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269部分

顺明-第269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大人,李大人。这位就是左将军!!”

平贼将军左良玉在河南、湖广一带凶名赫赫,所率兵马过一地,抢一地,有人所谓:贼来不过家破,兵来却要人亡”,主要就是说这左良玉部下兵马。

大明兵马待遇低下,若要温饱,只能是战时开抢。不过大部分的兵马在本乡本土的时候。除却行事霸道些,还算是安份。毕竟是本乡本土的父老,下手抢掠总归有心理负担,所以一旦离开驻防地作战,立刻是变得如狼似虎。

不过这平贼将军左良玉的属下兵马,成分却很是复杂,从辽镇、北直隶到湖广、四川,兵源还真是来自五湖四海。

可这兵源成分一杂,在任何地方都是客军,在任何地方都是大祸害,在江西不听当地巡抚调遣追击流贼,反倒是纵兵大掠妇女,在湖广四川每过一地,如同天降大灾,小些的村落市镇化为白地。

左良玉的官职之中有个名号,是平贼将军,地方上索性是把那个“平”字给省略掉,唤作“贼将军”。

不要说是地方上士绅诉苦诅咒,就连地方文官也是屡屡上奏弹劾,但中原腹心之地,这左良玉所率领地军队是能用的几支之一,在朝廷诸公心目中,素来有强军的印象,被认为是主力。

在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罗汝才越闹越凶的今天,左良玉纵有御下不严,滋扰地方的错处,只要是他依旧是率军追剿流贼,那就是皇帝心中的忠勇之辈,那些小错都是皮毛,可以忽略不提。

所以,尽管这左良玉的兵马有如禽兽一般,可却在位置上越坐越稳,实力也是越来越大。

对于左良玉和他手下兵马的所作所为,李孟多有了解,在他的想像中,这左良玉也是个长得凶神恶煞的角色,谁想到今日间一见,却是个可以称得上是英俊地中年人,这武官袍服穿在李孟身上,常显得有些臃肿。

但穿在这左良玉身上,可就是挺拔异常,看整个这形象,不由得让人想起来现代时候某些形象绝佳的影视男星。

左良玉走进这偏厅,李孟和颜继祖都是笑着起身站起,一起抱拳为礼,弯腰的幅度自然比见平级官员的时候要大些。

那左良玉见到这山东地一文一武,也仅仅是点点头,从鼻里面哼了一声,便自顾自的朝着内屋走去。

走过李孟身边的时候,左良玉还是瞥了站在那里的李孟一眼,眼神颇为的不善,距离近了观察,李孟看着“贼将军“地虽然是相貌堂堂。可那股傲气和凶戾的神色却让人极为的不舒服。

要说为什么对李孟地态度不善,向来是因为李孟在他左良玉到来之前抢了功劳,自己能不能打过是个问题。但是被一名总兵抢了自己地功劳,就是另外一回事,当然,李孟的山东兵入城一千人,他左良玉才带进来五百人,这想必也是不忿地理由。

李孟微微一笑,对这样人物的敌意,他也没有什么感觉。左良玉盘踞在豫南和湖广一带,和自己风马牛不相及,有敌意就由他去吧。

河南总兵陈永福和这左良玉打交道的次数想必不少,知道此人自大狂妄的脾性,冲着李孟抱歉点点头,连忙跟了上去。

这几日河南上下对李孟和颜继祖两人客气亲热,可这左良玉一来,两人立刻成了配角,李孟倒还好,颜继祖可有些愤愤不平。越是文官越是讲究这些礼节体面的小事,等到左良玉和陈永福进入内屋。

颜继祖凑过来低声地说道:

“李大人,莫要看着左昆山今日目中无人的模样,你可知他当年如何起家,据说他在曹文诏属下的时候,去吏部侯洵那边借粮,在那侯洵营中呆了三天,回来后就被升为副将,侯洵什么人,喜好龙阳闻名士林。看这左良玉的模样,当年……”

