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姑娘来袭 >

第3部分

姑娘来袭-第3部分

小说: 姑娘来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两个女孩的长大,要开始读书认字了。鲁师特意请了个老先生到家里来教书。又自己画图设计了个别出心裁的书院,就在宅子偏西的一片竹林后方,越过竹林就是一条鹅卵石小径,旁边栽满了艳丽的海棠花,又种上芭蕉叶,花红柳绿地过去是一汪深潭,水面浮着几朵深紫色的睡莲,底下是几条锦鲤,时不时冒出水面吹个泡泡。过了深潭才是建在湖面中央的书院。

这片湖不大不小,妙在它的那神似弧月的形状,往年被落丘公主看中,特意给它取名落丘湖。公主虽喜欢却没有要了这片湖,后来便让鲁师捡了便宜,将它四周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又在湖里种上大片的荷花,夏天便派渔民划船摘莲子捞菱角,又在湖里放养鱼,几只鳖龟,秋天往往就是一年丰收。鲜藕,莲子,嫩鱼,菱角,螺蛳,再加上湖里游着的鸭鹅,落丘湖一派繁华热闹。

鲁宅里本就有织绣女工,祝织从里面挑了个出类拔萃的绣女,安排在绣房给两位小姐训练刺绣之类的女工,这绣女原名芊尘,是个乐坊的歌女,后来得罪了某位权贵的宠姬,被派遣到纱庄当女工,改名绸儿,弹得一手的好琵琶,祝织便也叫她兼任了乐曲先生,教鲁浣纱和湖白最基本的乐曲道理。祝织虽是商人之女,见识却不浅,有意要给自己女儿培养成不逊于官宦千金的大家闺秀,将来觅个王孙子弟当乘龙快婿,成为真正的贵族。

祝织夫人在心里打算盘打得不亦乐乎,暂且不表。

书院落成的那年,正是两个小姐六岁芳龄之际。蒙童稚子,双髫并垂,好比并蒂莲花开,美不胜收,身量未足便已初现倾城之貌,待到豆蔻年华,不知该长成何种模样了。而两位小姐之中,又以湖白更胜一筹。两个女童身处其中却尚不自知,故而初上学这段时间,她们感情尤其好,恰如亲姐妹。古书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实乃心智尚未开启罢了。

想当初鲁师原本想将贵女湖白当成女客恭敬相待,又不便跟祝织坦言交代,他深知自己这妻子外表精明,内里却糊涂,倘若让她得知这女婴竟是前王后之女,不出三日,整个京市便都会知晓鲁宅收养了被贬为平民的湖白郡主。他正苦于无法自圆其说,祝织已经自作主张先入为主地向外宣传这女婴是老爷年轻糊涂在外面生下的私生之女,现今抱回来给正夫人认作女儿养着。郡主湖白变成了鲁宅没娘的庶女。

庶女的吃穿饮食自然与嫡女不同,祝织这回可以明目张胆地给湖白的地位降了个等级,她又没有姨娘在背后撑腰,随着岁数长大,受到的欺侮便越发厉害,到最后湖白已名为小姐实为丫鬟了。好在鲁师虽不管后宅琐事,也向祝织强调了要对两位小姐公平对待,诗书琴画,女工刺绣,一个也不能落下。湖白便跟着鲁浣纱到书院读书认字,跟着绣女绸儿学女工弹琵琶,祝织心里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书院建成的月底,鲁师设了个晚宴祝贺。仆人们在落丘湖长桥铁链护栏上系上一盏盏火红灯笼,灯光弥漫湖水,灯影憧憧,站在湖畔遥遥望去别有一番滋味。鲁师又请了京市乐坊的歌姬舞女助兴,让渔民划着采莲舟,歌女们站在船头吹笛弄箫,管弦相错,曲音迢迢而来,遥遥而去,岸上的人如痴如醉,觥筹交错,众宾欢也。

鲁浣纱被母亲祝织抱在臂弯,坐在宴席首座上,女童容颜娇嫩,眼眸明亮,一时恭迎奉承之音不绝。浣纱却一心想着跟姐姐湖白一块玩耍,坐在娘亲怀里别扭不安。她正要瘪嘴大哭,父亲却引着白眉须发的老先生走了过来,威严地立在面前,“还不快来见见先生。”女孩好奇地探出头,祝织将她放在地上,一边侍女也领着湖白走过来,两个女孩并肩而立,照着母亲教的给老先生行了个礼。这还不算是正式见面。

