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80部分

中华大帝国-第80部分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刚听了,暗中点头,表面上还是愁眉苦脸的。

“卡耐基先生,最近我国正在发行五千万元的战争公债,销售的很不理想。我这时候心乱得很,没有精力思考其它的事情。”

看了看赵刚的苦瓜脸,卡耐基对债券倒是十分高兴趣:“不知道发行债券的抵押是什么?”

赵刚的回答很干脆:“发行债券地抵押是国家的信用。这还不够吗?”

卡耐基有些失望:“大清朝借钱都是拿国家的关税、盐税作抵押的,你这样没有抵押物地债券很难卖出去的。”

赵刚在这方面知道的很多,也给了他一句话

“贵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发行了那么多的债券。用了什么抵押?”

卡耐基想了想,说道:“我们有公正,廉洁地财务制度,可以确保国家的每一分借款都用在人民身上。不会贪污。可是贵国的财务信誉十分的差。”

卡耐基说美国政府廉,自己也有些脸红,但是和清朝比起来,他这么说也是没错的。

赵刚想了想,沉思起来,他一直致力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可是在十九世纪的中国。这种想法就显得十分可笑。就连赵刚本人也不时地接收一些贿赂,不收的话别人以为你要对付它,以后办事麻烦多多。现在建立一个廉洁政府的理想正在远去,但是美国政府是怎样处理这类事情呢?

“卡耐基先生,你要怎样才能购买我国的债券呢,说出你的想法,我知道您是一个睿智的人,对您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到您的。”

卡耐基笑笑“赵总统,我不能给你提出什么建议,但是我们国家最近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发起一项‘清洁美国’行动。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妨找他们问问,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廉洁的政府。”

赵刚记下来,吩咐副官去办。转过身来对卡耐基说道:

“这五千万的债券就交给您了,三年期,年利5点,到期一次付清本利。我可是十分照顾您老呀。”

卡耐疾苦笑:“赵总统,我想问你一句,你的钱买这5万也足够了,为什么自己不买,给我这个老头子买呢。”

赵刚笑笑,有点象一只狐狸,“我的这些钱,都有固定的用处,再多也不够用,哪里还能买债券呢。”

卡耐基再三追问,赵刚也是不说,卡耐基也不再纠缠,跟赵刚把协议签了,剩余的事情自然有手下人去答理,推辞了赵刚的挽留,老头子自个竟扬长而去了,远远的还听见老头亨着小曲,竟然有些江南俚语的味道。

看着卡耐基潇洒的身影,赵刚羡慕的叹了一口气,老头想做就作,想走就走。可他就没有这么惬意,下午还要接待鲁登道夫,这次鲁登道夫可是以德国特使的身份来见他。赵刚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恨恨:“德国人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上次将金州拨给他们,他们还不满意,竟然还要几个港口,攻打菲律宾事也是首尾两端,还想乘虚而入。这次,还不知道有多少非分的要求,最好不要太过分。”

赵刚的猜想成为了现实,等他从厚厚的文本中抬起头时,眼中精光一闪,鲁登道夫将头扭到一边,不敢看赵刚。

赵刚将文本合上,长长呼出一口气,“鲁登道夫少尉,如果我把这几百人交给你,并且要你将他们训练成无敌的勇士,你敢承担这样的重任吗?”

鲁登道夫面色羞愧,不发一言。

赵刚又问道:“鲁登道夫将军,我把几万军队交到了你的手上,然后是十几万,几十万。。。。。。”

鲁登道夫头低了下去

“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吗!如果按照信上所说的,那军队还是我的军队吗?如果同时接到德国皇帝和我的命令,这支军队会执行我的命令吗?回答我,东北共和国的将军。”

鲁登道夫还是不能回答,有时候,不回答就是一种回答。

过了良久,赵刚站起身来,目无表情,对鲁登道夫轻声说道:

“鲁登道夫将军,鉴于你们国家所提的要求过于无礼,我认为你们这些德籍教官已经不适合在东北军任职。我以东北共和国总统的名义,解除你们的东北军军籍,此命令即日起生效。”

说完话,赵刚就出了门,将鲁登道夫一个人留在屋子里面。

鲁登道夫伸出手去拿那本协议,一个不小心,协议掉在地上,秋天的风轻柔的将书页吹开,‘聘请德国教官’,‘海关’,‘矿藏’,‘经济合作’等字眼象走马灯一样显现出来。

德国人不合时宜的协约将东北共和国的推到了英法这一边,本来对英法抱着及其敌视态度的东北共和国开始考虑英法展现善意,窦纳乐可谓运气极好,一到东北境内就被当作上宾招待了起来。

经过几天的协商之后,东英友好协定签署了,英国得到了威海卫,香港也增加了新界一部分,其中的威海卫租期与德国的金州租期相同。而且,英国取代德国得到了国民待遇,可以在东北国土内新建工厂。作为交换,英国支持东北共和国与清朝开战,并且负责联系清朝各总督建立联邦共和国。

当然,作为代价的是,东北共和国必须疏远俄国德国,不得与两国签订军事政治上的同盟条约。

此时的俄国正与日本在东西伯利亚大打出手,那有时间管东北共和国的事情,派来的使者整日便是与日本使者打架,最后也没签什么象样的协议。

随后,法国的代表也与东北共和国签署了令人咋舌的条约《东法和约》,其中给与法国云南江西两地的采矿权,而法国则同意东北在法国发行5亿法郎(1亿东北元)的战争债券,东北共和国邀请。~查机构审查军费支出。

