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纵横双时空之大唐任务 >

第27部分

纵横双时空之大唐任务-第27部分

小说: 纵横双时空之大唐任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渊攻克霍邑后,收编霍邑残余隋军,霍邑三将中的刘德威更是投降于李世民的右三军。
经过战后清点,霍邑东门一战,李渊七万义军战死一万七千,重伤者四千,轻伤不计其数,其中以李渊中军伤亡最重,一万三千的伤亡都出自中军。
宋老生六万长安援兵,加上霍邑一万守军,经此役战死三万四千,重伤两千,其余三万多军队尽降李渊义军。
经过十天的修整,伤病尽复的李渊义军乘胜沿河直下河东。
八月初,顶着炎炎烈日,李渊八万义军赶到龙门附近时,出使突厥结盟的刘文静终于从突厥回来了,不但带来突厥盟约,而且带来突厥对李渊的支援,突厥大将康鞘利和始毕可汗之子龙卷风突利带领突厥士卒两千,军马一万,赶来增援李渊。
李渊接到消息,就在龙门安营扎寨,隆重接待了突厥前来支援的康鞘利将军和突利。
这时,李渊在河东的旧属任焕带着手下七千士卒响应李渊的义军,前来龙门投靠李渊。
任焕长期任职河东,对河东情况非常了解,为人又富有谋略,任焕对李渊建议说到:关中一带现在起义军蜂起,但是并没有太大野心和实力的势力存在,他们现在都在等待能让他们依靠的强大势力前来,如今李渊举义旗,起义兵,大义在手,大事可成。就劝李渊渡河入关。
李渊听从任焕的劝说,率三军经过苦战攻克河东重镇临汾。
占领临汾,李渊招降临汾太守,名士陈叔达后,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左右三军,兵分两路攻打河东其他郡城。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建成攻下解良、蒲州二郡,带兵驻扎河东南门。
李世民攻下长平和大阳郡,带兵驻扎河东东门。
李渊派裴寂带兵两万驻扎河东西门,自己带兵三万居于河东北门,把河东团团围住,准备强攻河东。
看到河东危及的河东诸郡文武纷纷投降李渊,而李渊对投降他的官员,不分贵贱,一律加官赏赐。投降官员放下忐忑之心,纷纷为李渊攻打河东出谋划策。
李渊对河东围而不打,派使者出使各地义军,前去招降。
河东、河西等地义军纷纷投降李渊,关中最大义军首领孙华更是亲自带兵东来渡河而归。
李渊封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兼领冯翊太守,同王长阶、刘弘基一起,带兵两万从梁山渡河,屯兵河西,据河西之隋朝援兵,同时对河东屈突通造成夹击压力。
九月初,李渊用尽各种办法,意图让屈突通出城决战,但有宋老生前车之鉴的屈突通,就是龟缩在河东,闭门不出。
李渊无奈下,连续三次下令攻城,都被屈突通打退,损失惨重。
李世民的大都督营帐中,右三军的诸位将军谋士正在更李世民议论着现在攻城不利的形势。
经过一连串的胜利,李世民的右三军不但兵力增加到了三万,手下文臣武将也得到补充。
除了原来的六人,李力、花木兰、王天锋、段志玄、长孙无忌和候君集外,霍邑宋老生手下猛将刘德威投降于李世民,加上河东英豪于志宁、苏世长和薛收的投靠,现在的李世民帐下才称的上是人才济济!
李世民经过几场战争的铁血锻炼,更加显得威武决断了。
李世民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帐中麾下文武,微笑着说:“诸位!大将军攻打河东不利,空坐与此,却毫无计策,不知各位有何看法啊?”
刚刚归顺的长平郡丞于志宁沉稳起身说到:“大都督!屈突通凭借手中七万精兵,加上河东城高墙厚,如果他据坚城死守不出,就算我军现在拥有十三万人马,也很难攻下河东!就算强攻而下,也必当损失惨重,无力西图,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放弃河东,转而功略河西各地,然后包抄长安,到时坐领关中,大事可定!”
