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世天朝 >

第26部分

盛世天朝-第26部分

小说: 盛世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说:“那好吧。小王,你先帮我看着行李啊。”
王毛驴眼吧吧地看着红菱跟着方伟劲到石家驹的公室去了,心中顿时感到失落:见鬼,人人都能跑到我前面去。
石家驹见到红菱也是又惊又喜忙问:“怎么?天京派你过来了?”
红菱随意地往一张椅子上一坐,随口说:“天京对你的工作很不满意,现在实行的是“追责”制度,他们一查你是我教出来的,就让我来将功折罪了。”
石家驹道:“不会吧,那么严重!”
红菱咯咯笑着:“你这个呆瓜,怎么也不多想想,还搞情报的呢。我开玩笑的。其实除了社交这一块,上海站其他的工作都是全国一流的,所以我就主动要求来帮帮你。”
石家驹说:“真的?”
红菱说:“假的!”
石家驹:“……和你说话真费劲……”
红菱道:“和你说话真麻烦,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呆瓜!”
石家驹小心地说:“不是我摆架子,上班时间你能称呼我职务吗?”
红菱拖了个长长的话音说:“行——石站长——请问石站长怎么安排我的办公和住宿啊。”
石家驹挠了挠头说:“我马上和老管说一下,先给你隔个办公室,然后再在集体宿舍给你安排个铺位,条件是差了点……”
红菱说:“何止差了点呀,实在是非常的差,集体宿舍哪里可以住人啊,办公室差一点到是可以忍受的,反正我也不常待在里面……”
如果一般人这么说一定会被石家驹训斥一顿,但是对红菱他说不出口,只好用商量地口气说:“那……你先住我的房子,我到宿舍去住……”
红菱道:“算了吧,我来之前已经在旅馆定好房间了,你放心,我还没有正式调过来,旅馆的费用由天京局里负责,我暂时先住一段时间,等站里盖了住宿楼就好了。”
一听住宿楼,石家驹立刻变的愁眉苦脸:“情报站才成立,经费紧张,啥都需要用钱,连办公地点的租金还没付清呢。”
红菱笑道:“所以说你还缺乏在官场上的历练呀,只靠天国财政,恐怕任意一个部门都撑不下去,得想办法自己找钱。”
石家驹说:“你是说做生意吗?按照规定情报部门是可以做生意的,但是主要是为了多方面的收集情报,挣钱不是目的……”
红菱道:“这个你就别操心了,以后这方面的事情就交给我负责吧。”
石家驹说:那太好了,以后再有什么交际活动你代表站里去好了。”
红菱说:“我只是说负责,没说我就要代表站里去呀?”
石家驹:“?”
红菱说:“现在不说这么多了,交给我做就是了,以后凡是这方面的都听我的就是了。”
下来后,老管在办公大厅给红菱隔了一间办公室。红菱做事果然利落:她把上海地区的官员、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列了一张表,依次建立档案,其中包括这些人的任免职务情况,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反正有情报科王毛驴鞍前马后地帮忙,建立起这些资料档案,到也不难。然后把以往情报站收到的请柬归类整理,确定哪些需要回请,哪些需要表示歉意,哪些可以不理,然后有罗列出哪些单位人员需要主动拜访,哪些需要招待,哪些需要“给点颜色”等等,边整理边应付交际,直到春节后才渐渐整理妥当,而这个时候,上海情报站的对外交际工作也上了轨道。
红菱坚持说对外交际是站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有些重要的(红菱认为重要)场合,石家驹是必须参加的。红菱的说服力确实要比洪海强的多。而且还有一样东西洪海是不能代替红菱的,那就是对于穿衣打扮上的学问。每次出去交际前,红菱都要根据聚会的不同性质亲自为石家驹选择服装。石家驹原本有几件不错的衣服,那是在天京红菱陪着买的,但红菱认为凭那几件衣服还不足以应付所有的场合,于是又为他挑选了几套。人靠衣装,石家驹虽然不是十分的英俊,但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自有一股一般人没有的男人气质,连一向自认是第一帅哥的王毛驴都说:“红菱助理确实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连家驹这样的,都能让他打扮的这么帅,都快赶上我了。”
在交际场所,红菱总是亲热地挽着石家驹的胳膊,游走于宾客之间,有时候石家驹说错了话,都能让她巧妙地化解弥补,有了这样一个得力的助手,石家驹渐渐地在社交界展露了头角,特别是在红菱的潜移默化之间,石家驹甚至可以单独应对社交场合了,只是有两点石家驹不满意:一是他始终不喜欢这种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二是每当他看见红菱和其他的男人有说有笑的时候,心中总是有股酸溜溜的味道,或许这就是男人的通病吧。
由于二人经常一同出入一些交际场所,不少人以为他们是一对情侣,情报站里的工作人员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当然要归功于王毛驴这个消息灵通人士的“毒舌”。事实上,这次二人见面只有工作上的联系,平时两个人并没有其他密切的接触,好象两个人都在有意识的回避一些事情,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不过事态总是在发展的。
又一次晚宴过后,红菱多喝了些酒,走路有些歪斜,靠在石家驹肩膀上让他送回了下榻的旅馆。到房间门口时,红菱拿出钥匙对石家驹说:“谢谢你送我回来,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石家驹眼睛往天上看,耍赖地不走。
红菱叹口气说:“有的事情,不能再三再四的,听话,回去吧。”
石家驹说:“我想你……”
红菱道:“你是想和我上床吧。”
石家驹有些恼了,他捉着红菱的肩膀说:“不是的……”顿了顿觉得有点底气不足地说:“其实是的,我想和你……可又不全是。”
红菱见石家驹眼里象着了火似的,微微一笑,她用食指在石家驹脸上划了一下说:“冤家……,你先放开我。”
石家驹松开了手,红菱开了门,径直进了屋,发现石家驹还呆站在门外就说:“你还楞在那里干什么?快进来。”
石家驹这才进来。
红菱坐在床沿上,两手撑床,两脚一踢,把鞋子踢掉了,说:“来呀,你不是想吗?”
石家驹见了此时的红菱觉得很别扭,就说:“我忽然觉得你不应该这样……”
红菱说:“我不这样该哪样啊,你实在想要,我就给你,有什么不对吗?”
石家驹道:“你现在的样子象是在应付我,”说完扭身走了,临走把门重重的一带。
红菱见石家驹生气地走了,才自言自语地说:“红菱啊红菱,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妓女摆给嫖客看,嫖客也会不喜欢的啊,何况是他。”
石家驹忿忿地下了楼,经街上的冷风一吹,顿时也清醒了不少,他冷静下来对自己说:“你又有什么资格生气呢?人家又不是该你的欠你的,你喜欢人家吗?会娶她吗?什么都做不到,还有非分之想……明天还是找她到个歉吧。”
想到婚娶,石家驹又想起师华来,师华可以说算他的初恋了。来到上海后,石家驹也曾向洪海和老管打听过师华的消息,但他们只知道师华好象离开天国歌舞团后就去进修法律了,具体现在人在哪里确实不知道。
正想的入神时,突然斜刺里冲出一个黑影,石家驹此时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他扭身不退反上,贴近了黑影的身体,一个又勾拳打在黑影的腹沿沟上,那黑影疼的连喊都喊不出来了,捂了肚子,蹲了下去,之后保持了蹲姿斜倒在地上了。
路灯昏暗,石家驹看不清那人的面孔,在确定了周围并没有其他人后,他摸出一个打火机,打着了去照,火光下因痛苦扭曲的脸依然很面熟,原来是杜月声的那个疯子兄弟丁力。
虽然已经痛苦不堪,丁力还是挣扎这对石家驹说:“石先生,这是你的机会,你要是现在追随我,我保证你今后能轻易的飞黄腾达、生意发达,股票窜升,建立军队,驱逐列强,统一中华,灭日屠美,称霸欧洲,吞并非洲,独占全球,改变历史,顺便再泡尽小妞,也不嫌少妇……”
“又来了”石家驹心道:“苍天啊,你是不是怕我现在心烦就降下这个活宝给我解闷儿啊。”
当下就伸手把丁力搀扶起来说:“你兄弟杜月声呢?”
丁力道:“先别管他,你先答应我。”
石家驹说;“好啊,那你先要告诉我,我现在官当的好好的,凭什么要追随你呢?”
丁力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发现没人(半夜当然没人了)才悄悄地对石家说:“我告诉你个秘密,我其实不是你们这时代的人,我来自2006年一个叫起点的地方。”
石家驹说:“等等,起点是哪个地方?”
丁力说:“起点确切地说,不是个地方,是个网站,也不是你们这里的网站,实际上是因特网……总之起点那里有很多的yy,没事就窜回到过去……当然也包括现在,我就回到现在……过去……也就是你的现在。总之大家都回到过去建功立业,当然了,也不是我主动想来的,是起点的作者叫我来了,他来不了……所以我就来了,我来了就要作出一番事业来,我就先去找许文强,结果没找到,却遇到杜月声,可他根本不相信我的话,我只好来找你……你明白了吧。”
石家驹对丁力招了招手说:“其实我也有个秘密……”
丁力听话地凑了过来,石家驹一把搂住他的脖子,把他的脑袋夹在掖下,另只手只管在丁力的脑袋上敲爆栗,爆够了一脚踹倒,上去又是一顿胖揍……
其实也没打多久,最多也就半个小时,石家驹心满意足地站起身,对着夜空伸了一个懒腰说:“这下痛快了,好舒服呀。”
然后对躺在地上呻吟的丁力说:“这样吧,我看你也听有意思的,这段时间我工作压力大,你一周就来给我讲一次什么起点吧。”说完扔下几张钞票,头也不回地走了。
“55555555555555……为什么!为什么别人回到过去就要风得风,还有美女投怀送抱,我就要天天挨打?不公平!不公平呀!天杀的作者,我要回家,让我回去……我不干啦……”凄惨的哭嚎在大上海的夜空中回荡着,经久不息……
(本章完)