第二天,祝织亲自给女儿浣纱梳妆打扮,拿来崭新的衣裳给她穿上,一边整她的衣袖一边说着,“待会到了书院,先给先生捧上茶水,再坐下。”又想女儿尚小待会过去定是忘了,便叫一旁的侍女紫绡帮忙提点着,紫绡也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小丫鬟,当下唯唯诺诺地应着。

另一边,祝织夫人给湖白配了个侍女,是同紫绡一起买进来的碧纨。碧纨心气高,嘴快又尖酸,对着闷葫芦小姐却成了喋喋不休的话痨。从湖白睁开眼开始,碧纨就端着洗脸水进来开始讲,多是琐碎无聊的事情,六岁的女童基本听不懂,听到后面也就自动过滤。湖白自己给自己洗脸,又从柜子里拿出先前穿过的衣裳,等她料理好自己,碧纨也讲完了。

一如往常那般,碧纨在前面领路,湖白跟在后面不急不慢地跟着,先到夫人住所请安,然后带着妹妹鲁浣纱一起穿过翠绿的竹林,越过一汪寒潭,通过湖上的长桥来到神似凉亭的书院。正是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莲叶却已经连成一片碧海,早晨的风吹来,哗啦啦作响,叶浪翻滚,透出底下白青的脉络。

鲁浣纱伸出自己白嫩的小手,指着莲叶大笑。偶尔有几只雪白的鹅凫水而来,又划掌离去,连紫绡也笑得合不拢嘴,站在桥链边上不肯再走。湖白原本跟着碧纨走在前面,听到身后的笑声,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浣纱,等她过来一起走。

碧纨走了一会,才发觉身后三个小女孩落在了身后,眉紧紧一拧,嘴角已经恼火地下沉,“我说小姐们,这些鹅呀,花呀,以后有的时间给你们看,今天可是第一天上课,你们迟到了没事,夫人老爷怪罪下来,我们这些做丫鬟的可就担当不起。”湖白闻言转过头安静地看着她,万年的表情不变,碧纨只好朝紫绡尖声喊道,“紫绡,小心回去夫人剥你的皮!”

笑声戛然而止,紫绡紧张地拉住小姐鲁浣纱的手,哆哆嗦嗦地说道,“小姐,我们还是先走吧。先生在书院里等着我们呢。”浣纱嘟着红唇不肯走,“不嘛,我要看鸭子。”不远处的碧纨闻言嗤笑了一声,连鸭和鹅都没分清还在这里傻乎乎地看,终归不敢明言,好歹是小主子。

湖白这才开口,声音不大,“妹妹,书院里有糖吃,你要过来吃吗?”她袖子里兜着一些糖果,因为没有用纸包着,一些已经化开了,黏在衣袖里。她还不知道,紧紧捂着。

终于顺利来到书院,经过方才一闹,小丫鬟紫绡早就把夫人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而小姐鲁浣纱自然更加想不起娘亲的嘱咐,一心想着姐姐的糖。碧纨和紫绡静立书院门外,两位小姐携手走进去,湖白牵着鲁浣纱,走到老先生书桌前,那里已经摆好了两张蒲团。

两个女孩一起双膝跪下,给白眉须发的老先生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这位先生是京市有名的才子,年少足风流,锦绣文章流传文斋书坛,所作诗词多为乐坊歌姬吟唱成曲。凡有井水处,人人皆知他的词曲。只是人到中年,江郎才尽,名气渐渐消散了。往年所豢养的姬妾纷纷离去另寻佳处。如今他须发皆白,还不得不出来教书挣钱。

老先生坐在席上,看着底下眉眼稚嫩的两个女学生,首先在心里沉沉叹了一声,往年他可是非王孙贵族不教,非璞玉之才也不教。如今竟沦落到给两个女娃,还是商人之女教书。他心思百转千回,湖白与鲁浣纱又怎么知道。一个一心想着姐姐的糖,一个已经站了起来,从旁边早已准备的好的茶托上端起一盏茶,又凑近先生几步,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托茶而上,“先生,请用茶。”

