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

第81部分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81部分

小说: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春的朝阳斜射在海面上,映出一片金黄。丝丝微风从水上升起,夹杂着海水的腥味,吹在脸上,是惬意的清爽。
陈复文、许汉文等留守泉州的官员们站在岸边,眺望着海天相接之处。在他们身后,千余名士兵,数以万计的百姓,把海港围了个水泄不通。彩旗、纸带迎风飞舞着,整个码头洋溢着喜气。很多富商巨贾也站在旁边等候,旁边的仆人们举着赶制出来的锦旗牌匾,上面写着“武穆重生”“百战百胜”“战神在世”等等溢美之辞。
“来了,在那边。”有眼睛尖的在人群中发出一声大喊。
“哪里?哪里?”百姓们一下子骚动了起来,互相拥挤着,掂起脚尖,向远方望去。人群向前涌了又涌,又被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用力推回原位。
“退,退后,不得骚乱!”士兵们大声叫喊着维持秩序,人们报以善意的哄笑。
“那边,那边,闪着光的就是!”有人指点着炫耀道。人群更乱,无数人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依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欢乐的气氛却从人群中弥漫开去。
在众人企盼的目光里,一点闪着金光的桅杆探出了水面,紧接着,是一角云帆,金黄金黄的,被朝阳渲染得格外灿烂。
一角、一片、一重,十几面云帆缓缓地从海天相接处升起来,带着胜利的喜悦,带着满桅的阳光。
陈复文笑容满面,高声喊道:“擂鼓,奏乐!迎接光复军将士凯旋而归!”
震天的鼓声从码头边响起,唢呐、铜锣、钹儿,铙儿,也一并响了起来,在码头上奏起欢乐的旋律。
几十艘战舰陆续入港。水兵们在甲板上站得笔直,一个个英姿飒爽。
战舰慢慢地靠上栈桥,士兵们放下跳板。许汉青在几位水师将领的陪同下,缓缓走下栈桥,冲着欢呼的人群不断拱手示意,身后跟着的两名亲兵,一个高举着蒙古人的羊毛大纛旗,另一个高举着挂着百家奴、王积翁人头的杆子,又惹来人群中一片尖叫和惊呼之声。
许汉青举手示意,锣鼓,欢呼声嘎然而止,喧闹的人群瞬间变得静悄悄的。许汉青那清晰的嗓音传入附近百姓的耳朵。“光复军历时两个月又五天,终于击败了进犯泉州的元军,这不仅是光复军的胜利,更是泉州军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的胜利!”
顿了顿,许汉青继续高声说道:“光复军是人民的军队,永远是人民的军队,如果连我们的家园和信任我们的百姓都不能保护好,这将是军队的奇耻大辱,只有你们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光复军必将会成为你们坚强的保护盾,必将会成为你们惩罚邪恶与野蛮的锋利宝剑…………”
“万岁!”有人带头发出一声欢呼。
“万岁!”“光复军!”光复军!”“万岁!”欢呼声不绝于耳。
在众人狂热和景仰的目光里,许汉青边与众人寒喧着,边向外走去。
“咦”,跟在许汉青身旁的陈复文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人群里不知何时打出了两个条幅,一条上面写着:光复中原,雪百年耻辱;另一条写道:直捣黄龙,酬武穆壮志。
许汉青微微皱了皱眉,和陈复文对视了一眼,心中暗想:这是谁打出来的条幅?这是什么意思呢?好象说这些有点太早了吧?
………………………………
羊毛大纛旗和百家奴、王积翁的人头被挂在泉州城中的空地上,十几个警备军负责看守,人们在旁边指点着,述说着,久久不愿散去。
张大彪和李义泉收起了条幅,向客栈走去,不远处几个各式打扮的人若即若离地跟着他们。李义泉笑着摇了摇头,自从来到泉州,芙蓉班上下便被严密地监视了起来,尽管还没限制他们的自由,但相信现在许汉青已经知道打条幅的是谁了,他在想什么呢?
