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63部分

顺明-第63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客远来,贵客远来,有失远迎,还请不要见怪,快里面请……”

  第一百零五章 看明白 孔三德

看到孔三德,即便是以李孟这等心神镇定的也禁不住惊叹一声,这时代胖人是有,可胖成如此地步的就少见了,若说是孔三德面目之间有什么特征,还真是让人辨认不出来,唯一就记得个“胖”字。

本来李孟还纳闷,心想自己和文如商行如此的关系,东家的礼数应该是亲自出迎才对,怎么到了门口才出来。现在倒是都明白了,孔三德从台阶上走下来的时候,都直让人担心随时会摔下去。

整个人好像是个球体一般,委实是胖的惊人了些,李孟连忙上前,也是见礼笑道:

“孔兄客气了,李某产业在济宁和兖州多受文如商行和兄台的照顾,理应登门道谢才是……”

那胖子圆滚滚的脸上愈发的笑得眼睛都是看不到,连忙朝着里面相请,宾主并排进门,此时的傍晚暑气全消,可孔三德还是满脸是汗,显然是方才的走动出的,一边掏出一方手帕擦抹,一边自嘲道:

“李大人莫要笑话,孔某身上的肥油太多了些,行动也是不方便,能不动就不动的。”

听到对方的这番自嘲,李孟也是呵呵的笑起来,不过对这孔三德的观感却是愈发的好起来,这时代或者是城府深沉或者是拿腔拿调,如此洒脱的人反倒是少见。

一进院子,不要说跟在后面的那几名护卫亲兵,就连李孟自己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天色已经黑下来。可宅院里面星星点点的挂满了灯笼,视线可以看得很远,宅院很是广大这个不必说,关键是如何布置的这般美轮美奂,亭台楼榭,花草山石,每样看着自然,可每样都是透着精巧贵气,夜间在摇曳地***映照之下,更是显得如梦似幻。

光是走在其中就有让人心旷神怡的感受。若是住在这里,还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享受呢?

来来往往的下人之中见不到几个男人,都是些年纪轻轻的女孩,最起码也是中人之姿的相貌,身上穿着的衣服不必说,自是绫罗绸缎之类,不时间传来几声轻笑。更是显得此处之豪奢。

李孟到还好些,毕竟是在现代经历过身边各类美女信息的狂轰滥炸,回头一看,自己的几名随从都是长大了嘴,满脸通红的看着身边经过地女孩子。李孟禁不住咳嗽一声,身后的几个人倒是迅速的反应过来,都是低下头。

这声咳嗽倒是让身边的孔三德注意了过来,他显然也是见过其他宾客此类的反应,不感觉到生气,反倒是觉得颇为的自豪,李孟为了避免尴尬,开口说道:

“孔兄此处真是享乐窝啊。就是拿兖州知府来换,孔兄也不愿意换吧!”

孔三德脸上全是自得之色,却呵呵笑着自谦道:

“见笑见笑,去年孔某去江南时候。看过苏州和常州几家大户的园子,啧啧,那才是人间天堂,我这场面那就小了。”

双方吃酒地地方也颇有特色,是靠紧河边的一座木楼。二楼所在正好是对着运河。看着河上画舫***通明,这般风景又是不同。

菜肴也是精致万分。本来还有几名美姬在一旁伺候,却让李孟打发了下去,至于双方的护卫和家人,则都是在楼下,也是有方便的招待。孔三德虽说是殷勤,可也不谈正事,李孟索性是开门见山的发问:

“孔兄想必也知道兄弟地来意,知道贵号在河南很有门路,此次李某想要去河南转悠一圈,想请贵号安排照应一下,希望孔兄能够答应。”

孔三德在那边转悠着酒杯,笑嘻嘻的说道:

