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131部分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31部分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不是就一定要用燧发枪了呢?不。这种前装枪跟后面地一种枪比起来相形见拙。

到17世纪末。德国和法国用地枪枪膛内刻有螺旋沟纹。即现在地膛线。能使得弹头射击后发生旋转;以保持它在空中飞行时稳定。从而使步枪地命中精度大为提高。15世纪至l8世纪;与当时技术条件相适应。步枪都是前装式。前装枪使用了300余年。至19世纪;随着工艺技术地发展。出现了切实可行地后装枪。l9世纪初地1805年。英国人阿加尔发明了铜火帽、内装雷汞。但只供猎抢使用。到了l9世纪40年代。它才在军用步枪上得到应用。l9世纪军械家们集中解决地是步枪地射程、精度、射速和装填等问题。因为过去使用地是前装枪;所以首先要解决地是装填问题。把球形弹头改成圆柱形;这是一大进步。因为这样一来。装填时变形可小些。而且重量相同时。圆柱形弹地直径可以小一些。这就为减小口径提供了条件。l9世纪50年代。步枪地口径还在15……18mm之间。到了60年代;大多数地步枪口径已经减小到11mm。口径减小得到保证以后;就要解决后装问题并且要使用定装枪弹。1840年;普鲁士首先使用德莱寨后装枪;即弹药从枪管后端装入。并且用击针发火。因为这支枪是德国人德莱塞发明地;故谓德莱塞针刺击发枪。据史料记载。普奥战争中。此枪大显神威;使普鲁士军队把奥地利军队打得落荒而逃。1884年;法国工程师维耶里发明了无烟火药。这样。雷汞、铜火帽、枪尾装填、定装式枪弹和无烟火药使步枪发生了革命性地转变。

上述即是从火绳枪、燧发枪等前装枪到后装枪地发展简史。卢俊义了解这个发展历史。所以他可以绕过很多弯路。雷汞、铜火帽等物事陆续发明出来。枪尾装填、定装式枪弹地结构设计也顺利完成。美中不足地就是这个时代地铸造和金属加工技术深不过关。使得这种超越时代近七百五十年地物事没有发挥出它最强悍地威力。

首先先搞出一台车床、一台铣床和一台磨床。在北宋末年也不可能会出现有多高精尖地机床。自然都是卢俊义领着他梁山山寨装备部地工匠们搞出来地山寨机床。

卢俊义在前世读的是机械制造,虽然现在有些遗忘了,他还是绞尽脑汁绘制出车床、镗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内圆磨床的大致草图,然后亲手指导汤隆等人来制造。费了好大功夫,陆续出了螺纹车床、齿轮加工机床,以及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然后又创制出了更先进的车床,可以由丝杠传动刀架,能实现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龙门刨床、卧式铣床、外圆磨床、滚齿机和插齿机也陆续出现,都从蠢笨粗糙的山寨版模样慢慢地进化到接近近现代的模样,与此同时就是依托于这些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枪炮军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先做出步枪的模型,再根据模型进行铸造和锻造,加工螺纹膛线和相应的机关、顶针和保险结构,然后打磨组装成型。

拿到这种步枪后,卢俊义觉得似乎差点什么,回想起以前看过的抗战电影,对,刺刀。欧洲早期的刺刀还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射击的时候要把刀拔下来,很麻烦。后来有了卡座,现代刺刀才应运而生。到此时,卢俊义便又在步枪上设计了卡座刺刀。虽然不足以抵御这个时代的骑兵,但聊胜于无,总比被敌人围住了,拿步枪当铁棍砸要好吧。

步枪的最后定型是到莱芜钢城的第三个月,打造成的第一把枪让卢俊义大吃一惊,好像他军训时用过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只可惜不是自动的,不过依然好亲切,因为是在莱芜造的,便命名这北宋末年的步枪为莱芜枪。等无烟火药被卢俊义给研制出来以后,自动步枪的出现也为期不远,当然这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第一百一九章 围魏救赵

