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20部分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20部分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便渐渐大为不满,员工流失率越来越高。

卢俊义看大势有些不妙,便开始分析原因。他发现下面的掌柜们和高级伙计们(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和他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委托这些人经营管理他的资产。但事实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他和这些下属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需要依赖下属们的“道德自律”。他和下属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他希望其持有的财产价值最大化,下属们则希望自身效能最大化,因此他和这些下属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这些下属们的行为。

多发薪酬和奖金行吗?不行,因为一般以盈利目标的考核来确定这些下属的收入,因此与这个实业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整个实业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这些家伙有可能为了短期的盈利目标而牺牲实业的长期利益。但是从卢俊义这个家主的角度来说,他关心的是整个家族生意的长期价值的增加。

为了使这些下属们也关心他卢俊义的利益,就需要使这些下属们和他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使一些骨干下属们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下属们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下属们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基于以上的考虑,卢俊义义无反顾地采用了现代的股权激励制度,给下面的骨干员工们一定的股份,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这个家族生意的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激励他们勤勉尽责地为家族生意的长期发展服务。

这样一来,也将下面每个行业、每个店铺的兴衰跟每个重要相关人物的利益紧密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一下子就将散漫的人心收拢了起来。

这个不单单是给白道生意出的,黑道的也一样,共分作三类股权,卢俊义本人的是资金股,下面管事的是管理股,有技术的是技术股。

比如武馆经营这块,为了激发那几个教头的热情,卢俊义出了所有的资金却只愿意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周老爷子占百分之五的技术股份(老爷子要这些钱自己花着舒服,不用老是向这个徒弟女婿要,觉得有面子,还可以做些善事,逢年过节给那么多晚辈压岁钱也出手大方多了),王进、时迁、朱武百分之三的技术股份(时迁的情报支队暂时编入武馆的财政),道嗔、史进各自百分之二的股份,陈达、石勇各自百分之一的股份,有百分之五贿赂给梁中书寻求他的暂时支持,剩下的分给具体负责经营管理的几个卢家子弟作为管理股份。

黑道生意里面。每种生意卢俊义都占有百分之八十地资金股份。燕青占有百分之十。剩下地具体技术和管理人员占有剩下地百分之十。比如卢俊杰和段景柱在贩马收益上各有百分之三地股份。杨春和卢旺达做奴隶贸易地各有百分之三地股份。

而在白道生意上。外表看起来是卢俊信占有百分之八十地股份。但作为实际家主地卢俊义占有地资金股份为百分之七十。卢俊信为百分之十地管理股。其他负责地兄弟各占百分之四地股份。有百分之五是贿赂给相应地地方官员地。下面地掌柜和高级伙计们共分得剩下地股份。

而且还纳入了绩效考核机制。按照每人地业绩表现。表现不好地人(占百分之十地名额)地股份占总股地千分之一会分给表现好地人(占百分之十地名额)。每半年做一个绩效考核。

这股份制落实下去。等大家都理解了。便皆大欢喜。主要技术型、管理型地负责人和下面地技术、管理骨干地积极性、能动性都极大地调动起来。短短半年总结时。就发现总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提高了三成。

这些股值并不会空放在卢家地钱庄里。除了卢俊义本人地要作为日后地起义军费。其他人也踊跃把自己地那份集中到卢俊义这里。寻求大老板获得更大权力以后地更大地收益。打个比方。卢家赚了一百贯。卢俊义收到八十贯。其他地各自三五贯。准备起义和起义以后要花费地不止八十贯。那么其他人也要出钱。但是这帐会记着等到成功后连本带利一并奉还。

通过这样、那样地创新改革。卢氏实业这百年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第四十一章 金点子

卢俊义特别把自己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些生意场的经验分享给家族生意上的重量级人物,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用这宋朝的语言灌输给这些掌柜们。为此特别开办了十期的培训班,由卢俊义亲自来教授。卢俊义这个后世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新生而来,脑袋里充满了二十一世纪先进的经营营销管理理念,只是转化为这个时代的词汇耗费了好多脑细胞。最终赶鸭子上架填鸭子教学,把下面上百个行管、分管们培训成了跨时代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卢俊信本人除了掌管所有白道生意和向卢俊义汇报请示外,还负责镖行和货运的生意。

镖行是护送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收取高额的保镖费用,这样的一靠平时和绿林朋友的交情,二则是靠个人的艺业。卢俊信原本在江湖上闯出了不亚于卢俊义的名号,不仅靠的是武功,更重要的是信用,所以江湖朋友都会给几分薄面。卢家镖行的镖师出自卢氏这个武术世家手下功夫都很了得,遇到新出道的劫匪也都能应付,所以一直也没有出什么事情。

而货运是依靠卢氏庞大产业链的支持,卢家生意几乎都需要物流行业,这好似人体的动脉,这么重要的行业当然也是家族长老们认定最为可靠的人去负责。卢俊信虽然原来对没有当成家主耿耿于怀,但此人有君子之风,还是继续踏踏实实为家族做事,从不在后面搞三搞四,渐渐地卢俊义也对他有了很深的信任。目前这个货运受限于陆地,日后自会发展海洋。

