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

第206部分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206部分

小说: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炩一惊,他对此时的世界,并不是太清楚,只知道有罗马帝国和天竺,还听说过安息国,但是对于这个月氏后人建立的贵霜,却是毫无了解。
    曾炩问道:“你说贵霜帝国帝国的南面疆域己经到了大海?!”
    “是的,贵霜帝国此刻的疆域只怕并不比我们中原小多少了!”
    曾炩思忖道:“这多说,这个什么贵霜帝国的疆域基本上巴基斯坦、阿富汗,也许更多!”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不禁感到有些茫然,他们不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炩抬起头来对戴林道:“你继续说!”
    “是。贵霜帝国国力强盛,因此大宛和康居两国都臣服于他!不过贵霜帝国暂时没有进入西域的打算!”
    曾炩一愣,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贵霜帝国此刻窥视西域,却不想他们竟然没有这个打算。
    曾炩开玩笑道:“难不成这个时代的贵霜王族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戴林虽然不明白什么叫立地成佛,但是却明白了曾炩的意思。戴林回答道:“并非贵霜王族心善,而是他们此刻正在同西面的安息帝国交战!”
    曾炩的脑袋有些发胀,他虽然知道安息帝国,但是对其实力却是不怎么了解!
    曾炩揉了揉太阳穴,问道:“安息帝国很强大吗?”
    戴林稍作思忖回答道:“具体情况我等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根据贵霜国内的传说,这安息帝国的疆域比贵霜帝国要大得多,而且精锐兵力超过一百万!”
    听到这个情况,曾炩着实大吃了一惊,在场的郭嘉、徐庶等人也都大吃了一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当今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存在!
    曾炩紧皱双眉,思忖道:“看来将来兵进西方只怕并不容易啊!”
    然而戴林的话还没说完呢!
    戴林顿了顿,继续道:“主公,贵霜国内还有传说,在安息帝国的西边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大秦!传说这个国家将一片大海环抱在国境之内!”
    郭嘉点头道:“嘉曾在一篇古籍上看到过相关的记载!‘大秦国一名广懊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至壁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当年班超大人率领七万将士到达西海,随即遣部将出使大秦!”
    曾炩知道,这个大秦就是罗马帝国。对罗马帝国的大致实力,曾炩也有所估计。总的来说,此时的罗马帝国和大汉的实力相差无几。这还是因为曾炩的出现让大汉保留了原来的实力,甚至是有所增强,否则,大汉不可能是此时的罗马的对手。
    回过神来,曾炩又询问了一些贵霜帝国的具体事情。最后曾炩非常诧异地问道:“你们这一次就只到了贵霜、康居、大宛这几个国家吗?”
    两人以为曾炩对他们此行的成果非常不满,连忙解释道:“实在是因为贵霜、安息两国正处在交战中,我等无法进入安息境内!”
    曾炩连忙安慰二人,说道:“我非是对此事不满!你们已经干得很好了!”
    “谢主公!”两人拜谢道。
    曾炩想起一事,“对了!贵霜对于你们这一行人有何反映?”
    温蔚一拍脑门,“差点将这件要紧事忘了!”随即温蔚从怀中取出一只精制的木盒,双手捧着来到曾炩面前,“主公,这是贵霜国王写给我大汉天子的国书!”
    曾炩接过木盒,打量了一眼,笑道:“这是给陛下的!我看好吗?”
    在场众人都不禁一笑,一起抱拳道:“主公拆看再合适不过了!”
    “你们这些家伙!”曾炩忍不住笑骂道。
    曾炩打开木盒,丛中取出一封国书,登时愣住了。
    “主公,有何不妥?”郭嘉连忙问道。
    曾炩笑道:“没有!只是我没想到贵霜的国书竟然是用汉字写的!”
    曾炩问温蔚道:“贵霜国内有很多人懂汉文吗?”
    温蔚回禀道:“是的!而且汉语还是贵霜王族的必修课之一!”