在呼延灼离开梁山前去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之时,卢俊义就让石秀在青州加派特工人员,所以呼延灼、花荣等人剿灭三山宋江败走的事情,卢俊义一清二楚。

卢俊义并不感到意外,虽然那个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两个家伙狼狈为奸,都是狡猾阴险卑鄙狠毒之辈,但他们与将门世家出身的呼延灼、花荣等人相比,统兵练兵用兵之道逊色太多。卢俊义现在总算看清楚了,虽然他来到的是北宋末年水浒时空,但已经完全不同施耐庵那本水浒传里描写的世界了,没有施大爷的偏爱,没有施大爷的胡乱书写,宋江和吴用技止于此,顶多能做祸国殃民的野心家阴谋家,要是他们是能击退童贯和高俅,能平定辽国和方腊三大寇,怕是黄巢和张角等人早就统一中国了。

阴谋家能窃取一方势力的领导权,却不能将一方势力带到最后的胜利,如隋唐李密之流。梁山义军是缩小版的瓦岗义军,宋江之于晁盖,也神似李密之于翟让。

表面上看来,晁盖是死于一次意外的战斗,被一个叫史文恭的对手放了一支冷箭,而这支冷箭上面竟然还有毒。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那样吗?史文恭的箭法有那么好,能够在黑暗之中百发百中?敌我双方中,只有一个人的箭法才能这么厉害,不错,是小李广花荣,原来宋江的嫡系,施大爷还让这位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神箭手替宋江陪葬,不禁让人想起来至死跟随李密地瓦岗寨神箭手王伯当。

而那个时候。在梁山泊里,上上下下以宋江为老大的日子已经很久了。鲁智深刚上梁山不久,就去找宋江说,自己有个好兄弟叫史进的,在少华山上当强盗,自己想叫他到梁山来,宋江的回答当然是只有一个字………好。后来当听说鲁智深和史进在华州有难,于是梁山马上派出了大军去救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人去找身为梁山之主的晁盖商量一下该怎么做。现在想来,其实在那个时候,晁盖就已经死定了。当然。晁盖作为一山之主。要杀他可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梁山上的第一个老大王伦就是被自己的手下也就是梁山上的英雄们杀死的。这些人中间有晁盖自己有林冲也有吴用。可是杀王伦容易杀晁盖难,难就难在晁盖的名誉不错。如果就那样杀了他,那宋江就不会被人称赞为有情有义是个恩惠遍及山东河北两省地及时雨了。所以只好借敌人地手来做这件事了。这个敌人就是史文恭。

这个史文恭是梁山的对头曾头市的武功教师。武功大概很不错。可是他真地有杀晁盖吗?除了在某个黑夜里被人认定为是他放箭杀了晁盖之外。再没有见他放过箭。也就是说,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人真正看见过他的箭法。更确切地说,至少是梁山上的人没有看见过。而且像他那样身份的人会在黑夜里放毒箭,在连对手也看不见的情况之下?史文恭也不会无聊地在箭上刻上自己地名字吧,剑上还差不多。绝对是宋江一党欲盖弥彰之举。

正因为晁盖已经知道了是谁杀死他,所以他才会说,“那个捉得射我死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而不是直接把这个位子让给宋江。而宋江也才会在做了梁山泊主之后。不思报仇,一直糊弄了很久。才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去大名府把完全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卢俊义骗上山来。很久以后。宋江才决定出兵攻打曾头市,理由竟然是:“前者夺我马匹,近又如此无礼…………此仇深入骨髓,不报得,誓不回山。”晁盖地仇?说说而已。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了解,卢俊义才千方百计不想让宋江上梁山,而宋江也识趣,不上梁山找抽,与狗头军师所谓智多星吴用王八看绿豆对眼了,狼狈为奸,去了饮马川逼走了铁面孔目裴宣,然后收拢四方真正为恶之徒。现在宋江和吴用被呼延灼击溃了,不知道投奔何处,也不知他们将会掀起怎么样地风云。面对这两个阴谋家的合谋,说实在地,卢俊义还满怀期待的,只要他们不要整天假扮这个假扮那个那么低级就好了(仔细分析宋江、吴用地计策,多是派人假扮成什么什么,然后混进去,乘乱起事,这种计策忒弱)。