卢俊义给卢俊信出的点子就是,设立财产保险买卖,跟后世的财产保险公司相似。这个财产保险凭借的是雄厚的卢家势力支持和卢俊信的信用。客户是其他有名有信誉的镖行和货运行,虽然冤家路窄,但卢家会派人帮助你们成功走货,每次按照货物价值缴纳百分之一的保险金,走货成功大家都好,如果有什么损失由卢家包赔全部货物,那出了保险金的镖行和货运行不用包赔。这项业务马上受到了相当多中小型的镖行和货运行的支持,后来大型的镖行和货运行也成为了俊信财产保险的客户。由于这项业务的跨时代,迅速占领了宋朝的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虽然后来有人跟风做也无力与俊信抗衡,这业务的盈利后来还远远超过卢俊信原本的镖行和货运行。

卢俊孝是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好人,人品口碑不错,但没有太大的创新突破能力,适合守成,所以他就帮助卢俊信去管理一些相当传统的行业,如田地收租,买卖瓷器、茶叶、丝绸、粮食和经营客栈、酒家。

卢俊义给他出的点子是类似后世耐克等世界名牌的战略。像瓷器、茶叶、丝绸、粮食作物乃至客栈、酒家都要申请品牌。先自己做到有名气和市场占有率以后,便要迅速扩大规模,发展供应商和代加工商,自己转而做品牌的宣传推广,那些下游商人负责生产或销售。卢俊孝本人能力有限,但娶了一个好老婆张玉容,虽然是屠夫之女,但对于生意方面特有天赋。卢俊义说出的她能举一反三,随即她确立了“青花瓷”瓷器,“铁观音、大红袍”茶叶,“天蚕丝”丝绸等名牌,并发展出“有间客栈”“有间酒家”等连锁企业。

卢俊礼文人气质浓厚,但也不乏生意头脑,主要负责书院、印刷局、当铺、药铺等有点知识含量的生意。卢俊义给他出的点子就是多印些些唐代传奇小说和宋代话本小说,大部分不喜欢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市民踊跃购买这些快餐小说。还有这个时代市民都挺八卦的,那就再印些知名才子佳人的风流艳史绯闻什么的,比如《柳永和他的十个红颜》之类的,夹杂点黄色,卖疯了,一版再版。还有一个既可以赚钱也可以净化社会风气的事情,就是创立一份报纸《大宋日报》,开始就一张四版,一版罗列官府政策并写些拥护朝廷政策的文章,一版社会新闻人物百态生意动态,一版文学诗词名人绯闻,一版则是广告。

卢俊智喜欢动手发明,他就负责家具店制造场各种矿场等有些技术含量的生意。

前几个月卢俊义从东京托人买回了沈括的《梦溪笔谈》给卢俊智,卢俊智看了深有心得,正在埋头研究那石油(请注意石油这个名字是由沈括起的,他还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卢俊义出的主意莫过于家具、农具什么发明出来一定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既然政府没有这个概念,那你卢俊智要注意到,做些用户可以认出但其他人仿制不了的印记,这个对卢俊智小菜一碟,但很重要,一定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另外因为凌振和汤隆这两个大师还没有到,所以大炮和兵器方面的革新还可以缓缓。卢俊智以后是要跟到梁山的。

卢俊勇是个武痴,虽然天赋一般,但勤学苦练,毅力非凡。自从俊义武馆成立后没让他来负责,他天天来踢馆,但天天被王进、道嗔收拾的狼狈不堪的滚回家里,结果第二天又过来,结果经过这两个教头的联合摧残,他武艺突飞猛进,后来竟然能和道嗔打个平手。

他是负责负责石料场、丝织场和其他矿场的那些家族犯人的监督工作还有其他白道生意的安保问题。因为这个是辅助支持性质的工作,没有什么直接效益,而且还挺闲。wωw奇Qìsuu書còm网卢俊义就让卢俊勇负责组织家族所有男女们分别进行一季度一次的运动会,提高卢家家族人员的身体素质,后来到梁山也是如此。

(您看到这里了,请休息一下眼睛,另外您觉得俺的书怎么样?还行的话,请收藏她,推荐她,支持她,她会越来越好看的;要是您觉得俺的书不好看,请告诉俺怎样修改,才能够入您的法眼,希望您在讨论区里留下您的真知灼见,只要俺能够办到,一定改正。您肯定是一个独具慧眼、目光远大的读者大大。)

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

前面做了那么多事,就是为了财富的积累,但内部如果多出几个硕鼠和蛀虫,一切的财富都会被败光了。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家族也如此。

贪腐问题自古以来便随着人的私心贪念的膨胀和社会风气的恶化,越演越烈。即便是在儒家学说鼎盛、道德观甚重的宋朝,贪腐问题也是异常严重。

宋朝是很重视反贪,赵翼云:“宋以忠厚开国,凡罪罚悉从轻减,独于赃吏最严。”王安石也说:“今朝廷之法所尤重者,独贪吏耳。”行政上,宋设反贪局,时称皇城司。神宗时,更是重禄重法,一边高薪养廉,一边重惩贪污。但是没发现有什么效果,北宋的贪污**状况可谓愈演愈烈,以至于时人李新说:“廉吏十一,贪吏十九,”而最清廉的宰相王安石也悲观地认为当时的清官“千百而无十一”。王安石说的不错,整个宋朝除了他自己,还只有包拯、岳飞等寥寥数人算得上真正的清官,赵普、蔡京、秦桧、贾似道之类的大贪官前腐后继。

而作为宋朝一个缩影的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