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贞观游龙 >

第148部分

贞观游龙-第148部分

小说: 贞观游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右武侯大将军吴国公尉迟敬德折只能被动接受由胜利的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叔宝选择后剩下的另一路大军,主将之位。
    此次比武由朕于数日前提议,同时今日由朕见证,所以朕现在宣布,此结果立即生效,至朕宣布生效之时其,诸将不得再有任何异议,否则将以抗旨论罪。
    现在由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叔宝选择他选择的此次北上抵御东突厥南下寇边两路大军中的陪同张驸马前去灵州,还是独自带军前去银州任银州总管抵御东突厥南下寇边。”
    一听皇帝李世民宣布此次比武夺将秦叔宝获胜,一下就让围观的人们欢呼起来,同时也让这左右屯卫的训练场的气氛达到了顶峰,这四周都是为秦叔宝的胜利欢呼的人群。
    自然向张阳也是不能免俗的,虽然他一直以来都相信自己师父秦叔宝会获得此次比武的最终胜利的,可是当他亲眼看见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开始比武了,他的信心还是有所动摇的。
    虽然之后,由于场面的变化,他对自己师父秦叔宝获得最终胜利的信心也再次坚定了起来,可是这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他还是相当紧张。
    好在秦叔宝最终如他所愿那样赢得了这次比武夺将的胜利,所以在他岳父李世民宣布他师父获得这次比武夺将的胜利后,他还是不能免俗的欢呼起来。
    这也再次在李世民和李逸风面前,展示出了他张阳孩子气的一面。
    说明张阳还是有孩子气的,而不是向他为自己出谋划策表现出来的那样满腹城府,才智惊人,而没有属于少年的活力和朝气,那样也不是他李世民所最欣赏的。
    至于向现在的张阳这样,既有少年的活力和朝气,又有偶尔展示出的才华。智慧,以及政治能力,才是他心中的未来辅助大臣的人选模型。
    少年,没朝气。不冲动,、无活力那能称为骚年吗?骚年那就得有那股的骚劲。
    人不风流枉少年,天不风流,妄称天,就像现在身为皇帝的自己一样,该有骚劲的时候就要有骚劲,人生难得几回骚,该骚就当骚。
    当自己的情绪该施放的时候就当施放。特别是向张阳这个正是叛逆的年龄,过渡压制只会适得其反,何况以现在的表现来看,张阳已经是相当的好了。
    人哪能没有瑕疵。当一个人真的表现出完美的时候,那就证明这个人是有问题了,除了变态,还是变态,完美就是最大的原罪。
    追求完美无罪。过渡追求完美,那就是放弃个性,以及人性了,完美这一词那只是存在于理论上的东西。现实那是没有真正的完美的。
    再说,向张阳这样早点把他的缺点给表现出来。这才有改正的机会,不然等他正在的参与到大唐的政治斗争里面来了。那个时候一个大的缺陷才暴露出来,那才是可能让他万劫不复,耍得粉身碎骨,而没法修补的可能。
    何况向张阳这样越是表现出他的人性来,李世民现在越是喜欢,也是让李承乾越是跟他亲近,这也是李世民非常愿意看见的,未来的辅政大臣和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关系不好哪就该他李世民头疼了,而两人现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只能让李世民心喜。ishu。
    当然也让李明玉心喜,这张阳越是表现的沉稳,没有少年的朝气,这越是说明张阳有问题,别有所图,那将要和张阳结婚的李明玉那那里能够安心的嫁与这种心怀拨测的人!
    就算是嫁了,最后也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的,何况其母亲临终前就对她,千叮万嘱希望她将来嫁给一个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可是这一点已经被李明玉违背了,现在的张阳已经是相当的优秀,脱离的李明玉母亲口中所谓的平凡了,而且是里所谓的平凡生活越来越远了。
    看着自己的这个越来越优秀的未婚夫,李明玉还是有些忧郁的,树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李明玉还是知道的,这突然看见,自己这个非常优秀的未婚夫,突然表现出的这种只有十来岁小朋友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的行为。
    让她是心一喜,看来自己这个未婚夫,还是自己在数月前认识的那个未婚夫,心性还是没有进行巨大的改变,只是成熟了不少,让她心中的忧虑是减轻了不少。
    就在李世民和李明玉,以及李逸风三人各怀心思想着各自的想法,张阳和李承乾两人正在指挥台上位秦叔宝的胜利手舞足蹈的时候。
    秦叔宝在台下向皇帝李世民再次行了个礼后,对李世民说道:“臣,秦叔宝谢陛下厚爱,由于臣今年请辞半年,在家调养身体,在上月才基本调养好身体,再次出任,所以虽然臣作为这次比武夺将的胜利者,但是臣还是把这个次北上银州任银州总管,统领银州军事,独自带军抵御东突厥南下寇边的机会让给右武侯大将军吴国公尉迟敬德将军。
    所以臣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叔宝做为这次比武夺将的胜利者,现在请领率大军北上灵州,陪同张驸马,并且保护张驸马替天慰问大唐边军,显示陛下对于大唐边军的关心,同时协同灵州都督任城王在灵州东防御今年东突厥南下寇边大军之军。
    臣必定保护好张驸马的安全,以及和任城王完成今年的灵州抵御东突厥之事,这敬请陛下放心,这个只是行保护和协同的任务,臣虽然是才调养好身体,但也保证完成任务。
    而尉迟敬德将军这么多年来为我大唐东征西讨,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这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独立领军和外族征战之事,必定非尉迟敬德将军莫属。