第十七章 清国密使
春节过后的中国东北犹如是一幅银妆素裹的山水画,然而在沈阳故宫的同治皇帝却没有心思观赏这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天国方向倾斜。一场缺乏战略目的的战争让一向以睿智著称于事“改革皇帝”的声誉受到损害,甚至有外国报纸称这是“一个老人帕金森证的先兆”。事实上这位老人也有他的苦衷。
每当想起日本的时候,同治皇帝总是感到脊梁骨发凉,总感觉到有一双绿油油的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狼子野心啊。
那新雨笔直地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这是他第二次接受皇帝的接见了。
“那卿,你为何不坐的随便一点呢?这不是在金銮殿上。”皇帝微笑地说。
那新雨恭敬地说:“是,陛下。”
皇帝用手掌轻轻拍着自己的额头说:“看看朕,老啦,忘了你们这些职业军人向来是如此的。”
那新雨道:“皇上阅历丰富,岂能和常人一般相比?”
皇帝说:“我就喜欢你们这些职业军人,连马屁都不会拍,比朝里的那些人强多了。”
那新雨原本是正红旗师团的一名旅团长,在战争初期以首先应用快速纵队战术而闻名于世。但令人奇怪地是,尽管最先应用快速纵队战术,但他的总战绩却只排名第四,联想到当时清军在一线展开了九个师团,这个战绩只能算是平平。所以当时皇帝招他进京完全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