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400部分

血火河山-第400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笑声中总攻的命令下达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中国士兵面色一下凝重起来,随着两发信号弹的升空,近十万中国军队对卡利杜沃里发起了冲锋。

卡利杜沃里的城门、城墙早在中国人近乎疯狂的轰炸下成为了一片废墟,原本守卫在那的士兵不是被活活炸死,就是一窝蜂的不知跑去了哪里,中国士兵在毫无阻碍的情况下冲进了城里。

进入城里的中国士兵遇到了一些抵抗,一些以营、连为单位地协约国部队,在得不到指挥部的命令的情况下自发的组织起来。抵挡着中国人的进攻。

一个澳大利亚连凭借着还算坚固的工事阻挡住了赵长喜连队的进攻,阵地上起码有两挺重机枪,而边上的房屋里还不时的发出冷枪袭击着中国士兵,在这样地交叉打击下,赵长喜连队里的士兵被一连打伤了几个。

赵长喜组织士兵一连攻了几次都被澳大利亚连打退,两名中国士兵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赵长喜看了下地形:“机枪吸引敌人火力,你们几个跟我来!”

八个中国士兵在赵长喜的带领下,绕过了敌人的主阵地,向侧翼发射冷枪地房子悄悄摸去。当到达房子门口的时候。赵长喜猛力一脚踢开了大门,冲进去的中国士兵二话不说,拿起手里的武器就是一通扫射,里面的澳大利亚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赵长喜到窗口看了看,那个澳大利亚连的阵地上机枪叫得正欢。完全没有注意到在自己的身边已经多了几个中国人。赵长喜做了个手势,士兵们会意的把手榴弹解了下来,捆成一团,然后在赵长喜的指挥下一齐扔了出去。

澳大利亚人的阵地上发出了巨大地爆炸,几十个士兵被炸上了天空,那两挺机枪也彻底哑火。趁着这个机会中国士兵纷纷从地上跃起,一鼓作气冲上了阵地,全歼了这个澳大利亚连。”我军已突进卡利杜沃里城区,目前正在展开巷战。”

轩辕军团的参谋长说道:“目前战况主要集中在贝里亚区和蒙图塔区,在那分别有英法的各一个旅防守。这两处地方地形较为复杂。而且英法军队的火力较猛,我们在那吃了点小亏,正在重新想办法进攻。”

蔡锷来回走了几步:“调两个迫击炮连上去,给我狠狠地轰,告诉攻击部队,在注意伤亡的情况下。两小时内结束战斗。而后将部队集中起来,向城中心突击,敌人的指挥部在城中心地威廉兰塔那,要趁他们没有来得及逃跑之前给我端掉这个指挥部!”

在蔡锷的严令下,得到迫击炮连增援的中国军队,对贝里亚区和蒙图塔区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英法军队虽然守卫的非常顽强,但在中国人的炮火打击和地面冲击下死伤极为惨重。

中午11时,贝里亚区和蒙图塔区两处被分别突破,无数中国军队涌入了阵地。英国人和法国人都顶不住了,他们悲哀的等待着支援,但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卡利杜沃里的总指挥官史特那中将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将军,贝里亚区和蒙图塔区即将被突破,由那到我们这将最多只要10分钟的时间。”史特那中将地警卫团长说道:“我已经组织好了防御,警卫团配合霍格步兵团或许可以再坚守上一段时候。”

“防御?”史特那中将瞪大了眼睛,象看着怪物一样看音他的警卫团长:“先生,难道你发疯了吗?整个卡利杜沃里都快要丢了,一个内兰塔那难道你还指望能守住吗?”

警卫团长看来是个脑筋不太开窍的人:“那么您的意思是?”

史特那恼怒地说道:“我已经和你说过了,等候我的命令随时保护我突围!现在我命令你,先生,立刻带着你的警卫团护送我逃出这个该死的地方!”

警卫团长张了张嘴:“将军,城里还有20万我们的兄弟,失去了您的指挥,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全会战死或者成为中国人的俘虏的!”

史特那瞪大了血红的眼睛:“我这不是在和你商量什么事,而是在命令你!让霍格步兵团主动向中国军队出击,告诉他们我将亲自指挥他们作战。至于你,立刻执行命令吧,20分钟后我们出发!”

就算警卫团长再笨,他也明白了将军想要霍格步兵团吸引住中国人的注意力,他才可以比较有把握的逃跑。警卫团长虽然非常不满将军的做法,但军人的职责让他选择了服从。

当他把命令传到霍格步兵团的时候,霍格步兵团为将军亲自指挥他们战斗的“英勇”行径所深深鼓舞,他们呐喊着向冲出了阵地,寻找中国人与之决一死战,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已经突破了贝里亚区和蒙图塔区的防线,正在向城中心挺进的他们忽然看到了几千名敌人向他们不顾死活的冲了过来,中圆军队立刻就地架设起了机枪。

在机枪疯狂的火力下,霍格步兵团的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他们完全成为了中国人的活靶子。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害怕,他们深信史特那将军会出现帮助他们的。

当半个团的士兵阵亡后,史特那将军依然无法出现,而此时战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屠杀场,霍格步兵团惨重的伤亡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将军现在在哪里?