李世民听闻于志宁的话,微微一笑,向李力来看。
李力老脸一红,心中不禁愧疚起来。
早在霍邑之时,李力就提议选一偏军牵制于屈突通,然后择精兵入关直下长安,长安陷落,不但关中势力争相来归,就是屈突通也只能无奈投降了。
而李力的计策却被李渊和李建成的手下极力反对而不了了之。
开始李力还不解,后来经过候君集的解释才明白,原来除了李世民右三军,不论是李建成的左三军还是李渊的中军,都不希望李力这个外来人再立功受赏了。
从李力投奔李阀在晋阳献连环三策,使得李阀安稳起兵后,慢行军以仁义克上党,献计利用李世民的鲜卑血统克西河,而后支援大量军械给李阀,令李阀军队有可用之兵器盔甲,然后献计刻军碑凝固李阀军心,使得李阀上下一心,将士用命。
基本上从李阀起兵以来,李阀的每场胜利,都有李力的影踪在其中,而他立的五大功劳,加上在李阀危难之时,带兵前来归顺,功劳簿上重重的几笔,使得李渊大为头痛,都不知道坐领长安后应该如何封赏于李力。
于是在李力献策放过河东,直接出兵河西,直下长安的计策后,为了不让他一支独秀,继续抢占功劳,李渊中军和李建成的左三军文武官员都纷纷反对他提出的计策。
后来李力才知道,如果放过河东,征河西,取长安的计策是别人提出的,恐怕李渊早就依计形势,西征河西了。
苏世长不知这些事情,认真对李世民说到:“大都督!现在军情紧急,形势一触即发啊!
金城薛举,自四月起兵反隋,开仓济民,自称西秦霸王,随后攻占陇西、西平、天水诸郡,兵力达十五万之众。
七月建都称帝于天水,接着攻克秦州,现在正于隋将唐弼战于河池,等他打败唐弼,抢先攻占长安的话,到时关中再无李阀义军立足之地啊!
所以现在大都督要马上做出决定,放弃河东,与薛举抢占长安啊!”
李世民听到苏世长的话,叹息说到:“本都督何尝不知现在形势危及啊!
本都督也找寻大将军提出此事,但是大将军府长史裴寂反驳说,屈突通拥有坚城雄兵,如果我们一旦不能攻克长安,到时退路再被屈突通所阻,腹背受敌,死路一条。
所以大将军坚决认为,我们应该攻下河东后,再去攻打长安,长安倚仗屈突通为援兵,只要屈突通败,长安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一定会束手投降的!”
河东智者薛收冷哼一声说到:“大将军想的到美!以我所见,不出三天,河东、河西的群雄看到大将军无力攻下河东,必定一哄而散,到时关中蜂起之义军,都会对大将军失望,进而支持金城薛举,到时薛举打败隋将唐弼,接受唐弼余众后,夹胜利余威攻打长安,长安必定顶不了多久,那时大将军是继续攻打河东呢?还是撤军返回晋阳呢?大将军不会要去攻打有薛举大军在内,兵精粮足,城高墙厚的长安吧!”
帐中众人听到苏世长冷嘲热讽的话,虽心知这时对大将军不敬,但是他毕竟所言有理,众人都失去斥责他的心情,
李力这时笑笑说:“我们怕什么呢?良禽则木而栖,如果大将军真的一意孤行,非要攻克河东的话,到薛举攻下长安,我们就去投奔薛举,这样的话,等薛举打败李阀,大将军成为阶下囚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为大将军求情,免他死罪呢!”
帐中众人听到李力近乎反叛的话,大惊之下,正欲开口斥责。
“住口!”帐外李渊恼怒的声音响了起来。
见到李渊黑着脸大踏步进来,身后跟着中军的几个近臣。李世民带着帐中众人都纷纷跪下去,准备为李力求情。
李力看着黑着脸的李渊,冷笑着说:“住口?大将军!我今天是非说不可了。
大将军一意孤行,为与手下挣功,明知河东多留无益,仍然滞留不前。如此行为,失却天下义士之心,大将军如何成就大事。
等薛举大破唐弼,占领长安,到时屈突通定会投降薛举,到时大将军只能无奈退兵晋阳。
那时晋阳北有刘武周、西有薛举,大将军除了阶下之囚,还能如何自处呢?”
