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一寸良缘 >

第39部分

一寸良缘-第39部分

小说: 一寸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乍然觉得他的脑袋后面有闪闪的金光,原来天底下的胖子,也不是都那么可恶。
  
  起初我的用意是做成这三十桩生意,顺便接济一下那些因为疫病而无家可归的可怜百姓。哪成想,幺九和金不换出了一趟门,态度竟有了这么大的转变,真真叫我喜出望外。
  
  *
  
  第二日,我和幺九刚把门板卸完,就看见门外已经排起了一整条长龙。
  
  幺九拿出昨天登记的名单大声地叫名字,谁知,竟冒出了好几十个人,都说自己是昨天订好席位的人。
  
  幺九一下傻了眼,求救似地看向我,我咬了咬牙说,“是我们的失职,没有把凭证交给那些人。现在,为了不失信于人,把他们都请进来吧。”
  
  “可,可是……!”
  
  “没有可是!”我按住幺九的肩膀,认真地说,“如果失了诚信,也就会失去人心。没有了人心,就再也做不成生意。你按照我的吩咐做吧。”
  
  幺九凝重地点了点头,把那些人都领进了客栈里面。还有人也欲效仿,冒名顶替,我抬手道,“各位!我们水云间不失信于你们,也请你们不要失信于自己的良心。水云间此举并不是为了谋利,只是先出自己的一份力。所以请那些不是因为一粥难求,仅仅是来凑热闹,想白吃白喝一顿的人,主动把机会让出来,给更需要的人。另外,如果想要享用明天免费的酒菜,请稍加等待,一会儿会有人来分发号码,并当场抽取出明天的十桌。不是我们不想让大家都能吃到一顿饱饭,但我们水云间没有什么钱,资金有限,只能量力而为,请大家多多体谅!”我深深地鞠了个躬,刚才还你推我搡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大声说了一句,“大家不要再抢了!徽州那么多有钱的商人,那么多气派的酒楼,却只有这一家酒楼肯免费提供吃喝给我们,我们怎么能为难人家!”
  
  “是啊是啊,大家都排好队,不要让好人心寒。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没有吃饱饭的人,都站到最前面去吧!”
  
  人群很自觉地汇成一股长流,老人和孩子都被带到了队伍的最前头。我欣慰地点了点头,叫金不换出来分号码。
  




☆、商道六(改过)

  大堂上实在坐不下那么多人;有的人干脆席而坐;端着饭碗。有一个眼瞎的老婆婆;本来想要坐在地上;一旁有一个中年男子连忙伸手拦住她,而后起身把她扶到了座位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举动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有人主动把地上的孩子抱上桌;有人主动把椅子让出一点空隙来;让更多的人能坐到位子。
  
  这是在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这是在饥寒交迫时的人性本善。我和幺九看得落了泪,互相拍了拍肩膀,加油打气。难怪昨日他和金不换出去贴告示回来之后;态度大变;原来是这样的情景,原来是这样的,人和人之间的温暖,让看的人无不震动。
  
  我转身的时候,看见曾一味站在我们身后,他的眼眶红红的,好像也要落泪。
  
  我走过去,弯了下腰,“接下来就拜托你了,曾大哥。”
  
  曾一味什么都没说,立刻转身去了后堂。
  
  等到大堂上飘起饭菜的香味时,已经接近晌午。忙完的幺九走到我身边,悄悄地说,“刚才我们的肉用完了,肉铺的老板居然主动派人给我们送了一些来。”
  
  “这笔帐我们得记着,肉铺老板也不容易,将来我们要还给人家。”
  
  幺九点了点头,又说,“诶,你说奇怪不奇怪,老曾今天弄的菜居然没有那么难吃了。刚刚我从厨房那边过来,看见一对夫妇正跪在他面前,对他千恩万谢的,说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菜。”
  
  我当然知道曾一味的厨艺不可能顷刻之间就恢复了。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来说,一顿饱饭就能媲美天底下所有的珍馐美味。我让曾一味听这些声音,让他感受到这些属于人间的温暖,也许他那颗早已经麻木的心,会重新鲜活地跳动起来。
  
  下午我们关店的时候,明日的几桌号码都已经抽出来了。金不换自作主张,又多加了五桌,可钱早就在今天用光了,还欠了肉铺老板的钱。我们三个臭皮匠坐在一起犯难,喝干了四壶茶,还是没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想当初我在姑苏的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未感受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可现在别说是一分钱,就是半厘,我们都变不出来。
  
  忽然,店里的门板响了两下,有人在外头问,“可以进来吗?”
  
  这个时候会有谁?金不换向幺九使了个眼色,幺九连忙跑过去开门。
  
  一个衣着普通的老者跟在幺九后面进来,我觉得他面善,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老者先是向我们行了个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这些钱,你们先收着。”
  
  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不知来者何人,这银票又是什么意思。老者微笑道,“你们的义举,我已经听说了,也知道你们这家酒楼从来就不赚钱,根本供不起那么多免费的饭菜。但我敬佩你们的善心,也愿意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世道炎凉,人心险恶,越来越多的商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百姓的死活。你们所保有的这份善心,一定会得到好报。”
  
  这个老人,谈吐不凡。虽然穿着一身极其普通的衣裳,但双目有光,皮肤也保养得很好,必不是一般人。
  
  老人坚持不肯留下姓名,也不肯留下吃一顿便饭,我们只好让幺九送他出去。
  
  过了一会儿,金不换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想起来他是谁了!之前他来我们店里吃过饭,说不定老曾就认识他!”
  
