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神医 >

第69部分

大宋神医-第69部分

小说: 大宋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曾几何时,我也曾这番想过,但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柳永想起自身的遭遇,感慨的说道。

“当年官家年少气盛,所以对三变兄处置过重,如果三变兄肯像官家认个错,在下可以保证,官家一定会重用三变兄地,毕竟官家对三变兄的词文,还是很欣赏的。”赵磊开始做和事老,调解眼前词坛宗师和当今皇上赵祯之间的恩怨。

柳三变听完赵磊的话,摇头笑笑,沉吟片刻,看着厢房烛光,沉声说道:“三石兄!你以为没有傲骨的柳三变,还是柳三变吗?”

赵磊哑然,的确,柳三变天生傲骨,他谁都不服气,就是大宋皇帝,他也敢讥讽顶撞,是愤青的代表和模范,让他和赵祯弯腰,确实比打死他还难。

而官家赵祯,那可是大宋的皇帝,让他给柳永弯腰,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赵祯和柳永的矛盾,永远都不能调和了。

“在下知道三变兄不愿折腰于皇权,所以不想让三变兄做不想做的事情,三变兄也不要为难在下,让在下做不想做的事情。”赵磊举起酒杯,对柳永示意说道。

“好!”柳永举起手边酒杯,一饮而尽杯中美酒。

“既然三石兄认定宦海浮沉,三变就送三石兄兄一份大礼!”柳永喝完酒豪爽大笑说道。

“什么大礼?”赵磊好奇问道。

“权和楼背后的东家,就是赵家宗室中的濮安王允让!”柳永神秘的说出权和楼背后神秘的东家。

“商王之子。右千牛卫将军,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在宗室中地位仅此于孟王地濮安王允让!”赵磊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低声的对柳永求证说道。

“不错!正是他。今天三变做客濮安王府,从中得知一个秘密消息,昨夜三边使者连夜进京,听说三边士卒哗变了,而且是因为三月未发饷银,最重要的是,户部已经没有银子发各地饷银了。”柳永冷笑着低声说道,他知道朝廷目前的尴尬局面,就是因为某些蛀虫,中饱私囊。所以才造成三边的兵变。

“这么重要的消息,濮安王怎么会告诉三变兄呢?”赵磊一脸疑惑地问道。

“谁知道,也许是濮安王故意告诉我,然后借我的口,告诉三石兄吧!”柳永装着很无辜无意的说道。

说着也许无心。但是听着却很有意,听到柳永的话,赵磊第一个念头就是,宗室中这个地位仅次于孟王的濮安王,在示好于己。

濮安王为什么好示好于我呢!赵磊心中万分疑惑。他根本不认识濮安王,彼此也没有什么交集,为什么会突然示好呢!

“三边哗变。户部缺钱啊!”柳永拿着筷子,夹着酒席上的小菜,一边吃,一边喃喃自语说道。

三边哗变,户部缺钱!柳永的话,晴天霹雳一样,顿时惊醒了赵磊。

是啊!三边哗变,户部缺钱,朝廷就要想办法弄钱。而不伤筋动骨弄钱的办法,只能改革目前有漏洞的制度,说不定还有波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机会啊!多么好介入官场地机会,这不是自己等待的,从新崛起进入官场的契机吗!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来了。赵磊看着手中筷子,兴奋的想到。

“怎么样才能让官家知道在下对朝廷的一片忠心,而且能显露才干,引起官家和朝廷地重视呢?”赵磊喃喃自语的小声说道。

“怎么样能显露才干,引起官家重视我不知道,但是如何将显露才干,引起官家重视的东西送到官家面前,我还是有办法的?”柳永一边吃菜,一边嘟嘟囔囔的说道。

“哦!三变兄有何办法啊?”赵磊现在对柳永算是有些服气地问道,原来眼前这个有些不修边幅,看上去很邋遢的词坛宗室,谋划方面,居然也有这么好的天赋,不愧天下第一才子,果然厉害啊!

“这权和楼每一个姑娘,我都很熟悉,听说楼下有个人,是个生面孔,跟随三石兄一起来到这里,是什么太医局地杂役,听说和太医局局令赵怀古的关系很不一般!”柳永泯了一口酒,笑嘻嘻的说道。

“赵怀古!他居然派人跟踪我?”赵磊十分惊讶的说道,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怀古已经将他陷害的离开太医局了,居然还阴魂不散,派人跟踪,到底想干什么呢!

难道是跟踪我,准备抓到我的把柄,然后到官家那里告状,让我直接贬离汴京,这样赵怀古就真正的安心了,肯定是这样!赵磊想到这里,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来!三变兄,我们喝酒!”赵磊拉着柳永,推杯换盏,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酒过三旬,赵磊和柳永,都有些醉醺醺的,渐渐放浪形骸,叫来权和楼的名妓,开始花天酒地。

“拿笔来!”酒醉地赵磊,突然命身边歌妓拿来笔墨纸砚,然后摇摇晃晃的泼墨挥毫。

良久时间过去,赵磊尚且没有写完,突然摇晃一下,醉倒在地。

赵磊身边的歌妓,好奇的看向赵磊写的东西,只见那宣纸上面,大刺刺的写着六个字《明道谏官家书》。

歌妓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赵磊在发泄对朝廷和官家的不满,惊讶的捂着性感小嘴,不知如何是好。

(不要骂大漠,前三章是铺垫,主要是以后改革的方向,必不可少,猪脚要开始崛起了,看他如何用手术刀割掉官场毒瘤!)

