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活色生枭 >

第354部分

活色生枭-第354部分

小说: 活色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昭君全无异议,笑道:“刚刚说过的…我和他以前有交情,知道他出事了,不能不去想法子救一救,没想到真给救出来了………既然救了他,便不能再推他去送死。明白了?我只是想他活命,你的安排我没话说。”

    事情说完宋阳不在多待…顾昭君把他送到门口,忽然又道:“老班留在销金窝这段时间,你放心。”他妁话没有讲完整,但意思再明白不过,顾昭君不会让老头子再联络旧党的。

    宋阳哈哈一笑:“要不放心我刚才直接就毒死他了。”说完,对老顾摆了摆手,催马返回侯府,顾昭君想了想,又赶紧回áng前去看老友…琢磨着宋阳别再真下了毒,他不是干不出来………………

    销金窝在封邑南缘,侯府在毗邻小镇于正北,归途时路过燕子坪,正值黄昏时分宋阳也就没回去侯府,跑去找瘟头蹭饭,说说笑笑直到月上中天,这才告辞离去,稍稍没想的,走在小镇街道中,宋阳看到了一条死狗。

    黄狗,蜷缩于街边并无伤痕或其他异象只是最最正常的老死了………它本就是条老狗了,宋阳认识它。

    老宅的院子里数不清的猫猫狗狗中的一条,宋阳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时候来的,只能模糊确定,认识它应该还在认识小捕之前。很多事情不能去回想的,一旦静下心去仔细琢磨,让人恍然的便不再是事情本身,而是时间的厉害之处……有人来了,有人走了,真的很快呵。

    宋阳把老狗抱了起来,他还能记得,尤太医在小镇边缘开辟过一片小小的墓园,专门来埋葬家里死掉的这些小东西,上次宋阳去埋葬尸体的时候,尤太医还活着。

    老狗已经完全冷掉了,又走了一个。

    处理过尸体,宋阳心里有些发闷,请镇上夜巡的红bō卫帮忙传讯,今晚他会住到旧宅,不回侯府去了。

    院门推开,猫猫狗狗都被惊动,完全是情绪使然,宋阳忽然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在、还有很多。宋阳这次再回封邑时常春侯府已高竣工,他也住了进去,毕竟大家凑在一起,一是人多热闹,二来万一再有事彼此也有个照应。不过尤太医的老宅也并未荒弃,任初榕指派专人,每天都会来打扫、同时喂养那些小畜生。

    老宅整洁,比着当初老小毒物在时干净了不知多少倍,反倒让宋阳有些不太习惯了,但是没办法,就算他再把屋子搞乱,没有舅舅的‘帮忙,,也乱不回原来的感觉。宋阳没掌灯,在尤太医灵前坐到半夜,起身áng睡觉。可还没等他闭上眼睛,外面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宋阳本以为是任小捕,不料深夜来访的居然是谢孜濯,很上次一样,瓷娃娃的怀里,仍抱了一个盒子,她的身体不好,盒子又好像有些分量,抱在怀里很吃力的样子。

    宋阳有些意外:“这么晚还不睡?”说着,做了个请进的手势,想请她进门。

    “我睡觉不是很好,总是睡不着,偶尔会出来走走。”体质不好的人,因为病况不同大都会有两种状况,一是异常嗜睡但总绝困倦;另一则截然相反,精神衰弱睡眠奇差,便如瓷娃娃这样。

    说话同时,谢孜濯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进门,说几句话就会走。星月璀璨,把她的苍白染得几近透明:“晚饭后我和公主、小九她们在闲聊,有红bō卫通报说你今晚住在老宅,今晚我又睡不着,就过来了。这是给你的。”谢孜濯吃力地举起盒子,宋阳刚忙接过,打开盒子一看,放得全都是书,既有知名兵法,也有近代大贤关于中土诸国国势的著述。

    宋阳笑道:“这些书来得正好。”

    因为宋阳笑,所以瓷娃娃也还了他一个微笑,可即便两人不过三尺之隔、这么近的距离,她的笑容落在宋阳眼里仍显得遥远得很:“平时没什么事情做,就靠看书来消遣,我看得很杂,什么书都有的。听公主说你最近想要研习兵法和国势,就挑选了送来,不知用不用得上。”

    宋阳道谢,谢孜濯无所谓的摇摇头,另起话题:“云顶上师的本领很高,我想拜他为师,他不肯答应……你的脑筋很好,有办法么?”

