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神医 >

第52部分

大宋神医-第52部分

小说: 大宋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怪!欧阳大人、尹大人和余大人都是青色官袍,范大人和王大人是红色官袍,公子怎么是紫色的官袍啊!”萧若若围着穿着官袍的赵磊转了几圈,好奇的对赵磊问道。

“朝廷的官袍分三色,四品以上穿紫色官袍,五、六品着红色官袍,七品以下是青色官袍,永叔兄他们以前都是七品官,所以穿青色官袍,但是以后永叔兄他们和希文兄他们一样,都要穿红色官袍了,仲仪兄也要换成和我一样的紫色官袍了。”赵磊伸直双臂,让小翠和白馨兰帮他穿着北宋繁琐的官袍,对一旁闲看的萧若若解释说道。

“公子你现在也不能动,不如跟我说说朝廷的事情啊?”萧若若从赵磊踏入官场以后,好像对朝廷的事情特别好奇,总是缠着赵磊不停的问,这不,现在又问上了。

“你想知道什么啊?”赵磊知道萧若若听不到答案,他今天就别想安生了,所以只能苦笑说道。

“朝廷到底有多少品级?多少官员啊?”萧若若好奇的问道。

“朝廷公分九品,一二三品又有正从之分,四品一下不但有正从之分,而且还有上下之分,文官有二十九阶,武官是三十一阶,这六十阶囊括了大宋所有官员的品级,至于大宋有多少食俸的官员,恐怕只有吏部才知道,不过我到曾经听仲仪兄说过,大约有一万两千位各品官员吧!”赵磊依然衣服架子一样动也不动的回答说道。

“不会吧!这么少,我怎么感觉只是汴京,就不止一万多官员啊!”萧若若质疑的问道。

“只是有品级的官员,像太医局,有三百多太医,但是里面有品级的官员不过提举一位、局令一位、判局两位、局丞两位、太医博士四位,加一起不过十位官员,其他都是没有品级的局生,而像开封府那种大衙门,有品级的官员绝不会超过二十人,其他都是衙役,大宋一万两千多位官员,已经不少了。”赵磊仔细的解释给萧若若说道。

“好了!若若妹妹就不要再烦官人了,今天是官人第一天去太医局工作,让官人好好清净一下,早点过去,免得官人精神不好!”白馨兰这时已经帮赵磊穿好麻烦的官袍,最后帮赵磊整理一下衣服,然后对萧若若柔声说道。

看到萧若若不爽的撅着性感的嘴唇,赵磊溺爱的在英姿飒爽的美女鼻子上捏了捏,然后告别身边三位美女,信步走出房间,坐上马车,直奔太医局。

………………………………

太医局坐落皇城禁中,紧邻药库和翰林书艺局,在禁中还属于比较大的宫廷建筑群。

太医局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是在改革隋唐太医署的基础上创设的。

天圣四年,太医局开始选拔医官传授医学知识,定学生名额三百名,并分九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入太医局学习的学生必须先报名、投家状、医官和学生作保,试读一年后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学生。太医局中的考试分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理论考试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临床考核则根据医学生为三学学生及诸营将士治疗情况为上、中、下三等。理论考试中于《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补,临床考核时过失太多者还令退局。

………………………………

赵磊坐着马车,在宣德楼前下车,亮出进宫金牌给守门金卫,然后前往大庆殿应卯,接着由一位宫女引领赵磊前往禁中太医局。

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王唯一,一大早就得到赵磊前来太医局的消息,对赵磊这个眉山神医十分好奇的他,早早就来到太医局门口等待,想看看眉山神医赵磊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赵磊在宫女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一个威严大门的前面,红砖黄瓦围绕的高墙中,两丈高的大门前延伸着十几阶石台,石台的左右,是威武不凡的释兽,石台上面的朱红漆门前,一个四旬高大中年男人,身作红色的官袍,站在那里焦急等待什么。

看到赵磊的到来,王唯一面露惊喜神色,上前两步迎了上来。

“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眉山赵磊赵三绝赵大人吧!”王唯一走到赵磊身前,躬身一诺正色说道。

赵三绝!赵磊心中偷笑,没有想到官家御口一开,果然扬名立万了,没有想到连太医局的人,都知道官家御赐三绝之名了。

“不敢!本官正是眉山赵磊,字三石,号三绝!”反正官家已经御口亲赐,赵磊就大言不惭的以三绝为号,谦虚而傲然的对王唯一说道。

“不知这位大人是?”赵磊介绍完以后,对王唯一问道。

“下官太医局局判王唯一!”王唯一自谦介绍说道。

王唯一!制作出针灸铜人的王唯一,没有想到居然是他,这可是北宋医界的泰斗啊!

由于太医局传授医学知识的时候,经常有学生找不到人体穴道,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官家赵祯命太医局判局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针灸铜人绝对是医学界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为后世中医的发展,特别是针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王唯一作为针灸铜人的发明者,是赵磊最敬佩的医学界古人之一。

“你是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的王唯一!”赵磊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

“下官正是!”王唯一十分不解,针灸铜人不过是让学子学习的东西,对赵磊这些医术高超的医师根本没有任何帮助,为什么赵磊这么激动呢!

