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胡烽火录 >

第198部分

五胡烽火录-第198部分

小说: 五胡烽火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温忙着接受政权,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厉兵秣马准备征讨姚襄。

在此种情况下,待在黄郭戌的高翼则被彻底遗忘。

高翼不是一位能闲下来的人,在三个月的无所事事当中,他俘获了郁州岛十万流寇。其中,七千青壮被他挑选出来,在黄郭戌修建石墙石堡,和一道深入海中两公里的石堤码头。

虽然很忙碌,可高翼总是感觉到,自己就像三毛流浪记中,被空降至敌后的三毛一样,等得胡子都白了,等的儿女都一大堆了,可是召集他参战的命令迟迟未到。

高翼可不敢在黄郭戌一等八年。是年八月,燕国境内蝗虫四起,部分蝗虫飞过燕山,进入辽东境内。与此同时,燕国开始大征士兵,准备按胡人的惯例进行秋季征讨。

凡此种种,汉国留守的大臣在重重的压力下,再也支撑不下去,雪片般的信函飞往黄郭戌,要求高翼赶紧回国。于是,高翼在那里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怅怅然的登船回国。

“我这是干了什么?转战千里,本想参与一场巅峰对决,结果只是进行了一场乏味的驱逐战。”离开黄郭戌时,高翼心情很不好。他望着远处消失在地平线中的南方陆地,郁闷的思量着。

乏味,沉闷的等待,整个世界都在忙着争权夺利,我却在那里无所事事,恩,修建了个港口,可这个港口算什么?一个和平的港口,四周航道开阔,无遮无拦,只要有水军,那里就是登陆的大门。

现在是战争时期,屏护这样一个港口,所花的精力太多了,同等数量的巡逻船,我可以封锁整个渤海湾。

乏味的战争,无聊的的等待,迫在眉睫的战争,好在捕获了几万流寇,消除了孙恩叛乱的隐患,算是对历史一种改变。

历史真的难以改变吗?冉闵的灭亡虽然拖后了一年,但他还是灭亡了。而历史竟然没有产生连锁反应,让燕国的称帝也拖后一年。这一切,生存怎么那么难?

高雄看到高翼背着手,低着头在甲板心事重重的踱步,他想找点好消息,让高翼心情开朗一点。军人们,他说的消息当然与军事有关。

“王,听说,这次燕国征兵,居然连女人都征入军中,北地已经有一首诗词,描写女子参军的情景。”

“嗯”,高翼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他知道那首诗,那就是《木兰词》的原形,后来宫廷乐师根据这首诗,做出了乐府诗歌《木兰词》。

那个女子应该姓谢,后来,她被改名作花木兰。

高雄见到高翼一点没有高兴的反应,连忙又说起一件大事:“王,你曾经说过,铜台火炮只有百十发的寿命,而钢台火炮才有数千发的寿命。王南行这会儿,有人试着把石灰石加入钢水中,结果练出可以铸炮的钢。顾阿山他们已经试制了数十门钢台火炮,据说打到三百发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炸膛现象。”

高翼脸上皮肉抽动了一下:“这倒是个好消息,以前我们的技术不过关,有炮不敢乱用,若有千发寿命的大炮,那么,打一场大仗足够了。”

高翼抬起头来,看着忐忑不安的高雄,展颜一笑:“你知道,我为什么忧虑吗?因为从今往后,我必须一个人战斗。历史的车轮,沉重啊。”

高翼一拍胸膛,高声喊道:“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我,还有汉国领下四十万百姓,我们将跟着王,随着王的战刀所指,我们无所畏惧。”

高翼苦笑了一下:“你哪里知道,燕国随意就能聚集起百万大军。”

“可我们有霹雳,我们有大炮,王,听说你五千人就击溃了二十万大军。我们国内还有两万军队,照这样核算,燕军来八十万,我们也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高翼脸色和缓了一下,心里却在暗暗叫苦。

