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仙子谱 >

第152部分

仙子谱-第152部分

小说: 仙子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虽然已分支,但是其中**堂就占了七家五十四营,这是后话,本书不表。

方国涣暂时在**岛住了下来,静候国手太监李如川的消息。因闻知了卢紫云之死,自令方国涣十分感伤,终日不快倒是常去弓英儿处看望萍儿,托付弓英儿好生善待了。由于苦元大师、智善和尚、卢紫云都是死在李如川的鬼棋之上,更增加了方国涣欲在棋上废掉李如川之心,虽然不知结果将会怎样,但此志日坚,每晚则静坐涵思,以养棋境。

方国涣到了**岛后,卜元、罗坤、吕竹风三人每日都不离左右,伴他饮酒长谈,方国涣依然不乐。常有**堂的人闻讯来看望他的,方国涣也自接待了。连奇瑛见方国涣来后,因卢紫云一事郁郁不快,每日但宴请一回,以遣其心。方国涣不愿违了众人的盛情,自于席间强作欢颜,连奇瑛看在眼里,暗中摇头感叹不已。诸葛容之事,众人也无心再提。孙奇常约了方国涣下棋,求以指点,方国涣也在棋上尽心的指教了。

这一日,连奇瑛又宴请方国涣。**殿内摆了十几桌酒席,坐满了**堂群英,大家举杯畅饮,极尽欢兴,罗坤舞剑,孙奇高歌,自将气氛推向**。方国涣此时也暂忘一切,击节助兴。连奇瑛见了,这才满意地微微一笑,回头对一名侍女耳语了几句。那侍女会意,便走至方国涣身后,俯身轻声道:“方公子,总堂主有话,席后请公子**轩相见。”方国涣自点头应了。

这时罗坤剑术舞毕,收式而立,赢得群英一阵掌声,罗坤含笑礼退一旁。卜元此时起身道:“我的竹风贤弟,铁竹横向联合扫天下,这都是他放牛出来的本事,当让他舞过一回如何?”“好!”群英立时齐声欢呼。

方国涣对身旁的罗坤笑道:“卜大哥一直奇怪竹风贤弟放牛竟然放出如此神勇来,对自家小时候贪玩了,未能替人家放羊放猪什么的而感到遗憾。”罗坤笑道:“卜大哥也是天生神力的,他的霸王弓很少有人能拉得开,听说此弓还是方大哥从棋上赢来的。先前不见你时,卜大哥自持弓发呆,耐不住性子便一阵乱射,有一回还险些伤了总堂主,事后总堂主虽未在意,卜大哥却后怕了半月有余。”方国涣闻之,摇头一笑。

这时,吕竹风已在堂前将那杆十八节精钢重铁竹四下舞动起来。吕竹风在铁竹之上并无武学中的招式,全凭他幼时胡乱苦练而来,倒自成一家“竹法。”吕竹风舞得兴起,那杆铁竹带起的劲风四下激荡,座中诸人皆自感到刮脸,胆小者忙向后退去,满座惊异。卜元这时端了一杯酒朝吕竹风泼去,不料酒水刚离杯口,便被那铁竹带起的劲风击回溅了一身。群英见状,立时间欢声雷动。卜元摇了摇头,复坐下含笑而观。连奇瑛、孙奇、方国涣、罗坤等人惊叹不已。

酒席宴后,群英尽兴而归,各自散去了。方国涣想起连奇瑛有约,暂别了罗坤等人来到了**轩,自有侍女把他引到了连奇瑛的书房内,连奇瑛已在里面候了。方国涣忙上前施了一礼道:“连姐姐,叫小弟来有何吩咐?”