    哎!如果要不是臣身体原因,现在才调养好身体,不然这次去银州之事,臣万万是不会让给尉迟敬德将军,谁叫臣的身体不好,万一要是由于因为臣的身体原因,让这次在银州抵御东突厥南下寇边大军之战出现意外转折。按就得不偿失了。
    今天这个选择是臣经过良久思考之后才痛下决心做出的决定,忘陛下看在臣为这大唐天下着想,又是比武夺将的胜利者的情况下给与批准。
    也请尉迟敬德将军看在我一片用心良苦的份上,接受这个艰难的对东突厥的作战任务!”
    当秦叔宝对李世民把这一席话说出口之后。这个效果简直是不摆了,惊得围观的众人是震惊不已,这也让不知内情的人们对于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争相陪同以及保护襄城公主的驸马爷张阳去灵州一事,得到了,他们认为最合理的一个解释。
    的确这个解释是非常的合理的,不然以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这两位,号称大唐第一和第二战将的两位大将军,是不可能因为是抵御东突厥南下寇边怕死。而争相去灵州,这是完全解释不通的,要知道这二人可是为大唐东征西讨这么多年,可是一点都没退缩过。
    而且这些年来。可是为大唐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在战功上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了,在就是这两人都是每战比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显然不可能是贪生怕死之徒。
    这让一直以来都是对于这两位大将军。为了争相去灵州之事,竟然举行了比武夺将,这种在历史上来说都是相当荒唐的事宜,这让不知内情的人们心里好受了不少!
    原来这两人都不是贪生怕死啊!而都是为了把这个大功劳让给对方。相互谦让引起的。
    果然我大唐是礼仪之邦,不少那些番邦异族没开化之人。只知道争功抢劳,没有廉耻。
    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就应当是这样,要相互谦让,相互友善讲理,比武是最后之举。
    就在那些不知情的围观之人们为秦叔宝的这个行为叫好,喝彩不已的时候!
    让知道内情的李世民、李逸风、李承乾等数人是在心里暗笑不已,当然也为秦叔宝现在的这个表现是喝彩不已,秦叔宝这么一说可就解决李世民和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苦思冥想许久,都没能为这次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比武夺将想出的解释,圆满的解决了。
    不过李世民和李逸风虽然为秦叔宝这话感到暗暗的好像和鄙夷的时候,不过听着这设围观的那些不知情的观众们说的话,那于是对尉迟敬德感到有些悲哀。
    只要听听那些观众们说些什么,就知道为什么李世民和李逸风在指挥台上窃窃私语的时候,为尉迟敬德感到有些悲哀了,这被人耍了,还不能爆发可不就是悲哀吗!
    看看吧,这围着左右屯卫的训练场当不知情的观众可是不下于千人,都在对两人为了对方着想,把军功,以及这种大唐十分稀见的有大将独自领军对外作战之事让人之叫好不已。
    “我就说嘛,秦将军和尉迟将军都是我大唐稀见的,武力超群,又胆色过人,而且还是能够独自领军打仗的将才,那里是那些不知情的人传的那样,是贪生怕死,没有担当之辈!
    这明显就是那些东突厥匪寇们,在我们大唐到处造谣,动摇我大唐军心之谋。
    这下秦将军作为比斗胜利的一方说出了这样一番昭显我大唐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话语,可是狠狠的打击了,那些番邦的留言蜚语,将为我等礼仪之邦大大出口恶气。
    秦将军好样的,尉迟将军这次要为我们出口恶气,狠狠的打击下东突厥匪寇!”
    好吧!这明显是不知内情的观众才能说的出来的话,不过这位老兄看来还是满有分析能力的,就凭这话就知道还是满有水平的,最少是让他附近的人赞同不已。
    “这位老兄你说道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就凭秦将军和尉迟将军这些年来的战绩,就知道,两位将军不是外面传言说的那种人,那简直就是对两位将军的污蔑!
    不过老兄你在哪里高就!兄弟我是户部的,对你这番言语,兄弟我是佩服不已!”
    好吧!又是一个被蒙骗在谷里的不知道的大好青年,不应该说再过两年就要过壮年了。
    最先开口的那位老兄,我们姑且叫他老兄。胡子都有些在泛白了,还老兄了!
    听见旁边的这位户部的老兄对他说的话,心里是相当的,连忙说道:“这位老兄。原来大家都是同朝为官啊!我是工部的,幸会幸会!”
    就在这两位工部的路人甲老兄和户部的路人乙老兄在这幸会幸会的交谈的时候,其他人听到这位工部的路人甲老兄的话后,同样是赞同不已。
    “这位工部的老兄,你刚才说的真对,那些在到处谣传秦将军和尉迟将军贪生怕死之人,我看也是那些居心叵测的番邦匪寇,来、来、来认识下我是礼部的路人丙。”
    “我也赞成刚才这位工部的老兄的话。不过我跟们说,我可是一直都是坚信秦将军和尉迟将军不是那些谣言所传那样,两位将军的人品我可是非常相信的。
    这几天虽然到处都是谣言四起,可是我还是奉有人在我面前说两位将军谣言的时候。都会为两位将军辩解一下,不过那些愚民轻信谣言而已,向我这样眼光独具之人实在是太少了,刚才听君一言,让我茅塞顿开。佩服佩服,在下礼部路人丁。”
    好吧!又一个马后炮加不知内幕之人在这搀和进来了,就是不知道他说的眼光独具是不是真的了,不过看来还是蛮像是那么一回事的。
    就在这周围的人都在这幸会幸会。兴奋的高声谈论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比武夺将之事,为两人把这事发生的原因。进行各种分析和脑补之后,流传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