这倒的确是趣事,可李孟却觉得眼前这颜巡抚,据说是东林名士。大明有名的清贵,面貌居然这般的猥琐。

不过,虽然李孟觉得颜继祖猥琐,却也觉得亲近几分,人在一起谈论他人阴私之事,虽说不道德,但确实是很拉近双方关系的手段,来到河南的这一系列的事情。到底是颜继祖人格卑下。还是他有意为之,这就无人知晓了。

左良玉这般嚣张。可接下来地保定总督杨文岳却完全两个样子,这杨文岳是个和气谦恭的瘦小老头,见到李孟和颜继祖的时候,丝毫没有什么身份地位的差别,也没有什么文士的架子,客气的寒暄,然后双方一同入席。

现如今凡是带兵的文官,都是活得战战兢兢,不知道那一天就被皇帝砍了脑袋,而且杨文岳也是经历过贬官复起的起落经历,活得这般小心倒是正常。

巡抚李仙风满腹心事,在宴席上也不过是强作欢笑,陈永福不擅言辞,左良玉在那里自居身份,不愿意随便与人攀谈,剩下的李孟三人也是权重一方的大员,何况双方天南海北,也没必要去奉承讨好谁。

这宴席吃地颇为郁闷,礼节性的行酒几圈之后,找了个由头众人直接散了。既然闯军已经是远去,开封城安然无恙,麾下兵马练兵的目的也已经是达到,李孟觉得再在这里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和几名部下沟通了一下,决定四月初八那天启程回山东。

在回去之前,李孟这边还有个不能不去地私宴…………周王府的宴请。

那次率军解围的时候,开封府的周王在城头远远看了李孟几眼,那距离毕竟看不真切,这次有机会,当然要凑近了看看。

地方上的亲藩交结领军大将,这种事情是最犯忌讳的,朝廷和地方上对这个提防最严,生恐藩王借机生乱。

不过,眼下兵荒马乱的时候,河南省的大小官员为了收尾自顾不暇,对这藩王府地监视自然也松懈了不少,而且这周王和福王大不相同,福王连一分钱都不愿意掏出来地吝啬鬼,可几次守开封城的时候,周王都愿意花钱募集壮丁守城,王府上下尽心竭力地为守城花钱出人,在民间的声望也还算是不错。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有什么小错,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当然,李孟要去周王府见面的话,还是要做一番准备。

开封如此大城,山东兵马过来,总要在城内游览一下,逛逛这些繁华之处,看着这李总兵的亲兵是分批出游。

有十几名士兵一路的走走停停,来到了开封城内的某杂货铺子里面,想来是要买些特产,官兵们在里面呆的时间不长。就拎着大包小包地离开了,每一伙出来的士卒,都有开封府的衙役远远地跟着。

跟着士卒。那杂货铺子当然没有人去注意,等士兵们走远了,那铺子里面出来几名伙计,拿这些日用的杂货,朝着周王府走去,若是有人问起,这些人就回答是王府有些东西要才买,他们给送过去。

李孟就在这几名伙计之中。那铺子就是灵山商行在开封开办的分店,这分店和周王府早就是挂上了关系,王府不少杂货的采买都是在这间铺子里进行,这也是有帐目,有人证的生意往来。

从偏门进了王府,走到内宅区域之后,就有王府的亲随过来引路,不过李孟倒是先让对方找了个无人的屋子,自己要先把这身伙计的衣服换下,见这周王。和见岳父地性质区别倒是不大,也要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但那武将袍服是不能穿的,穿的是一般富家子弟的长衫,让李孟感觉颇为的别扭,不过整个人倒是显得儒雅了几分。