第四卷 第一次官场起伏 

第九章 落井下石

权和楼中,赵磊酒醉不醒,被权和楼的小厮送上了赵府的马车,而那份《明道谏官家书》,很自然的被赵磊和柳永忘记在厢房之中。

赵府的车夫,本是河北绿林豪杰,跟随朱大力一起被萧容派到赵磊的身边,保护萧若若和赵磊的安全。

这位身材瘦弱,肌肉却十分发达,有点李小龙味道的车夫,将赵磊送到车厢中,就准备赶车返回赵府。

“等等!去对面小巷!”马车中,传来赵磊清醒而低沉的声音。

四十多岁的马车夫老刘,听到赵磊的话,心中没有一点惊讶,他们这些跟在赵磊身边的人,都是经历过劫狱之战的百战悍匪,死亡都无所畏惧的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惊讶,所以老刘听到刚刚还醉的一塌糊涂的赵磊清醒的话语,马上将马车赶到权和楼旁边的一个偏僻小巷中。

这条小巷正对刚才赵磊定下的包厢,漆黑的小巷中,赵府马车静静的停在这里,赵磊坐在站在车厢之上,朝***通明的二楼包厢看去。

包厢之中,打扫残羹的小厮还没有出现,一个三旬男子就鬼鬼祟祟的推开厢房大门,走了进来。

三旬男子健步走到酒席旁边,看着酒席上赵磊拉下的那份《明道谏官家书》,拿起来粗略看了几眼,马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将《明道谏官家书》折好小心地收了起来。然后偷偷的走出厢房。

赵磊在权和楼外的小巷中,冷笑看着那位中年男子拿走了《明道谏官家书》,一直等到中年男子离开权和楼,赵磊才钻进马车,返回赵府。

……

中年男子一路小心翼翼,很快来到太医局局令赵怀古的府邸。

敲开后门。中年男子偷偷摸摸的四周看看,才钻进赵怀古府邸的后门之中。

赵怀古书房之中,中年男子见到了这些天春风得意地太医局提举。

“怎么样?”赵怀古端着一杯清茶,看都没有看恭敬站在他身边的中年男子问道。

“大人!小的今天看到赵磊和柳永在权和楼吃酒,放浪形骸,不堪入目,事后还写了很多的东西,一些发牢骚的废话,最后还有一首讥讽朝廷的反词!”中年男人从怀中将保存完好的《明道谏官家书》取出来,交给赵怀古。

赵怀古听到中年男人的话。马上兴奋起来,兴致勃勃的接过《明道谏官家书》,开打看了起来。

“草民愚不肖,蒙恩进士出身,赐龙凤宝佩。赏三品豪宅,当以使事归报陛下。草民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摘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开头有修改。)

看到开头表忠心的无聊一段,赵怀古撇撇嘴。直接略过下面地情节,翻到最后一页,朝最后的反词看去。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澶渊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了山河。朝天阙。”(不要骂,昨天打电话给汤阴的同学,让他帮大漠给岳庙上注香,估计岳飞都不会怪罪了。^_^!)

“大人!请看这句‘澶渊耻’,澶渊之盟可是先皇一生最自豪的一件事情,现在却被赵磊称为耻辱;还有这句‘收拾了河山’,赵磊要收拾河山,这分明是要造反吗!”中年男人看来读过几天书,不过肯定是师娘教的,居然将这首词解释成这样,真是栽赃嫁祸地高手,开心整理他没有出生在清朝文字狱时期,还真是屈才了。

不过赵怀古这厮的文采,估计也是师娘教的,他居然相信了中年男人的话,一脸阴狠的紧握手中赵磊地《明道谏官家书》,心中开始盘算这东西送到官家的面前,能给赵磊定下什么罪名。

最好直接将赵磊腰斩,一了百了!赵怀古阴毒的想到。

“好!有了这个东西,赵磊就再没有反身地余地,本官马上进宫觐见官家,将赵磊这份反文和反词上呈官家,看赵磊他怎么死!”赵怀古仿佛已经看到赵磊惨死的下场,一脸激动兴奋的说道。

挥退中年男人,赵怀古匆忙而出,叫来马车,一路朝皇城而去。

……

皇城之中,朝会刚刚散去,一天的纠缠,让朝廷百官费尽心机,同时也心神疲惫,除了朝廷七大重臣,其余文武百官,纷纷返回家中,休息的同时,也开始联系同僚,准备着如何应付马上要出现的官场振荡。

明月当空,夜深人静,紫宸殿中,依然***通明,官家赵祯冷笑着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朝廷七大重臣。

“看来百官觉得朕有些软弱了,居然都不同意钞引变现钱为朝廷敛财的办法,他们只顾着商人和自身的利益,居然视朝廷为无度,这个时候居然还想着那点钱财,眼睁睁看着户部无银而袖手旁观,记得很多年朝廷都没有杀过罪臣了。看来要杀鸡敬猴一番,让他们知道这个天下,还是赵家地天下。”赵祯不愠不火的淡然说道。

孟王赵元俨和宰相李迪、吕夷简大臣,看到赵祯如今平静无波的脸色,心中一阵恐惧,他们知道。赵祯虽然性格有些懦弱,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就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后果非常严重,他们都记得天圣五年,赵祯养了一只灵鹿,刘太后怕官家赵祯玩物丧志,就命人暗中弄死那只灵鹿,结果官家龙颜大怒,派遣禁军将整个鹿场的官员下人全部斩杀就是刘太后派去的内侍也没有放过。

这件事情文武百官谁都知道,但是从来没有人提起,大宋皇家很少杀大臣,但是绝对不会软弱到不杀大臣,当朝廷文武百官触及到他们的底线时。就是一场大风暴地来临,赵祯继位之后,就曾经腰斩过十几位大臣,这些人无一不是寻死之辈,不以言论入罪。并不是做什么都没有罪,赵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