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34部分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34部分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黑脸大汉骑在两匹乌锥马上对打。不会武艺地人看去。仿佛两团黑云在翻滚。

一人手持方天画戟。年约二十五六。皮肤黝黑。阔面环眼。长相粗野凶恶。脾气暴躁。打得不赢越发焦躁。卢俊义看地真切。此人正是人称恶吕布地史文恭。那天在卢府和栾廷玉联手打伤卢俊义后就逃回东京。继续做他地八十万禁军教头。和林冲是同僚。

另外一位持攒金虎头枪。年约二十二三。剑眉醒目。俨然一电眼帅哥。只是黑了一点。只见这位帅哥马术惊人。人马合一。枪术更是惊人。但却怎么也奈何不了戟法精湛地史文恭。

卢俊义看了那手持虎头枪地小伙子。顿起招揽之意。便问了一下林冲:“这位少年是何方神圣?”

林冲问了一下周遭的同僚,答道:“据说是童贯西北军中第一高手,姓韩名世忠,官封武副尉,此次跟随童贯进京述职。童贯和高俅两位大人兴致来时,约好西北军和禁军高手比武,这是第三场,前两场俱是禁军获胜,这场很难说,所以高大人可能是想让我过来帮忙。”什么,韩世忠,想不到此刻他在童贯军中服役,以他的个性怎么能跟童贯混到一起,难怪只是小小的武副尉,肯定是跟这童贯尿不到一个壶里,被童贯刻意打压所致。(废话,谁能跟宦官尿到一个壶里呢。)

卢俊义看了看前方高台上中间的两个人,童贯和高俅这两个老贼还挺有兴致呢。

很明显那个有三缕长髯,面白如玉的家伙是高俅,这厮居然还是一个帅哥呢,难怪人家说这宋末几个乱臣贼子都是仪表堂堂之辈。

另外一个下巴有少许胡须的应该是童贯了,一个宦官长的长出胡子这么有突破性,也算难得了。细看下去,这童贯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真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

两人看的兴高采烈,显然都是懂得武功之人,但是下属杀红眼等下就要两败俱伤这个情形他们可不管。想到这两个人把持北宋军事大权,把本来就很不堪的北宋军队整治的更加不堪一击,就忍不住想出手刺杀这两个贼子,但看了看旁边的禁军和西北军高手几百人林立着,好几个武功不亚于自己,就不愿妄动。

韩世忠史文恭两人越打越激烈,枪和戟一个快过一个,交织在一起。打了两百多回合,两人都累坏了。但没有分出胜负都不愿意停止,再加上杀红了眼,于是开始性命相搏起来,不加防御的展开攻击。你刺我一枪,我划你一戟。顿时两人身上伤痕累累,血肉横飞。

由于林冲和那两个人功夫在伯仲间,其他的教头也没有一个胜过此二人的,所以大家都目瞪口呆看着这残酷的打斗。上面两长官看到血肉横飞的场景更觉刺激,一个劲的大声叫好。

上面高俅还在一个劲地说:“这样才过瘾嘛,刚才那两场太平淡了,一边倒,没意思。童大人(自从童贯掌握了军权后,一般官吏都不再称呼他为公公,而是大人或者直称枢密),你看这场恶斗是不是有点像是三国里的张飞战吕布啊。”

童贯捏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胡渣,原本铁青色的脸色更加铁青,看来这一场打下来顶好也是个两败俱伤,加上前二场,自己这番可要在这白脸老贼面前丢了面子。

两个老贼,一个得意忘形,一个阴沉失意,却都忘了或者说根本不在意,就让这场比武更加惨烈地继续下去,像是罗马斗兽场里的奴隶主在观看角斗士的比赛一般。

卢俊义看着不对劲,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这两个老虎都会交代在这里,自己以后还要用他们呢。这史文恭的将略不太清楚,但他的武功却甚是猛,曾经在水浒里三十合大败秦明,秦明落荒而逃。而韩世忠不用说,绝对是这宋末首屈一指的名将,武艺兵法韬略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如果自己再把儿童时期的岳飞也收服了,看你赵宋王朝还能支持多久。