门外的紫绡与碧纨皆是心里一惊。紫绡惊的是自己竟忘了夫人的教导,提点小姐鲁浣纱敬茶。而碧纨惊的是,这一出给先生敬茶她可没有教过湖白。夫人早已吩咐下来,所有礼数一概不许教这庶女湖白,有心要让她养成无礼的粗野丫头。碧纨暗想,湖白这是无师自通啊。

庶女湖白于是开始渐渐展露她的才情。






第4章 少年书院
天气越发闷热,纱窗外的知了鸣叫不歇。湖白面前摊着雪白的宣纸,手里握的毛笔蘸着墨汁,迟迟没有落下一笔,只是看着砚台里的墨水。

门外走廊上垂着疏疏的竹帘,碧纨端着一盘新炒的瓜子,这是她央厨娘特意炒来给侍女们一块玩耍解闷的。院子里一株梧桐树下正是一片阴凉,几个小丫鬟用脚尖踢绣球玩。碧纨磕着瓜子儿,另一只手执着巾帕擦汗,只觉得无聊。

忽然看到院墙上露出一只小脑袋,碧纨眼尖看清了脑袋的主人是夫人院子里看门的小厮,放下盘子,瓜子壳随着她的动作纷纷落地,她倚在竹帘边上看着小厮,也不说话,知道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梧桐树下的小丫鬟们渐渐也看到了院墙上的小厮,知道有人在偷看她们玩耍,都停下来不踢了。其中一个长得尤其伶俐的,扬起小脸冲他喊道,“看什么,快下去。”那小厮不过十四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爬墙来偷看不过是为了看其中一个,当下没有理会她,只是看着自己中意的那个一味地笑。

碧纨咬下一粒瓜子仁,笑弯了眉眼,原来是个傻小子。

被他看着的小丫鬟羞得背过身,匆匆离开回到了里屋。其他人也明白过来,各个笑得暧昧不清,拿着绣球跟着回去。小厮见他们都走开,觉得无趣就慢慢爬下墙院,碧纨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果不其然,小厮踩中底下的机关,哎呦一声地叫了出来。她独自站在长廊上笑。

与此同时,里屋的湖白终于执着毛笔落下了第一画。却是个长长的丿,听到窗外碧纨的笑声,手不禁一抖,墨汁洒到了衣襟上。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粉白衣衫上的黑点,连忙放下毛笔,跌跌撞撞地跑出屋子,“碧纨姐姐,我衣服弄脏了。”

碧纨走过来,看到那团晕开的墨汁,拧着眉说道,“虽说你是小姐,也要体谅我们下人的苦楚不是。一天不知要弄脏多少衣服,您不用洗自然没事,可就苦了我们,光是洗小姐的衣服就得洗个一天到头,还没算上夫人老爷的衣服呢,”她喋喋不休地说着,不时地夸大其词,把湖白唬得脸色雪白,觉得自己犯了什么大罪。

她任由碧纨给自己脱下外衫,里面只套着碧色肚兜,两只雪白的胳膊露在外面,“正好是夏天,小姐就这样呆屋里别出来。”湖白默默地走回书桌边,坐在椅子上就像一团碧绿的莲叶上搁着两截雪白的莲藕,她苦闷地看着桌上的墨笔,不敢再动了。

到了晚上,碧纨终于从衣柜里拿出外衫给她套上,“快,老爷要在大厅里考你们。”她拿起书桌上的宣纸,却是一片空白,气得脸都泛红了,“小姐也太不懂事了,老爷辛辛苦苦给你建书院,又请来顶好的先生教你们读书认字,小姐却一个下午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待会老爷生起气来,又不会怪罪小姐,只会说我们做下人的不管小姐。”碧纨每天都要这般絮絮叨叨,湖白渐渐地也听习惯了。当下抿着嘴巴不说话。

“你呀,”碧纨伸出手指在她光洁的额头不轻不重地一点,“快想办法怎么应付老爷。“湖白虽然不太开口说话,但每回遇到事情总能够想到好法子解决,她转过身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东西,碧纨站在一边好奇地问她在找什么。

湖白找出的却是一本古籍,那上面的字碧纨倒有一半不认识,“这读什么?”湖白闷着表情摇摇头,“那拿它做什么?”湖白这才开口,“这本书是从先生那讨来的,他说这里面有首顶简单的诗,我现在背了来给父亲听。”

碧纨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