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8部分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8部分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后世看水浒时,林冲、武松等几个人是他的偶像啊,今天看到偶像对自己如此热情款待,真是非常激动。

后来恍然意识到自己是对方的师兄,便渐渐平复了心里的激动。

显然周老爷子还在生卢俊义的气,宴席间一语不发,只顾着吃饭喝酒。

卢俊义和林冲已经熟悉了,相互交换了很多武学上的体验,友谊突飞猛进。

酒过三巡,林冲小声对卢俊义说:“你真的把老爷子气得够呛,他刚来我这里把我吓了一跳。老爷子本来就形如烈火,怎架得起你的胡乱猜疑,把他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你还是想想怎么消了他的气吧。”

卢俊义说道:“师父,我知道错了,您就别生气了,都是我没有照顾好周薇,都是我的错。”说着说着,卢俊义原来的回忆越发深刻,想起来红颜薄命的周薇,他竟然哭了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他的眼泪还有一部分为了后世那早就逝世的父母,也为了这一世早就逝世的父母。现在如果不把周侗老爷子拉回来,他可算得上是举目无亲了。

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冲切磋

看到堂堂的八尺男儿在自己面前嚎啕大哭,周侗顿时也手足无措起来:“哭什么哭,我也没有怪你,那是薇儿没福气啊。?”

卢俊义擦了擦眼泪:“我已经退了那贾家的亲事,因为我随后调查过那女子绝非良配。师父您还怪我冤枉你吗?”

周侗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不生气了,不过我还是想揍你一顿。跟我到外面。”

卢俊义跟周侗师父走到院子里,这里有林冲平时习武所用的各种兵器。

周侗师父善使枪,于是拿起一把红缨枪,卢俊义也拿起一把枪。

自从被史文恭两人联手打伤后卢俊义一直想让师父再指点一下,要知道到自己现在水平很难进步,除非能得到像师父这样的高人指点指点。

虽然周侗他老人家今年已经六十多岁,老不以筋骨为能,耍起枪来也用不上很大的力,但看上去他的枪却越打越快。

卢俊义不能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去磕挡对方的枪,只能跟着周侗的节奏出枪。

就这样,一开始两个人像是在互相表演枪法,一个套路打完接着又一个套路。

但周侗出枪越来越快,后来简直如同漫天飘舞的雪花,又宛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梨花枪神出鬼没令人胆战心惊。周侗此时貌似攻强防弱,露出了不少破绽。但刚看到那破绽,再去攻时,周侗的枪法又变了,出现的则是另外一个破绽。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百多个回合,尽管卢俊义看出周侗有许多破绽,但他一个都抓不住。

卢俊义暗道不好。突然周侗就轻轻一枪穿过卢俊义地枪网。又一用力将卢俊义敲翻在地。

周侗摇了摇头道:“你基本功到家。枪使得也到位。可眼力还是不够。不能料敌在先。不能在识破对方破绽后迅速反应。既然这个机会你抓不住。就会变成别人地机会。如果两个人防御能力都很强地话。看地就是把握机会地能力。而这一点你师弟林冲做地就很到位。”

卢俊义想起原水浒中林冲有个技战特点。就是斗到“分际”显神威。关键时候暴喝一声。手起矛落。解决战斗。这个特点表明林冲不但善于发现破绽。而且善于制造假相。发现了对手地破绽还不动声色。慢慢和对方耗着。等对方放松警觉。认为林冲地实力也就这样了。然后他就突然发力。一击得手。这种战法深合兵法。极具实战优势。堪称恐怖。看来自己还要多多加强一下这方面地能力。

周侗又讲到:“你出招速度有待加强。你速度上去就能压制住对方。你可以从容出招。而对方会迫于你地速度只能跟着你地节奏走。早晚会被你击败。”

卢俊义点头道:“师父说地是。我明白了。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周侗点头微笑道:“你地悟性不错。林冲。这句话记下了。”

林冲点了点头,拿起一杆枪道:“师兄,我们两个切磋一下吧。”

两人的比武煞是有看头。不同于跟周侗比,这两人都是年轻力壮,下手的分寸感也还不错,所以打斗起来没有太多顾忌,什么样的招数都敢用上,可以用龙争虎斗来形容。

既然林冲战斗的特点是先稳后猛,那么先把他的节奏打乱至关重要。如果让他稳定下来,再想找出他的破绽就会很难。

于是一开始,卢俊义就攻势凶猛,出枪一枪快过一枪,而且出枪特点怪异的很,林冲一下子适应不了这样的打法,狼狈应付,但很快就稳定下来了,如同大浪中的礁石岿然不动。

这战斗输赢无非决定两个方面:实力,临战身体和心理状态。实力就是战斗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战斗力取决于三个方面,力量速度技巧。

林冲的心理素质都很稳定,临战状态也一向保持的很好。这样的人除了遇到高上很多的对手,否则一般不太容易败阵。

战斗力方面呢,他号称小张飞,自然那力量不差,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那技巧那枪法差些能混得下去吗,所以他这方面的软肋可能就是速度。

