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265部分

中华大帝国-第265部分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兵策总算从震惊中摆脱出来,问道:

“可是我们要从那个方向上进攻呢,没法从土耳其走廊进攻的,秦藏高原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而且中南省多瘴气,向来是中国作战的禁区,历朝历代都很少在哪个地方动用大兵的,陛下,你要想好呀。”

赵刚笑了笑,低声对这三个人说道:

“说出来吓你们一跳,早在十年前,我就开始经营中东,每个月都会送一些武器过去,现在那里面的武器足够武装三十万人了,而且那些几十万石油工人,大部分是我们的退伍老兵,只要稍加组织就能阻止起一只石油大军,给印度一次难忘的教训。”

宋兵策这次真的惊讶了,一战中,中国虽然取得了中东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可是在英德的强力要求下,答应了这些地区的中立化,战后英德两国对这些地区的检查时非常严格的,真想不出召刚是怎样躲过这些检查的。

仿佛看透了宋兵策的想法,赵刚微笑着说道:

“方法很简单,我们不是每年都向欧洲出口大量的仿真枪玩具吗?我们就把枪的零件分装在几只玩具枪上,然后在中东中专的时候,把这些零件拆除来,拼成一只真枪,英德对阿富汗,伊朗检查严格,对于中东的货物检查没那么严格,所以就让我们钻了空子。”

说到这里,宋兵策等三人没有异议,赵刚正式下令,启动新年快乐计划。

万里之外,接到行动通知的中东石油总局马上开始行动,在半天时间内组成了一支二十五万人的军队,然后这支军队一天到达伊朗,然后三天内到达伊朗…印度边境,毫不费力的撕开了印度人:》。扎了进去!

第十卷 而战称霸卷

第二十四节 … 扶不上墙的小三

度人几乎没抵抗,这是印度人光荣的传统。印度由行,广大印度人的奴性都很深,他们逆来顺受。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其他国家民族的侵略,都习惯了。这次受到中国人的攻击,最差也不过是换了一个主人,对他们来说,无论谁当主人都是一样,只要能给他们留下一条生路就行了,其他的无所谓。

在两百年前,英国侵略印度遭受到最大抵抗来自法国,因为法国现占领了很多印度据点。

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印度就遭受雅利安人入侵,雅利安人为了长久统治印度,设置了种姓制度。广大印度本地人成为下等人,而雅利安人则成为上等人。

到了宋朝时期,波斯入侵印度,在印度建立回教证券。印度的穆斯林因此人数众多。导致近代印度实际上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宋朝末期,蒙古人入侵印度。蒙古人后来在印度建立莫卧尔帝国。莫卧儿,就是蒙古一词的另一个翻译。

莫卧尔帝国统治印度二百年,只知道自己奢侈挥霍,全不顾印度人民的死活。后来葡萄牙、法国、英国先后入侵。英国驱赶来葡萄牙、法国等势力,全面控制印度。把莫卧尔帝国当作自己的傀儡证券。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印度才爆发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起义。基本打垮了莫卧尔傀儡正府。英国于是撇开莫卧尔帝国,直接统治印度。

到了今天。中国人已经从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阵痛中站起来时,印度人仍然还是那样。不死不活地趴在地上,没想过推翻踩在自己头上的侵略者。

20世纪初,英国对印度地统治在直到可预见的将来这段+十分牢固。1912年,为了庆祝国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在德里举行了一盛大的皇帝接见仪式。仪式在泰吉马哈尔陵建造者沙贾汗(1592—1662)的接见大厅里举行。在富丽、豪华的大厅当中,国王乔治接受了印度王公和权贵们的众口一词地宣誓效忠。1915年,印度心协力地支持英国参战。

王公们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同时至少有90万印度人在英国军队中当战斗员,另外,还有30万印度人当劳工。本甘特别热心于支持英国人的事业。他曾给印度总督哈丁爵士写信说:“在帝国的紧要关头,我愿让印度将其所有强壮的儿子作为供品奉献给帝国…我们只能默默地、真诚地、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将帝国从即将来临的危险中解救出来的工作,从而加快我们达到‘地方自治的’目的地进程。

就是看到了地方自治的,赵刚敏锐地感觉到了作为印度的精神领袖,本甘圣雄的心中有一颗渴望独立地心,赵刚派人去联系本甘,可是最后得到的结果令人吃惊:

“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9000行政官员和69000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一点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各阶层人当时正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

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和训练人民实行不合作主义即非暴力地消极抵抗。本甘还号召人民进行抵制运动。即联合抵制英货的运动。本甘劝诫人们用家里纺的布代替进口的机制织物。这会削弱英国统治的经济基础,还会复兴乡村工业。他本人就曾系了一条土布腰带,当众操作纺车。

本甘教导说,将不合作主义和抵制运动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实现地方自治。一旦印度的村民理解这些教导并按教导行事,英国统治的日子就不会长久了。”

听到这样地话,赵刚不禁苦笑,一个国家如果需要靠这种温和的暴力来获取独立,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这个国家失去了价值,已经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无用国家。看看印度的经济构成,已经不需要英国人的统治就能提供给英国足够的原材料和市场。试想一头可以自己挤奶的奶牛,难道还需要管理人员吗?

