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53部分

血火河山-第53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泽静吾皱起了眉头:“海军已经在陆军登陆前进行了整整一天的炮击,难道支那人的阵地还没有被摧毁吗?”

川村景明摇了摇头:“帝国海军的主力都放了了与俄国的决战上,厦门的帝国战舰数量太少,无法给敌人以毁灭性地打击。”

“混蛋!”山泽静吾愤怒地咒骂道:“难道不靠海军的帮忙,我就无法征服这里吗?大日本帝国的陆军才是最优秀的!川村君,回去准备,让姬路师团的勇士们拿出大和民族光荣的武士道精神,把109高地踩在帝国士兵的脚下吧!”

被司令官下了死命令的川村景明,第二天就集中全师团的炮火对109高地进行了炮击,而高地上守卫的十一团炮兵部队也毫不示弱地进行了还击。日本炮兵虽然训练有素,火炮数量占优,但在火炮质量上却落后于独立军。而十一团的炮火,打得远,杀伤力也大,虽说数量不足,但也和日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炮战一直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双方储备的炮弹也在这几个小时里基本打空。炮战的结果相比之下,十一团稍稍吃了点亏,表面阵地几乎被打平,几个不是很隐秘的火力点也被拔除,士兵伤亡也达到了100多人,已经超过了第一天战斗的损失。而日军方面也好不到哪去,数门大炮被摧毁,人员也死了上百个。

炮战中没有占到便宜的川村景明,炮声一停,立刻指挥着姬路师团发动了进攻。

虽然在头天的战斗中吃了大亏,但素来对中国军队极其瞧不起的日本官兵,在川村景明打下109高地,全师团可以在厦门不用约守军纪三天的许诺刺激下,“哇依哇依”怪叫着向109高地冲来。

不用遵守军纪,日本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了,那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地屠杀支那人,随意地玩弄支那女人,这是对大日本帝国士兵最好的奖赏。

109高地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防御的阵地,很容易被包围,虽然有着蔡锷完善地部署,有强大火力地支援,但在9000余日军的轮番冲击下,阵地一度显得岌岌可危。

这时集群冲锋的噩梦,重机枪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蔡锷将全团的重机枪编排到了一起,对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正面阵地集中射击。在大片日本士兵倒下的同时,蔡锷将以钱土根为首的神枪手们组织到了一起,专打日军指挥官。

在神枪手们精准地射击下,日军指挥官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失去了指挥官的姬路师团各连队,小队,忙乱不知所措。

“旅长,109左翼阵地上来了一股鬼子!”康常衡忽然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怎么回事?”蔡锷抹了把头上的汗水。

原来,负责守卫109高地左翼04防线的一个排长是当年参加过三省独立战役的老人,04防线在第一天的战斗里没有捞到仗打,把这个排长憋坏了。这次姬路师团多点进攻,04防线也受到了冲击,本来这个排守得好好的,可当排长看到日军有溃散的迹象,这排长又犯了老毛病,居然带着一个排微薄的兵力冲出了阵地,和日军拼起了刺刀。

很快,进攻的日军以优势兵力将这小股独立军士兵包围了起来,虽然从排长到战士都一直在英勇奋战,但人数上的劣势,却很快使他们全军阵亡。

夺取了04防线的日军,将两门野炮拉到了阵地,对109高地左翼防线肆无忌惮地炮击,在炮兵的帮助下,日本陆军很快冲破了左翼防线。

突发的意外情况让蔡锷愤怒到了极点:“上来了多少鬼子?”

“400来个,目前左翼的胡营长正在指挥反扑,力图重新夺回阵地。”康常衡回答道。

蔡锷想了会,说道:“你在这指挥战斗,我去左翼。”

康常衡急着道:“旅座,那太危险,还是我去。”

蔡锷摆了摆手:“我去,这是命令,记得,坚守阵地,不得擅自出击!”说完了这话,蔡锷匆匆带着自己的警卫连赶向了左翼阵地。

第八十六章 … 军政府的利益

蔡锷和他的警卫连到来的正是时候。此时组织反击的胡营长,正带着临时组建起的两个排与400多日军绞杀在了一起。本以为一旦突破阵地,中国军队就会一哄而散的日本士兵,却遭遇到了顽强抵抗。独立军士兵们的死战精神,拼刺刀时的勇猛无畏,都是让日本人感到惊讶的。这些士兵,可和以前大清的兵丁大大的不同。

看到人数较少的独立军落入了下风,警卫连立刻在蔡锷的带领下投入了战斗。才一交手,警卫连配备的,由金陵制造局仿制的“1903式毛瑟手枪”就成为了肉搏战的噩梦。

日军看到敌人增援部队上来,立刻分出了一半人向蔡锷扑来。蔡锷看到气势汹汹的日军,没有一点惊慌,在他的号令下,警卫连先用半自动步枪进行了一次齐射,因为距离近,目标密集,日军顷刻倒下了几十个。接着就是毛瑟手枪大显神通,由于手枪子弹击发的范围又比倭寇的刺刀大,加上每支毛瑟手枪手枪能连发十几枪,很快在阵地上就倒下了一大片日本人的尸体。