    “看来,贵霜对我们很了解啊!”曾炩似乎意有所指。
    曾炩打开国书细看起来,片刻后将国书放下,面色如常。抬眼看到堂下众人都一脸渴望地看着自己,不禁微微一笑,说道:“贵霜国王在信中表达了对我大汉天子的敬意,另外,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曾炩顿了顿,面露思忖之色。随即继续道:“贵霜国王恳求我们出兵帮助他们击退安息帝国的进攻!”
    众人面露恍然之色,随即思忖起来。
    曾炩问温蔚:“贵霜国王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总不可能只凭这样一封国书吧!”曾炩晃了晃手中的国书。
    温蔚回禀道:“贵霜国王还赠送了两箱玛瑙、十箱黄金!”
    曾炩冷笑道:“就凭这点东西就想要我大汉勇士为他们流血牺牲?!”
    郭嘉、徐庶等人相视一眼点了点头,徐庶抱拳道:“主公英明!我军现在根本就无力西征如此之远,而且劳师远征与国与民多有不利!”
    曾炩点头道:“元直说的不错!”随即摸着下巴思忖道:“不过这贵霜帝国看来富的很啊!”曾炩眼睛中射出绿油油的光芒,有那么一点饿狼盯上了肥羊的味道。
    郭嘉、徐庶等人不禁相视一眼,心里有所预感。
    
    

第六十五章 战云起(一)
    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袁绍听说陈琳从益州返回,急忙出城相迎,陈琳大为感动。
    袁绍拉着他的手,连道辛苦,“此去益州路途艰辛,孔璋一去就是半年,太辛苦了。”
    “去年底我就从巴郡的江州顺江而下了。”陈琳说道,“到了荆州南郡,我又在襄阳盘桓了一个多月,所以耽误到现在才回来。”
    “益州的事怎么样?刘焉是否愿意再度出兵勤王?”袁绍迫不及待地问道。
    陈琳脸色一黯,低声说道:“大人,刘焉死了。”
    袁绍顿时愣住了,“刘焉死了?他怎么会死?”
    陈琳将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去年长安兵变,刘焉的两个儿子刘范、刘诞都被杀死了。刘焉非常悲伤,郁郁成疾。后来李傕为了拉拢刘焉,让刘焉的好友,议郎庞羲派人把刘范、刘诞的妻子儿女送到了益州。刘焉看到孙子孙女,更为自责,病情陡然加重,卧床不起。秋天的时候,益州刺史部治所绵竹遭受雷击起火,全城被烧毁。刘焉无奈之下,命令把治所迁到了蜀郡的成都。刘焉因为过度劳累,加上久卧在床背上长了毒疮,终于支撑不住于九月去世了。
    刘焉此时还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刘璋,一个是刘瑁。刘璋年纪较大,性情温和,好施仁义,深为益州僚属的喜爱和拥戴。益州长史赵韪随即联合益州各郡太守,联名上奏天子,举荐刘璋继任益州刺史。
    李傕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占据益州的良机,所以他奏请天子下旨,任命颖川人扈瑁为益州刺史,急速赶到成都上任。
    十一月,扈瑁持节携旨到了成都。刘璋在赵韪和部分益州势力的支持下,以天子和朝廷被奸侫挟持为由,拒绝承认扈瑁的刺史身份。
    此时陈琳就在成都,他和扈瑁是多年的朋友。考虑到如果让扈瑁主掌益州,袁绍的势力将直接延伸到益州,所以陈琳不遗余力,帮助扈瑁夺取益州军政大权。
    扈瑁到了益州,虽然人生地不熟,但他最大的优势就是持节携旨,是奉天子之命而来,名正言顺。在陈琳的游说下,扈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部分从南阳和关中一带逃难到蜀的外来势力(即所谓的东州士人)和部分益州原贾龙、任岐等本土势力的支持。
    刘璋、赵韪眼看形势危急,立即和汉中张鲁取得了联系。张鲁出兵相助。
    扈瑁、陈琳闻讯后,立即先下手为强,指挥沈弥、娄发等益州将领攻击刘璋。