许汉青什么也没想,此刻他已经摆脱了欢迎的人群,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正舒舒服服躺在大木桶里泡澡。刘馨儿那柔软的小手轻轻地捏着他的肩窝,他舒服得都哼出声来了。
“夫君,刚才韩庆玉跟您说芙蓉班怎么怎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刘馨儿问道。
“哦,也没什么,在港口欢迎的时候,芙蓉班的张大彪还有一个姓李的打出了一个条幅,我觉得有点奇怪。”许汉青便把条幅的内容说了一遍。
“这个内容不是很好吗?要夫君学岳武穆,光复中原,直捣黄龙。”刘馨儿仔细地品了品,疑惑地说道。
“呵呵,内容是不错,但时候有点不对头,光复军现在只占据了大半个福建,那个目标有点远了。”许汉青笑着拍了拍刘馨儿的小手,“这些日子没去看戏吧?”
“当然没有,自从夫君说过那个芙蓉班可疑,馨儿和姐姐就再没去过。不过芙蓉班最近在泉州打响了名头,特别是那个台柱朱帘娣,可是红得很哪!”
“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总要露出来的,韩庆玉已经向我保证,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咱们也不用太担心了。”许汉青说道。“咱们的地盘渐渐安定,从北方再请来几个戏班也不是难事吧?”
“那赶情好,元军被打败了,人们心里的压力也减轻了,连我都觉得轻松不少呢!”刘馨儿笑着说道。“咦,别闹吗,呵呵。”
许汉青呵着刘馨儿的痒,两人闹得不亦乐乎。
“大人,您说要大量吸收流民,这恐怕会把咱们的粮食吃光,财力耗穷吧?”许汉文提出了疑问。
“你说的这只是暂时现象,刚开始的时候咱们可能要困难一些,但以后呢?”许汉青喝了口水,解释道:“福建现在的人口你们心里也清楚,地广人稀,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制约光复军的发展,与其让那些流民流离失所,不如给他们一块地,多则半年,他们就不再是我们的累赘。”
“现在咱们打败了元军,能有一段难得的和平时间,我看可以把那些流民安置下来,再说那个什么玉米地瓜的不是好种,产量又高吗?与其让他们为元朝缴纳赋税、钱粮,不如把他们的力量用在我们身上。”陈复文赞同道。
“是啊!汉时的曹操在黄巾之乱时大量收募流民,才打下了日后争雄天下的基础。”许汉青说道:“咱们的子民多一个,元朝的力量便减一分,咱们的力量便大一些,此消彼长吗!”
“话虽然有理,但粮食怎么解决,如果把两浙攻下来,咱们便不用愁了。”许汉文说道。
“两浙富庶,但现在咱们的兵力不足,拿下来也守不住。”许汉青摇着头否决了他的建议,“但如果能迫使范文虎就范,应该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等护航舰队回来,再问一下倭国那边的情形,看能不能从那里再弄些粮食回来。”
“咱们靠近大海,可以多捕鱼捞虾,这也能吃饱肚子吗!”陈复文又笑着出了个主意。
“就是这样吗!多开动脑筋,办法总还是有的,半年应该能挺过去吧?”许汉青拍了拍许汉文的肩膀,宽慰道。
“那好吧!大哥说得总是对的,我和陈先生召集众人再仔细研究研究,看看还有什么好办法。”许汉文无奈地说道。
“呵呵,群策群力,是个好办法。”许汉青笑着点了点头,“此次战斗抓获的俘虏已经向泉州这边来了,这些不花钱的劳力不用白不用,修路架桥,开地盖房。把福建建设成人人向往的天堂,你们说不好吗?”

