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176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176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家一户户的全都分配了水泥楼,燕洵也酌情给安排了一些活计,剩下的没手艺的就安排过来帮忙建学堂,只要能干活就肯定不会饿肚子,再稍微有点本事,就能赚到银钱了。
  这些穷苦人家从未想过活下去竟然那么容易,而这些都是燕洵给的。
  “咱们这可算是一步登天了,燕大人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哪有那么神,燕大人是投了大把大把的银钱。燕大人就是心善,建学堂,给咱们安排水泥楼,这些拿出来的银钱都是不会回本的。咱们呐,旁的忙帮不上,但往后燕大人的话,肯定要听!”
  “我从来没觉得当官的竟然跟咱们那么近,燕大人还给过我茶水喝哩。”
  “嘿,我还跟燕大人说过话呢。”
  不知不觉的,燕洵差点给他们捧到云层上面了。


第118章 
  总有人真心实意的使劲捧燕洵,因为他们真的得到了想都不敢想的好处,因为燕洵给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珍贵了:做工的机会,居住的水泥房,甚至以后他们的孩子还能不交束脩去学堂。
  这么多好事,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但是天上怎么能白白掉馅饼呢?
  马车里,镜枫夜双手轻轻帮燕洵按摩,一边说:“有人说大人傻,白白送出金山银山,就算得到那些穷人的感激又能怎么样呢?大人损失的钱永远不会回来,那些穷人也帮不上大人什么。”
  镜枫夜声音低沉,一板一眼说着这话,很滑稽。
  燕洵睁开眼,抿着嘴笑,他能想象到说这话的人必然是学问一般的书生,或者是自认为能耐大过天的富贵子弟。
  “无须生气。”燕洵笑道,“书中自有道理,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好比水官好比舟’,道理讲的如此明白,只是寻常人不屑于去想罢了。”
  “大人。”镜枫夜觉得自己也有点想不明白。
  大妖能力强,自然而然就是上位者,小妖能力弱,像铁爪鬣狗妖,脑子小,都不会考虑事情,肯定成为不了上位者。
  看出镜枫夜眼中的疑惑,燕洵道:“人和妖怪不一样,人的聪明与否,很大程度上跟经历有关,而不是出生就决定的。百姓并不愚昧,他们都很善良,谁对他们好,他们都会记在心中,谁对他们不好,他们也会记在心中。如果给他们机会爆发出来,那将是真正的翻天覆地的能耐。”
  “我没有大人的大局观好。”镜枫夜老实道,“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指点才能想明白。”
  “那你很厉害了,有多少人就算我指点也指点不明白。”燕洵笑道,“你能被我指点明白,说明有潜力。镜大人,往后可要加把劲啊。”
  “都听大人的。”镜枫夜哪能听不出燕洵的玩笑话。
  燕洵忽然爬起来,伸手往镜枫夜怀里掏,三两下掏出一个画本,便自个儿到一旁坐着,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以前他定然是不愿看这种画本的,没什么内容,就是白花花的两个人各种姿势,现在燕洵感觉自己可能是因为次数太少,所以看个画本也看的津津有味了?
  也有可能他是个汉子,所以跟其他汉子一样。
  大家不都是嘴上说不看不看,但背地里都偷摸着看么。
  燕洵其实也是个很寻常的汉子啊。
  到了一家及不起眼的小院中,燕洵和镜枫夜这才下了马车。
  这里是捕快们弄得暗哨,专门收集证据用,反正有用的没用的证据都有,一旦案子需要,立刻就能拿出来。
  屋里有不少捕快,他们围成一个圈,最中间是波波幼崽,今天轮到他来大理寺帮忙。
  “这样经过改造,这个院子就只能有拿木牌的人进来,木牌不能仿造,且世上独一无二,就连我都不能再造出同样的一模一样的木桩和木牌。”波波幼崽认真道,“这里面藏着铁片,上面蕴含电磁,每一个磁谱都不一样。”
  “想要研究电磁波,现在我们还不能造出那样的仪器,你们懂这个道理就行了。”宝宝坐在旁边补充。
  一群捕快听的云里雾里的,但是木桩和木牌他们都知道,商场用的防盗木牌就是这种,至今有至少数百人尝试破解仿造,都没有任何人成功。
  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谓的‘电磁波’是什么,那又怎么去仿造呢?
  燕洵和镜枫夜进来,冲着大家拱手。
  “听说你们有发现?”燕洵笑着问。
  镜枫夜把拿来的点心盒子打开,都是范金水那边做的面食,不单单有面果子,还有范金水研究出来的其他点心,卖的非常好,不预定根本买不到。
  “阿爹。”宝宝赶忙从板凳上跳下来,哒哒哒跑过来,仰着脸说,“我和师傅查到一点眉目。谢谦书似乎是被外室威胁,这几天经常去送金银,谢家上下都知道,不过都替谢谦书隐瞒。”
  “赵元汀没出现,但是我隐约听到那外室提到过‘账本’。”波波幼崽道,“谢谦书应该是被账本威胁。”
  账本,很容易想到从户部流出的银子和粮食是如何一步一步减少的,如果真的有这个账本,那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据了。
  “对了,燕大人。最近这几日京城似乎有很不好的传言……”一个捕快冲着燕洵拱手。
  “什么传言?”燕洵赶忙问。
  “说燕大人在边城虐待俘虏,也有说燕大人虐待边城道兵和军户。边城的田地被燕大人征收,军户都吃不上饭,饿死了很多。”那捕快赶忙道,“说这话的人每次都跑得很快,京城好几处都有传言,应该是一伙人。”
  燕洵点头,“知道了。”
  屋里的捕快都有些担忧,不说他们对妖怪态度如何,至少燕洵做过的事他们都知道,对燕洵本人是极为敬佩的。而宝宝又是北齐的徒弟,经常帮忙查案,幼崽们来了以后也真的帮了很大的忙,捕快们心中的正义没有变,但对幼崽们的偏见也慢慢消失了。
  “阿爹,有人使坏了。”宝宝不高兴道,“咱们怎么办?”