  对,之前来店里的那对老夫妇!我们去厨房找曾一味,可四下静悄悄的,曾一味不知所踪。
  
  *
  
  晚上,我打扫完大堂,往房间走。近来做多了粗活,渐渐已经有些得心应手,但仍是容易劳累。我边活动筋骨,边往前走,忽然见地上有一道修长的影子。我抬头一看,曾一味正森森地站在我房间的门口,赤红着一双眼睛看着我。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你想先听听一个故事吗?”我友好地抬了抬手,请他进我的房间。他犹疑了一下,还是进来了。
  
  这个故事,无非是讲一个傻瓜,怎么死里逃生,怎么摸爬滚打,怎么一无所有,众叛亲离。讲到傻瓜的养子被人掳走,至今生死不明的时候,曾一味的眼睛也红了。他给我倒了一杯水,抿了抿嘴唇,“没想到你的经历也这么坎坷。”
  
  说故事的时候,我已经用了有一个人,但这是讲故事的人一向的套路,所以被他轻易地戳破了。我喝了个口水,淡淡道,“还有更惨的,连我自己不想回忆。但是你所经历的,我都曾经经历过。若我像你,恐怕早已经无法活在人间。”
  
  曾一味若有所思,“我明白了。其实我现在煮的东西并不好吃,但是今天,有很多很多人都到厨房里来谢我。说这是他们很久很久以来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我想起以前在厨房里做菜的时候,因为客人的一句赞扬而雀跃不已。因为一声肯定,而兴奋难平。那样的心情,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再经历了。”
  
  “是啊。最初的,是最单纯的,往往是最美好的。往后种种,皆由贪恋生,执念转。你因为对做菜的执着,失去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但你不应该把用这么惨痛的代价换回来的本事,变得一文不值。更不应该永远活在悲痛里面,让他们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曾一味淡色的眸子亮了起来,好像一滩死水,忽然注入了活水。他似乎也在寻找答案,或者说,寻找生命的出路,而没有人曾经告诉过他,答案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再为徽州百姓多做些努力吧,也是为了你自己。在不到结局以前,我们谁也不知道结果,所以,不要放弃。”
  
  “林晚,你知道吗?”曾一味忽然专注地看着我,“你跟洪大爷很像。”
  
  “啊?我跟他很像?”我想起洪景来那严肃的老脸,心中顿时有些不悦。
  
  “你们都不理解,他为什么留着一无是处的我,是吧?因为当年他到我们的小镇时,钱袋被人偷了,身无分文。我就做了一碗面给他吃,没有要他的钱。那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他却一直记在了心上。后来,他还让我去京城最好的酒楼做了厨子,甚至在我最潦倒穷困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过我。”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洪景来,也并不是什么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不同意我进九州商会,而让我来水云间,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更深的用意?
  
  “洪大爷曾经跟我说过。做生意,并不仅仅是为了谋利,更重要的是获取人心。这样生意才会越做越大,客人才会愿意再来。当一个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心意,那么他也会回报以相同的感情。这就是,商道。”
  
  我怔住,好像有一道强光直射入心中,瞬间照亮了一个黯淡的角落。
  
  我心软,我未尝不择手段,我把人心看得比赚钱更重要,这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的对手,错的是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官和商。
  
  徽州的夜很安静,仿佛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曾一味走了以后,我独自一人,坐在床上沉思。
  
  水云间分给我的住处并不大,和从前在姑苏的府邸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这样斑驳的墙壁和老旧的木床,却让我感觉到安心。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与官府的阳奉阴违,我在这里,是林晚,不是一个商人。
  
  我从商之初,根本没有去深想过,做生意到底是什么,只想着赚钱,盈利,在平时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活着就好。可如今我在徽州寻到了那个答案。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做人。很多很多年以前,念伯伯就跟我和念临风说,人和人之间的温暖,可以星火相传。而借由这份温暖,生者可以重逢,死者可以永安。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洪景来要告诉我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这几天,我从金不换身上发现了徽商的特点:团结,荣誉感强,兢兢业业。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精神,让徽商成为全国商团中的翘楚,除却京商得天独厚的优渥之外,几乎没有商团能再与他们匹敌。别的不说,单是九州商会中的四大班首,徽商占了两席,就可见他们的实力。
  
  厨王大赛,是重振水云间声名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也是我了解徽商真正实力的一个契机。所以曾一味无论如何都要参加,还要赢。
  
  *
  
  用那个老人提供的银两,我们又撑了五天,后来实在是经不起这样大的消耗,就把所有菜的价格都调到最低后,重新开门营业。
  
  我和金不换都以为水云间又会恢复门可罗雀的状态,谁知头天竟有了三三两两的散客。
  
  曾一味的手艺如何,其实徽州城的人都很清楚,他们还愿意来的原因实在叫人费解。
  
  幺九是个包打听,他问明了缘由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