史特那将军已经趁着混乱跑出了卡利杜沃里,这个胆小卑鄙的将军抛弃了为他浴血奋战的士兵,用霍格步兵团几千人的鲜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霍格步兵团绝望了,他们无法冲过中国人组织起的密集火网,当最后一次冲锋也宣告失败后,霍格步兵团团长命令不足一千人的部队投降。

战场上的鲜血流成了小河,尸体摆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横七竖八的躺在那,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写满了被出卖的愤怒。

侥幸逃出去的史特那中将回到了卡塞特上将的总指挥部,他向上将编造出了种种的借口,本来上将几乎就要相信他是在血战不敌后才放弃卡利杜沃里的,但后来受到良心谴责的警卫团长揭发了史特那中将的丑恶行径。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地步,就算上将再想维护部下也没有用了,这只会激起士兵们的愤怒,无奈的卡塞特上将将史特那中将交给了临时军事法庭。

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临时军事法庭就做出了判决,史特那中将犯下的罪行是无法赦免的,法庭判处中将绞刑,他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了代价。

第四百七十三章 … 进攻永不停止

整个杜沃里的进攻战总共进行了两天不到的时间,期间中国军队因为地方指挥官史特那的指挥不力,并没有遭到什么真正有效的抵抗,整场攻击战打的相当之顺利。

从卡利杜沃里的外围战开始,到内城争夺战的结束,国防军轩辕军团总共歼灭协约国军队17万人,其中8万人战死或者致残,近9万人成为了俘虏。

协约国布置在澳大利亚的60余万人的部队,从中国军队在伦敦德里角登陆到卡利杜沃里攻防战结束,前后的损失已超过25万人,整个有效的防御体系已被彻底打乱。被逼无奈的卡塞特上将将主力集中在以巴里尔山脉为中心的米尔帕灵卡、沃那灵和布罗肯希尔一线。

卡塞特上将曾经有过坚守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想法,但随后的战事破灭了他的这个幻想。中国海军王璁之印度洋舰队开至澳大利亚,炮击伍伦贡港和纽卡斯尔港,整整两天的狂轰烂炸,将两港口的岸防设施彻底毁坏,随后,两万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在伍伦贡港登陆,兵锋直逼堪培拉。当时卡塞特已将主力全部集中在卡利杜沃里,在堪培拉仅仅只有不足一万的守军,中国人长驱直入的态势让上将不得不放弃了守卫堪培拉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主动放弃了澳大利亚的首都,全军退守至巴里尔山脉。

6月底,两个军的国防军士兵强行穿越澳大利亚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维多利亚大沙漠,攻克爱德华兹克里克,神兵天降的出现在巴里尔山脉左翼天然防线弗林德斯岭,闪击了驻扎在此处协约国的一个师,两小时时间攻克弗林德斯岭。将卡塞特将军辛苦布置的防线迅即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如果险峻的弗林德斯岭能够早一点堤防,凭借着该山岭地险恶,一个师的兵力完全有可能在此坚守更长的时间,但是包括卡塞特上将在内的所有协约国将领都没有想到中国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横跨了三个,大沙漠。

尤其是维多利亚大沙漠,自西澳大利亚州巴利湖以东,至南澳大利亚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邻纳拉伯平原。东西长1200公里,最大宽度550公里,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一300米。

其实中国军队为了穿越这三个沙漠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当时到达弗林德斯岭下的仅仅是不足一个旅的先头部队,遭到突然袭击的协约国部队,如果能及时进入战斗岗位进行抵抗,中国部队也没有那么容易得手。但协约国地这个师在中国军队的连椟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面对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中国人,这些士兵失去了抵抗到底的意志,他们认为在短短的时间里,横跨沙漠地中国士兵一定是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保护,所以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在中国士兵的冲击下都很快放弃了自己的阵地。

弗林德斯岭的夺取,让中国军队可以很从容的部署兵力!从弗林德斯岭、蒙兰德尼和查尔维尔三个方向对巴里尔山脉进行攻击。长塞特真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士兵有一颗尽忠国家的心,决心为协约国的胜利而战斗。或者。他心里还抱着一丝幻想,美国人地军队会突然出现在澳大利亚。这份看起来稍许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卡塞特上将一直在这里苦苦坚持的精神支柱。协约国的总指挥部曾就这个问题不断的给上将注射强心剂,不断的对澳大利亚地守军做出种种许诺。

1917年7月2日,蔡锷元帅决定对澳大利亚残敌发起最后攻击,总参谋部已经发来了7月15号前结束澳大利亚战役的命令。在帝目最高元首李国勇拍给蔡锷的私人电报中这么写道:“松坡。一切好否?美军已全面介入欧洲战争,中美间早晚必有一战,澳大利亚战争宜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我的情报人员告诉我,美军有出兵澳大利亚的可能。军事上的事情我不懂,也不管。但我地整顿澳大利亚秩序的党卫军军官已经准备上船“5日左右即可抵达。”

这份短短的电报没有具体命令什么,但却让蔡锷感觉剑了其中的压力。

7月2日凌晨,当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头地时候。中国国防军轩辕军团第六装甲师强突米尔帕灵卡外线阵地,大量的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发起冲锋。六个小时的激战,米尔帕灵卡外线阵地被中国军队全部占领。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在飞机的掩护下,第一军由查尔维尔强行冲击沃那灵;在弗林德斯岭的两个军的国防军士兵呐喊着冲向了布罗肯希尔。

中国军队在三个方向的同时攻击,让卡塞特上将不知道该将重点放在哪里才好,整个指挥体系显得混乱不堪。缺乏有效指挥的协约国士兵顾此失彼,盲目的对冲锋的中国士兵射出枪中的子弹,没有人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天黑之后。

7月2日下午1点,沃那灵外线阵地失守,下午1点10分,布罗肯希尔的外围守军撤城内,布罗肯希尔城外到处飘扬起帝国的军旗。

下午2点30分,蔡锷下令各部队克服疲劳,强行攻击米尔帕灵卡、沃那灵和布罗肯希尔三城,争取在7月3日晚六点前结束战斗。

中国国防军大炮的攻击发挥到了极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