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74部分

顺明-第7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的模样全然不见,只是在那里哭喊着求饶。

“在三清法像下面还有五百两白银,全都交给官爷,贫道自此回崂山上清修,再也不沾染俗务!”

老道士本来想让手下顶一顶,然后再看看风色,他既然能下来霸占这么多田地,为祸一方,也是见过世面的,平日见的那些官兵都和叫花子一般,只要是攻坚必然是人人畏缩,而且来的这些人若是官兵,也无名无份,外面这些可是挂着查缉私盐的,巡检手下的盐丁都是些什么人大家也都是知道,那都是地痞流氓,更不可能开这个宅院,僵持一下,或许即墨县衙门那边会有变化。

  第一百二十章 兵营初设

外面三百人人马吃饭花销不小,只要是能顶住几天,没准就是要撤退,到时候托人花银子通融下,没准事情也就了结了。

谁想到这么摧枯拉朽的就打进来了,连求饶的心理准备都没有做好,就被人拎着到了前院,心里面只剩下慌张和恐惧,在那里拼命的想要用钱财请求饶命。

“看在老君天尊的份上,就请饶过贫道,今后贫道一定天天为官爷祈福!”

时人多敬鬼神,,听到老道这些乞求的话语,那些一直不敢开口的豪强子弟都是纷纷帮着说情,说是反正已经拿下这庄园,贩卖私盐的罪行也算是得到了惩处,这些道人都和官府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放过去也就是了。

赵能也是有些为难,他的脾气虽说是稳重,却也有耳根太软的情况,他对这三清观主心里固然是厌恶非常,可这么多人在七嘴八舌的说着,又都是没有什么冲突的豪强子弟,将来或许要打交道,总要给个面子。

正迟疑间,猛听得院门处传来一声长笑,有人朗声说道:

“这样不知死活的东西,砍了也就砍了,听这些人聒噪什么!”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听得这声音在身后传来,这些豪强子弟都是大怒,纷纷的回头,却看到十几骑踏过吊桥,直进这宅院,身上的服色看起来和盐丁都是一致,这火气顿时是憋在了肚子里面。

猛听到院子里面的赵能和盐丁都是带着喜悦的喊道:

“恭迎李大人!”

一听这个,人人都是明白,这就是盐丁的首领,新任的胶州营守备李孟。李守备有什么事迹大家不清楚,李二郎当年大家可是听过许多地传闻,许多都是和血腥还有人命相关,今日见到盐丁队的表现,无异又是放大了对李孟的印象。

众人看着骑在马上,身材高大的李孟,心中油然而生敬畏,其实那虚无缥缈的侠义之事,众人不放在心里面当回事,可今天这样的虎狼之师。据说李孟手下足有两千多人。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害怕了。

赵能和众人一般问过好之后,看着李孟骑马到跟前,笑着从马上下来,禁不住心中的喜悦,快走几步,上前见礼道:

“李大人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要是早知道兄弟们应该去迎接才是。”

别看赵能的年纪比李孟大,可看见李孟回来。还真是跟心里有了主心骨一般,不过他也是立刻说道:

“标下这次觉得事情紧急,所以把弟兄们拉出来,还望大人莫要见怪。”

李孟脸上带着笑容,没有什么责怪地意思,反倒是开口说道:

“这事情你处置地十分正确,若是不来,这些人怎么知道天高地厚。”

这句话说的十分刺耳。说道倒好象不是跪在地上的三清观观主和爪牙,而是那些跟着看风色瞧热闹的豪强子弟,可话虽然说的难听,谁还敢反驳不成。

话说完,李孟手朝下一挥。站在三清观观主和爪牙身边的盐丁顿时是把人按在地上,不顾他们的求饶,手起刀落。几颗首级立刻滚落在院子之中,满腔热血喷涌出来,满院子一片血红。

场面瞬间有些安静。李孟拍拍赵能的肩膀。低声笑着说道:

“下不为例,没有我地命令。不能调动下面的一兵一卒,除非我事先就有类似的命令!”

赵能心中一凛,连忙答应,忽然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左右一看,却发现后面那些土豪乡绅的子弟,显然都是腿软了,都是满脸惨白的跪在那里,眼神里面这次全是真正的敬畏。

盐丁们却没有人在忙碌这些,有的人去那个小小正殿里去搬运神像,去挖金银,还有人继续把俘虏们驱赶到一起。

吸骨榨髓地恶霸恶劣到什么程度,李孟从那些木然跪在一旁的奴工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那道士和爪牙被砍了脑袋之后,那些女人里面虽有哭哭啼啼的,可大部分都是有高兴的表情,甚至还有几个跑向跪在一边的奴工,不用说,这就是所谓地欺男霸女了。

打掉这个三清观的观主,又是立了威风,又是给自己捞到了好名声,实际上是刚一回到胶州城,就知道了这件事,倒不是担心赵能个人会领兵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而是担心,毕竟围攻别人的宅院,这等敌守我攻的事情是第一次。

李孟担心出现什么闪失,这才是顾不得休息领着人来支援,谁想到来到之后事情已经了结,顺利地很,自己过来地时候,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不过让他有些不满的是,赵能对待这些地主乡绅太客气了。

又是安静一会,李孟扬声说道:

“盐政是国家大法,任何人在我李孟地辖地私自贩卖,这犯了国法的道士就是下场,大家都是地方上大族大户,亲朋故旧众多,还请你们回去把李某的规矩传扬下,免得到时候出现今天的局面!”