连奇瑛起身迎了道:“国涣弟弟,你且先坐下了,稍后我有话对你说。”复有侍女献上茶来,退去后自把门带上了。方国涣刚刚饮过酒,觉得口渴,也自不客气地取茶来喝。连奇瑛斟了一杯茶递于他道:“这是刚煮好的热茶,慢用些,勿要太急的。”方国涣道:“不妨事。”自是连饮了数杯。连奇瑛摇头笑了笑,坐于一旁候了。

几杯热茶落肚,方国涣这才觉得舒坦了些,见连奇瑛的神情似有什么心事,便放下了茶杯道:“连姐姐,为何这般不高兴?”连奇瑛轻叹了一声道:“今天诸葛容又派人送来一封密信,还是劝我率**堂起事造反。”

方国涣闻之,摇了摇头道:“诸葛先生可真多事,造反!造反!莫不是想造连姐姐的反?”连奇瑛摇摇头道:“现在他还不敢。”方国涣此时酒劲有些上冲,也自来了性子道:“依小弟看,**堂已成气候,连姐姐反了就是了,将来得了天下,谁做皇帝不是做。”

连奇瑛这时仰天叹然道:“国涣弟弟,其实你不知道的,要是能反,姐姐早就反了,可是我怎么能反自己朱家的天下呢!”

方国涣闻之,猛地一惊,酒劲醒去了大半,愕然地望着连奇瑛道:“连姐姐,你……你刚才说些什么?”

连奇瑛此时肃然道:“国涣弟弟,你曾经救过姐姐的性命,又在危急时刻扭转了**堂的命运。所以,有一个秘密,姐姐不想瞒你,我本不姓连的,而是姓朱,是当今大明朝皇室中的一位公主。”

“公主!”方国涣闻之,一时惊得呆了。

连奇瑛轻叹一声道:“姐姐本是叫朱瑛的,当今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乃是与我一母同胞的皇兄。当年我刚刚降临人世,宫里有一名叫邵元节的相师,说我有九五之尊的奇相,奈何是一位公主,否则必是继承帝业的天子,倘若留在宫中,将来势必生出唐时武则天、太平公主一样的事来。先皇信以为真,恐日后我乱了朝纲,做了一位女皇帝,杀了又不忍,便将我遗弃民间。后来幸遇**堂前任鲁总堂主夫妇,他们便收养了我,并随鲁总堂主夫人之姓取名连奇瑛。鲁总堂主后来查出了我的身世及宫外被弃的原因,很是同情,曾说道:既然做不了大明江山的女皇帝,但做一名**堂的女总堂主,也屈不了你的。鲁总堂主于是教我习武读文,苦心培养,直至推我代他做了**堂的总堂主。当年鲁总堂主在世时,我现在的这位皇兄因众皇子争太子位,处于下风,鲁总堂主念他与我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便动用了**堂的力量,帮助皇兄当上了太子,**堂因此与皇室有了往来。后来皇兄登上大宝做了皇帝,鲁总堂主这才与他断了联系。至今为止,我这位皇兄一直不知我这个**堂的总堂主就是他的亲妹妹,鲁总堂主临终时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我一个人,那时才知自家命运竟如此由曲折。为了大明江山着想,我率领**堂常做一些对朝廷有益的事,以尽微薄之力。如今诸葛容一再劝我造反起事,我怎么能反得起来呢?这可是太祖皇帝打下的大明江山啊!”方国涣此时已然听呆了。

连奇瑛接着叹道:“看来大明江山的气数真的要尽了。**污吏,民不聊生,我这位皇兄却也昏庸无道,以为天下太平得很,哪里来认真看一下这千疮百孔的江山。这是天亡大明,也怪不得人家要反。我如今也只能尽微弱之力,以求天下苟安一时,虽知不是长久的,可又有什么法子,难道让我反了自家的社稷不成?”说完,连奇瑛叹息不已。

方国涣惊愕之余,感叹万分道:“连姐姐,你的身世好苦!真是难为你了,没想到姐姐还是一位大明公主!”

连奇瑛摇了摇头,凄然一笑道:“公主又能怎样?幼失双亲之爱,饱尝江湖之苦,今受进退之困,实不知如何是好。”连奇瑛接着恢复了平静道:“此秘密多年来一直潜藏心底,不敢向人泄露,否则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今向国涣弟弟一吐为快,心中自是舒畅了些,国涣弟弟自家知道就是了,切勿令他人知晓,以免空生事端。”

方国涣道:“这些小弟理会得,只是不知如何为连姐姐解忧?”连奇瑛摇头一笑,感激地道:“谢谢你了,天意如此,也无奈何。”

第六十六回 大明公主 2

连奇瑛接着叹道:“在我有生之年,能稳住**堂一时,就稳一时,也算是尽了对祖宗的孝道。至于身后事,由它去罢,也管不了许多。如今我那皇兄对**堂的日益壮大,也是惧惮,寻机剪除,我现在是又帮着他又防着他,但求无事才好。”

方国涣慨然道:“真是难为连姐姐了!此举就是一个超凡的男子也做不来的,维持到如此程度,不知费了连姐姐多少心力?当今皇上有你这么一位公主妹妹,实在是幸运得很。可惜连姐姐不是一位男儿身,否则真的做了皇帝,自可使天下安和。天道不公,以至于此!”