想到这里,卢俊义环视左右,希冀着在场的西北军和禁军的高手能够出头一个去解难,可是这些人都慑于没有高俅、童贯两贼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

第六十八章 一枪救二将

卢俊义看情势越来越危急,再打下去,这两个未来名将就要报销当场,便不顾一切地冲进场里,从兵器架子上拿起一杆丈八铁枪。

奔到韩世忠两人马前,朝天举着枪,使了一招后世的太极枪“四两拨千斤”,插入两人兵器网内,巧妙一拨一挑,把韩世忠的錾金虎头枪和史文恭的方天画戟挑飞,又左右开弓,把两人打倒在地上,两人摔倒在马下当场昏厥过去。

一旁的林冲等人赶紧冲进去把这两个人抬出练武场,送交随军大夫看治。

台上的高俅勃然大怒道:“哪里来的毛头小子,敢打扰老夫看比武的兴致,左右,把这厮给我拿下!”

童贯忙制止了他道:“太尉,休要动气。你我刚才看得入神,忘了终止比武,如若这厮不前来分开,我等必定会损失一员猛将。这人虽然莽撞无礼,但也算有功之人。”

说这话的同时,童贯暗下招揽之意,便不顾高俅的脸色如何,向下喊道:“这位壮士,请留步,你姓字名谁,来自何方,看你显然不是军中人士。”

卢俊义当了一回出头椽子,挺后悔的,怕被这老贼两个盯上。当把那两个愣头青从马上抽下去的时候,就急忙想跑出练武场。谁知道这童贯反应甚快,叫住了卢俊义。

既然老贼发话,卢俊义不得不停住脚步,无可奈何的回头行个大礼道:“小人河北人氏,姓卢名俊义,来此一是来学习军中各位英雄好汉的绝世武功,二来是想瞻仰一下我大宋的威武雄壮之师。大人文韬武略,文治武功,又有如此骁勇下属,定可迅速平定西夏。小人对大人的敬仰之心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卢俊义之所以不顾脸面,说出这等恶心话语,也只是想在瞬间博取童贯的好感,而消除掉自己误闯军营和冒犯太尉枢密使虎威的罪名。高俅这厮,一贯嫉贤妒能、排挤强人的货色,曾经在水浒中将王进、林冲、杨志等能人都一一赶跑,指望这厮能看在童贯面上不置自己于死地就好了,还能奢望别的吗。

童贯闻言大喜,这些年没有听过这般新鲜的马屁了,便笑逐颜开道:“玉举体也难以办到。功夫高些也不必这么嚣张嘛。”旁边跟随的徐宁等人哈哈大笑起来。

韩世忠肃容道:“若非卢大哥,我们二人就会两败俱死。此等救命大恩,焉能不谢。”

卢俊义暗想,这韩世忠此番既已跟随童贯,自己毫无势力,他肯定不会跟随自己,那就等那金军入侵再伺机把他收服吧。便说道:“我观韩老弟气宇轩昂文武双全,必定不会沉郁太久。日后你发达后,希望你能记住今日的话语,答应帮愚兄做一件事情。”

韩世忠爽快答道:“漫说一件,就是十件,百件,也无不可。”

史文恭感激涕零道:“师兄,我上次伤了你,你不怪我,还出手救我。虽然师父把我赶出师门,我还认你做我的师兄,想让我做什么事情,您尽管说,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

卢俊义哈哈笑道:“也不用上刀山也不用下油锅,作为你们的兄长,绝对不会让你们再有危险的,我只是希望以后在你们这一辈子的关键选择上能够听我的良言相劝。”

韩世忠两人暂时不明白卢俊义这句话,但显然对他们没有歹意,就欣然同意了。

就在这三四天内,卢俊义在军队这边和未来的几位大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个友谊也必将推动彼此的命运向前再向前。