    云顶对谢孜濯的印象很好,伤势痊愈之后,两人也多有来往,但云顶不会帮她杀人,更不会去教她杀人,何况,谢孜濯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习武,即便尤太医复生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活佛的本领虽然了得,但对此一样无能为力。

    宋阳不想让她失望,可也只能摇头,坦言道:“帮不上什么。”

    也许早就料到了答案,也许真的心如止水,谢孜濯并未失望,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不用宋阳再多说什么,跟着她又换了话题:“你学习兵法………我有很多时间,可以一起学么?”而这一次,仿佛真有些害怕宋阳仍会拒绝似的,她又稍稍加快了语速:“我以前只是看书,走马观花,没能真正学到什么。”

    学习兵法学习打仗,在谢孜濯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报仇的办法。这门学问干看书并没太多用处,非得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不可,可是打过仗、会打仗的人莫不是些粗犷汉子,瓷娃娃没办法自己去接触,如果和宋阳一起学,情形便不一样了。

    这样的小小要求,宋阳当然不会再摇头,一口答应下来:“正嫌一个人读书无聊,你肯陪我一起再好不过。有个同窗,好得很啊。”

    谢孜濯没什么表情,但真正地,轻轻松了一口气。景泰是仇人,他的地位太高,由此报仇变成了奢望;自己的身体差,除了读书几乎什么都做不了,由此所有与报仇有关的之事,也都变成了她的奢望。直到此刻,终于有了一个小小的进步,谢孜濯想笑,可真正想笑的时候,偏偏又找不到适当的情绪了。

    瓷娃娃第三次换了话题:“回来后一直没来得及问过你,第二次烧燕宫,那火很好看吧?”

    宋阳点头而笑:“听我说没什么意思,明天我让谭图子专门给你讲一回。”

    说书先生谭图子长了一张好嘴,上次逃到小镇避难,承觉得此人有些用处,就把他留下来了,能为贵族效力是谭图子巴不得的事情,留在封邑中用心办事,现在已经先后编出几套好词,有财神降世指点销金窝;有尊者转生布道吉祥地;当然也少不了一套‘红bō府比丘尼联手诛妖,的大书。

    除了帮承宣传正经事,谭图子也把宋阳火烧大燕宫编成了故事,不过这种书不会流传,只在侯府之内讲一讲,博大家开心罢了。

    谢孜濯终于笑了,无迹可寻的开心,从笑容里一闪而过,又在宋阳面前静静站立了一小会,轻声道:“我回去了。”

    说完,谢孜濯离开,可才走开几步,她又转身回来,一直走到宋阳身前,伸手把他怀里的书匣接过、躬身、放到地上………………随后,张开双臂,抱了抱宋阳,轻声道:“谢谢。”

    抱过之后,谢孜濯真正离开了。

    为能一起读书?为宋阳烧了仇人的皇宫?还是为了他安排谭图子专门来给妫‘讲故事?谢孜濯没说,宋阳不得而知,唯一能确定的仅只是她的拥抱轻而又轻,仿佛她自己力大无穷,而宋阳才是那个稍一用力就会碎裂开来的瓷娃娃。纟未完待续。!。

第一零六章 别怕

    全文字无广告     第一零六章 别怕

    若两军实力相若,吐蕃人只扬威一次;若己方占据明显优势,番子就会有第二次扬威……便是此刻,冲近敌城发动箭阵齐射。 全文字无广告

    攻坚战上,城头城下乱箭对射是平常事,进入战场的每个战士都要有被敌人射杀的觉悟,但这一次吐蕃人仍是扬威、不会攻城。这个时候城头守军实在没必要和敌人对射,毕竟人数远逊于番子,就算一个换两个、打到青阳箭手都死光了,人家连个零头都没伤到。

