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活色生枭 >

第274部分

活色生枭-第274部分

小说: 活色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趟,说不定还能找到好吃的,伸手掀开门帘,依旧没发出一丝声息,正准备迈步离开,全没想到身后忽然传来一声:“你先别走。”

    声音很轻、很低,带了点哭腔、还有些巅抖。

    “尸体,足足吓了一跳,做贼被抓到可不是妙事,何况正处在蛮人营地中,拔tuǐ就要逃跑,但身体动了动,他又强行忍住了对方说的是汉话,他听懂了。他是冲着肉来的,不在乎张帐子里住的是天仙还是罗刹,所以进来后也没去仔细端详主人家,自然不知道这来住着汉人。

    停步只是因为大家都说汉话能够沟通,至少他得弄明白自己现在究竟在哪里“尸体,深吸一口气转回走回来,映入目光的,是个身体纤瘦、皮肤白皙、五官精致得好像个瓷娃娃的少女。

    “尸体,压低了声音,语气森严:“你不可喊叫,否则俟?

    俟?”还不等他说狠话吓唬人,瓷娃娃就爬了起来,也分不清她是在笑还是在哭,不由分说走上前,用力拥抱了上来。

    刚才只看身形瓷娃娃心里还有些忐忑如今听到了声音,就再笃定无比绝不会认错人。真就好像做梦似的,先看到了个影子、再听到他说话,谢孜濯伸手向前,其实也没想着去抱住他,只是情不自禁想要mōmō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存在,不过双手伸出去后“mō一mō,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满满拥抱。

    “尸体,可傻眼了,被瓷娃娃抱着也不好乱动,只能高高举起烤肉呆呆站在原地,心里觉得对方还tǐng热情的……………,

    很快瓷娃娃笑出了声,放开宋阳正想说什么,没想到睡在不远处的班大人被他们惊醒过来。

    老人家,睡梦总不如年轻人那么结实,稍有点动静就醒了,班大人昏昏沉沉,恍惚里看见帐篷里多出来一个人想也不想立刻大吼:“有贼!”喊声响亮“尸体,再不敢多呆,挣开瓷娃娃转头就跑,谢孜濯哪拦得住付老四,恼羞成怒之下她一样想到没想回头就给了班大人一拳:“不许喊!”

    以瓷娃娃的力气,打出的那一拳实在没有伤害可言,而班大人刚刚…

    睡醒,半睡朦胧外加老眼昏huā,连谁打自己都没看见,只知道自己挨了不疼不痒的一下子不过班大人这一辈子大官不是白当的,反应奇快立刻改口,不再大喊“有贼,而是怒吼:“有刺客!”瓷娃娃顾不得理会老头子但宋阳跑得太快,她又哪里追的上?唯一能做的也仅仅是:俯身抓起宋阳逃跑时掉落在地的烤肉快步赶到帐外,使出所有的力气,把肉扔向已经窜出好远的宋阳,大声喊道:“带上这个!我认得你,明晚一定再来!”不知是那句“我认得你,起了作用还是“尸体,舍命不舍肉,特意停顿脚步,接下烤肉又深深看了谢孜濯一眼,对她点头后迅速逃离…这一番连喊带跑动静实不小,附近蛮人都被惊动,很快营地就乱成了一团。

    “来的是宋阳?,天亮之后,班大人坐在大车上随队前行,老脸上尽是惊讶:“怎么现在才告诉我?”班大人“遇刺,后,营地里乱了一阵,但黎明前夜sè厚重、宋阳又身手敏捷,最终逃出生天,沙民没能mō到他的影子,事后沙王还特意把班大人和谢孜濯找去,仔细询问当时的情形。老头子当时的确啥也不知道,完全实话实说,沙王不得要领只得把事情先放到一边。

    等白音再度启程向北迁移时,瓷娃娃才把真相告知。

    对班大人的疑问,瓷娃娃笑着应道:“那时候估计沙王会来问话,我觉得您什么都不知道,反倒更好些。”