    十二月,张鲁援军到了成都,双方在成都城下大战。扈瑁大败,当场战死城下。陈琳和沈弥、娄发等人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到江州,坐船顺江而下到了荆州。
    荆州刘表听了陈琳的叙说,摇头长叹,“君郎死得好啊。如果他不死,迟早都要割据篡立,祸及子孙。他在绵竹造了乘舆车具千余部,出门仪仗都仿天子之行,其野心之大,远远不止一个益州啊。”
    陈琳说,如今其子刘璋公然击杀朝廷大员,益州之祸,恐怕尤甚于前。西进勤王,宜早不宜迟。刘表同意,表示愿意听从袁绍的指挥。
    刘璋杀了扈瑁后,再次上奏天子,说扈瑁在益州拥兵叛乱,已被自己杀了。朝廷无奈之下,只好下旨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
    刘璋又急书刘表,要刘表把益州叛将的人头送到成都。刘表大怒,把刘璋骂了个狗血喷头。刘璋随即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屯兵巴郡的朐忍城,准备进攻刘表。
    荆州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刘焉死了,刘璋又要打刘表,益州军已经彻底指望不上,荆州军可能也要被牵制在长江两岸。
    形势的突然变化,让袁绍措手不及,他急忙召集府中掾属,重新商议夺取关中之策。
    “去年勤王失败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太深刻了。”陈琳叹道,“北疆军实力强悍,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分散北疆军的兵力,我们就无法取得平定天下的绝对优势。”
    “当务之急是帮助刘岱击败陶谦,占领徐州,以诱使北疆军即刻渡河南下作战。”郭图指着地图说道,“一旦北疆军陷入兖州和关西两个战场,我们就可以迅速杀进冀州。此次无论北疆军怎么厉害,河北的财赋如何充足,曾炩都无法同时应对三个战场。”
    “刘岱已经数次派人前来求援。”许攸说道,“我看大人可以答应他了。他的掾属满宠现在就在洛阳,我们可以和他好好谈谈。”
    “去年年底我们暗中支持陶谦进攻兖州刘岱,曹操非常不高兴。”许攸说道,“后来刘岱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曾向大人求援,大人当时提出,让他把家眷送到南皮然后就出兵相助,但刘岱一口拒绝了,一个人在兖州苦苦挣扎,可见他对大人的成见非常深,已经不再信任大人了。”
    袁绍想了一下,对众人说道:“目前中原的形势对曾炩非常有利,他趁机出兵的可能非常大。为了保证他能出兵兖州,并且把他的主力大军拖在兖州,我们不但要帮助刘岱击败陶谦,还要亲自出兵相助,所以现在这个时候还是重新和刘岱建立信任为好。如果我们把刘岱逼急了,他干脆投降曾炩,和曾炩、陶谦等人一起来打我们,中原形势马上就会一边倒。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横扫天下的优势。”
    陈琳等人都同意袁绍的意见。
    二月底,逢纪返回南皮。
    “公路是否同意开春后攻击徐州?”袁绍问道,“这可是他占据徐州的最佳机会。”
    逢纪面显难色,迟疑不语。
    “他不同意?”袁绍眉头一皱,不满地说道,“你没有把其中的厉害关系对他说清楚?曾炩一旦占据中原,势力大增,死去的不仅仅是曹操,还有我们。这么简单的局势他也看不出来?难道他非要逼着我把他赶到江东?”
    “大人,扬州的形势变化很大。”逢纪吞吞吐吐地说道,“袁术最近和刘繇要开战了。”
    “刘繇?”袁绍略显惊讶地说道,“刘繇要和袁术交战?为什么?”
    两年前,扬州刺史陈温死后,袁绍曾任命袁遗继任扬州刺史,但袁术随即就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