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一寸良缘 >

第42部分

一寸良缘-第42部分

小说: 一寸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场都屏住呼吸,看第一个评审一一试菜。当他走到曾一味的菜前时,微微皱了下眉头。他的衣着华丽,想必是一个有钱人,从没吃过那么平凡的菜,所以他拿起筷子,只是草草地尝了一下,就返回去,把手中牌子放在另一道菜的旁边。
  
  我身边的金不换和幺九,纷纷发出惋惜的声音。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后面的几位评审也纷纷把牌子放在别的菜那里,直到第十位,也没有人肯好好尝一尝曾一味做的菜。
  




☆、商道九(改过)

  我也暗暗觉得没有希望;抬头看向站在场边的曾一味。他的表情默默的;目光却很坚定。这是一种我很少在他身上看到过的自信。那三分之一炷香的时间;他一定充分考虑过;现在所选用的食材会带来的后果。既然想过后果,那这份自信又是从何而来?
  
  终于轮到第十一位评审上前。这次是一个衣着普通的老妇,看起来只是一般的百姓。她径自走过长桌;停在曾一味的菜前;在确认了牌子上写的是“水云间”三个字之后;就把牌子放下了。
  
  全场哗然。幺九跳了起来,激动地握着双拳,金不换也抓着椅子的扶手;紧张地盯着那个牌子。
  
  看台上的洪景来站起来;走到台前,唤住那个老妇,“这位大姐,请你留步。”
  
  老妇应声停了下来,极有分寸地向洪景来见礼,“洪大爷。”
  
  “我能否请教你,为何都不尝菜,就把牌子给了水云间?”
  
  老妇和颜笑道,“我只是普通的百姓,平日里也吃过水云间的饭菜,确实不算好。但是,前些日子,我听说了水云间接济灾民的义举,很受感动。一间小小的酒楼,平日里根本没有什么生意,却肯行如此的善举,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我的这个牌子,为的不是菜的色香味,为的只是做菜人的那颗善良的心。”
  
  洪景来了然地点点头,抬手示意老妇可以走。但自老妇说完话之后,全场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惠州疫情,来势汹汹。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尝尽人间的冷暖。他们流连在徽州的街头巷尾时,没有人肯扶他们一把,没有人肯赏他们一口饭,甚至连睡在偏僻的巷落里头,都要被人骂一声臭乞丐。我深知无家可归,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才出了那样一个主意,可没想到仅仅是那样一个主意,就让我们获得了铭牌,囊括了人心。
  
  接下去的第十一个评审,同前一个老妇一样,不尝任何一道菜,就把牌子放在曾一味的菜旁边。第十二个,十三个评审皆如是。到了第十四个评审时,她虽仔细尝了所有的菜,但仍然把牌子放在了曾一味的菜旁边。
  
  场上又响起了一阵惊叹声。金不换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这个人该不会是收了曾一味的好处吧……?”
  
  到第二十个评审出场的时候,这场比赛的胜负已经昭然若揭。而这第二十个评审不是别人,就是曾一味的岳父。他也是一道一道菜尝过了之后,斟酌了一下,才把牌子放在曾一味的菜旁边。他主动解释道,“诚然,前面的菜都比这道菜美味,但我仍然要把牌子投给水云间。因为珍馐美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吃得起。世间富者寡而贫者众,我们要的是一道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的好菜。这就是我选水云间的原因。”
  
  全场先是一阵沉默,而后众人尽皆起立掌声雷动。我忽然明白,前面十个评审,应当都是家境不错,人生未经历过什么困苦之人,所以他们爱好美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投牌子。而后面的十位评审,大都贫寒出身,深知吃不起饭或是吃不饱饭是生活中常有的事,珍馐美味可望而不可及,只有曾一味的菜让他们觉得亲切,觉得感动。
  
  场上的曾一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憨憨地笑。老人走过去,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同他热切地交谈起来。
  
  这时,看台上的洪景来走下来,亲自迎向老者,“大哥!”
  
  老者应声回过头去,笑意更深,“你回来啦。”
  
  先前,我就觉得这个老者面善,原来他眉目之间跟洪景来竟有几分神似。他就是洪景来的大哥,他居然就是天下首富的亲哥哥红景天!我顿时觉得眼前有一团黑云,感叹人生的变化何其无常。
  
  洪景来和红景天同时把赏银还有一枚金戒指交给曾一味,随后漫天飘洒起庆祝的花瓣还有彩纸。很多人涌到曾一味的身旁,把他高高地抛了起来,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金不换和幺九站在周围,欢快地鼓着掌,彻底融入这前所未有的热闹里去。
  
  我默默地走到曾一味做的那碗饭前,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朴实无华的味道,一如那些平平凡凡的人生。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朴实,和之前那些菜的奢华大相径庭,才更显得它难能可贵吧。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人生本来就是一半苦一半甜,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苦还远远多过于甜。刚才曾一味的目光那么坚定,大概就是因为相信了这道菜的真实,能够打动平凡人吧?
  
  我回头看了人群一眼,心中无限欣慰。终于,又让曾一味站回到他本来就应该站的地方,终于让他的双手,又拿起本来就属于他的厨刀。
  
  他终于回到了自己本来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呢?
  