    班大人能明白对她的意思,先点了点头,跟着又仔细看了看谢孜濯:“笑得这么甜?我以前可从未见过你这样子。

    老人家的一句挪揄,谢孜濯从容应道:“他没死。我昨晚见到并的了,现在没办法、忍不住的高兴。”说着,瓷娃娃抱过瓦罐,在颠簸马车上略显费力地给老头倒了碗水递过去:“不过宋阳有些不对劲,他不记得你我,好像这里出了问题。”说着,伸手敲了敲自己的额头。

    班大人本就纳闷昨晚的事情不对头,闻言便恍然而悟:“他的记忆不再?这么说他mō进来……,真的是凑巧了?”“我觉得是天意。”谢孜濯又笑了,打从昨晚得知宋阳未死之后她就一直笑啊笑啊,笑得脸都有些酸了:“在他逃走前,我喊了句“我知道你是谁”又让他今晚再来,他应该会来。”说着,探出头往车外看了看,当然看不到宋阳在哪里,但她知道,他一定在不远处跟随着。

    班大人未知可否沉吟一阵后才缓缓开口,语气认真且神情关注:“丢了记忆没关系,大不了旁人多费些chún舌,把他忘了的事情、忘了的人再一桩桩、一个个地说给他听,关键是……他的脑子坏没坏?”

    潜入蛮营、深夜偷肉,怎么看也不像是正常人做的事,班大人是怕宋阳傻了,这才有此一问,不过还不等谢孜濯回答,他自己就释然而笑…昨天沙王已经把“尸体死而复活,的事情仔细讲过,宋阳从距离此间几天路程的遥远地方失踪,又在昨天半夜悄悄出现,凭着班大人的心思,自然能想到他是尾随捉拿jiān细的队伍而至。

    真要是个傻子,又哪会晓得靠跟踪逃出无人荒漠。

    班大人叹了口气:“估计是真饿坏了,不管今晚吃什么,都再给他留一份吧。”这一重根本不用嘱咐,谢孜濯换过了新话题:“我以前当真没想到的,你会关心宋阳。

    班大人liáo起眼皮望了她一眼:“怎么说?”

    谢孜濯笑了下:“还用说么?”宋阳和右丞相之间是有仇的。若非宋阳挫败靖王任瑭,现在班大人仍高居于庙堂,又哪会落魄如斯。

    班大人摇了摇头,就此沉默。好一阵之后,他缓缓地呼出了一口闷气:“你对胡程孝了解多少?”瓷娃娃摇头应道:“我和左丞相没什么接触,还不如和您相熟。

    “无所谓的,不熟就不熟吧。胡程孝这个人,脑中生了九个坎、

    心里藏了九个窍、肠子也打了九个弯弯,精明油滑得很,不是个好对付的角sè…但他骨子里却是个大大的忠臣,抛开他那些自以为是的心机和huā里胡哨的手段,此人当得四个字:忠君爱国。”

    右丞相说起了左丞相,语气虽不屑,可评价着实不低,跟着他话锋一转:“再说我自己,我觉得我也是个好官,但我和姓胡的不一样,他是忠君爱国,我却是爱国忠君。前后不同,轻重有别,就是我俩的区别了。他比我忠君,我自付比他更爱国。”

    “他以为天下是皇帝的,我却觉得皇帝是天下的。胡承孝做官,是在替皇帝打理天下,我则刚好反过来,我做官是替天下来管好皇帝。”班大人转目望向谢孜濯,昏huā老眼中少有地透出一抹狂妄:“我说的,你能懂么?”

    汉家从古时起就以帝王为至尊,从来只有君临天下,何时有过天下授君之说,班大人的话未免有些太惊世骇俗,瓷娃娃似懂非懂,试探着问:“你觉得丰隆不够资格,管不好你看重的天下,所以连结靖王发动叛乱?”