“王大人利在社稷,功在千秋了,有了针灸铜人,针灸医术才算正式的发展起来,以后只要用针灸铜人学习针灸的医师,谁敢不称王大人一句老师呢!”赵磊看着王唯一,感慨的想到。

原来如此!没有想到这个赵三绝居然能想的这么远,怪不得他能研究出痘苗得到官家的欣赏呢!果然不是简单的人啊!王唯一心中暗自想到。

“那里!下官只是按照官家的吩咐才制作出针灸铜人,比起赵大人研究出来的痘苗,天地之别啊!”王唯一谦虚的说道。

“都是为了大宋百姓,袍泽间何必这么客气呢!王大人可否带领本官看看太医局,顺便看看那些制作出来的针灸铜人啊!”赵磊对王唯一问道。

“当然可以!大人这边请!”王唯一伸手而请,将赵磊让入太医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赵磊万万没有想到,禁中太医局居然这么大,除了花园亭台,仅楼阁就有二十七栋,更别说能够容纳三百学生的局生院了,而且太医局和旁边的药库偏门相连,不用走大门就能前往药库,如果将药库也算成太医局的地盘,那么太医局真的是禁中最大的建筑群落了。

沿途,三三两两的局生学子对王唯一恭敬的打着招呼,可以看出来,王唯一在太医局地位的崇高。

太医局器库之中,三具金色针灸铜人,直挺挺的矗立在靠墙的位置,而几个穿着白色士子服的太医局局生,正拿着手中金针,在针灸铜人的身上,小心的练习着针灸的技能。

赵磊站在一具针灸铜人的前面,仔细看着眼前铜人身上那些细而清晰的脉络图,还有一个个细小的穴道红点,对针灸铜人这个伟大的发明,感叹不已。

赵磊研究一会针灸铜人,突然感觉很奇怪,他在太医局晃悠这么长时间,怎么除了王唯一这个判局之外,再没有看到一个太医局的官员,赵怀古还有那些局丞、博士都去那里了啊?

第三卷 初涉官场 

第十六章 治疗赵昕

太医局器库之中,赵磊突然想到来到太医局这么久,居然除了王唯一,一个太医局的官员都没有看到,不由开始纳闷。

“太医局的官员,都去参加早朝了吗?”赵磊语气暗含讥讽的说道,他今天第一天来太医局,而且是以太医局提举,和局令同等级的身份前来太医局,但是居然一个太医局官员都看不到,这到底是赵怀古的下马威,还是太医局那些太医蔑视的表现呢!

听到赵磊的话,王唯一尴尬的笑笑,他也知道太医局的人只是精通医术,上朝这种有深度的工作,根本论不到太医局的人去玩,太医局的人从来不上朝,只是写写医书,替王公大臣看看小病,偶尔研究一下新的医术,基本来说很轻闲,没有什么大事都在太医局里呆着,不会去其他地方。

不过!难道真的如实告诉赵磊,赵怀古对赵磊的到来很不满,于是强行带着太医局其他人去一位落魄宗室家中,替他们家小妾的妹妹的官人的什么亲戚去看病去了,王唯一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告诉赵磊这个事实。

赵磊什么人,虽然初入官场,但是千年后的经历,让他对这些明争暗斗的事情非常敏感,加上深知赵怀古小肚鸡肠的个性,所以看到王唯一为难的神情,马上知道怎么回事,心中冷笑的赵磊,知道他碰到来到北宋第一位官场上的政治敌人。

赵磊正准备对王唯一询问一下太医局规矩的时候,这时一个内侍呼哧呼哧的跑了过来,急切的说道:“赵局令在吗?皇子昕病重昏迷,官家急召赵局令前往救治!”

好机会!赵磊一听内侍的话,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皇子赵昕,赵祯的亲生儿子啊!没有想到居然还能碰到赵祯的亲生儿子,历史上赵祯的三个儿子全部早早夭折,如今竟然能碰到尚且没有夭折的赵昕,如果能治好赵昕的病。

想到这里,赵磊心中一震,他突然想到,如果赵昕能够活着,那么皇位肯定就是赵昕的了,毕竟是亲生儿子,赵祯怎么会再将皇位传给其他人呢!如果能够治好未来的皇帝……

赵磊这时才意识到,这个机会已经不仅仅是他升官发财,打击政敌的机会,而且关系着北宋的命运,关系着他的前程。

“赵局令呢!还有其他几位大人都去那里了啊?”内侍找遍整个太医局,都没有找到赵怀古,所以找到了王唯一面前。

王唯一刚想替赵怀古等人开脱,赵磊就抢在前面,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很实在的说了出来,没有一点夸张,但是赵磊知道,赵怀古等人要倒霉了,太医局不是民间医生,他们只能奉旨给王公大臣治病,如今却在没有任何原由的情况下,给一个落魄宗室的亲戚看病,说不定还是没有品级的白身百姓看病,这罪名,可大可小啊!

“王大人!皇子昕病重,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去给皇子昕看病,其他事情等回来再说吧!”赵磊知道他的中医水平比起太医局的那些神医还有很长的距离,针灸这种高深技术没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根本拿不出手,所以叫上精通中医和针灸的王唯一,戴上他的医疗箱,跟随内侍,快步走出太医局。

………………………………

禁中永福宫内室中,官家赵祯正龙颜大怒的教训两位太监和几个宫女,那些宫中下人吓得哆嗦着跪在地上,动都不敢动一下。

室内华美木床之上,一个二十多岁,雍容华贵的少妇,身着贵妃仕女服,正趴在床头,哭得杜鹃泣血,忧虑的看着床上未满周岁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赵祯的次子—皇子昕,而这个贵妇,就是皇子昕的亲母苗贵妃。

苗贵妃是开封人,父亲早逝,母亲是官家赵祯的乳母,从小在禁中长大,以容德入侍官家,封为才人,不久有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