连奇瑛苦笑道:“自古朝代更替,并非男女有别之故,有德政者万民方拥戴之。虽然一朝权握,若把持不住自家,政乱民怨,祸事便发,也是天道循环如此。”

方国涣叹道:“天道不公!好人多事,坏人横行,虽然善恶有服,可是坏事都做尽了老天才报应他,岂有公道可言?且有那恶人至死还无报应之事,可见因果之说了为妄语,现世不报,谁又去喜欢它那来世之报?而今那国手太监李如川棋上害人之多,此时就算他遭雷击死掉了,报应也实为太轻,不足抵其棋上杀人之过。”

连奇瑛慨然道:“世事如棋!棋上事与天下事自有些相似的,不知下一步棋子如何走法?”方国涣道:“审时度势,只要时机一到,万勿错过,否则一子之差满盘皆输。”连奇瑛摇头道:“棋上变化虽复杂些,但有国涣弟弟这般妙手,自可应付自如,随心所欲。可是世事变化难测,又常被情感所左右。”

方国涣应和道:“这与棋上的变化都是一样的,只要依大势而走,不患得失于一地,更无胜负的执着,志坚如山,心静如水,当无败理。”连奇瑛苦笑道:“天下棋家,如国涣弟弟这般能有几人?不是人人都能做得来的。”

方国涣随后道:“事已至此,连姐姐应设法让那诸葛容死了造反之心才是,免得常被他烦扰。”连奇瑛道:“不可压人之志,否则事得其反。总之,由他去罢,有我在一天,我不动,他也不敢妄动,此人虽志野心狂,却也是识得出大体轻重的。现今有孙奇先生辅助于我,当可保**堂几十年内无事。孙先生做事谨慎,是顾全大局的人,也多亏有了孙先生,否则我更为难的。另外,诸葛容正在收买网罗能人异士,尤其对国涣弟弟来说,应防着他些。”

方国涣笑道:“连姐姐放心罢,我这枚棋子,诸葛先生可是走不动的,算他力气大些,能将我拾起来,却也是一子废棋,于棋盘上走走尚可,棋盘外可丝毫没有用处的。”

连奇瑛笑道:“你也太看轻了自家,孙奇先生与诸葛先生都说过你有以棋定天下的本事,尤其在战场上,一人可抵百万兵。”方国涣笑道:“一花一世界,尺余棋盘之上便是另一个世界,小弟只有在这个天地里才能四下走得通。以棋应兵事。危险得很,日后再不敢乱来了。”连奇瑛闻了之一笑。

连奇瑛向方国涣说出了心中的秘密,自有释然之感,二人又谈论了一会儿,彼此互生敬意。方国涣见天色将晚,便起身告辞,连奇瑛亲自送出来。

此时,庭院中有一名侍女正与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玩耍。那小孩见了连奇瑛,欢叫一声“姑姑!”便飞跑了过来。连奇瑛上前抱了,亲了他一下道:“小山,来见过方叔叔,他与你爹爹是相识的。”

方国涣此时一怔,不知这小孩是哪一位故人之子。那小男孩这时瞪着惑然的大眼睛望着方国涣,胆怯地叫了声“叔叔!”方国涣笑应道:“好乘!你爹爹是谁?”小男孩道:“我爹爹叫洪金山,姑姑不是说叔叔认识爹爹吗?”

“洪金山!”方国涣闻之一怔。连奇瑛这时挥手命侍女领了那小孩到一边玩去了,随后长叹一声道:“他是洪金山堂主的儿子,叫小山,独石口关外一战,洪堂主为了护天元之位英勇战死之后,我便收养了他,好可怜的一个孤儿!”

方国涣不觉悲从中来,道:“时过境迁,天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