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398部分

血火河山-第398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决断的贝其亚对奥诺雷说道。”既然您问我,我就不得不说出自己的想法。”

奥诺雷平静地说道:“的确,就象卡克拉斯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不可能在中国人的大部队到达之后继续坚守下去,最后面临的命运只可能是覆灭。先生,如果是敌人进攻到了法国领土,那么我们就算会全部战死,也一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抵抗到底。可是这里是澳大利亚,我们有什么必要为了英国的土地让自己的士兵白白牺牲?小伙子们地鲜血不能再流淌在异国的土地上了。为了您,也为了法国士兵的生命,我赞成投降!”

贝其亚站起来在指挥部里缓缓踱着步子,见叔叔依然下不了决心,卡克拉斯焦急地说道:“叔叔,离中国人限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蔡锷元帅亲口答应过我,只要您放弃抵抗,那么您和所有的法国士兵将不会被视为俘虏。战争一结束会立刻放我们回国。”

“中国人真的这么说的?贝其亚被侄子的话说的心动了”

“您那么疼爱我,难道我会出卖您吗?”卡克拉斯认真地说道:“我相信那个中国元帅同样也不可能欺骗我,他地眼睛让我信任他。”

“好吧,谁愿意当英国人的殉葬品,命令全军准备投降!”贝其亚终于下定了决心:“1准将。严密控制住澳大利亚人的部队,必要时可以开枪射击。卡克拉斯,我的侄子,现在我委派你为和中国人联络的代表,请他再多给我们几个小时地时间,我需要万全的准备!”

马里恩当斯守军准备投降的消息被卡克拉斯带到了第一军军部,中国人答应了贝其亚将军增加时间的请求,将攻击时间延后到的第二天上午10时。

原以为投降要求会遭到部下激烈反抗的贝其亚中将和奥诺雷准将,却欣喜的发现事情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糕,除了个别澳大利亚军官反对并被迅速控制住之后。绝大部分的军官都以不出声的方式默认了己方地投降。

战场上的残酷性,和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强大的战斗力,让这些人不再认为他们守住马里恩当斯的可能性。与其在炮火中与马里恩当斯同归于尽,不如想着怎样留着自己的这条性命,早日与家人见面。

1917年6月24日,马里恩当斯地城门被打开。数万法澳联军的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排成整齐的行列走出了城外。

士兵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战败的沮丧,反而有着一种劫后余生,如释垂负地轻松,这点也让贝其亚中将感到了些许的欣慰。

中国人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把贝其亚将军和他的部队当成俘虏看待。他们受到了极其良好地待遇,享受着和中国士兵一样的伙食,偶尔还能来上杯真正的法国红酒。

中国人的守信和大度感染了法国官兵,当中国决定组建法籍兵团的时候。以贝其亚中将、奥诺雷准将为首的大约1万名法国人加入了这个兵团。贝其亚被授子中国外籍中将,奥诺雷被授予少将军衔,而立下大功的卡克拉斯则被任命为准将。

但对于还在卡利杜沃里坚守的协约国士兵来说,马里恩当斯的投降却是灾难性的,它们的右翼一下子暴露在了中国人的面前,袭击战术反而对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这些都还是次要的,贝其亚的投降以及他的部下受到的待遇,在协约目士兵的心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很多士兵都有些无心恋战,在中国飞机不断投下来的劝降信中,卡利杜沃里的守军中泛起了一股厌战的浪潮。

心急如焚的卡塞特上将现在没有功夫理会贝其亚的叛变,他要做的当务之急的事情稳定住卡利杜沃里的军心。为此他一连给卡利杜沃里防卫司令史特那中将发去了几封电报,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镇压住那些流言的传播者,稳定住阵地的形势。

卡特那中将忠实地执行了上将的命令,他将一些有可能变节的士兵关押了起来,倩亲手枪毙了一名鼓动士兵投降的中尉,这样他的部队才勉强的安稳了下来。

1917年6月28日,中国国防军轩辕军团两个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完成了对卡利杜沃里的攻击准备,蔡锷元帅亲自来到了前线指挥这场澳大利亚战场最大的会战。

