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1部分

血火河山-第21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莲英支支吾吾了半晌:“老佛爷,您别担心,或许,或许,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吧。”

慈禧也知道这是在宽慰自己,长长地叹息了声。

“砰砰砰”,庙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顿时,庙里不管睡着没睡着的全都坐了起来,用一种大祸临头的眼光看向慈禧。慈禧也慌得没了主张,这荒山野岭的,怕十有八九不是乱民就是土匪。最后还是李莲英大了胆子,颤抖着声音问道:“大清太后,皇上在此,谁人惊驾!”

“臣,大清轻车都尉,江苏巡抚李国勇护驾!”门外大声地传来了个声音。

这一声,可真象晴空响雷,霎那间,庙里众人的眼泪刷刷就下来了。

李莲英颤声道:“太后,是李大人,是李大人啊!”

慈禧可再也忍不住了,手不住哆嗦着指向庙门:“开门,开门!”

庙门一打开,李国勇带着一百名警卫营卫兵齐刷刷地跪成一片:“李国勇护驾来迟,累皇上太后受惊,罪该万死!”

被李莲英搀扶着过来的慈禧,激动地道:“李明逸,忠臣啊,你是我大清的第一忠臣啊!打你爷爷李中堂开始,现今个到了你,都是我爱新觉罗的股肱之臣!”

李国勇费了半天劲挤出了两滴眼泪:“臣万死,自打知道太后皇上蒙难,心忧如焚,恨不得能立刻飞到太后皇上身边,总算苍天有眼,让我见到了老佛爷!臣带来了一百忠勇死士,老佛爷放心,就算我等粉身碎骨,也必保太后无恙!”

边上李莲英说道:“李大人,别伤感了,有吃的没有,老佛爷可几天没好好吃过东西了。”

进献上了食物,李国勇让方慕良带着警卫营将庙的四周牢牢警卫起来,接着就被慈禧单独召见。

“明逸啊,要不是那些该死的主战派,我大清何至于如此,”进了食物的慈禧精神好了很多,第一个就不忘记把责任推托得干干净净。

李国勇心里很明镜似的,嘴上说道:“太后圣明,那些主战派祸国殃民,该杀!”

心情好了很多的慈禧问道:“明逸,你说,咱下一步该怎么走?咱这么多人又该去哪里,要不就先去你的江苏?”

心里叫声妈哎,老太太你可千万别来江苏祸害我们,李国勇嘴上缺道:“太后,臣认为,首先应该查办那些主战派,其次派员得力大臣与列强谈判,那些洋人无非就是要点银子,要点地什么的,我天朝泱泱大国,少些也不觉得什么。至于去江苏,臣认为不可,江苏路途遥远,臣带的兵不多,恐路上出时,则臣万死不能辞其咎了。臣以为山东巡抚袁世凯忠心为国,山东离这又不远,他那倒可以考虑。”

慈禧的眼中突然闪过了一丝阴冷。

(写这章其实心里很沉重,蜘蛛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相反蜘蛛真的很爱国,甚至朋友们说蜘蛛很有点大民族主义的倾向。但历来被冠以“爱国反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历史上的真相真的如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说句不好听的话,一群阻碍中国进步,祸国殃民的东西!

另:今天还有一章上传。)

第三十二章 … 辛丑条约

来自于后世的李国勇,凭借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上百年的知识,对未来的历史走向了如指掌,这也是他在这个时代游刃有余的最大资本。但政治,却不是你了解得多少就行的,在政治上,李国勇几乎就是个低能儿。

江苏的新政弄得轰轰烈烈,就算朝廷大臣为他百般掩饰,但总还会传到慈禧耳朵中的。本来亲眼见到李国勇捕杀维新派的慈禧对这些传言也是将信将疑,加上亲信的李莲英不断游说,也没把这当回事。可今天这一问,李国勇可就露馅了。

要是李国勇爽气地答应,那慈禧还真未必去了,对李国勇自然也就没了疑心,但偏偏咱们李大帅就会傻得露了圈套,把慈禧推给了袁世凯,这摆明了是怕慈禧去江苏啊。

正值用人之机的慈禧当然不会象李国勇一样白痴:“明逸此言大有道理,你就护送着我们去袁慰亭那吧。”

自认为骗过了慈禧的李国勇得意洋洋。

事后,得知了这一情况的李鸿章和杨度,是气得直跺脚,尤其是杨度,简直恨不得把这傻子一样的李大帅活活掐死,直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一起跟去。

这一夜,也为日后李国勇政治生涯的波动埋下了祸根。

随着李国勇的到来,心神大定的慈禧开始收拾残局了。先是任命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连续电催李鸿章北上与列强谈判。接着又在李国勇的护送下往袁世凯的地盘进发。

可到了磁州地界,慈禧一行就和段祺瑞带领的北洋军闹得不痛快了。原来,北洋兵是按德国的练兵办法练出来的,见了皇帝太后不下跪,只行军礼。这让总管王爷载沣很恼火,当场就和段祺瑞吵闹起来,申斥段祺瑞皇上太后不敬,两和人还差点动了手。

李国勇对段祺瑞的做法是很欣赏的,自己的江苏新军也是如此,就算见了天王老子也只行军礼,呀现在很想看看慈禧怎么处理此事。

看见下了马车的慈禧,段祺瑞急忙说道:“回太后话,德国军人即便迎接本国的皇帝,也将不下马,兵不离枪,更无下跪之举,只行军礼,这非是臣等不知礼数。”

慈禧点点头,说:“好,好。只要能打仗,跪不跪都不要紧。”

一旁的贝子溥仑不乐意了:“太后,见驾不跪,再能打仗也是大逆不道之兵,这袁世凯如此练兵,应该下诏申斥。”

慈禧大怒:“胡说,那些八旗兵绿营兵大烟抽得多了,枪也扛不动,两腿发软,倒是极能下跪,可这些废物如能打仗,我们还用到西安去逃难吗!”