  *
  
  我离开会场,行到一条小巷,忽然被人伸手拦住,
  
  我惊讶地抬头,见是靳陶。他穿一袭象牙白的长袍,像是晴天碧日里的一朵莲花。他本来就生得清俊的五官,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了一种璀璨的风采。
  
  “好久不见了,林夫人。”
  
  我行礼,“好久不见。”
  
  “我从云掌户和东班首那里听说了很多有关于你的事,看来小小的一方徽州,也困不住你这条潜蛟。”
  
  我大声笑道,“公子真是过誉了。林晚无德无才,在徽州城呆着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哪有什么潜蛟之说。倒是听说近来姑苏通了运河,贤王之流,又给你们添了不少的麻烦吧?”
  
  靳陶的脸色微微暗了暗,“实不相瞒,这段日子,九州商会确实是闹翻了天。那些掌户和商人竟然联名提出要更换大行首,弄得我们措手不及。”他看了我一眼,“也因此,大行首实在是无法脱身,冷落了你。”
  
  我惊到,“更换大行首?”
  
  “是,一任大行首的任期为两年。本来无大过错,便可以自然地连任。但那些人以大行首无功为由,要他退位让贤。”
  
  这所谓的贤指谁,背后的主使人是谁,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想到贤王的动作这么快,已经想要瓦解念临风的势力。但如今靳陶好好地站在这里,似乎又证明了结果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坏。这个从未与我正面交手的对头,杀父仇人,让我陡然起了畏惧之心。
  
  “那夜决明说,他马上就要来徽州……”为何到现在还未出现?
  
  靳陶似乎也有点吃惊,“他已经把决明先派来了?大行首因为洪大爷的寿诞而来,估计还要几日。同时,也为了让你加入九州商会一事。”
  
  “我……?”可洪景来明明说,只要我不让水云间起死回生,他就不会给我这个机会。
  
  靳陶微微一笑,“是,还是洪大爷向行首提的建议。”
  
  不对,这跟洪景来对我说的不一样。他说念临风要他保举我加入九州商会,可是他不认可我的实力,所以才让我到水云间去,要考验我的实力……我仰头望望像铺满鹅毛的天空,心中豁然开朗。 
  
  不一会儿,有个人匆匆地跑来,急急地把靳陶叫走了。
  
  *
  
  第二天,水云间门口张灯结彩,金不换难得不抠门地点了一个数丈的鞭炮,硝烟弥漫在整条街上,像过年一样。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还帮曾一味和幺九把重新粉刷过的牌匾挂在水云间的门口。
  
  很多人都排队等在外面,想让曾一味做那道刚刚拿了厨王大赛第一名的菜。
  
  幺九忙着招呼客人,我自然也去帮忙。一个客人忽然问我们,“请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
  
  他这一问,倒是把我跟幺九都问住了。昨天比试的时候,这菜做得匆忙,估计曾一味也是临时起意的,赢的结果也很出人意料,哪里有什么闲工夫去想菜名。
  
  幺九推了推我,“你肚子里的墨水多,快想想。”
  
  “曾一味做的菜,怎么能让我起名字?不行,你去厨房叫他自己来。”
  
  曾一味不知何时已经走到我们身后,期待地看着我,“林晚,这道菜只有你能起名字。因为我能得第一,水云间能赢,都是多亏了你。”
  
  我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仔细看了看那米饭和上面的青菜,急中生智道,“青龙卧雪吧?”
  
  店内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店外已经有人大声说,“朴实的菜,气派的名字,你这是一语双关那!”
  
  众人皆抬头看去,只见靳陶,洪景来,红景天三人走进店里来。他们身后跟着东派和南派的徽商,各个手里都捧着礼物。店内本来坐着的几桌客人,纷纷起身,向他们见礼。这三个人,是徽商最顶尖的人物,在徽州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是红景天平素里低调,不爱摆阔,也不爱在公众场合露面,所以知道的人相对少些。
  
  他们三人入座,其他人自然都不敢坐着,齐齐地站在一旁。
  
  洪景来看向我,态度和悦了很多,不再像先前那般锐利,“老夫是来兑现诺言的。”他向身后的一个人示意,那个人马上捧出一个盒子恭敬地交给我。洪景来接着说,“我和大哥都认可了你的能力,并且认为你能够驾驭人心。你初来徽州之时,我也不是故意为难于你,女子从商,本来就不易,如果轻易就被生活难倒,那么这条路你不会走得远。水云间这数日,你表现不俗,也让我看到了你的决心,所以,这是你应得的。”
  
  我怔怔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躺着一块玉,背后雕刻着六芒星的标志,跟靳陶挂在身上的那块一样。我的手隐隐有些颤抖,激动地看向洪景来,他立刻扬手道,“先别忙着谢。这个牌子,和厨王大赛的铭牌一样,只是代表一个资格。能不能重新站起来,或者能不能在商会里面站稳脚跟,全凭你自己的造化。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谢谢您!”我朝着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手紧紧地抓着木盒子。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说不上是好是坏,但庆幸的是,总是能在绝境中遇到贵人相助。洪景来虽没有明说,但他教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商道。
  
  靳陶微微抬头看了眼我手中的盒子,灿烂笑道,“第一次见夫人的时候,就说过夫人不是池中之物,那是就要保举夫人入九州商会,可是当时夫人不肯答应,谁知命运兜兜转转,还是这个结果。祝贺夫人了,这次由东班首亲自举荐,可比我有面子得多。”
  
  洪景来摸着胡子哈哈大笑,“后生可畏,南班首何至于妄自菲薄至此?老夫年迈,在京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