那是一场不可复制的胜利,汉军的土雷初次亮相,让不知所以的燕军士气崩溃,但再次相逢,有了思想准备的燕军就不容易被恐慌所击倒,那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战争到最后,拼的就是财力和物力。

可这些高翼不能说,当燕军鼓动比汉国人口还多的大军,满山遍野而来时,高翼不能让汉国的士气泄底。他只能做一脸平静状咬牙坚持。

大不了抛弃那些瓶瓶罐罐,撤回三山,做持久战的打算。水军在手,撤回三山的汉国只有他打燕国的份,轮不到燕国鲜卑人发言。

“我们的火药储备怎么样?”高翼关心的询问其战争准备状况。

战争,并不想文人想象的那样,依靠运筹帷幄就可以决胜千里,它凭的是战争物资。拿破仑与普鲁士的一场二三十万人的大会战,消耗了4200万磅炸药,请注意是“万磅”。而美国雕刻总统山总统雕像,用去了714万磅炸药。

燕国与汉国一旦开仗,那是一场百万级的大会战,光储存的炸药至少要1万吨。这还是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炸药数。如果双方都使用热兵器,1万吨炸药甚至不够一天的消耗。

“我不知道……”,高雄坦率地说:“自汉王南下以后,国务院发布命令,禁止水军开炮,而后,修路用的炸药也停止发放。听说,各军械工厂正在疯一样的赶制火药。

自那以后,我水军战船从硫球岛运送了130余船硫磺,每船运送三百吨左右,累计四千吨。此外,第二水师从九州岛运送了上百船硝石,据说倭国上下还在砍伐木头,烧制木炭,浓烟滚滚笼罩整个倭岛。

木炭是由商船运送的,具体运多少,我不清楚,按照硫与硝的用量测算,我们现在储存的火药应该在万吨以上。

还有土雷,今年已经停了肥皂的生产,全力生产炸药油(甘油)。我预计,那些炸药的量绝对够燕军喝一壶。”

高翼听到这儿,心情略微开朗一些。万吨炸药在手,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应该足以应付,剩下的事就是看韧力了。

当夜,高翼直接抵达三山汉王府安睡,他回来的消息立刻通过快马传递到龙城。

在他走后的数个月里,汉国的臣民发疯一样的修建自己的堡寨。他们明白一场规模巨大的国战即将开始,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拼搏到最后,只有一方倒下才算胜利。为了不让自己倒下,他们将自己的屋堡建的又厚又高,这场疯狂建堡的活动,倒使得滑轮、起重机这些设备迅速普及。

“战争,比十所大学更容易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天,高翼看着连夜赶来汇报的五相,感触万千地说:“圣贤之言,诚不欺我。”

“圣贤?哪位圣贤?”,这里面就陈婴读的圣贤书比较多,他还不了解高翼那喜欢胡言乱语的毛病,所以讶然的问。

高翼避而不答,他拿起那份建设报告,兴致勃勃地说:“如今各地都以屋堡为生活中心,早晨出堡劳作,夜晚回堡安歇。我有意推广这种‘屋堡行政’。”

“怎讲”,黄朝宗问。

“就是把屋堡全部升格为城。一城为一邦,以城邦制管理百姓。一郡设数城,城中准许居住农民、匠师、士兵、行政官及其家眷,而各城交易则在城下町进行。百姓平常围绕着城市生活,一旦遇到入侵,则退后城内,居城而守。

城外,我们禁止闲杂人员建房居住,若有违反规定者,则房屋推平,人判为奴隶,以劳作赎罪。这样,我不不许通过特别的通知,就能做到坚壁清野。

还有,城市居住人口过多,怎么办?那就再建一个卫城。卫城建好后再分流人员,我们用连续的城堡构成‘石头长城’,让燕军来了,什么也得不到!

