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186部分

血火河山-第186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到了几十年后。陈其美的影子都无时无刻不在闪动。

“您过奖了,”宫本德秋在中国人面前显得非常谦卑:“我并没有做什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帝国的领导之下所应尽的责任。”

“这个,你地儿子?”吴佩孚指着他身边的小孩问道。

“不是的,他叫裕仁。”宫本德秋马上回答道,神色里好像偏颇有几分把这孩子带来的得意。

其他人还没有怎么样,罗玮,贺荣祥和黄锦荣的脸色都是大变,久住日本的他们知道“裕仁”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好奇的在裕仁身上来回打量。

“日本大正天皇唯一的儿子,用我们中国的话说,就是太子。”罗玮见吴佩孚一脸茫然,向总司令解释道。

“天皇地儿子?”吴佩孚来了兴趣,突然想到了什么,在元首交给他的一份名单里,“裕仁”这个名字不也位列其中?他一把从宫本德秋手里接过了裕仁,上下看了半天,说道:“也没什么嘛,为什么元首对这小孩子那么感兴趣,点名了要把他送到国内?”

包括他在内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裕仁天皇”对于李国勇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名字在几十年后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裕仁天皇是一位终生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但不能阻止战争。在别人眼里,他仅仅是架在强有力的政府统治之上的一个傀儡、受到一帮军事强人控制的一个帝国木偶。

但对日本深恶痛绝的李国勇知道,裕仁他所拥有的聪明才智绝不逊色于他手下的司令官,他无所不在地影响着战争的每个方面。20岁出头的时候,裕仁已经具备了独裁君主所具有的一切素质,极度崇尚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他通过大臣们的极其隐密地进行着统治,大臣们在做重要决定前都要与他协商,裕仁疯狂地支持日本的军国主义和领土扩张。日军在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后,裕仁催促他们向前推进。1937年,日本在中国扩大战争时,这位君王向他的将领们建议:“在要塞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实施压倒性的打击不更好些吗?”

而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场史无前例的屠杀,也得到了这位天皇的默许。

裕仁有能力挽回战争的灾难吗?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但他没有,他是狂热的战争拥护者!

既然知道了一个人未来的走向,知道了他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那么李国勇就责任,有义务把一个未来的军国主义者扼杀在摇篮里,让他永远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形式地威胁。所有在李国勇开给“讨逆军”一份必须带回中国的日本人名单里,裕仁的名字,赫然排在了山县有朋这些人的中间。

“领袖也对这小孩子感兴趣?”罗玮好奇地问了句。

“恩,是的,不知道为什么。”吴佩孚心不在焉地说道。

才说完。裕仁忽然抓住吴佩孚的手就狠狠地咬了口,猝不及防大是疼痛地吴佩孚一巴掌把裕仁拍翻了出去,跌倒在地的裕仁破口大骂。

吴佩孚按住了被咬出血的手,骂道:“日本人真他妈的属狗的,罗先生。这小王八羔子在骂什么?”

罗玮地脸色很差:“反正不是什么好话,他说他要带着日本人杀光支那猪。”

指挥部里的人本来还对这小孩子漫不在意,现在一片哗然,吴佩孚冷笑道:“把他关起来,这两天连一滴水也不许给他。我倒想看看日本人的骨头有多硬!”

“吴总司令,现在皇宫的情况不是很好,”等裕仁被带了下去,对皇宫比罗玮更加了解的宫本德秋说道:“日本军届所有地元老重臣全部集中在了皇宫,皇宫内外的防守兵力达到了28000多人。重机枪236挺,各种火炮37门,强攻将让中国军队付出惨重伤亡。并且,我在离开皇宫前,发现亲自指挥皇宫保卫战的山县有朋元帅,已经命令在皇宫各处埋置炸药,看来决定一旦皇宫失守。将不惜玉石俱焚了!”

“该死的鬼子!”吴佩孚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那个大正天皇地情绪怎么样?”

“据我所知情绪很不稳定,”宫本德秋不知道总司令为什么问这个:“陛下非常担忧未来,对桂太郎首相的做法似乎也存在着意见,他虽然曾经鼓动着日本人民反对中国军队,但那完全是被那些手下所蒙蔽,陛下还是非常爱好和平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够办法把陛下从皇宫中营救出来。”

吴佩孚非常不满的看了宫本德秋一眼,这个人虽然铁了心的为中国效命,但骨子里还是对他的天皇无限崇拜的。

这样地人在战争前可以重用。但战争结束之后却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留在日本,一定要调回国内,不然将来非出乱子不可,吴佩孚和罗玮同时想到。

“宫本先生,您辛苦了,请下下去休息吧。”吴佩孚的话非常客气,但却冷淡的说道。

“不能再等了,命令部队立刻按照商议好的行动!”等宫本德秋一走,吴佩孚马上命令道:“罗先生,贺处长,辛苦你们两位去部队详细介绍下情况,罗林,带着你的队伍看看有什么办法突入皇宫没有!”

