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341部分

血火河山-第341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源。这种力量当拧合在一起之后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俄军在欧洲战场数次损失几百万军队,但很快又新地兵源弥补上来的原因。

再有一个就是中国国防军对于武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在一战初次爆发的亚洲战场,中国依靠坦克和潜艇这为首地先进武器在对英法的战争中大获全胜,因此国防军官兵开始迷恋新式武器在战场上所带来的威力。在伊尔库茨克的坦克进攻战中,骷髅师对敌情缺乏必要的了解。而盲目地进攻,结果造成了一些损失,这些损失虽然不大,但已经足够引起中国军官的警觉了。在战场上武器虽然能够起到很大地用处。

尤其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武器,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官兵和正确的指挥,以及敏锐的判断,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可夫的从天而降。虽然朱可夫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中国军队造成什么实质性地伤害,但他的部队却成功的阻滞了第9集团军两天,让菲尔姆罗夫中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撤退到安格诺斯塔进行布防。

所幸的是作为西南军团先头部队的第口集团军总司令张作霜及时识破了朱可夫的布阵。否则在安格诺斯塔中国军队有可能遭遇到不应有地损失。

在此基础之上,西南军团居然白白浪费了三天时间用来整顿军队,统一官兵思想认识,解决战斗中出现的问题。这看起来浪费的三天,但却对未来地战争起到了莫大的影响。

在安格诺斯塔,菲尔姆罗夫中将见到了千辛万苦从前线撤退下来的朱可夫中校。此时的朱可夫中校形状有些狼狈,身上几处受了轻伤,一身原本漂亮的军服都快撕成了碎片。憔悴不堪的脸上露出疲倦和痛苦。

在他身后是不到200名的俄国士兵。负伤的居多,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好像刚刚从死神的怀抱里挣脱出来。

“将军,朱可夫和伊尔库茨克边境部队完成阻击任务,现在回来向您报道!”

朱可夫整了整破碎不堪的军装,尽量抬高了声音说道:“参加战斗的总计10697人,现存……现存172名士兵!”

说到这朱可夫的声音哽咽了。他无法再说下去了,一万多名士兵血染战场,这样的代价对于哪支部队来说都太沉重了。

菲尔姆罗夫呆了一下。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无法料到短短两天时间,万余名俄国士兵就这么没了,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啊?

“朱可夫中校,请不要难过。”菲尔姆罗夫回过了神,轻轻地劝慰道:“先吃一点东西,喝几口伏特加。”

朱可夫没有客气,酒和食物下肚之后,让他的脸上焕发了些神采,朱可夫抹了下嘴说道:“将军,很遗憾我没有能够尽可能多的带出士兵,杜拉科夫少校也生死不知。中国人拥有着数不清的士兵和无数的装甲车、火炮,他们的炮弹象下雨一样落到我们的阵地上,他们的士兵象潮水一样蜂拥到我们面前,我们的士兵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坦率的讲,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这样的士兵,他们拥有着不屈的斗志,高超的格斗技巧,我们的士兵虽然一样勇敢,但却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菲尔姆罗夫中将并没有因为朱可夫抬高敌人而生气:“中国军人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否则英国和法国人也不会被他们从亚洲赶了出去,还有曾经从实质上打败过我们的日本军队,甚至在中国人面前一点抵抗的能力都没有。朱可夫中校,你完全不必自责,你已经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中国军队锐不可当的进攻下,在兵力和武器远远落后敌人的情况下,你整整坚守了两天,本身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了。在安格诺斯塔,我用这两天宝贵的时间已经完成了部署,就等着和中国人最后的决战了。”

朱可夫抬眼仔细看了下。他不得不惊叹于菲尔姆罗夫中将快速有效地布置。近20万俄军分成几个部分分散在安格诺斯塔周围,上千门火炮在掩蔽下安静的俯视着即将变成战场的土地。

在安格诺斯塔,没有一条能让坦克安心通过的道路,中国人引以为王牌的装甲部队将在这里失去战斗力,而中国的陆军也必将遭受到沉重地打击。

无可否认的是,朱可夫制定的是一条完美的计划。这让中国军队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也不得不往里跳。但朱可夫却不知道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地空中力量,这将会对俄军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这一点并不能怪朱可夫没有想到,在此之前只是一名低级军官的朱可夫。根本就没有见过飞机,也全部不知道飞机在战场上能够带来的威力。其实不光是他,整个俄国对飞机的认识都几乎是零,虽然他们在和德国人的战争中吃过飞机地亏。

“将军,中国人突在最前面的是西南军团的第a集团军,这是一支在朝鲜和日本人打过仗的精锐之师。”

朱可夫恢复了他的自信。说道:“全集团军拥众十余万,是西南军团中的王牌,只要在安格诺斯塔将它们歼灭2万到5万人,必能够给中国军队以重创。在安格诺斯塔,中国人的装甲部队和火炮的优势根本无从发挥,而我们则拥有20万兵力,在人数上我们这次占了上风,只要在作战时小心谨慎。并且讲究发起战斗地突然性,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这里将变成中国人的坟墓!”