行政么,各城设立城守,主管军事;设立司法官司法警,主管治安;设立城主,主管民政。实行封建包税制,由城主负责经营城市。城市税收的十分之二归城主,士兵薪水由兵部核发,司法官司法警薪水由刑部核发。税收官,市政官由城主负责发薪,城市经营得好则税收高,税收高则城主及其属员收入高。

弹劾,弹劾体系也要搞好,我们承续西汉体制,各地由乡老组成议政监察体系,但也要改变一下,比如:乡老也有人数限制。每百户准许选则一位乡老代表民意。人口有两百户的城堡准许选两位乡老,以此类推。

此外,乡老也非固定不变,每五年由百姓来次推举,凡无从军经历、无文化者不能参加推举。也就是说,只有退役军人与退职官员才有资格参选。而不足百户者,准予合推一位长者。这样一来,城堡中年龄最大的人会自动当选乡老——不管其是否识字。”

晋代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后人很难想象这时代汉人所经历的苦难与折磨,但晋代也是中国最接近世界先进政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跨上了城邦文化的边缘——坞堡政体。同时,中国也开始了重返封建制的尝试。

可惜,紧接而来的、一浪接一浪的“民族大融合浪潮”,让中国许多好传统完全丧失,而得到中国传承的倭国,却在一个荒凉的岛上,从结绳记事开始,一点一点接近文明。而其后,承继了残存魏晋文化的隋唐文明,却开出了民族最璀璨的花朵。

现在,高翼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中华文明重新拉回正确传统的怀抱。

他能完成这一切吗?

没有人知道?

“现在我们谈一谈备战吧”,金道麟耐不住了,他打断了高翼关于政体的探讨:“据闻,燕国打算集结60万大军西征,我们该如何应付?”

第三卷 荒诞时代 第174章

“60万”,高翼苦涩地咀嚼着这几个字。

金道麟不满地看了高翼一眼,晃着脑袋,悠悠地说:“其实,我汉国百姓何止40万?如今大难临头,殿下何必迂腐?”

众人齐齐颔首称是。高翼沉吟不决。

金道麟说的是:汉国尚有数十万的雇员,以及近十万奴隶。这些都是汉国潜在的战争能力。他劝高翼在危难当头时,不要拘泥于固守律法。

汉国劳动力缺乏,尤其是这一年,为了筑路筑城,汉国从南方雇佣了大量的劳力,而北方各游牧部族贪图丰厚的薪水,或由部族酋长组织,或由牧民自己出面,接受汉国承包商的雇佣,投入到建筑大军中。

这些雇工在领取到汉国薪水的同时,亲身感受到汉国百姓收获的富足,并且体会到汉国简单高效的官吏体系,对国民不遗余力的护短与纵容。

汉国对自己国民的优裕待遇缘于体制的必然。因为在封建体制下,领主的对领民采取庇护制;而在奴隶制下,领民只是猪狗,压榨宰杀随意,无须照顾。

中国不封建有近千年了,百姓已不知道用“封建”思维来考虑事情,现在,他们骤然接触到这种古老的“先进制度”,顿时感受到受庇护的乐趣,于是,雇工中掀起申请入籍的巨大浪潮,他们希望也能享受“国民待遇”,“领民资格”。

此前,高翼一直执着于坚守严明的规则,他为汉国制定了严格的入籍手续,包括识汉字,懂汉律,知汉议,以及纳税几年等等。他不希望为后人创下一个不受规则的先例,所以,汉国在册国民人数,增长极其缓慢。

而金道麟所表达的意思是,危难当头,事急从权,否则,国亡了,规则也将不存,何必继续固执。

高翼也不是偏执的人,他需要一个既不违反入籍规则,又能缓解兵力缺乏的策略,稍稍考虑后,他口气松动了:“我们领内共有多少雇员?”

黄朝宗立刻像变戏法似地掏出一个厚厚的卷宗,快速翻动着,从它的熟练程度上看,对这件事他早有预谋。

“连续两年纳税的雇员,年底到了入籍标准,这部分人有3万7112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