“本以为李大人要在酒过三巡之后说这件事情,谁想到居然这么心急,你我虽是第一次见面,可双方的商号交往这么久,大家发财的交情……唔……李大人请放心,明日我就安排商行的人帮着操办,来来来,咱们不要谈这煞风景的闲事,干了这杯酒。”

对方的回答让李孟倒是愣怔了下,本以为对方或者是推辞,或者是要拿腔拿调,今天晚上还有的谈,谁想到自己开门见山地一问,对方反倒是干脆利索的答应下来了,真是怪了,不过这事情都有些不合常理,既然如此简单,何必那掌柜的还要请示。

不过答应当然是好事,李孟也是笑着举杯喝光了酒,孔三德这胖子酒量很是不错,话也不说,自斟自饮了三四杯,好在这时代的酒比起现代地高度酒来,还是稍微低了些,李孟倒也不惧,也跟着喝。

喝完几杯酒,双方的身上都是暖烘烘的,情绪也有些高涨,孔三德挠挠头,笑着说道:

“李大人这么干脆利索,孔某再绕就显得下作了,河南那边的道路关系,都是借着这些年兵荒马乱的私盐生意打开地,贸然地安排人照应大人的队伍,我在下面地掌柜和上面的族人面前确实是不好交代,不过孔某这么主张,也是有自己的打算,倒也不算是白做。”

果然没有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对方是有所求啊,不过有所求才算是正常,李孟没有出声,含笑看着对方,静等着孔三德说话。

“孔某这话可能是有些糊涂,就说将来,孔某若是有求得大人的地方,或许没有,但是若有这一天,还请李大人看在这次的情分上,照应孔某一次。”

李孟倒是有些纳闷了,盯着面前的胖子,从这张胖脸上能看出来真情实意还真是困难,不过那语气说的很是真诚,倒不像是假话,反正是四下无人,李孟直接开口询问道:

“孔兄这话说的有些奇怪啊,我听说当今衍圣公就是您堂叔吧,有这等超品的国公亲贵,还有这文如商行这么大的产业买卖,权财都是通达,找我这九品巡……五品的胶州守备,小小的武官,是不是有些舍本求末了。”

孔三德靠在椅背上,夹起只虾放入口中,颓然的说道:

“堂叔?那就是个笑话,孔家如我这等的子弟,不下百人,先父去的早,谁还会理会我这等废物,这商行,说白了,孔某也不过就是个大掌柜罢了,替族里看铺子的角色……“

能听出对方的满腹怨气,李某笑了笑,继续问道:

“也不知道孔兄到底想要李某帮什么,照说,李某能做的,孔兄都是可以啊!”

孔三德放下筷子,直起身来,看着李孟说道:

“小的在族内是出名的笨人,书也读不好,只是这几年在外面行商倒也是去了些地方,总觉得这天下间是个要乱的样子,回去和几名族亲一说,都是笑我杞人忧天,说是大明这么多年天灾人祸的有多少,还不都是几百年挺下来了,可小人总觉得不踏实啊,吃不好睡不好,总寻思着找个庇护。”

双方一直是平级相称,不过这时候孔三德已经是自成小人了,当然是有求于人放低了身段,李孟听得出来,他只是有些感慨,这天下间清醒人不少,只是这些人都是被当作疯子傻子和狂徒,同时也有些好笑,这体型看起来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笑着反问道:

“孔兄,若是平常人有这个心思也罢了,你们孔家是几千年的传承,改朝换代与你们有什么关系,反正也是封赏厚待。”

“那是他们正房本支的,我这种怕是沾不到什么光,只能是跟着倒霉,也不怕您笑话,小的是遇到个武官就准备说这个的,可也怕担风险,见到大人,咱们好在从前的往来,所以才讲这真心话。”

话说到这里,李孟只是笑着端起了酒杯,温和的说道:

“孔兄和我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你我手下人彼此合作多时,李某受了孔兄不少关照,下面人的关系也颇为不错,今后若有事找到李某,李某也应该是表示表示的。”