这名俄国军队中年轻的中校自信的谈吐,让菲尔姆罗夫愈发地欣赏他了:“中校,我很同意你的意见,我也有信心指挥我的军队打赢这场战争。但是,朱可夫中校。你想过没有万一我们被打败了,你和我又将何去何从?”

朱可夫不知道说什么好,将军地话不是没有道理。战场上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旦他们战败,先不说对战局的影响有多大,光是沙皇陛下那也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地。

“看来你没有想过,但是我想到了。”

菲尔姆罗夫微微笑道:“万一我们真的战败了,这里所有的责任都将由我来承担,你只是一名小小的中校,陛下是不会想到你的,请原谅我对你的冒犯,但这却是实情。

好吧,军队总是需要一个指挥者,战争如果失败,格奥尔吉“8坯康斯坦丁诺维奇6啮砺;朱可夫中校,请你接过军队的指挥权,带领勇敢的士兵战斗到底。万一打到最后真的坚持不这了,你也可以带着士兵们进行一场游击战,保护安加拉河的安全,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

朱可夫一一记了下来,但他却也有些吃惊于将军悲哀的态度。

战斗还没有打响,做为一名高级指挥官却已经先丧失了信心,甚至预先想好了失败后要做的一些事情,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预兆。

在中俄双方即将在安格诺斯塔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在康布雷的德军不失时机的发动了一次反击,德军在佛兰得的第四集团军那儿

得到了增援。而由于中国军队的进攻,从东线腾出手来的“大中华联邦军”也从平静的东线启程前来。因为增派了兵力来康布雷,战斗退化为孤立的、常常是混战的小冲突。协约国加拿大军象往常一样,继续成为战斗的前卫。第三集团军因为缺之后备军而良失了动力,而补充了兵力

的德军却能有力地作战。在其后的一次密集队形的反击中,德军夺回了第一天失却的一些地方。两天后英军后退,使他们占有地的突出部减少到一半。

德国人必须感谢中国军队给予他们的帮助,正是迫于中国军队的强大压力,俄国才被迫从德国的东线抽调回了大批部队准备“安加拉河大会战……”

也正因为如此,“大中华联邦军”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康布雷的反击之中。

历史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随着德国在1917年的实际军政掌权者鲁登道夫无限制潜艇战命令的下达,中国的潜艇部队在随后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

中德两国参与无限制潜艇战的的部队,中国出击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倒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对此几乎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不管是协约国还是中立国的商船,只要进入德国潜艇的视线,都会遭到它们无情的猎杀。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潜艇似乎不屑于袭击那些没有多少抵抗力量的商船,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敌对国家的战舰之上。

在中德双方联手的默契打击之下,协约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英国的粮食甚至仅仅够维持六周的了,在此基础上协约国要求美国参战的呼声愈发高涨。

而在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袭击下同样遭到损失的美国也终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它们决意加入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仅仅是德国。

当又一艘美国汽轮“阿尔贡金”号在不列颠群岛附近没受到任何警告就被击沉,在几天后又有3艘美国船只在潜艇袭击中沉没,15人丧生的情况下,1月23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里严肃地说:“世界必须安全民主……权利比和平更可贵,我们将为自己最珍惜的东西而战斗。”

随后美国对德宣战。美国的宣战比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提前了几个月,这让协约国的所有国家欢欣鼓舞,就如同中国直接参战一样。虽然美国仅仅是对德国宣战,但中美之间因为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却早晚必有一战。1917年1月23日清晨,也就是美国向德国宣战的当天,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袭即将开始。

“天气真是好啊,朱可夫中校。”

菲尔姆罗夫中将伸了一个懒腰:“如果每天都有这样的天气会让我觉得舒服不少,不过我很奇怪的是,中国人的军队现在正在做些什么,整整三天了,他们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他们已经忘记这里了吗?”

朱可夫中校若有所思地说道:“或许他们正在策划着一次重大的行动,想要一举把我们全部歼灭在这,我也很想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

第四百十五章 … 来自空中的袭击

“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沙皇陛下。”菲尔姆罗夫中将感叹一声:“我们擅自改变了作战计划,按照陛下的性格,也许会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惩罚。”

朱可夫默然无语,在他的心目中,陛下应该是神圣而且睿智的,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国家的精神领袖,但现在陛下的所作所为已经越来越让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在战场上,他只任用贵族和自己亲信的将领带领军队打仗,在后方,他近乎丧失理智地崇信拉斯普丁这样的小人。

“中校,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菲尔姆罗夫中将忽然皱了皱了眉头。

朱可夫凝神倾听,果然,在远处传来一些嗡嗡做响的声音,象是几万只蚊子聚集在一起向俄军阵地飞来。接着,在朱可夫和菲尔姆罗夫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些黑点,那些黑点越飞越近,越变越大,样子也逐渐清晰起来。

“上帝,那是飞机。”

菲尔姆罗夫低低惊呼了一声,他曾经见过这种能飞上天的东西,而且在和德国人的作战中也遭到过德国飞机的轰炸。不过菲尔姆罗夫倒并不担心,他知道这种东西主要是用来侦察敌情,虽然德国人曾经用它来轰炸过俄国军队,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这时候阵地上的俄国士兵也发现了天空上向他们飞翔而来地东西。

他们不仅不害怕,反而还显得非常兴奋,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已经做了上千年,现在居然让他们亲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