    班大人摇了摇头:“丰隆鼻然比不得他爹、他爷爷那么精明能干,但也算中规中矩,尤其难得的是他生了颗柔善心,打天下的时候这种人万万要不得,可守天下的时候,这样的人未必不是百姓之福,算得中上之选,可以了,以前我常常气得他是个糊涂蛋,但从未觉得他不够格。”瓷娃娃不解:“你觉得他够资格,为何还要参与弑君、叛乱?”问题落地,班大人忽然笑子起来,没有不甘没有愤怒更不存委屈,只是最最简单的、觉得谢孜濯说法好笑所以发噱:“我若说我不曾弑君,若说中秋事发时我也和别人一样只觉得五雷轰顶、目瞪口呆,会有人信么?”

    瓷娃娃瞪大了眼睛:“你提前也不知道?”

    “不知道。”班大人笑容不变,继续摇头:“事后我只道丰隆已死,虽然对皇帝之死也有诸多怀疑,可这些怀疑重要么?我要保的是天下、是南理,既然上一个皇帝死了,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再扶上来一个。

    我帮靖王只求天下太平。,…

    南理皇室中秋巡游惨祸,都是靖王勾结燕顶、率领心腹所为,朝中重臣一概不知情,班大人也不例外,并未如外人以为的老头子也参与了谋逆弑君。

    班大人甚至都不知道靖王勾结外敌之事,在中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以为此事是皇室内部的争斗。

    可落罪后班大人对此并未辩白,说了又有什么用,不管他有没有参与巡游惨祸,他站到靖王一方都是明摆着的事情,只凭这一条就足够了。

    靖王死了,右丞相也就跟着完了,败了就是败了。

    至于为何要帮靖王,班大人也只用两句话匆匆带过,没有去仔细解释,但是说穿了事情很简单,不过是对救国、稳定天下的见解不同吧,老头子选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法,且不论他帮靖王究竟是对还是错,单以他的初衷而言,是没错的。

    巡游惨祸发生,左丞相忠君,所以绝不肯妥协,一定要和靖王斗个你死我活:右丞相爱国,只求国内能尽快安定,选了当时已经成势、几乎无可动摇的靖王。其中不存sī仇也没有为午人盘算太多,仅仅是政见不同而引出的对立。

    倒是在平乱中最最重要的那个常春侯,在这件事里从头到尾sī心不断,哪想过什么忠君、什么爱国,他出手只有两重原因:开始时是想给未来老丈人帮忙:后来发觉此事有燕顶的份,他就更来劲了。!。

第五十二章 丰收

    “后面的事情你应该知道,靖王败了,我被判下谋逆大罪,落狱候斩。”班大人的声音不停:“那个时候我反倒踏实了,到了我这个岁数,无论在做什么,归根结底都躲不开两个字:等死。在外面总忍不住要忙,在牢里却真正清闲了……嘿,坐牢的那些日子,我觉得还不错,吃饭都觉得比以前香甜了。”

    “可没想到的,小顾又把我给救出去了。”人老了,难免就唠叨了,班大人暂时把话题转开到了顾昭君身上:“他这个人也tǐng有意思的,心里以为自己是个jiān商,做事标榜唯利是图心狠手辣;可骨子里却放不下那点江湖义气,总想讲究个知恩图报。就是因为这点改不掉脾xìng才让他把事情看偏了,一定要帮着付家一条路跑到黑,好大一份家业败在了手中;可也是因为这一重,他虽败却未死,跟着他的人不少,愿意帮他的人也不少。”

    “以前我帮过他,后来他冒险救我,他是为了‘问心无愧’,可是我用他‘无愧’么?他以为是帮我?要不是他,我现在早就死了,死在南理。朝廷再怎么恨我,最多把我挫骨扬灰、随便一埋,总不能把我的尸体扔到别国去吧?”

    九十多岁的老头子,看透了人间宠辱,生死早都不放在心上了,唯独最后一点点愿望,尸骨留于故国。

    “顾昭君把我救出天牢…这个事可就有点烦人了,我本想死在南理就算了,可他一片好心,我若不领情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想想还是不计较了,大家朋友一场,我就依了他的安排,就当他给个安慰,也算对得起他了。”

    人家来相救,班大人却还当是自己老大的委屈,这样的话若听到顾昭君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