你就是胶州,莱州府,山东省最大的盐枭,尽管有人在那里腹诽,可看着那些无头淌血的尸体,这些人还是一个个的把头磕下去,口称知道了。

盐丁们自有人去收拾战利品,也有人拿着地契文书之类的去找当地的知县衙门办理手续,赵能和李孟这边算是闲下来了,方才李孟说完那句话之后,两个人之间也有些尴尬,还是赵能开口说道:

“李大人这次去河南可有什么收获吗?”

一说起这个,李孟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要是一切顺利,每月能多六千两或者八千多两的净入,没有我预想的多,还带回来个麻烦……”

三清观的这场战斗只能说是李孟军单方面的攻防演练,不过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的好,李孟的私盐体系建立起来之后,给了很多人发财的机会,同样也是断了许多人的财路,偏偏李孟势大,没有人敢于妄为。

盐丁的队伍严整,和从前那些横行乡里的人不同,那些地痞无赖的有许多空子可以钻,可这些盐竿子却很难被收买。

原来的盐丁队改为胶州营之后,从原来的类似私人武装变成朝廷的兵马,再驻守在各处查缉私盐,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很多心眼活泛的人都是想要行动,这次剿灭三清观的行动之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之中消息开始传播开来,盐丁们的战斗力和压倒性的优势不必说,血淋淋的几颗脑袋也是吓坏了不少人。

稍微躁动的私盐体系又是变得安静下去,不过,让全山东那些家境尚可,却又不安分的年轻人激动的事情又是来了,盐政驻胶州巡检司在山东省内又开始招收盐丁,胶州营报上去的兵额是两千五百人。

原来驻守在各处的盐丁都是要撤回来,但是其余地方的盐丁需要驻扎轮换,少了人也不行,所以开始招人。

李孟目前每月差不多有一万五千两的进项,在盐丁的身上花费将近七千两银子,其余的银钱都是用作生产和生意、储备上。谁都知道人多力量肯定就大,问题是人多粮饷训练装备如果不跟上去的话,根本练不出来,兵多也不过是聚集了一群吃粮的流民土匪罢了。

这次去河南,虽说青盐的生意做起来,可也没有预想的暴利收入,真正的收获是,知道了文如商行销售到河南的私盐市场,倒不是李孟要去抢对方这个生意,而是从前一直怕盐场和盐田的产量太大,造成这个市场饱和,把价格打低。

这次去看到,这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自己这边加大产量销售也没有关系,产量加大,收入也就增加,自然也就可以新招收盐丁了。

这些年盐丁在各处的驻扎已经是有了个颇为良好的标杆作用,是年轻人向往的目标,打完三清观之后,经过那些豪强子弟的宣扬,也有很多地主乡绅的子弟觉得去干这个盐丁也是很体面的。

回到胶州城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月,李孟回家的第一件事却是把自己关进房中,又是通过人给颜知州小姐颜若然传递了一封信过去,内容无非是说说在这次河南之行的所见所闻,当然,李孟没有提遇见那个奇怪女孩的事情。

六百担青盐在济宁州卖出了六千多两银子,也算是笔小财。

离开两个月,距离胶州城五里路左右的胶州营的驻地建设的差不多了,此时是农闲时节,农户人家都是愿意趁着这个时候来做些活贴补家用,李孟的系统做什么事情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从不拖欠,现银结算,在民间已经有非常好的名声,人人都愿意过来挣这笔钱,所以一召集干活,都是很踊跃。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远方来客

老盐丁调回胶州营地驻扎,新盐丁招收训练,和各级衙门的手续办理,青盐运到济宁州的各项销售的事宜,李孟手下的人马都是忙碌的不可开交,相对来说,李孟这边可就清闲了不少。

他每天就是在逢猛镇或者是胶州城两地练习马队和火铳,郭栋那边的火铳打造终于是上了些轨道,六十步可以找准头,九十步可以打牛的火铳已经是打造了三十多支,这也是因为李孟对质量的要求特别的严格,所以铁匠们不敢懈怠,在火铳交到李孟手中的时候,都要经过反复的检查。

事实上这火铳的威力没有什么战场的检验,但效果不错,最起码在围攻三清观的时候,那名打手举起猎弓,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直接将人从墙头打了下来,事后检验尸体,发现火铳的铅弹并没有击中心脏之类的要害,但是整个胸腔的内脏都已经被打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

尽管硝石火药的没有太多的存量,可李孟依旧是要求每名火铳手都要打几枪,他可是记得现代参加实弹射击的时候,曾经有新兵吓得够呛。

相比于这些忙碌的人,跟着回来的那个女孩,日子可是很滋润,每天好吃好喝不说,还在盐丁的护卫下,到处的乱窜乱跑,似乎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新鲜,胶州城虽然是个小地方,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女孩的兴趣。

好在众人对美丽的事物总是非常的宽容,有相貌,有能力,有钱财,这都算是杰出的点,大家对他们总觉得是应该高高在上。宽纵一些。

胶州营这个编制既然已经是确定,负责这一块防务兵事的登莱参将就要把相应地任务布置过来,虽说城外已经是有大营,不过李孟依旧是在胶州城内的盐政巡检衙门办公。公文和使者把一件件的事情说的明明白白,大都是绥靖地方,防备某方向地局势和动向之类的任务。

不过有个任务却让李孟有了点兴趣,说是胶州营地处海湾枢纽,理应有协助灵山卫和鳌山卫的防备海盗之祸的职责。

这事情被使者读出来的时候,李孟觉得有些好笑,却看到身边的陈六王海等人都是满脸的凝重,这才是想起。从前那个昏昏噩噩将近二十年的李孟,就是因为父母死在海盗手中被惊吓而精神不正常。

详细一询问才知道,虽说嘉靖年间动摇东南地倭乱被平息。但是海盗还依旧存在,此时的海盗大多是以明人匪寇为主,依旧是有倭人在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