  “不急。”燕洵很淡定。
  捕快都是心中震惊,燕洵如此宠辱不惊,风范寻常人必然撵不上。
  交换玩情报,燕洵和镜枫夜离开,宝宝和波波幼崽依旧要留下来帮忙。
  燕洵戴了斗笠,蒙着面纱,镜枫夜也是如此。
  两个人到了街上,慢悠悠的走着。
  “保育堂第二学堂的孩童节你们去不去?听说宋飞凉要教孩子们念书,我得去看看。”
  “保育堂卖的书就能学识字,没必要再去学堂吧?”
  读书人作诗写词写文章,那得是从小开始念书,还得多多看书。寻常人家能识字就不错了,写文章是真的没那个本事。
  “反正我得带着我家孩子去看看,说不定是读书的料呢。”
  “咋?你们没看宣传单页?上面写了,就算不念书,也可以进去学手艺,等学成了出来照样找活计。”
  “都有啥手艺?”
  “我听商场那些哥儿说的,可以学厨。”
  几个汉子们一边喝着大碗的酒,一边大着嗓门说。
  上回劳动节满京城的热闹,这回孩童节比上回更热闹,因为所有人家都盼着自家孩子能成龙成凤,一步登天。
  燕洵建的学堂就是登天路,只要有机会上去,所有人都是愿意试试的。
  “百姓们求什么,求的是吃饱穿暖,再求一个盼头。”燕洵道,“你看看他们想的就是这么简单,吃饱穿暖和盼头我都给了。”
  “他们都在夸大人。”镜枫夜低声道。
  酒楼里、茶馆中,外面的小摊子上,街道上,许多人都在说燕洵做过的事。他们就像镜枫夜说的那样,都在夸燕洵。
  “是啊。”燕洵冲着镜枫夜伸出手。
  镜枫夜赶忙伸手握住。
  他们两个人都遮着脸,打扮跟江湖人似的,有些人都好奇的看看,并不会刻意靠近询问什么。
  等他们走远,身后小巷中忽然冒出来一个鬼鬼祟祟的汉子。
  他左右看了看,悄无声息的加入一群高谈阔论的汉子中,找准机会插话道:“你们真觉得燕洵是好东西?他在边城做的事你们都不知道吧?”
  有汉子好奇,他便赶忙道:“边城现在所有人都生不如死,那些道兵都被他折腾的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据说妖国派出妖怪入侵边城,都被他抓起来一点一点凌迟,足足三千六百刀!”
  “你们以为那些幼崽过得日子好?他们都敢怒不敢言,天天被逼着干活。”
  “信不信由你们。”
  汉子说完,立刻转身跑了。
  原本高谈阔论的汉子们都面面相觑,他们自然不相信那些话,只是边城到底如何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也就不知道那些话的真假。
  这样的话多了,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偶尔说起来,然后慢慢的,说起来的人便会越来越多。
  星星之火尚能燎原,更何况是那么一群人不停地说、不停的说,总会有人将信将疑,等到说的人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人真的信了。
  就像做豆腐要挑豆子,把不好的豆子挑出来,等再挑第二遍,还是能发现稍微不好的豆子,第三遍还是会有,跟最好的豆子比起来,其余的豆子都是不那么好的,若是要挑,每一遍都能挑出些许不好的。
  大理寺捕快们最先知道消息,当天去帮忙的长毛幼崽把消息带回来,闷闷不乐道:“我不喜欢那些人,他们说的都是假话。怎么能信口雌黄,那些事我们明明都没有做过。”
  “这世上总会有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颠倒黑白。”燕洵安慰长毛幼崽,“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的,没事的。”
  “大人。”长毛幼崽还是闷闷不乐。
  边城绿棉花的产出,方法确实很残忍,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为了得到绿棉花,燕洵和幼崽们那么做了,就算是被人拿出来说,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只是那些人显然不光说这件事,而是颠倒黑白,编造了许多事来说。幼崽们又不能主动出来说绿棉花的事,此事只能一口气咽下去。
  “会没事的。”燕洵淡定道,“咱们也不是没有准备,会打他个措手不及的。”
  “我们把孩童节办的漂漂亮亮的。”长毛幼崽打起精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孩童节的一切都跟孩子们有关。
  当初圈起来的地方只用很短的日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面竖起高高的围墙,宽阔的大门用的是折叠铁门,下面带着轨道和铁轮子,摇动机关门就会自动开关,十分神奇。
  门前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保育堂第二学堂’的字样,乃是周光亲自写的。
  学堂外面是宽阔的水泥路,能同时跑好几辆马车。此时站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一栋栋水泥楼,还有巨大的广场。
  铁门关着,所有人都只能等在外面。一些小商贩抱着糖葫芦和点心等等跑来跑去的卖,不多一会儿手中的东西卖完了,兜里多了银钱,他们便也加入等待的人当中。
  寻常百姓大都是步行来,都跟相熟的人一起,一边等着看热闹一边看着水泥路上本身的热闹。
  世家的主子们要矜持的多,此时都在马车里等着,骑马来的公子、哥儿的闲着没事,便故意骑着马跑来跑去,好叫马车里的哥儿、姐儿们看到。
  还有些个公子趁着这个机会差人去打听自己心仪的哥儿,然后便去人家马车外面晃来晃去,还高谈阔论,生怕马车里头的人听不到似的。
  每次燕洵弄个什么什么节,总能引来许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