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29部分

血火河山-第229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认真算起来,阿格曼拉还真是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奥郎则布的旁系后裔,本来已经潦倒落魄的阿格曼拉,突然被几个中国人找上了门,告诉他只要一切听从他们的安排,就将帮助他重新建立莫卧儿帝国,并全力协助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其中带头的就是这个刘军。

象是被一块黄金砸中的头,连饭都吃不上的阿格曼拉高兴得快疯了,虽然还有一点心存疑虑,但在“皇帝”这两个字的诱惑下,穷得把老婆孩子都卖掉了的阿格曼拉忙不迭的答应了。

刘军先让他在一份对中国的效忠书上签了字,接着就把他带到了西藏,在那阿格曼拉看到了中国人为他准备的军队。

在刘军的指挥下,他的军队攻克了几座城市,并在中国人的默许下阿格曼拉在密拉特自封为大公,离他的“皇帝”之梦又近了一步。

“将军,英国人的军队又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阿格曼拉忧愁的说道:“继续和以前一样跑回西藏吗?”

每次都是这样,才打下一座城市没有好好地享受上几天,该死的英国佬就扑了上来,协助英国人围剿的中国军队倒还好,那些英国佬是打得最卖力的。

不过他也不怎么担心,反正英国人一来他就可以跑到西藏,中国边防军也对他们的进入视而不见,生命保障上是没有问题的。

谁想到这次刘军却摇了摇头:“不,这次我们将和英国人打上一仗,争取歼灭一些英国人,让他们不要那么嚣张,这样才能够稳固我们在这的势力!”

这话让阿格曼拉的眼睛都瞪大了,天那,和英国军队正面开战,中国人一定是发疯了,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将军,请您再考虑一下,这是和英国人打仗啊,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开战啊!”

刘军冷冷地看着他说道:“我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忘记我们可以扶植你当上大公,也一样可以随时废除了你。”

第三百零三章 … 劳 工

中国人冰冷无情的话。让阿格曼拉胆战心惊。他可不想得罪中国人,更加不想丢掉天上掉下来的“大公”的位置。

“是的,将军,我的军队将任由您差遣。”阿格曼拉一脸奉承的笑容。

刘军看了他几眼,说道:“我听说你前几年为了吃饭把老婆儿子都给卖了?”

阿格曼拉满脸的尴尬,这是他最羞于见人的事了,换了别人提起,他早上去动拳头了,可偏偏现在说这事的是中国人,阿格曼拉讪笑着说道:“您知道,我得吃饭,我……”

刘军制止他说了下去:“我帮你找了个印度姑娘,等这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你就准备着把她接到你的住处吧。”

纯粹是草包一个的阿格曼拉大喜过望,他想的只是中国人待他实在恩重如山,可完全不会去想这是不是中国派来监视他的。

有着中国人的全力扶持,当是“皇帝”指日可待,虽然中国人只是答应分给他印度领土的一部分,其它的会分给泰鲁固、孟加拉、马拉地和泰米尔族,但这已经很让他满意了。

不等愚蠢的阿格曼拉说出感谢的话,刘军已经厌烦地走了出去,要不是有着任务在身,他连一分钟也懒和这猪一样的“大公”呆在一起。

刘军的计划是将英军最突前的比克曼营放过密拉特,在台拉登地区用5000人的印军力量将其消灭,以印军第2旅在比克曼营经过之后,重新占领密拉特,堵住敌人的援军,整个计划刘军预计耗时八个小时,这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印军的战斗力的问题。

而这时中英联军的先头部队比克曼营正按照中国人设计好的路线一步步走了进去,英军并没有把那些印度叛乱分子的战斗力看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这次的战斗又和以前一样。只要强大的英国军队一出现。

可耻地叛乱者就将逃得无影无踪。

果然,叛军地大本营密拉特早就跑得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比克曼营的营长文斯中校无可奈何地说道:“约翰,看来我们这次又是来旅游的了。”

书记官约翰。霍伯特耸了耸肩:“我们英国士兵只有一点无法和印度人相比,那就是跑步的速度。”

文斯“哈哈”笑了起来:“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今晚到台拉登过夜。”

和密拉特一样,台拉登也早空无一人,比克曼营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文斯是名优秀的英国军官,虽然打心眼里看不起叛军。但却丝毫没有大意,而是在营地附近安排下了足够的岗哨防止敌人的夜间袭击。

11月份的天气非常寒冷,站岗的英军士兵一边喃喃地咒骂该死地叛乱者让他们不得不在这里受苦,一边抱着枪不停地跺脚希望能带来一丝暖意。

远处。几百个偷袭的印度士兵正趴在地上悄悄地向英军营地移动,看起来他们也不适应夜间作战,一边往前爬行一边小声地嘀咕着什么。

“那好像有动静?”一名站岗的英国哨兵明显被偷袭者弄出来的声响所警觉。

另外一名卫兵端起枪向黑暗里试探性地放了一枪,结果这一枪一放,印度地偷袭者以为自己被识破了。竟然乱叫着一起爬起了身,乱哄哄地叫着向英国人的营地冲了过去,完全忘记了自己偷袭的目的。

英国哨兵一边大声叫着放枪示警。一边有组织的自发地开始抵抗。

刚刚入睡的文斯中校得到了警报,并没有惊慌,而是下达了依靠附近地形坚守不出,等待天亮后看形式再做决定的命令。

刮练有素地英军士兵很快就在营地附近布置好了一条防御阵线,偷袭的几百个印度人,还没有看到英国人的脸,都纷纷倒在了英国士兵的子弹下。

得到偷袭失败消息的刘军简直气疯了,本准备夜间偷袭,趁着英军慌乱的时候一鼓作气从四个方向发动进攻,吃掉比克曼营。万万没有想到印度人的战斗力,纪律性比他想像中的还是差上许多。