那名王府侍卫一过来,就先声明,王爷吩咐,今日入府一切都按照民家私礼进行,不必讲究那么多繁复的礼节,这倒是正和李孟的心意。

亲藩的豪奢。李孟从盐竿子的时候起,就多有耳闻,对于今日的私宴也是颇为地期待,不过进入这饭厅之后。看见周围的布置,和桌上的菜肴,就泄了那股气。

这倒是有个笑话,好不容易吃上肉,别人却为了健康开始吃菜,周王府这私宴虽然精致,却大多是素菜和蔬菜还有哪些华而不实的精巧材料,屋子的装饰也是朴实无化。颇有乡村野趣。

不过这吃饭的屋子。格式却有些奇怪,饭桌靠前。差不多一半的空间都被珠帘和轻纱挡住,那边是什么也看不真切。

周王朱恭枵倒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但李孟久居上位,自然也不逊色,双方都是很矜持和严肃,周王开口询问了些李孟的家境和最近的境况,李孟也都是谦恭有礼地照实回答,原本以为对方会因为自己的卑贱出身嫌弃,不过李孟却能感觉出来周王的满意。

“我朱家血裔,无论天性如何,自出世就被局限在这方寸之地中,要是出去看看,那真是天大的福气!”

这番话没有挑明了说,但话中地意思,两人却都听得明白,李孟只是双手举杯,又是敬了对方一杯酒。

双方闲话家常,周王也算是见惯了起起落落,但对李孟这从微末中十年不到已经是一方的总镇大将,感觉到惊讶无比。李孟也是惊讶无比,周王对河南的大灾居然没有什么概念,朱恭枵每日看着开封城内繁华热闹,还以为开封城外也是如此,纵有些天灾,也不是什么大事,所谓的惨象不过是文人士子的渲染啊罢了。

听到这个,李孟也有些无话可说,周王圈在开封之中,崇祯圈在紫禁城之中,一个不知河南事,另一个不知天下事,这大明能有今日的局面,倒也不冤。

不过他一个无权无势,被圈在城中的藩王,被河南的地方官员看地死死,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也不可能,说也不必说了。

但这私宴越吃越不自在,先是一名略显病容地年轻人和自己相见,说是周王世子,看着病怏怏的模样,和活力无限地木云瑶还真是差距不小,周王的孙子今年十岁,很可爱的小孩也是被人领出来和李孟见面。

对这些人李孟也是强作温和,客客气气的问候寒暄,更让他受不了的是,那珠帘和轻纱的后面,有许多人在那里盯着他看,大概是谁他估计也能猜到,想必是这周王府的女眷,那周王还能在城头用千里镜看看城下的李孟,木云瑶的母亲,也就是周王妃要看这位“女婿”,就只能是通过这个方式了。

木云瑶今生今世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和父母相见,为了这个跟随自己的女孩,有些不舒服也要忍耐下来。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好些,李孟挺直了些身躯,说话也渐渐的高声……

等到宴会结束,走出王府之后。李孟发现自己地后背全是汗水,已经是湿透了,小小的一场宴会。居然比领兵作战还要紧张。

要想回自己居住的宅邸,自然不能穿着这身杂货店伙计地衣服回去,不过也是做了妥帖的安排,等走出王府这片区域的时候,李孟已和身边的几名亲卫,已经是换上了一身某酒楼店小二的服饰。

手上都是拎着食盒,慢慢悠悠的转回了居住的地方,快走到住处的时候。也有几名差役上前询问,李孟倒是没吭声,不过护卫他地卫士,却说的一口河南话,那食盒里面确实是放着精致的酒菜。

那几名差役也就不再理会了,开封城的市面看着和城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城外有如地狱,城内却依旧是笙歌燕舞,太平异常。

不过街道边上的饿殍和乞丐也是随处可见,官差衙役也都是懒得理会。别看李孟住处这里是巡抚的官署,可在外面的街道上依旧是有三三两两的乞丐靠在墙边,看起来晚上也就是露宿街头,此时虽然是四月,可天气还很冷,真是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熬过去。

天色已经是完全黑了下来,李孟这帮人也是装模作样的打个灯笼,据说这就是这家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