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571部分

龙起苍茫-第571部分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陕西回回不多,但是在宁夏与甘肃、青海等地还是有不少的回回。。比如这次海原大地震涉及的灾区。

满清政府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小回民列在汉民之前,所谓“满、蒙、回、汉”汉民是最受歧视的民族。

在清朝期间,中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这说明清朝的经济并不是民不聊生,而且展很快。另外,回民多做小买卖、不抽大烟,在当时的关中农村,回民比汉民富裕。

可以说,当时的西北是回民比较被优待,现在汉人成为了西北的主人,原先的矛盾还在,虽然民族政策颇为优厚,但是一味的优厚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可以说,回民与汉民的矛盾不在于什么狗屁民族歧视,而是回民一直想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民族国家。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回民都是这种想法,但是却在许多有心人得推动下。一步步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如果回民过的日子远不如汉民。那么民族矛盾依然存在,依然有许多人会拿当年的事情出来说事。

李秉衡知道后世对海原大地震前后回民的动作都统统不提,但是他绝对猜得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年北洋政府没有进行有力的赈灾,原因重重,疑云重重。

事实上,回民与汉民之间的争斗。到后世依然没有消停过,加上回民普遍都有阴暗心理,动不动就认为汉民是在歧视他们,经常爆各种冲突,民族问题也是个相当尖锐的大问题。

李秉衡也一直在担心西北的回民受到敌对势力的挑拨,成为一股内在的隐患。

在甘肃与宁夏自治省,回民团体还是有着不小的势力,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的不妥,但是一旦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这些团体便会立即成为中央政府的直接对立者。

有时候这些地方土皇帝与南京政府玩一手阳奉阴违以及敷衍了事,搞隐性对抗,李秉衡都容忍了下来。

加上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势必会让回民重新兴旺起来,到时候养大了白眼狼,可是自讨和乞。

在所有回民团体中,势力最大的便是西北河州马家。

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市。河州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贼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从秦汉开始,曾设县、州、郡,为烽烟时起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河谨重镇”之称。

想当年,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茶马互市”商贾云集之地,因而河州还享有西部“早码头”之美誉。

伊斯兰教在西北尤其是河州有着十分久远的传播历史,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路上,丁当悦耳的鸵铃声,伊斯兰教的文化和信念如同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撒遍了古老的河州大地。

伊斯兰教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开花,代代相传,孕育出一个由回、东乡、保安、撒拉族集结而居的穆斯林群体。

河州成为“中国西北回教圣地”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每年吸引着大批外地穆斯林慕名前来接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从经济与宗教上来说,河州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上又是回民盘踞的老巢,所以河州一有风吹草动,李秉衡就特别的关注。

从河州出去的马家重要人物马麒虽然不如后世那样的威风,成为了“青海王”但是他还是依靠自己的手腕,以及与宗教关系的密切,在青海拥有着不小的势力。

只是因为开造南疆铁路,国防军入驻青海,才镇的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俯贴耳的当好孩子。

而马家以及许多回民大族在青海、甘肃与宁夏三地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视,在和平年代,国家统一,国防军军威卓,这些地方势力当然不敢有任何的忤逆,但是,将来时局危急时呢?

中国想要夺取世界霸权,必定会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经历规模空前的大战与牺牲,要是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李秉衡还是选择了重用马福祥等后世并无劣迹的马家人;以及暂时安抚西北回民大族。

任何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方案,只是关键是有没有利益的根本冲突。

西北五省自共和初年,随着甘肃马氏家族军阀逐渐展起来。利用上军、政、商三个一体经营手氏军阀在循化及甘肃河州等地与亲族合资设力德义恒,冗永源、德盛厚、步云祥等商号”借官府之名逐步垒断了宁甘青皮毛贸易。

与马家相关的回商们借助着地方政府以及军队的力量,通过控制生产市场垄断举足轻重的羊毛贸易,从而挣取了巨额的利润。

之前李秉衡一直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收拾了他们,只是小范围小规模的与他们交了几次手,让他们略微有所收敛。

但是,他们始终明白,随着外部威胁的解除,腾出手来的中央政府。只怕还是会着眼解决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过分庞大。

他们并没有实力与中央政府直接抗衡,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放弃手上的利益与权力。

他们曾经就像中央机构一样控制了西北的羊毛贸易,在羊毛产地从宁夏到青海。秋季成为买卖双方争价的季节,在争执和讨价还价的喧闹声风起云涌时,羊毛的价格商订全被回商以及洋行买办们掌握着。

民国初建时,在外国洋行的眼中,在西北甘宁青地区回商是惟一参与收购羊毛和另外一些草原土特产品的商人。

后来李秉衡通过多种手段,逐渐的录夺了西北地方势力与回商大佬们的利益来源与政治地个。

当初忙着对沙俄动手,后来又一直忙着战争财,对日本动手,只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回民大族势力。

比如马家当初的军队大部分被整编进了国防军,以及各地的屯垦军团,但是,这些军队毕竟不能放心使用,所以,西北这些军队实际上都没有经过认真的练,李秉衡也多次抽调这些军队进入中亚平叛,并且进入伊朗,与地方阿拉的军队作战。