第六十九章 张叔夜

在卢俊义快要撑不下去,快要被禁军和西北军的将领教头们联合起来的车轮战给磨垮了的当口,西夏那边再度生事,童贯又要领着手下将领赶赴边关。

童贯那道命令就此作废,卢俊义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再去天天被车轮围攻了。这些日子高俅不知在忙些什么,没有找卢俊义的晦气,卢俊义也懒得将自己的热脸去凑那混蛋的冷屁股,就在童贯离京以后,卢俊义也告别禁军的诸位将领和教头,从此不再踏入高俅的视野。

卢俊义迟迟下不了决心去青楼找李师师,要知道他在他的后世今生,他从来没有主动泡过妞,也从来没有嫖过妓,从来不知道青楼是何种样子,这种未知的淡淡的恐惧让他找遍了理由,逃避着不去。

童贯离京的第二天,卢俊义想到他还有一位朋友还没有看望,正是即将中进士的李纲。

到了李纲所住的‘有间客栈’(嗨,又是卢氏产业),正好遇到李纲在屋里温书。李纲刚参加完会试,得中会元,正准备参加殿试。

李纲见卢俊义到来,欣喜非常,一把拉着卢俊义的手说道:“俊义,今番得中会元,多蒙你的吉言,真是非常感谢你给我信心。”

卢俊义笑道:“你我兄弟客气什么,我对你的祝福是有效的,我心里也颇为高兴,希望你再接再厉。”

李纲冷笑道:“这殿试乃是皇上亲自面试,皇上素喜风花雪月诗词,不好宏文策论,看来这番进士前三是不可能了。”卢俊义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赵佶那昏君肯定会如此。

两人正在叙话间,从客栈外腾腾跑进来一人,只见此人约二十六七岁,身高七尺多,脸型窄长消瘦,皮肤稍黑,浓眉大眼,声如洪钟:“李兄,大事啊!”

李纲见到那人惊慌失措的样子忙道:“陈东贤弟,这么惊慌所为何事?”

陈东,就是那个屡次上书铲除六贼建议徽宗钦宗立李纲为相的太学生陈东?

陈东显然是脾气急躁之人。进来拉着李纲地袖子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说:“右司员外郎张叔夜大人地从弟是御史。曾经弹劾过蔡京。如今蔡京重任宰相。迁怒于张大人。找了个莫须有地罪名把张大人贬斥到西安州仓草场。我和同学前来给张大人送行。你也一起来吧。”

李纲被陈东拽拉地跟头流水似地。卢俊义忙上前拉住陈东言道:“陈贤弟。你我皆可以前去给张大人送行。唯李纲不行。那蔡京心胸狭窄。谁去给张大人送行。改日必被蔡京那老儿视为敌人。李兄尚未殿试。还未授官。此时一言一行都关系前途命运。即便心中再多义愤。也不能让这小人从中作梗。”

陈东愣了一下。醒悟过来:“兄长言之有理。不知怎么称呼?”

李纲在旁介绍:“此乃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

陈东也是一文武双全之人。对于武功高强、人品出众之人也颇多赞赏。再加之宋朝乃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不抑商地朝代。商人在这个时代并没很受歧视。陈东迅速跟卢俊义热络起来。

陈东想了一下:“那好吧。李兄。你就在屋里温书。我跟卢兄两人前去送行就可以了。我会代你给张大人致意地。”李纲也觉得卢俊义言之有理。不再坚持要去。遂留在客栈。

这张叔夜先前曾出使辽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扬大宋之国威,时下学子纷纷引为榜样偶像。络绎不绝的送行之人都是热血学子,冒着被蔡京老贼嫉恨的危险前来。

卢俊义也前来送行的一个原因跟这些学子一样,钦佩张叔夜出使辽国时的不卑不亢扬我国威,忿恨于蔡京老贼的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的卑劣行径。另外一层,他知道这张叔夜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