最后,东北共和国与美国也签订了累似条款,将山西的采矿权交给美国。美国同意东北在本国发行2美金的国家建设债券,同样的东北共和国邀请美国相关机构派驻审查经费支出。

与清朝不同的是,在东北国共和国管辖区域内的所有矿藏,都需要缴纳高40%的采矿税,矿藏空置五年之后就会收归国有。

当所有外交事宜处理好之后,清朝也出来了消息,光绪皇帝在‘病‘了二十天之后,无奈上朝。断然拒绝了东北共和国的请求,竟将荣禄的四个镇一线排开在山海关一带,另外两个镇在天津一带布防,显然是打定主意,一战到底了。

第四卷 纵横四海卷

第十九节 … 鏖兵山海关

山海关,西、辽东即华北、东北的交通孔道和战略要地。唐代《括地志》云:“燕山延袤数千里,为华夷界陌。”清康熙八年钱世清《山海关志序》:“自畿以东,延袤七百里,群峰万壑,争赴一门,山海关厥维旧哉!”

山海关以其险要的形胜先后修筑了燕、秦、始皇、北齐、明长城和元末堑壕、明末红墙等多种古防御体系,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秦代始皇长城和明代明长城这样秦、明两代两条万里长城的“双龙入海”之地!她是我国最雄伟高大的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和“巨龙之首”,一直享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古城的历史是坚实而又凝重的,清歌啸咏,轶闻传说。沧海桑田,铁马金戈!

两百年前,吴三桂不战而降,将满清铁骑放进了中原,从此江山易主。两百年后,山海关又一次变成了战场名,决定着中原的主人。

1896年9月16日山海关之战,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重要意义,被人称为统一中国第一战。

宋兵策率领着第二集团军3军108人担任主攻任务,面对的清朝四个镇将近5人,在火炮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基本上可以达到3的比例。但是,面对山海关这样的雄关,没有任何人敢夸口一定能拿下来。

果然。第一天地试探进攻,就让东北军吃到了苦头。山海关城高14米。厚7,一,敌人的枪林弹雨,只是一个白天就出现了上千人地伤亡,而山海关还是屹立不动。宋兵策也不着急,第二天,改变了战法。重点压制清军的火力。压制住火力之后再发动士兵攻击。

即便如此,山海关要塞还是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即便是被东北军火力压制,可是只要东北军一冲锋,那清军还是会出现在城头,给东北军以重大打击。

第二天下来,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累计伤亡人数已经突破三千,士兵的士气开始动摇。宋兵策不得已。将战况通过电报发给赵刚,在请罪的同时请示赵刚下一步如何处理。

很快赵刚的回复就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将电报叠起放好,宋兵策面无表情的下令:“将三个军轮流休息,每个军进攻8小时后撤出战场。一旦突破敌军马上全体进攻。”

东北地二集团军就像一个巨大地磨盘一样。开始缓慢但是坚定的转了起来。山海关不过一个4里见方的小城,就算满排的话,一边城墙也只能排开6千人,其他人只能在一旁呆着。但是。除了城门之外,其他地方的战斗并不激烈。

城门出的战斗实在激烈,一连7个爆破组都牺牲在通向城门的路上,等到第八组上来,炸药一放,才发现门后已经被堵得死死的,要炸开这样厚的石头。至少需要1吨:。

既然正面强攻不成,那就改挖地道,不过挖到距离地下墙角处两米的地方才发现,墙角下面竟然全部是天然生成的花岗岩,根本挖不开洞。这之后,宋兵策也死了挖地道的这条心,全力在地面上进攻

察觉到清朝军队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山海关,宋兵策及时分兵冷口、界岭口方面,两路经过激烈地战斗,先后将这两处阵地攻克,已经有将山海关包围之势。这样一来,山海关后面的九门口就成为最重要的地方,九门口不下,山海关的清兵可战可退,十分自如,九门口一下,山海关几万清兵顿成瓮中之鳖。宋兵策能想到地,荣禄也想到了,九门口顿时成为战事焦点。

九门口,位于辽宁与河北省的分界处。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线上的重要关隘,因所居地势险要,被誉为“京东首关”。

九门口修在两山对峙的峡谷之中,位于背靠高山,面临山谷的平缓之地。关城由明长城的墙体、关城及关前九门河上护城泄水城门三部分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城墙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可与北京境内的长城相媲美。

这段长城地墙体为砖石结构,顶宽5,底宽6米,墙高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这里的防御设

较完善,敌楼密集,两敌楼之间相距仅有七八十米。城2里的范围内,就有敌楼12,哨楼4,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异常坚固。

九门口处在东北地区进入中原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在这里与清军展开大战的。由于山海关守将总兵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夹击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阵,清军遂入山海关,进入北京城。

九门口,又名一片石关!!今天仿佛历史轮回,又迎来一片腥风血雨。

第二集团军第五军第9师,急攻九门口十余天,伤亡大半。但是九门口毕竟不是山海关那样的雄关,第九师还是攻下了一部分阵地。接下来,第十师接着上,毕竟是生力军,面对清朝疲惫之师,头前三天又啃下了一部分阵地,眼看着要拿下九门口,没想到师长江余天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当场死亡。第十师锉动锐气,被清朝军队就势反击,丢了新打下来的阵地不算,连第九师的阵地也丢了个精光。

宋兵策没有料到清军竟然如此骁勇,这种战斗力,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