战斗既然打响了,刘军也顾不得再埋怨了,他下令了提前总攻的命令。

埋伏在台拉登周围的印度士兵,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了进攻,5000多人人山人海,场面倒颇为壮观。

但英国士兵很快就显示出了他们地素质,面对兵力远远超过自己的印度人,丝毫没有慌乱,非常耐心勇猛地杀伤着冲上来的敌人。

反观印度人,冲上去的时候场面排山倒海,一旦遇到阻击,稍微有点伤亡,败退起来也是倒海排山,其壮观程度一点不亚于进攻时的场面。

一直到了天亮,接连几次攻击,进攻方一点进展都没有。

印军指挥部里,阿格曼拉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己的部下实在太不争气了;刘军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一根接着一根的把香烟往嘴里送。

“报告,我第一团已经突破台拉登7号地区,全团伤亡惨重,毕苏努团长请求支援!”一名通讯兵跑来报告说道。

意外的好消息让刘军精神马上振作起来,他扔掉了手中的半截香烟:“命令特务营立刻增援上去,无论如何要堵住缺口,能否歼灭比克曼营全看这了。”

配备最精锐的特务营属于印军中的王牌部队,从营长到下面的排长全部由中国军官担任亲自指挥,刘军一直没有舍得动用就是为了等待这么个机会。

谁想到命令才发下去一个小时不到,特务营的营长就怒气冲冲的跑回了指挥部,一进来把帽子狠狠地往地上一摔,这名中国军官愤怒地骂道:“哪个王八蛋说7号地区被突破了,老子一上去就遇到了英国人猛烈的炮火袭击,死了几十个人。”

原来这是印军第一团团长毕苏努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为了逃避责罚,而故意谎报的军情。

当知道是毕苏努害自己的后,这名营长拔出了枪,立刻就想去干掉比甘垮。却被刘军阻挡住了:“嘉奖毕苏努。作战英勇,突破7号地区有功。特务营作战不力。责任待回到总部清算。”那名营长先是一楞,接着很快反应了过来,这是为了怕毕苏努兵变。

整整5000人,从深夜打到天亮,死了数百人,英军阵地却一点也没有突破,刘军开始改变自己的作战思路了。

他将四面开花的战术改成了重点攻击。刘军将3000名印军组织了起来,以500人为一个编队,对着台拉登东面英军阵地实施反复地轮番冲击,他打起了纯粹的人海战术。这样地打法,换在国防军中,恐怕取得再大地战绩也得撤职,不过还好这是在印度的军队里。

惨重的伤亡让印度士兵苦不堪言,但前面是英国人。后面是督战队,冲也得冲,不冲也得冲。

这样的打法很快就看到了成效。印度士兵以400人的伤亡终于到台拉登东面阵地真正打开了一个缺口,刘军马上把手里所有可以动用的部队全部扔到了这个缺点,在印度人的人海战术冲击下,文斯中校被迫放弃了外线阵地,转入了台拉登的西南角进行防御。

那些印度人也是打红眼了,面对来不及撤退被俘的英国士兵,一律执行了枪决这点刘军倒并没有阻止,不让他们出出气,恐怕真让弄出点什么事来。

文斯中校指挥的抵抗相当顽强,他死死守着西南角半步不退。而印度人似乎也畏惧于刚才一仗过大地伤亡,任凭怎么催促,怎么也不肯进攻了。

这个时候在密拉特方向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防御密拉特的印军在英国人优势的炮火下死伤狼籍,已有全面溃败地迹象。

其实刘军已经通过特工得到了消息,密拉特如果不是负责主攻的中国军队磨磨蹭蹭,恐怕早就失守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刘军懊恼到看着西南角的那一小块阵地,被迫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文斯中校拿着望远镜看着离开战场的印度人,兵力薄弱地他也不敢追击:“约翰,印度人怎么撤退了?”

“可能是我们的援军上来了吧。”霍伯特擦了下汗,这仗打得实在艰苦,要不是中校的果敢顽强,只怕现在他已成了印度人地俘虏。

“我总觉得不太对劲。”久斯放下了望远镜,疑惑地说道:“中国人对我们的行动了如指掌,究竟是我们这出了问题,还是中国人摆明了就是和印度人串通在了一起?”

“也许这更加应该去问皮特中将,他是不是对中国人过于信任和依赖了。”霍伯特有着相同的疑虑:“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依靠中国人,德国在欧洲布了下重兵,我甚至在这里都能闻道欧洲的火药味,大英帝国暂时看来实在没有兵力再往远东派遣了,我们只有乞求万能的上帝,让中国军队是真心帮助我们的吧。”

台拉登一战英军死伤270人,印度方面死伤超过了700,而且在印度士兵退入西藏后,毕苏努团长立刻被执行了枪决,整个第一团都被取消番号,士兵全部被扔去修建铁路。

其实在印度的情况,在阿富汗和越南各地在都在发生,那里的叛军消息灵通,武器精良,虽然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并没有让英法军队遭遇什么重大损失,但也让他们实在疲惫不堪。

而一贯作战勇猛,势不可挡地中国军队,就象集体得了传染病一样,作战拖拖拉拉,无精打采,英法军队的指挥数次提出质问,得到消息的中国元首李国勇也当着英法公使的面,一连几封命令加大作战力度的电报发出,口气一封比一封严厉,但却毫无起色。

整个亚洲凡有叛乱的地方,就在中英法三国军队互相合作,互相猜疑的日子中一天天过去,而这正是李国勇想要的。

亚洲按照李国勇大亚洲体系的战略部署在一步步前进,中国国内也行动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