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涅磐重生,而印度则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彻底地成为了英国的附庸,而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看到与印度的合作没有可能,赵刚只能想办法引爆印度最大的炸弹。

种姓制度!

1916年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所进行。姓制度。其中被压迫种姓有429000人。占了印度一半还多的人口,种姓问题仍然是社会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拉甘意识到了种姓制度的不合理性,可是他也没有能力一举解除这种制度,毕竟这种制度的得益者是几千万种姓制度的高端统治者。

拉甘考虑的,未必是中国考虑的,中国…印度解放::宣布当地的种姓制度为非法制度,所有的印度人一律平等,这引起了印度社会的极大动荡,几千年形成的种姓制度在中国人的强力攻击下,土崩瓦解。

尤其是在印度北部,由于该地的穆斯林众多,在解放军司令王进喜与其精神领袖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交流过后,双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中国远征军支持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穆斯林聚集地建国,国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战争期间需要无条件的全力支持解放军。

在穆斯林的全力支持下,解放军连续攻占了印度北部的众多要塞,在一周之内,攻占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人震惊之余,不得不抽调一部分本土防御部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急援印度,作为在亚洲的轴心,印度是万万不能丢弃的要地!

胜利的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北京,为了庆祝这场胜利,赵刚宣布日,在圆明园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庆祝活动,那些有功人员都被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飞行大队长张宝龙也在被邀请之列。

第十卷 而战称霸卷

第二十五节 … 翘家大小姐 上

张宝龙回到北京前的晚上,中南海发生了一件事情,一次交流,不过双方的脾气显然不太好,所以又变成吵架的趋势。

“你这样做是不行的,二十多万人,没有重装备,没有充足的补给,根本就没办法对付印度的六十万英军,还有随时可以组织起来的几百万印度民兵!你这样做,虽然可以在早期取得一定的胜利,不过最后这支军队会在优势敌军的攻击下灭亡的。”

“孩子,我可不这样想,六十万英军看起来不少,可是有一点,我在缅甸方向上放了三十万精锐部队,还有在西藏也派了十万,英国人虽然多,可是要防守的地方更多,我们这儿十万人,就是压垮英军的最后一棵稻草。

而且,英国人哪敢发动印度人当兵,要知道,印度士兵占据优势的时候,就是英国人丢失印度的时候。所以他不敢发动全民战争。再说了,即便印度大规模征兵,你认为那些人会马上成为百战之师吗,这种军队就算是在多,也没有什么战斗力,我国历史上,黄巾军和太平军人数少吗,可是在面对远少于自己的正规军时,不还是一败涂地。”

年少的一方有些生气,不是因为自己的观点被辩驳了,而是因为

“陛下,请您不要叫我孩子,我是一名少校,帝国海军的少校。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而且,我还有一个请求。请让我马上回到南海舰队,哪里是我的战斗岗位。您说过,一旦保密期限过去了,就让我回去地。”

看着面前孩子稚嫩的面孔,赵刚笑着说:

“没问题,这次庆祝活动之后,你就可以回去,不过你不管多大。当上了多大地官,你还是我的孩子,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面色铁青的少校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尽量不在这种情感问题上多交流,男子汉的朱新应该是在战争上,而不是感情。

“不过苏伊士运河同行之后,英国人肯定会从本土抽调兵力的,那样地话这只突袭部队怎么办?难道从青藏高原运输物资过去吗?”

“你考虑得很周到,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这支远征军的物资供应有新成立的巴基斯坦负责,不够的部分由我们补上,我这里有点小秘密,你要不要听?”

“不要。我要是听了不该听的,肯定又被你关上半年,不也许是一年,还要连累姐姐弟弟。你这个狡猾的狐狸,你一定在几年前就把物资藏好了,就等打仗呢。”

眼看父子两个生硬的对话还要继续,外面突然传来敲门声,以及大夫人有点惊慌的声音:“陛下,不好了,月影跑了。我到处都找不到,这可怎么办呀?”

于是,这次战术研讨会只好匆匆结束,皇帝陛下安慰着惊惶不已的夫人:

“没事没事,女儿都这么大了,翘家很正常地,再说了,她身手很好,出不了事的。”

大夫人的惊慌在丈夫的劝解下变成了恐慌,眼圈红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滴了下来:

“她一个女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也不活了…。。。”

事实证明,就算是皇后,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而皇帝陛下也只能尽量地哄皇后,不过皇帝陛下的嘴皮子功夫显然需要锻炼,说出的话没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京城的治安一向很好,警察很多,不会有事情的。”

最后还是赵明兴看不下去了,站起来说道:“妈,您别担心,姐姐就是出去走走,她不喜欢那么多人围着她,庆祝会开完了,她就回家了。”

得到了准确消息的皇后终于放心了,一家人终于可以个忙各的去准备了,再过几个小时,圆明园庆祝会就要开始了。

下了飞机地张宝龙有些不适应,他只是五年前去过京城,那是自己升为少校的时候,五年过去了,京城的变化太大了,让他有点惊讶。高耸的楼房,川流不息的马路,还有穿行其间的红男绿女,丝毫看不出一丝战争气氛。

也许,这就是中国的实力所在吧,其他国家的首都都遭受攻击的时候,北京却能够毫无顾忌的享受和平的气息。想到这里,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