在吴佩孚一迭声的命令和罗玮的协助下,张作霖的46师,王春龙的47师,海军陆战队地一个旅开始迅速的向皇宫挺进,但这样一来,东京的其它地方的力量立刻薄弱了许多,面对各处的暴乱,吴佩孚紧急向海军求助。

海军总司令开始命令水手携带武器下船,进入东京,而无法无天的第2分舰队司令王媳竟然亲自带着水手下了战舰,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早就对陆上的部队羡慕不已了。

半天的时间,在罗玮的指引下,国防军完成了对日本皇宫的包围,尽力收集张罗到的232门大炮,几百挺重机枪架设了起来,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一声令下。

军队附近老百姓模样的人多了起来,这些都是在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发疯的东京人而四处躲避的中国人,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过去了,现在自己国家的军队打到了日本的皇宫,让他们胆子大了许多,纷纷从躲藏的地方走了出来,开始向包围皇宫的中国军队聚集,仿佛这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指挥轰击皇宫的张作霖头疼不已,都是自己国家的人,人家有难了才来投奔你,总不能武力驱逐;但自己本来就兵力略显不足,要保护照顾好这些老百姓就显得很吃力了。

还好这时党卫军的王倚适时增援上来了一部分人,立刻被张作霖派去保护中国平民,这也让王对大是不满,自己是堂堂的军人,什么时候变成“村长”了?可惜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家是指挥,不听不行。

在攻击皇宫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以“岳飞”号战列舰为首的帝国海军第3分舰队在完成了歼灭日本海军的任务,回到朝鲜将大批的行政官员装载上船,向日本方向驶去。

在第3分舰队的旗舰“岳飞”号上的司令卧室里,分舰队司令萨镇冰亲自砌了壶上好的铁观音送到了未来的日本最高行政长官光绪面前。

对于光绪的到来,萨镇冰是非常尴尬的,面对这位昔日的皇上,指挥强大舰队啸傲海上无所畏惧的萨镇冰有些手足无措,以什么身份面对光绪?自己现在的权利地位早就超过了光绪,但做为传统的旧式军人,萨镇冰想的是总不能一朝得志就目中无人了吧?

倒是光绪看起来并不在乎这个,自从上了“岳飞”号,他就不停的在船上走来走去,问一些关于战舰的情况,看起来他对强大的“岳飞”号充满了好奇。

曾经被光绪倾注过无数心血的北洋舰队,在面对日本人的时候不堪一击,迅速的毁灭,中国也从那时候开始受尽了东洋人的气,但现在听说就是这支舰队,歼灭了不可一世的日本联合舰队,帮他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帮北洋水师报了奇耻大辱。

这一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英国战舰,在经过时总会向“岳飞”号鸣笛问好,有的甚至还会护航上一段距离,听萨镇冰说现在中英两过还成立了联合舰队,维护远东的安全,中国一转眼就成为强国了,得到列强如此的尊重?

第二百六十章 … 日本的投降 (上)

几天的时间里,萨镇冰也不说什么话,就是默默地陪着光绪在船上四处转转。

光绪也看出了萨镇冰的尴尬,他倒一点也不提及过去的事,只是在不断地问着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鼎铭,还有多少时候到日本?”光绪端起了茶,抿了一口。

萨镇冰在他身边坐下:“快了,现在已经快到东京湾了,如果不是考虑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海,刻意放慢了航速,只怕前两天已经到了。”

“鼎铭,咱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你是怎么样看待元首这个人的?”光绪起身在萨镇冰的陪同下走到了甲板上,一阵海风吹来,光绪闭上眼睛,似乎非常享受海风的味道,比起当年囚禁在瀛台,现在的光绪实在快活了许多。

萨镇冰是个不会隐瞒自己观点的诚实君子:“元首他对于每样事情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而且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判断之中一一发生,他有的时候看起来很疲懒,有的时候又表现出让人惊讶的强硬,说实话我也说不好。”

光绪笑了下,不再强迫他。日本已依稀可见,甲午之败让这个当初一线想重振中华雄风的皇帝曾经听到“日本”两个字就害怕,但几年后,自己却即将成为日本的最高行政长官,命运有的时候真的很难让人捉摸的定。

远处东京的方向忽然传来“轰隆轰隆”的连声巨响,一声接着一声连绵不绝,象是要把整个大地都炸得翻一个个,站在“岳飞”号甲板上的光绪好像觉得“岳飞”号都在爆炸声中颤抖。而其它战舰上地众多行政官员听到了爆炸声也都纷纷来到了甲板上。互相询问着究竟是什么地方在打炮。

很快电报就送到了萨镇冰手中,萨镇冰看了下微笑着说道:“帝国陆军已经开始炮击日本皇宫,接海军赵总司令命令,我第3分舰队将以最快航速赶到指定海域,协助作战,炮轰东京!”

命令迅速下达到了第3舰队,所有战舰全部加速起航。而当战舰上的帝国官员得知他们将亲身经历炮击东京的时候,甲板上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一个文职官员能够遇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将来让他们有了终生值得炫耀的资本,这种机会错过只怕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第3舰队没有多少时候就驶进了东京内港,在“岳飞“号地指挥下,第3舰队齐齐将炮口对准了东京。不多时战舰上的大炮就发出了怒吼,几乎每放一炮,那些观战的帝园官员就同判发出一声动天彻底的欢呼,在万炮轰鸣的壮观场面下,这些官员前所未有地充满了自豪。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大炮只是起到精神上的震慑作用而已。炮弹基本上都落到了日本人早就不存在的岸防基地,由于有着元首的死命令,真正重要的有经济价值地目标海军视若不见,一切都是为了配合陆军,让皇宫里的天皇害怕、绝望一直到自己彻底崩溃。

皇宫外围国防军的大炮也是如此。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一小半落到了日本外围阵地上,一大半在护城河附近响起,重机枪发出的吼声,象是几完人同时奏响了欢快地乐曲,在为日本天皇奏响最后的挽歌。

炮击和重机枪漫无目的的扫射,从上午9点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

周围的国防军士兵不断地呼喊着“冲进皇宫,活捉天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