趁着日本人慌乱的时候,蔡锷趁机指挥着手里不多的部队反起反击,一口气夺回了丢失的阵地。

不甘心失败的川村景明,趁着独立军才夺回04高地,立足未稳,又缺少重武器的情况下,调集了1000多日军向04防线疯狂地压了上来。关键时刻,被蔡锷留做预备队的四旅战斗工兵团的一个营,带着两挺重机枪增援了上来,在重机枪的压制下,04防线成了屠宰场,1000多日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到了傍晚时分,姬路师团终于承受不住重大地伤亡,在109高地上扔下了1500具尸体后,败退了下去。

两天的战斗,蔡锷用一个团的兵力,以全新的作战方式,最低的伤亡代价,给与了姬路师团重大杀伤。两个师团的日本侵略军,还没有看到厦门的影子,就在十一团面前损兵折将,丢盔弃甲。

蔡锷名将之风采,初次显露在了世人面前。

厦门前线的胜利,很快传遍了全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屡战屡败,历次对外战争,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割地赔款。无数中国人的鲜血,一次次中国人的耻辱,在让满清政府苟延残喘的同时,却把中国逐渐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赢的”,这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英法这些军事强国不消说,就连曾经弱小的,只能仰望中国鼻息的倭寇,也给中国带来了甲午之败的伤痛。满清大把大把的赔款,却养肥了日本的军队,最后连台湾也割让给了倭寇。

厦门的捷报,象暴风一样席卷中国,打赢了,我们终于打赢了一次对洋人的战争。虽然对方只是让我们看不起的日本矮子,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甲午耻,犹未雪;旅顺恨,毋遗忘!”李国勇喊出的口号,在每个热血的中国人的口中传诵。

当兵去!参加民族独立军去!打日本人去!这是各地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大量满清统治范围内的百姓,纷纷拥向军政府。对此,守边境的满清军队一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清兵也直接带着武器跑到了离自己最近的独立军军营投诚。

军政府设在各地的募兵处每天应接不暇,要求当兵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最离谱的是,甚至有很多曾参加过太平军,现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人。

《江苏时事报》和《民族报》在7月8日同时刊登了三省大元帅李国勇亲笔写的“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全文:

“凡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中日之间这次不是冲突,是战争!我们不愿意挑起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日本以武力来威胁军政府,军政府必将以武力对之!

自日本北条时宗时代有倭寇以来,明正统四年开始,倭寇屡屡劫掠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六省,使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难以估计的损失。更有甚者,倭寇侵袭浙江台州桃渚村之时,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拴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儿啼哭,拍手欢乐。

旅顺惨案,日寇四天三夜残杀我国民二万余人,致使旅顺一市仅余掩埋尸体之中国人三十六人,旅顺之惨不忍睹,日军之残暴,令世人发指!

为甲午故,为旅顺故,为普天下正义故,军政府决意为中国人报此大仇,将战争进行到底!我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哪怕民族独立军战至最后一人,我们也决不放弃民族的精神,决不放弃中华的决心!

中华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反抗侵略的民族独立军万岁!”

全文的刊登,西方列强第一次感觉到了李国勇的强悍,第一次感受到了军政府的决心。但正因为此,为了自身的利益,列强也加速了调停的步伐。

而发表了“将战争进行到底”文章的李国勇,在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决心之后,实际上也准备把才开始的战争收尾了。

毕竟军政府目前的首要目标是推翻满清,统一全国,他不想让中日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推入到全面战争的局面,让俄国坐收渔人之利。同时削弱日俄两国的力量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所以在和杨度的谈话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皙子啊,我看再打一两个胜仗,咱们就该收手了。”李国勇点燃了一根新成立的南京卷烟厂才出厂的“军人”牌卷烟。

杨度顺手拿过了一根卷烟,也给自己点上:“这叫香烟的东西,还真容易让人上瘾。”

李国勇乐了:“皙子,我可不是让你来抽烟的。”

杨度吐了口烟:“日本就和这香烟一样,猛吸一口不能让它一下子燃烧完,反而会呛到自己,得一口一口慢慢的吸。我的看法和你一样,可以收了,不然把军政府拖到战争的沼泽里,只会便宜了俄罗斯,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是啊,”李国勇说道:“现在日俄两国打得如火如荼,很快就会爆发一场决战,而这个机会,也正是我们可以大加利用的时机,让两家两败俱伤的大好良机,决不能错过。”

“问题是我们怎么从中日战争里抽身。”杨度说道。

李国勇弹去了烟灰,说道:“美英法德这些国家是一定会出来调停的,中日全面开战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况且,他们正和军政府在蜜月期,而英国与日本又签有军事同盟条约,俄国才是他们感兴趣的。”

“那么厦门前线怎么办?”杨度问道。

“打!”李国勇毫不犹豫:“坚决地打!一切侵略中国的部队,我都决不放过!这是第一;第二,吃掉这两万多人的日本部队,也能加重我们未来谈判的筹码!”

第八十七章 … 六点要求

两天的战斗,山泽静吾指挥的侵略日军,在蔡锷地顽强防守下寸步未进,姬路师团的锐气也在这两天里全部打光。

对于山泽静吾来将,这是他最痛苦的两天。从甲午战争开始,作为一个日本军人,他感受到了蹂躏曾经的上朝天国中国的快乐,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日本军人的骄傲。他曾不止一次的在梦中看到,日本曾经的宗主国中国被大和民族的优秀子民们永远地,彻底地征服在了脚底。

但在厦门,对面那支叫做民族独立军的部队,却让他从美梦中醒来。独立军装备的精良,战术的先进,让山泽静吾怀疑这还是不是落后的中国军队;而更让他感到可怕的是,是独立军士兵那种为了维护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