听到李孟的话,孔三德大喜,又是满杯敬酒,话点到为止,大家心里有数就可以,接下来大家在那里谈风花雪月的事情,这孔三德虽说胖的行动都不方便,还真是去过许多地方,一一说来,倒也颇有兴味。

后来双方的酒都有些多,李孟却猛然想起一件事,开口笑着问道:

“孔府圣贤传承,孔兄这三德可有什么来历,听着总是觉得耳熟……”那边醺醺然的回答说道:

“圣人行二,所以孔府子弟若是行二的都是做行三,孔某就是排行第二,这就是三的来历,我这里书念得不好,所谓无才是德,这才叫做孔三德……”

原来还有这个由头,李孟哈哈大笑,突然间那孔三德连连的朝着地上吐唾沫,含混不清的暗骂道:

“原来大人耳熟,这不是和那投奔鞑子的汉奸孔有德就差一个字吗,晦气晦气,大人放心,绝无一丝一毫的关系。”

二人对视,相与大笑,这场酒直到半夜,尽欢而散。

  第一百零六章 河南行 游开封

国人办事都是在酒桌上,这话现代如此,几百年前的明末也同样是如此,双方饮宴之间就是定下了河南向导这件事,当然还有些不能与外人说明的话,就不能说了。

李孟回到客栈睡下,醒来之后,陈六就过来通报说是文如商行已经是派了几名向导过来,这几名向导若说关系,居然还算是熟人,都是去年青盐那件事上出力不少的孟老掌柜的家人。

孟老掌柜在炒卖青盐这件事情得了近万两银子的好处,早就是回家做富家翁去了,不过却不准备让子侄们安逸享乐,还都是散在外面做工赚钱,这次被派来给李孟做向导,几名孟氏的子弟都很欣喜,他们可都听过长辈所说的,这李二郎可是咱们孟家的贵人。

既然一切准备的完毕,李孟简单的香盐铺子交待了下,和相关的客户之类的打过招呼,一行人又是匆忙上路。

济宁州向南到河南、南直隶一带有很密集的水系,李孟他们的车马乘船行进即可,倒也省了几分力气。

在路上倒也颇为的无聊,每日看着两边的风景并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本以为出来游山玩水的盐丁们却都是失算,虽说是在水上行舟,可训练一点没有耽误,每日李孟都是要求船靠岸两个时辰,把各项的操练都是来一遍。船家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地方,反正各项的银子都是给的十足,多一天多赚一天地钱。

船上的这些天生活,李孟还真是有了些领悟。比如说灵山卫所那些老军官都隐约模糊的提到,行军打仗,行进之中一定要沿着江河,一来是水运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畜力,二来是就近就有水源。

这样的知识是在现代参军的李孟根本想不到的,以现代战争那种完备的后勤体系,还有各种高效率的交通工具,根本考虑不到这方面去。

济宁州和孔三德的交谈给李孟有些触动,不管是孔三德还是胶州城地周扬,都是看到了这个形势。以天下论,孔三德和周扬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以此推论,天下间了解到这事的人应该是不少。

可为什么到最后还是那般的局面,莫非真是历史车轮和大势不可违背…。。。。

这个问题太过郁闷,李孟也不愿意多想,可是在水上的行走。除了头两天还有些新鲜之外,接下来的几日并不愉快,水边一般都是有村落聚居,穷困和苦难就是对他们全部的描述。

靠紧济宁州的民户还好,可是离河南越近。就越觉得这天下确实是在遭受灾难和折磨,几次上岸练习地时候,都是见到在岸边有倒在那里的尸体,腹部涨大的饿殍,模样凄惨,很多的尸体被野兽撕扯的破烂不堪,天气有些溽热,很多尸体都是散发出恶臭。每次上岸都是要先让盐丁洒石灰掩埋。

可尸体太多,根本忙不过来,以后索性是先看看有没有尸体再靠岸,至于沿岸逃荒乞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