    若非阿难金马预判在先、早在出兵前就把番子的招数伎俩给宋阳讲说明白,刚刚青阳城头的守军也不会盘盾,多半要在长官的指挥下傻乎乎地和敌人对射,就凭着吐蕃大军这一轮齐射的威力,青阳非得吃个大亏不可。

    箭如豪雨倾泻而至,打在盾上、石上,怪响不停,每一声都摄人心魄,联结在一起更让人心胆欲摧。即便盘盾,也总难免有些缝隙的,不断有南理士兵受创,声声惨叫不绝于耳。

    数不清的箭矢打在盾牌上,听得时间稍长就会要让人错觉……有人敲门。

    阎罗敲门,魔魇敲心。

    箭矢落下,咄咄地响着。

    由此盾牌之外也再不是青天白日,偌大天地,被一个‘死’字满满充斥,唯一的容身之处,只有手中重盾与身后城墙封成的小小地方。

    无可抑制的颤抖,呼吸变得急促、心于胸中擂鼓般狂跳,脑中一片空白,甚至有些人已经泪流满面。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阵势,青阳守军脸色苍白,在盾下拼命蜷缩着身体。

    齐射过后,吐蕃骑兵奔驰不停,依旧围住青阳转个不休,忽然,所有番兵齐声大吼,汉话:降得生、战屠城!

    六字吼喝,重复三次,暂时停止了收弓放箭,番子不急攻城,扬威逞凶只为攻心。

    城头上一片寂静,只有宋阳再次开口传令:“盘盾莫动,还没完!”其实不用他嘱咐青阳城头也没人敢动,所有人都缩在墙根下,所有的力气都放在手中的盾牌上……

    扬威齐射不是一次就完,西域密宗逢七为吉,吐蕃人要前后共有七轮才会罢休。

    马蹄隆隆,青阳城上军兵屏住呼吸,咬紧牙关,等候着第二轮箭雨,这个时候宋阳忽然又在开口,和旁人聊天的语气,说话声却稳稳落入城头所有守军耳中:“陈老爷子,无聊了?”

    陈返登城前服食过药物,一身功力尽复,大宗师的修为下,他的声音也传遍全场:“是有些无聊,你有什么消遣?”

    宋阳应道:“啥也做不了,要不…唱首歌给您听?”

    番军中的号角再起,城下骑兵弯弓把箭,第二轮齐射将至……对此大宗师不闻不问,对宋阳‘哈’的一声笑:“将进酒?”

    宋阳笑着回答:“不唱那个了,唱首别的,我跟秦锥学的。”

    第二声嗡鸣沉沉颤颤,万箭升空,第二道箭云裹挟轰鸣扑来。 全文字无广告

    陈返饶益兴趣:“什么歌?”

    “春上春!”宋阳回答响亮。

    严格的说,春雨霖不能算是首歌,它没有歌词,只有一个曲子,常用在琴笛韵中,本来描的是南方春天里的秀美景色,曲调悠扬轻松,清清朗朗且简单易记,这是首南理的古曲,但后来渐渐被烟花之地给借了去,变成了一首靡靡小调。

    越是靡靡之音,越容易在市井传散;越是这样的小调,在军营阵中男人窝里就越容易传播,青阳城的守军里没有人不会哼这个调子。

    清幽哼唱下,衬得是龙雀冲的凶猛内劲;悠扬曲调外,则是漫天箭雨。

    宋阳的声音谈不到如何响亮,但无比清晰,每一个城头军卒都能听到;不过是一首没有歌词的调子,远远没有《将进酒》的激烈豪迈,不过曲子里的那份轻松快乐,随着宋阳的哼唱飘摇雨中…箭雨之中,即便漫天的马蹄轰鸣、漫天利矢鸣啸、漫天番子喧哗,也休想把这支小调冲散!

    由此每个人的感觉都变得古怪了起来:番子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