宋江被击溃做了丧家之犬,让卢俊义的一个担心暂时放下,另一个担心又应运而生。呼延灼击溃宋江的乌合之众后,招揽了精锐俘虏二万多人,再合上原来的人马,共计七千骑兵和六万步兵,现在逐步推进,驻扎在淄州博山,距离莱芜只有一百多里,随时就能进犯莱芜。

而目前的莱芜有近三万五千梁山义军,火炮和火枪也才刚刚试产没有形成规模,这一战也不是在卢俊义业已熟悉的梁山水泊附近,所以卢俊义稍微有些担

但是担心只是担心,并没有到害怕的地步,卢俊义急令许贯忠、王进和林冲处各调两个团增援莱芜。梁山留一万六千、东平府和独龙堡各留六千,以这三人的才能足以防御。

数天内。急先锋索超带着独龙堡地二个团。青面兽杨志带着东平府地两个团。阮小五带着梁山水师地两个团陆续赶到。多了六个团一万二千人。莱芜已经有四万七千名义军将士可供卢俊义做从容地战术调动。

卢俊义现在有朱武做军师。下面有病尉迟孙立、没羽箭张清、托塔天王晁盖、急先锋索超、扑天雕李应、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一丈青扈三娘和岳飞等诸将。可谓兵精将勇。

数天后。当探听到呼延灼率军离开博山向莱芜进发时。卢俊义也率军离开莱芜向东进发。他并不是去跟呼延灼对战。而是要套用一个古老地计中计。这个计中计最狠地地方在于。呼延灼明知道这可能是一个计中计。他还得往里面钻。

卢俊义留下病尉迟孙立、青面兽杨志等人协助朱武防守莱芜。防守莱芜地主力是孙立地水军陆战师。因为这个莱芜城正依托着汶水。且孙立率兵扫荡了沂蒙山区。他地一万人都有些疲惫。正好歇息着。以逸待劳等待呼延灼。

卢俊义地大军兵分两路。乘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莱芜。莱芜地大城还没有建好。等待呼延灼地是易守难攻地莱芜要塞。而这个要塞上地旗帜似乎没有减少。

卢俊义率领三万步兵。带上十天地干粮。偃旗息鼓。悄无声息。翻过鲁山直插青州。而没羽箭张清带着七千骑兵。给马匹地嘴巴塞上嚼子。给马蹄子缠上布。悄无声息绕过鲁山。从沂源绕道到临朐。经过一天一夜地急行军。卢俊义和张清顺利在临朐会师。歇息半个时辰。便开始攻打青州。义军地攻城之势看似很激烈。弓弩齐发。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异常紧张。

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见势不妙,忙派出忠勇的亲兵冲出重围,送信给呼延灼,让他回援。

慕容彦达派出送信的亲兵受到了梁山义军的拦截,受了重伤,等他到了呼延灼大军之中时,就支撑不住,昏死过去。

呼延灼摊开慕容知府的信函,大惊失色,忙派人叫来花荣、秦明和黄信,商议挥军回援之事。秦明细细看了那信函,他认得慕容知府的笔迹和印章,定然没错,便叫道:“卢贼狡诈,竟然行围魏救赵之计,逼我们退兵。但如今也只有退兵回援而已。”

花荣说道:“呼延将军、秦将军,我觉得卢贼之计并非这么简单,他很有可能效仿我们那次讨伐三山的计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在我们身上。我们不如先攻下莱芜,然后再一鼓作气攻下梁山水泊,断了卢贼的根本,逼着卢贼回师,到那时我们围点打援,一举剿灭卢贼的梁山余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