第四卷 大转折 第四章 四步走

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升杭州为临安府,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首都。
元朝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
此刻,元朝的两浙大都督范文虎正在与属下的将领和幕僚们商议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
范文虎,本是宋将,是一代权奸贾似道的女婿(另一种说法说他是吕文德的女婿,似误)。1259年春,蒙古蒙哥大汗与其弟忽必烈分道南侵,准备一举灭宋,蒙哥入四川,被宋将王坚败于合州钓鱼城,蒙哥大汗负伤后不治身亡,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也于次年撤走。
在这次战争中本无功绩的贾似道因“大功”升到少傅、右丞相,从此走上南宋帝国的领导岗位。作为“贾总理”的亲戚,范文虎后台强硬,而且在贾总理面前摇尾多年,拍马功高!也得到通报嘉奖,大力提拔,升为黄州军区司令员(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成为独担一面的宋军高级将领。
1269年,范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军围攻了两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师援贵,至灌子滩,亦为蒙古所败,文虎以轻舟遁。”除腿快值得称赞外,真是输的麻利干脆!仿佛要表彰他的败仗似的,灌子滩战败后仅四个月,范将军又升官了,“贾似道以其婿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总禁兵。”
1271年,宋元在襄樊争夺进入决战阶段,宋以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统一指挥各军,“(范文虎)闻庭芝至,文虎遗书贾似道曰: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真敢说大话!),但愿无使听命于京阃(李庭芝),事成则功归于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为福州观察使,其兵从中制之。庭芝屡约进兵,文虎但与妓妾、嬖幸击鞠饮宴,以取旨未至为辞。”
说完大话之后不久,当年4月,范文虎与蒙古阿术等战于湍滩,大败,统制朱胜等一百多个将领当了蒙古人的俘虏。
6月,范文虎率十万大军进至鹿门。阿术“夹汉东、西为阵,别令一军趣会丹滩,击其前锋。诸将顺流鼓噪,”范将军再现饭桶本色,交战不利,便弃旗鼓,连夜逃跑。失去指挥的宋军大部被蒙古俘获,战船、甲仗都成了元军的战利品!
李庭芝既然指望不了他,出重赏募死士,派义兵将领张顺、张贵率所募水师3000人突破封锁往援。恶战一百二十里,宋军终于突破元军封锁,进至襄阳。张顺已在激战中阵亡,几天后尸首被发现“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入城后的张贵再次突围接应援军,先与范文虎相约,让范军在龙尾洲接应。结果范文虎竟然因为听到龙尾洲附近风吹鸟叫,以为元军来攻(其实并无元军),吓得后退三十里!张贵奋力杀到龙尾洲时,已精疲力竭,又中元军伏击,终于战败,身受数十创被俘,因不屈被杀。宋军对襄樊的救援至此彻底失败。
襄樊失守后,作为责任最大的败将,范文虎仅降一级,出知安庆府。1275年,元军伯颜部进逼江州,范文虎远远的派人请降,以城坚粮足,兵马众多的安庆,不放一箭,拱手投敌。从此摇身一变,由大宋朝的安庆知府变成大元朝的两浙大都督,加入了光荣的汉奸行列!
简单一点儿说,这个先是靠做了人家女婿换来大宋军职,然后把长江防线拱手卖给北元的范大都督,根本不认识羞耻二字为何物,十足一个厚颜无耻,懦弱无能的混蛋加草包。
泉州一战,所损失的人马,对范大都督来讲并不十分害怕。只要你不把他的命拿走,不把他所依仗的万余核心的部曲打光了,他会从当地百姓中不断补充,两浙新附军人数就会迅速恢复原状。
这二十万人数是他富贵和功名的根本,有了这个数字,范家才能坐稳两浙第一豪门的位置,他范文虎,才能保证在忽必烈眼中地位不倒。至于临时抓来的,自备兵器铠甲的百姓有多大战斗力,他范文虎不在乎。
可是眼下光复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却让他不得不忧心如焚,战战兢兢。
“你们倒是说说呀?现在这种局面该如何处置,我花钱白养你们了吗?”范大都督发火了。
“这个,光复军攻势如此凌厉,我看,只好向朝廷请求援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