溥仑吓得不敢再说,后边一众官员心情复杂,觉得慈禧说得倒也很有些道理,于是忙说:“太后圣明,练兵首先为的是御侮,软腿的兵再能下跪也是没用。”

慈禧接着传话说道:“袁世凯练兵有方,着即加太子太保衔,以示嘉奖。”

这下李国勇可是彻底叹服了。比起慈禧,自己真的是个政治低能儿啊,看人家做的,再看看自己,李国勇忽然对自己不让慈禧去江苏的做法有些后悔了。

李国勇这一来,就足足陪了西太后将近两年。

在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光绪二十七年

慈禧于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为:

“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902年,慈禧回到了久别的北京。

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显得破败不堪的太和殿里,慈禧召见了群臣。

“诸位爱卿,”慈禧慢慢发话了:“我记得和皇上蒙难,一路上凄凄惨惨,当真儿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等到了西安地面,我和皇上那,就住在一破庙里,到了晚上,突然听到庙门外有个人大叫臣护驾。这一声,可把我心里叫得暖洋洋的,你们知道他是谁不?”

下面可没人敢回话。

慈禧自顾自地道:“这人那,就是咱大清的第一忠臣,江苏巡抚李国勇!”

群臣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李国勇,李国勇汗可就下来了。

高高在上的李国勇一脸的和蔼:“明逸啊,那儿个晚上,你就是我和咱皇上的救星啊,你说吧,你要什么赏赐,不管什么,今儿个我都应了你!”

李国勇慌忙跪下,脑袋里回忆着自己那时代放过的电视《走向共和》里岑春煊的词:“臣什么也不要,臣只愿做太后门前的一条恶犬,谁对太后不敬,臣就咬谁!”

地下群臣可就一般心思了:大清国第一马屁精诞生了!

慈禧也不知是真没听出来,还是假没听出来李国勇话里的谄媚:“好一条恶犬,我大清若能多些你这样的恶犬,又焉能受洋人到欺负!李国勇,我就升你为忠孝侯,两江总督,即刻上任!”说着眼光凑向了一边无精打采的光绪:“皇上认为这样可好啊?”

对李国勇依旧怀恨在心的光绪懒洋洋地说了句:“亲爸爸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国勇大喜过望:“臣李国勇叩谢太后皇上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三十三章 … 老虎和老鼠

二十来岁的李国勇升任两江总督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近年来李国勇上升势头之猛令人咋舌,江苏不消说自然是欢欣鼓舞,而北方已升任署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处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北洋三杰中的王士珍最是不忿:“大人,为了迎驾咱们用了多少心思,扔进去多少银子,可到头来最大的好处却让南方的那小子拿了。”

袁世凯看起来倒不以为然,问起身边的冯国璋:“华甫,你的看法呢?”

冯国璋沉吟了会,说道:“卑职也为大人不值,这些年来南方那小崽子升得是快了点,说实话,卑职认为此人是无法与大人相提并论的,他有什么,若不是有李鸿章这么个大后台,给咱们提鞋都不配,现在李李鸿章已死,我倒想看看他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袁世凯没说什么,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目光扫视了众人一遍后才说道:“所以啊,你们只能个合格的军人,永远不懂得政治啊。我问你们个问题,假如你们去打猎,遇到了一只老虎和一只老鼠,你们先打哪个?”

“那还用说,”段祺瑞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是先打老虎了,一只小小的老鼠要了有什么用。”他是怎么说,可冯国璋却好像隐隐领悟到了什么。

袁世凯又坐了下来:“是啊,当然是先打老虎。咱大清本来只有一只老虎,那就是咱们北洋常备军,那是众矢之的的,每个人的眼光都在看着咱们,背地里给咱们下绊子,使刀子;现在好了,有一只比咱们更大,更招摇的老虎出现了。你们当太后真就那么相信李国勇?江苏,尤其是龙卫军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已经就快要超出朝廷的忍耐范围。还记得平长毛那会儿的曾国藩吗,大破长毛那是多大的功劳,可就因为他是汉人,手握兵权过重,结果闹了什么好下场?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朝廷就是那把猎枪,李国勇就是那只老虎;至于咱们嘛,不妨做会老鼠。老鼠虽小,可它天天钻洞,天天啃咬,也能让整座大厦崩塌!”

他这么详细地说完,不光冯国璋,连段祺瑞,王士珍也懂了:“大人的意思,是让李国勇当出头鸟,转移朝廷对咱们的注意力?”

袁世凯却有些答非所问:“转移注意力是必须的,不过咱们也不能让李国勇跌得太快,不然朝廷收拾完了他,下一个就该轮到咱们了。”

回到阔别两年多的江苏,看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李国勇可就有点惊叹了,自己不在,杨度和他政务院真是经营有方啊。

他现在升任了两江总督,可就不能再在苏州的巡抚衙门办公了,而是搬迁到了南京的总督府。不过除了情报局,其它诸如工商局等等,依然留在了苏州。龙卫军第一师也从苏州拉到了南京,以保卫江苏重镇南京和他李大帅的安全。

接受了各国上海领事,大小官员的祝贺,还没兴奋完的李国勇去遭到了杨度劈头劈脸地责骂:“明逸,你怎么如此糊涂,太后要来江苏,你为什么不答应?这几日从德亲王处传来了消息,太后可注意上咱们江苏了。”

早接到李鸿章,杨度书信的李国勇已经明白自己做了件自以为聪明的蠢事,苦笑了下:“我的好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