不断的消耗这些人赖以生存的军队,然后凭借政治上的各种手段。限制打压以及拉拢对方,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也许,有些人注定耐不住寂寞,不想失去过去的荣光,不想放弃奢靡的生活,那么,李秉衡当然会很乐意的等着这些人自己跳出来。

由于西北开规模始终比不上沿海地区,加上传统力量的影响,西北地区还是较为落后,需要从政治与经济上双管齐下,彻底的盘活西北。

过去一系列的布局,已经使得西北出现了大步前行的大好势头。但是李秉衡认为这还不够,目前西北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西北,而是属于绝对的中央内陆,相对于中亚而言,这里是完完全全的中央地带。

如何利用联结东部达地区与中亚地区,并且通过与欧洲的大陆桥贸易来壮大自身,成为了西北几省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西北地区有着几个大型工程。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上马,大地震带来的是灾害,但是也是契机。

目前的资金很充裕,从海内外汇集而来的捐款,以及各大基金会得到的捐款,远远出了李秉衡的预期。

没想到经过了大扩张阶段的中国资本家们也有实力可以开始从事慈善活动,虽然他不希望这是个面子工程,但还是为了国内的踊跃而感到由衷的欢喜。

无他,这说明中国的国力在增强,国人的经济也在兴盛,荷包也鼓了起来。让这些资金进入西北,{奇}然后对西北进行开,{书}鼓励汉人移民西北,{网}对于西北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解决问题,只有汉族再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才能实现这些地方的绝对安全。

至于民族政策中的生育问题,李秉衡当然不会愚蠢到让汉族计划生育。而少数民族却鼓励生育,让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口不断的增加。

到最后难道要汉族成为少数民族?

李秉衡当然不会这么的脑袋像被门板夹过一样的弱智,尤其是在边疆地区,虽然西北目前已经不是边疆,但是,新疆、青海、甘肃与宁夏等地还是有不少的少数民族。

西北就是中亚的一个典范,中亚各民族同样需要认真对待,这些民族人数众多,不是可以随便就能解决的。

由于西北生存条件恶劣,南京政府不鼓励这里的民众多生多育;而是鼓励优生优育。

南京政府取消在西北实行鼓励生育政策,也不提供额外的许助,就是为了限制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

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在生育上没有任何的优待,他们之前的许多优待也在逐步取消掉,即便有人站出来反对,但是数十万国防军分布在中亚与西北,谁想要站出来造反,都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

当年白彦虎等人还能逃到俄罗斯。现在俄罗斯帝国与中国好的跟穿同一条裤子似的,他们往哪里逃?

还是安分些,才是正理。

到现在都没有听说有回民大族在煽动灾区民众情绪的事情生,让李秉衡安心了不少,至少他们还是识时务的,数十年下来,他的布局一一实现,那么西北将彻底的成为一块熟地。

这场地震,倒是给了南京政府不少的借口与机会,这次当然要好好把握。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第532节 德国内部问题

头渊的局势正在摇渐老向对同明国不利的一面,众是兆邻州沾,非人力所能挽回。。

战后的世界格局,将会呈现出扑朔迷离的一面,就连李秉衡这个穿越者都无法猜透一二。

毕竟与原本的世界相差太大了,就连李秉衡也变得无法再掌握时代展的脉搏。

虽然同盟国还没有显露出败亡的迹象,但是李秉衡却很清楚的知道。只要德国内部看不到希望,逐渐的走向颓势,那么病来如山倒,必定是接踵而来的危机彻底淹没整个德国。

要不是德国这几年始终压着协约国打,在各条战线上都占据了主动。又没有彻底断绝外部贸易,国内矛盾也并不十分激烈,恐怕早就出现了内部的分裂。除了社会具主党等革命党派,最有可能颠覆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使得德国退出战争的,便是以保罗?冯7兴登堡为的最高军事指挥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时兴登堡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第一年击败俄罗斯军队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他被晋升为元帅。

他的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旧沾年8月刀日他继冯?法尔根汉为陆军最高指挥官。

副参谋长鲁登道夫与兴登堡的所谓第三最高陆军指挥,其实是军事与工业之独裁,将德皇威廉二世排出于统治阶层之外。他们操控内政。甚至能够迫使高级官员辞职小包括撤换总理,奇*|*书^|^网以及对国家的新官任命有否决权。

只是因为顾忌德皇威廉二世对中国与南华的影响力,并且德国也有许多的地方仰仗东方两强,所以德国出现了德皇威廉二世与第三最高指挥所分享权利的局面。

兴登堡很清楚,一旦德皇威廉二世被彻底的录夺权力,那么,中国与南华将会断绝与德国的往来,德国将会彻底的失去外援。

加上军事独裁巨头与德皇威廉二世都有共同的敌人,社会民主党为的众多民主党派,尤其是社会民主党左派社会主义革命者。

德国的内部正在逐渐的走向分裂。这点掌权者们都很清楚。

战争的开始,在最初的确消除了德国社会的分化。天主教徒、犹太人、信义宗教徒、社会主义者、右翼势力与自由主义分子都因战争而团结。

不过,随着战争的变化,原本的分化再度出现。天主教徒、社民党人与犹太人对战争之热情减退。令其对国家的忠诚受到质疑。借助战争财的人士与参加罢工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