面对水平低于他的人,自然可以用力量和技巧来弥补速度的缺陷,而让对手发现不了。但遇到卢俊义这种各方面都不弱的对手,自然捉襟见肘。

卢俊义在稳定防守的基础上,刻意加强了攻势,速度更快,更加的防不胜防。后来,都几乎出现古龙武侠书上的场景。他出枪了,但好像没有出枪。卢俊义的枪在空中乱舞,却不着痕迹,枪出无影,只听到空中出枪的声音。

站在圈外观看的林冲娘子和丫鬟们都看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白茫茫中一颗红点在乱飞。这是因为用的是红缨枪。

林冲面对卢俊义这不可捉摸的枪速,搞得乱了节奏,只好一枪枪的招架。

但是他出枪怎么会有卢俊义快,原来稳定百合还没有分出胜负。自林冲乱了阵脚,不出十合,卢俊义看出林冲出的枪软绵无力,看来已经失去信心锐气,就一下挑飞了林冲的枪。

林冲告负,不过并不气馁,原来在他心理也一直以为自己是赢不过卢俊义的。

林冲娘子忙上前把毛巾递给林冲,林冲温柔的看着娘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这一日卢俊义看着这小两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恩爱非凡的模样,心中苦恼的想:如果一直帮着林冲,那肯定会躲过高俅的暗算,但林冲上不了梁山,火并不了王伦,那名正言顺的拿下梁山就很有难度,难道要硬闯。

可是看他们夫妻这么幸福,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悲剧收场吗?卢俊义陷入痛苦的抉择中,后来想开了,反正还有两年呢,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您看到这里了,请休息一下眼睛,另外您觉得俺的书怎么样?还行的话,请收藏她,推荐她,支持她,她会越来越好看的;要是您觉得俺的书不好看,请告诉俺怎样修改,才能够入您的法眼,希望您在讨论区里留下您的真知灼见,只要俺能够办到,一定改正。您肯定是一个独具慧眼、目光远大的读者大大。)

第十六章 见到宗泽和李纲

周侗对卢俊义说道:“来东京一趟你也不容易,不忙回去,先在这里多住几日,我给你介绍几位前辈和师兄弟。”卢俊义点头应允。

吃过早饭后,林冲去殿帅府值班,林冲的娘子张云霞和那几个丫头又去逛街玩。

周侗带着卢俊义前往探望他的老朋友宗泽。

卢俊义当然知道宗泽这个后来的民族英雄同样也是后来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恩师。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碰到岳飞,这个后世的精忠报国英雄现在应该还是一个不满十岁的稚童。卢俊义在后世曾反复读过十多遍宋史,对宗泽的“壮志未酬身先死”地大呼“过河过河”常使卢俊义泪满襟。

这个国家从来不缺乏昏君和汉奸卖国贼危害葬送这个民族,如果没有祖逖、宗泽这样的爱国志士此起彼伏地撒头颅抛热血地力挽狂澜拯救民族命运,只怕这个有史以来最聪明最勤劳的民族早就成为了历史名词,只是可惜这些英雄们功败垂成,身死功灭,这么大好的河山屡次被蛮族侵略蹂躏糟蹋,真是可悲可叹。

宗泽字汝霖,浙江义乌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不到二十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产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元佑六年,宋廷举行省试、殿试,年已三十三岁的宗泽,前往东京汴梁应试。宗泽通过省试(礼部试)后,进入殿试。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

元佑八年,宗泽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宗泽到任不到一个月,就迅速而妥善地处理完该县历年诉讼积案,显露了他处理政务的才能,赢得了属吏们的信任和敬仰。宗泽在大名府的时候,跟卢俊义的父亲卢有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宗泽也认识卢俊义,只是宦途浮沉,卢俊义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到宗泽了。

离开大名府后,从元符元年至政和一年,宗泽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宗泽从政近二十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赢得了各地群从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然而,由于宋王朝政治极端**,权奸当道,因而宗泽长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

后来宋王朝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下令将登州等四州提升为“次边”,要选拔一些干练的官员充任通判。政和二年,宗泽升任登州通判。登州邻近京师,权贵势力伸手其间,如登州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都转嫁到当地百姓身上。宗泽上任后,忿然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

宗泽现年约五十岁,历尽宦海浮沉已经须发斑白,但腰板还很硬,声如洪钟。他和周侗是莫逆之交。早在宗泽在东京中进士时,两人就不打不相识成为了好朋友。宗泽虽是文官出生,但生性酷爱武艺、兵法,尤其是武艺,虽不及周侗精深,但也有一战之力。

此时宗泽正从登州通判任上述职来京,两个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好久不见,说不完的话,有对双方家事的关心,有对世事宦途的无奈,有对奸臣当道的愤慨,有对皇帝昏庸的痛心。

宗泽住在朝廷特地为回京述职官员建造地驿馆内。两个老人在热烈叙话时。卢俊义和原在宗泽房内叙话地两个年轻人相互认识了一下。真可谓见面不如闻名闻名不如见面。

这位看似文弱却声如洪钟、中气十足、约莫三十岁地文士。貌不惊人。竟然是这南北宋擎天巨柱李纲。卢俊义记得历史上李纲地有关事迹。也不禁深深为这位中流砥柱扼腕叹息。

大观二年(公元一一零八年)。李纲参加贡生考试。名列榜首。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法参军。政和二年中进士。任镇江府学教授。三年后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得罪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