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97部分

顺明-第497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月二十,在黄河渡口这边,持续了十几天地热闹还没有衰减的迹象,现在不光是看这黄河上地船队规模了。

经常有什么西洋玩意,塞外的特产还有江南地女子从船上下来,这些新鲜事物真是让中州百姓看得眉开眼笑,现在开封城内的百姓闲人们都是养成了个习惯,就是每日清早出城,就在码头卸货的周围看光景,等晚上回去,这可是大好的谈资。

来看热闹的人多,又有些卖零食和饭食的小摊贩跟着凑过来,开封城被围这么长时间,城内很有些人失却生计。

原本周王和官府花钱募集青壮守城还能赚得几文糊口,现如今变得太平,连这个钱也是拿不到了,城外的大批货物到来,因为各色货物批量很大,船只都要往返装运,船上的劳力一般不足。

就需要开封城内的各个商铺提供大批的装卸和脚夫,开封城内的这些闲散劳力自然也是得到了去处,若是外人来到这渡口,看到这种热闹景象,肯定会以为有半座开封城搬到了外面来。

底层的人们为了看热闹,有了生计着落高兴,上层的人们则是恢复了从前风雅享受的习惯。

比如说靠在黄河边上地一座荒废许久的酒楼。又是重新营业,这酒楼没有毁于围城的兵灾之中,的确是个奇迹,传说流民的头领和那山东的李二郎也是要在这酒楼上好好休息看看风景。

这种种的传闻更是让这重新开业的酒楼生意兴隆,尽管那菜还是黄河鲤鱼,可价钱居然比开封城内地最好的酒楼都贵,有传闻这酒楼是河南巡按高名衡的小舅子做东家,奇Qisuu。сom书当然能安安稳稳的发财。

对有钱人来说。贵就贵了,也不差这几个钱,所以这酒楼二楼雅座的位置从来都是供不应求,楼下经常有车马等候。

今日间风和日丽,应该有更多的富贵闲人出城饮宴,可这酒楼的二楼却是空荡荡地,只有一名穿着长衫的文人站在临河的窗口后面。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渡口的熙熙攘攘,还有河上的物资洪流。

二楼上就他一个人,在楼梯口只有一名家仆打扮的老人,事实上这个酒楼的掌柜、伙计、厨子都被赶出了酒楼,楼下也有几个面色冷漠,待人毫不客气的家丁,开封城内来这酒楼的富贵子弟都是被丝毫不留情面地挡了回去,这些被挡回去的人却都不敢说什么,乖乖的离开。

从早晨到中午,这位中年人已经是在窗户后面看了两个时辰。就是那么呆呆的站着,直到他被楼下的喧闹惊醒。

“你们可知道谁在上面,不要自找没趣,快些出去,快些出去!!”

“狗杀才,瞎了你的眼睛,居然敢这么说话,要是不想挨刀,就快些从老子面前滚开!!”

这名中年人这才揉了揉发疼的眼睛。从下面的人流物流上收回了目光,低声的叹了口气,他能听出来下面争吵地人自己的家丁护卫,另一方,听口气来说,也差不多是类似的身份,只是不知道对方的主子是谁。

但在开封城附近,周王反正不能出城,外面的那些闯入者很快就会被驱赶走吧,不过楼下事态的发展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听到自家的家丁痛呼几声。显然是吃了亏,紧接着就是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

在楼梯口的那位老家人却闪到了一边。脚步声是一个人,在上楼的过程中却明显有个停顿。显然也是看到了那位老管家,接着就是一声大喝:

“都停手,在外面候着!”

楼下地打斗马上是停止,接着就是安静,楼梯上地脚步声又是响起,楼上的中年人笑了笑,理了理袍子,转过身对着出现在楼梯口地那名汉子笑着招呼道:

“真是巧啊,没想到陈总兵今日也这么有闲,出城散心吗?”

上楼的那名汉子脸色黝黑,身形壮硕,一副武人模样,不过脸上地表情却带着那种很罕见的沉静,他脸上有和这位中年文士差不多的苦笑,在那里抱拳施礼道:

“的确是巧,却没有想到今日在这里遇见巡抚大人。”

河南巡抚李仙风和河南巡抚陈永福彼此哈哈一笑,一切心照不宣,稍作客套,两人又是走到了窗前,巡抚李仙风稍作迟疑,开口说道:

“山东巡抚颜继祖派人送了信来,说是万事趁早,要是晚点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李仙风自嘲的笑了笑,又是说道:

“颜绳其号称闽粤第一才子,居然也能讲的如此市侩。”

“李大人,昨日陈某已经让犬子准备,让他去山东投军。

河南总兵陈永福没有接李仙风的话,却把自己的安排说了出来,他没有理会河南巡抚略显惊愕的表情,朝着窗前走近几步,沉声的说道:

“能把这么多的物资送来,自然可以送来同样多的山东兵马,在此等大势面前,除却俯首臣服,还能如何!?”

