陈国的建康据说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他们没去过,还有那个久负盛名的洛阳据说也是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见识一下。

    “几位郎君要买些什么货?本店什么都有!”

    “郎君,进来坐坐!本店有西域奇宝那是别处都买不到的!”

    “哟,这不是那谁么,好久不见了进来坐坐!”

    商家招徕顾客的手段层出不穷惊得吴明等人走在街上都不敢往路两边店铺望,那些人精般的掌柜、伙计一见着他们望过来立刻笑容可掬的迎上来拉着往店里带这让他们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吴明还算好的毕竟他做和尚时跟着师父四处云游也算是‘见多识广’,被人赶过被狗追过也硬着头皮去化缘那脸皮算是厚些但其他人就不行了。

    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孤苦伶仃没见过世面,安州州治安陆在他们眼中都已经是热闹非凡有些不适应更何况这天下闻名的长安,跟长安一比起来总算是知道“萤火之光安敢与皓月争明”是什么意思。

    正走着一人忽然面色大变指着前方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如同见着鬼一般,吴明等人抬头看去也是目瞪口呆挪不动脚步,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自然不会有鬼而是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骆驼。

    不像马不像驴不像牛不像鹿背上长着两个肉瘤,果然像十五头领说的一般,骆驼,这东西在江南是决计看不到的!

    据说西域番商穿越大漠瀚海就是靠着这耐渴又能驮的骆驼将一箱箱奇珍异宝运来长安,他们生长在雨水多四处遍布水塘湖泊的江南根本就没法想象一眼望过去全是沙子的干旱大漠到底是怎样的场景。

    一队由五只骆驼组成的驼队正在领路人的牵引下迎面走来,骆驼脖子下的驼铃叮当作响听起来悦耳非常,他们退到路边让这驼队前行顺便近距离看看骆驼什么样,看了一会吴明先回过神来示意几位同伴不要显得如此没见过世面以免让人以为自己是乡下人。

    确实,他们确实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但不能让人看出来,按照‘培训课’上说到的,长安城里鱼龙混杂贵人多如牛毛而游侠儿、泼皮也是数不胜数,这帮鸟人在热闹之地聚集‘讨生活’最喜欢欺生要是让他们发觉自己是乡下人那多半要出事。

    其实从一出门开始他们就被盯上了那尾巴到现在都还若即若离的跟着,对方倒不是破皮无赖也没有太大的恶意且在他们的预料之中——那是沛国公郑译派出的耳目。

    吴明昨日去沛国公府邸送信随后郑译派人给他们安排了住处,他们几个自然会被对方派人盯梢但却不在乎反倒要堂而皇之的上街走走,这也是为另一拨人打掩护:来长安的可不止现在正逛街的五个人。

    “别看花眼了,正事要紧。”

    一行人总算是从最初的震惊里回过神来,他们来长安还很多任务今日逛街可不光是来长见识而是有要事要办,郎主列出了清单让他们在长安东、西市买些小玩意带回去。

    那清单连要买的东西大概价格都列了出来吴明等人已经烂记于心,这都是些方便携带的东西带来的钱财也足够买下所以他们的任务也是很重的。

    “先问价,多问几家,明日再过来砍价,反正也不是马上回去。”

    走走看看问问时间很快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