李渊气的胡子乱翘,五窍生烟,气愤的说:“李力!你难道就不怕死吗?竟敢出此寻死之言!”
李力讥笑说:“大将军继续滞留与此,大家都难逃一死,晚死早死有何区别呢?”
李渊气的指着我:“你!你!……”的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众人纷纷向李渊磕头请罪,希望能绕李力一死。
裴寂等李渊近臣指着李力大骂,叫来帐外士卒要斩杀与他。
李渊对李力怒目而视,李力毫不畏惧坦然对视。
就在帐外士卒准备把李力拿下,斩头示众时。
李渊突然转怒为笑,摆手示意士卒退下后,对李力深深鞠躬施礼说到:“李司马不愧义士之名!谏直言而不畏生死!如果不是听闻李司马今日所言,李渊险些酿下大祸,李渊在此代表李阀千万人感谢李司马的坦言直谏!”
李力看到李渊突变的表情,连忙对李渊说到:“李力不敢受大将军如此大礼!李力身为李阀下臣,自当为李阀排忧解难!忠义直言!”
李渊听到李力的话,大笑连说:“好!好!”
李渊接着把跪地李世民等人扶起来后,大笑对李世民说:“我儿有李力司马辅助,当有威功。切记!定当重用李司马啊!”
接着对众人说到:“本将军决定!派唐俭、长孙顺德两人领兵四万牵制屈突通,其余众将跟我渡河西征,直下长安!”
李世民等众人听闻李渊英名决定,欢呼不以。
李渊训斥裴寂等人说:“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耳!”说完拂袖而去。
裴寂等李渊近臣被训斥,都怨毒的看了李力一眼后,跟着李渊走了。
李世民等看到李渊离去,李世民笑笑对李力说:“李力兄!你是不是看到家父来到营帐之外,才故意说得那番话啊?”
李力擦擦额头冷汗,拉过花木兰说:“是啊!我听内人说帐外有数人在偷听,我想这个时候在这里偷听而士卒又不示警的人,除了大将军还有何人,就说出刚才那番话,期望能点醒大将军!”
候君集这时笑笑说:“李司马!如果大将军继续围攻河东,等薛举攻克长安,你是否真的归顺与薛举呢?”
李世民不悦的说:“君集!你怎么能怀疑李力兄呢?李力兄如果像关中那些墙头草一样,等看到长安所属以后再投靠,就不会在我李阀危难之时就前来相助了。”
长孙无忌这时也笑笑说:“我看李司马像个职业赌徒,根本像在压大小。
等长安稳定后投奔,就像压大小,赢也不能赢太多筹码。
提前选择投奔李阀,就是在买豹子,一旦李阀成就大事,那李司马赢得就不是一倍两倍了,就是上百倍千倍的赢了。”
李力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开玩笑的说:“听无忌兄此言,我感觉投奔李阀真如无忌兄所言,是在压豹子呢!”
帐中众人闻言哄然大笑!
这天夜晚,李渊用疑兵之计,留下东南西北四大营帐,命唐俭和长孙顺德二人在每天在营帐内摇旗呐喊,疑惑屈突通。
李渊本人带领九万兵马,西渡入关中,准备攻取长安。
既入关中,关中门户潼关和潼关附近的关中大粮仓承丰仓不可不取。
由于承丰仓和潼关原来的守卫重兵,全部调走镇压各地起义军。李渊花费很小的带价,很快占领了承丰仓和潼关。
李渊接着把军队一分为三。
命李建成的左三军镇守潼关和承丰仓,负责阻挡中原隋朝援兵和屈突通可能派出的援救长安的援兵。
李世民的右三军沿渭河北岸西进,迂回包围长安。
李渊的中军沿渭南直接扑向长安。
就在李渊进军关中的时候,关中的形势也剧变起来。
原先李渊派往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