此时在中国军队的正面战场上,算上从马里恩当斯撤退回来的部队,足足有二十四个师,近30万人的协约国部队,4400门大炮,80辆坦克,飞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新组建的直辖于国防军的第六装甲师被拉了上来,330辆各类装甲车对准了敌人的阵地,6000门大炮架设起来,200架飞机在海面的航空母舰上完成了起飞前的一切准备。

1917年6月29日晨6时,随着中国国防军轩辕军团总指挥,元帅蔡锷的一声令下,6000门中国大炮同时发出怒吼,一枚枚的炮弹向敌人阵地落去,装甲车发出了阵阵轰鸣,伴随着大炮的炮声隆隆前进。

英国炮兵立刻开始还击,80辆坦克倾巢出动,迎战中国的装甲部队。

在卡利杜沃里前的平原上,两军的坦克展开一战爆发以来最大的“坦克肉搏战!浓烈的硝烟将整个战场都笼罩在了肃杀的气氛之中,坦克不停的行进并发出一发发的炮弹。不时的有坦克被击毁并冒出浓浓的黑烟。

绞杀在一起的坦克象红了眼的公牛一样互相搏杀,侥幸未死的坦克手从坦克里爬出,有的向己方阵地跑去,有的直接拿出枪支射击。

很快,第六装甲师占据了上风,他们不光坦克数量众多,而且‘电’式坦克的威力也远非那些协约国的坦克可以比拟的。

在这场搏杀中,大约有50辆以上的协约国坦克被第六装甲师击毁,而中国人的损失却是微不足道的。

蔡锷在指挥所里静静着关注着战场上的态势,敌人的坦克部队已经被击溃,炮火也逐渐的被中国火炮压制住,端着枪的中国士兵正跟随在坦克后面向敌人阵地压进,战场的主动权正在一步步走向中国这一方。

“命令第8师从正面突破,命令第9师从左翼攻击。”蔡锷放下了望远镜,用平缓的声音下达着命令:“命令第一军之第1、第2两个师在马里恩当斯做好出击准备。”随着蔡锷元帅的命令,大量中国士兵跳出了战壕,发出排山倒海的呐喊,以让敌人为之心惊的攻击态势向协约国阵地发起了冲锋。

第四百七十一章 … 士兵眼里的战争

中国的大炮发射出来的炮弹狠狠的摧毁着敌人的阵地,中国人第坦克反复碾压着敌人的阵地,中国的士兵勇猛的冲击着敌人的阵地,协约国整个阵地一片风雨飘摇。

一枚又一枚的炮弹落至了敌人中间,一些协约国的士兵倒下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他们永远的留在了这片他们本不应该到来的土地上。一枚炮弹正好击中了英国克茱恩团的指挥所,刚刚从指挥所出来的英军被炸得血肉横飞。他们是一些连级指挥官,才听完了团长根勒中校的布置就送了命。一个叫比塔的连长被弹片炸断了腿,脸上血肉模糊,眼球从眼眶中脱出。一名军医急忙跑来帮他把眼球塞进眼眶,再用绷带包扎,剧烈的疼痛让这个叫比塔的连长不由自主的惨叫着。

陷入被动的英军已经丧失了斗志,当突在最前面的克莱恩团的一介,连在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击下被迫后撤时,在他们后面的英军纷纷跳出掩体,往后疯狂撤退。中国国防军士兵的轻重武器一齐射击,中国的士兵们紧紧尾追敌人,死死咬住不放。

这时候,六架中国的战斗机飞来,为中国军队助战,燃烧弹从敌人的头顶从天而降。立刻,英军士兵中爆发出阵阵凄厉的尖号,燃烧弹喷发的火焰向四周弥漫,吞没了数十名的英军,他们被这来自天上的灾难所毁灭。一些士兵从头到脚都烧着了,变成了一个个的火人。在地上翻滚着、哀号着,撕扯着身上的衣服,最后挣扎着死去,另外还有一些士兵更加悲惨,他们因为吸入了过多的浓烟而送命。