  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将种子 忠心之人

胶州营的普通士兵,想要加入亲兵营并不容易,其中途径之一是升迁到队副这一级别,各级的军官会把平日里训练勤勉,战斗技术精良,并且死心塌地忠于李孟的士官和没有参加过亲兵营的军官报上去。

另外一种情况是立下军功,比如说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样的普通士兵按照规矩也是在甄选之列。

上面种种的资料,都要层层上报,最后汇集到李孟的手中,由李孟圈定加入亲兵营的成员。

圈定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进入亲兵营,山东盐帮和灵山商行,现在应该是清查司,会去调查这名被圈定的士兵出身和背景。

一般来说,非山东出身的不会被考虑,而且山东境内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属于优先被考虑的,家中最好是良善子弟,在五年内最起码没有破家的,如今乱世,因为天灾**,破产的贫民百姓相当多。

而在山东这五年内破产的,十有**是和胶州营脱不开关系,破家之后肯定是对这个体制颇有恨意,自然不会入选。

屯田户出身的士兵入选的可能也很小,只有全家已经是因为优惠政策改籍之后,才有这个可能,而且处于慎重的考虑,屯田士兵能进入亲兵营的往往是担任了士官或者是低级军官,有了一定的职务。

不过。目前把实验营并入亲兵营之后,对于整个胶州营系统地士兵来说。进入亲兵营的道路宽阔了许多。

若是有人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这条路实际上变窄了,自从有了亲兵营中卫戍大队和实验大队并列。普通士兵出身的人也只能是进入实验大队,而卫戍大队则是接纳那些士官出身,表现优秀的军人。

并且在实验大队和卫戍大队之间,也有了升迁地制度,实验大队有定期的考核,凡是考核优秀的都可以进入卫戍大队。

士兵进入实验大队。在这里呆满一定时间之后出去担任士官,士官或者低级军官进入卫戍大队。呆满一定时间之后出去担任军官。

实验大队地士兵可惜学习到胶州营地各种战法和实战地技巧。原本仅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专门地方面必然有所欠缺。进入实验大队则是给他全面地发展。而卫戍大队除却加强各项技能之外。还要学习指挥地技巧。和领会胶州营地战术思想。

对于胶州营地士官和军官来说。有这样一个过程十分必要。因为李孟地军队战法和各种战术思想。和时下地大明军队。甚至是整个亚洲大陆上地军事部队都有很大地差别。即便是从前当过兵。有过些军事经验地。这些知识也是毫无用处。必须要亲身学习体会之后。才能成为这个部队合格一员。

除却这个意义之外。亲兵营是整个胶州营系统地精英集合。是目前胶州营地中下层军官团。将来地高层军官肯定也是出自这个团体。

这样地团体必须要保证对李孟地忠心不二。亲兵营作为李孟地直属部队。每日戍卫国公府。享受着比普通士兵更高地待遇。和李孟一同训练。这种方式除却提高人地技能之外。最是培养人地忠心。

所谓同甘共苦。就是说这个。大明军将对待自己地亲信家丁也都是如此。这样才换来了下面人地生死与共。

李孟所做地。和同时代地大明军将。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人心揣摩把握。这是几千年没有变化地事情。李孟并不是超人。也只能是循规蹈矩。所谓不同。不过是这个亲兵营等同于是个军校。

就算是普通大明军将的亲兵家丁,那也是和一般军官差不多的级别,甚至还要高一点,这李孟的亲兵,放出来就是前途无量的年轻俊彦,山东上下在五六年前就是摸到了门道,凡是进入亲兵的,那就一步升天了,现在巴结上管保没错。

结果现在的山东有着一个风气,若是某人说是要进入亲兵营了,那提亲的人马上是踏破了门槛。

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进入亲兵营不过是本地的家境相当的人家过来提亲,后来就是本地的富户甚至是大族来提亲,到了现在,谁要是进了亲兵营,本地县令和知州送女儿过门都是有可能的。

针对这个现象,胶州营甚至专门发出了命令,在亲兵营期间除了在进入之前已经结婚的,不得成亲,只能订婚。

李孟身边的亲兵营在山东的特殊地位,外省的人根本无法想到,正是因为这个亲兵营的特殊,胶州营系统的高官亲信,无不以有人进入亲兵营为荣,

但亲兵营是从来不开特例的,直到现在,也只有一人进入这亲兵营,因为这个人的素质的确是合格,并且比其他人表现要优秀很多。

这个人进的还是卫戍大队,他就是孙传庭的二儿子,本来被送到登州军去服役,谁想到虎父无犬子,这位化名孙习武的年轻人在登州军就以表现优异被表扬,更是一步步的进入了亲兵营卫戍大队。

孙习武的表现王海是赞不绝口,几次和李孟说,第一次看见亲兵营内的士兵有如此清晰的头脑和战略思想,将来必然是胶州营的后起之秀。

李孟当然知道这孙习武是孙传庭的二儿子,王海当日间也很少去过那个小院子,并不是太熟悉孙习武的相貌,而且这个小伙子参军之后,身形壮硕了许多,人也是晒的黝黑,相貌变化很大,这夸赞地话。想必是出自真心。

真是家学渊源,明末最出色的人孙传庭地后代。想必也是受到了不少熏陶,李孟也曾在和孙传庭的谈话之中,夸赞“家学渊源”“虎父无犬子”。一向是沉稳自若的孙传庭每次遇到这个话题就是得意非常,高兴地很。

所以三人茶室密谈,听到李孟说陈永福的儿子陈德要来参加亲兵营,孙传庭和刘福来当即是明白了这话的含义。

几千年的通例,把自己的儿子送过来作为质子,表明自己的忠心。这是一种臣服地信号,就好比唐太宗和唐玄宗时候。宫内侍卫大都是大唐附近邦国和部落的王子之类。陈永福把陈德送来,也是这个用意。

孙传庭朝前欠身。拱手祝贺道:

“恭喜齐国公,收复陈永福。此人我在河南时候也多有了解,是当下少有地武将。谨慎内敛,稳重规矩,麾下地兵马当得是精兵了。”

这也算是了结了一件事,李孟笑着点点头,举起茶壶给身边的刘福来又是斟满,老太监对李孟地这种孝敬态度,尽管早就是习惯,可每次经历都觉得好像是畅饮美酒,浑身上下都是舒坦无比。

沉醉了下,刘福来缓慢的开口说道:

“陈永福能叫这陈德来,想必也是真心,不过开封城周围太平下来,还是早些派兵过去镇守为好,免得生变。”

开封城是有数地大城,又没有被打破过,城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