这一突然的变故使悲哀、恐惧、惊慌一齐袭向本来就处于绝境中的英军士兵地心头。他们真恨不得马上就死去,以免再遭受这种漫漫无期的苦难。他们畏惧了,不断的向后逃跑,而中国的士兵则从两侧向他们射来无穷无尽的子弹。

这时候,克莱恩团的团长根勒中校跑上前,挥舞着手里的枪,亲自枪毙了一名逃跑的势必国内,强迫士兵们回到阵地。一名脱逃的英军士兵后来描述道:“整个过程之中,根勒中校又是请求。又是命令,又是威逼,用尽了所有地手段,但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最低点门士兵们曾经滔怀希望的进行抵抗,但残酷的现实严重的打击了他们,我所在的阵地上有效地抵抗已经没有了。”

在根勒中校用尽了各种手段之后。克莱恩团的英军被迫重新回到了阵地上,战斗再度密集起来。中国的士兵冒着枪林弹雨,拼命的向上攻击。双方战斗得非常激烈,敌人一批批的倒下,血水汇成了溪流从阵地上流下,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让人的呼吸也觉得为之痛苦难受。有些士兵实在忍受不了空气中压抑的气氛,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等吐完之后却又接着继续冲锋或者防守。

此时地英军已经因为绝望而变得疯狂,他们将机枪架在死去的士兵身上。完全不管身边哀号着的受伤同伴,凶狠的从机枪里打出子弹。

但这样的抵抗是盲目的,士兵们不再听从指挥,失去了理智,仅有地求生本能驱使他们如此,他们大多倒在了中国士兵的枪口之下。

很快。克莱恩团把守的被命名为‘B阵地’的防线被中国士兵夺取了,急红了眼的史特那中将立刻组织起整整两个团的力量向B阵地发起反冲锋,这块阵地对于卡利杜沃里地外线阵地实在太重要了。

两个团的英法联军向B阵地冲击,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B阵地是协约国部队用了半个月时间才构筑好的阵地。防线设计得相当完美。目防军在攻下了这个阵地上,为了巩固好阵地,他们几乎全部沿用了敌人地防守阵地。

B阵地的争夺战依然是残酷的,战斗的激烈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还好在战后交战双方两名士兵的回忆录说明了当时发生的一切,在当时一名担任机枪狙击手的中国士兵的回忆录路这么记载了这次战斗:“我们不知道打退了敌人多少次的反扑,等敌人再次向B阵地冲锋的时候,他们还剩下了大约1000人,敌人已经组织不起有规模的进攻。英法联军的士兵四散着向阵地发起着进攻,不管前面有没有我们的士兵在阻拦,只是选择他们自己认为能够突到阵地上的路线拼命向B阵地冲击,他们完全发疯了。我的机枪设在了阵地的正面,我不知道自己具体打死了多少敌人,在战后有人告诉我倒在我机枪上的起码超过了500人,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事是我一个人做的。人命在这里已经一文不值!”

英法联军的这两个团最终还是被死亡震住了,一个被俘的英军士兵如此写道:“卢克斯尚未被一颗子弹射中了头颅,我让他的头靠在我的腿上,悲哀的看着他的生命一点点的消逝,,,,这时候,向B阵地冲锋的士兵纷纷从中国人组成的强大火力网上退下来,再也不愿意往前挪动脚步。很多士兵弃指挥官的命令于不顾,非但不能支援冲锋的士兵,反而还杂乱无章的寻找地方躲避中国人的子弹。中国人的炮声又沉沉的轰响起来,士兵们的身体开始哆嗦着。弹片象雨点一样飞来,并不时夹杂着有可怕的飞机投掷下来的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