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80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80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是“无为而治”,整顿吏治,提高财政方面颇有成效,但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建设方面则毫无建树,整个新疆境内缺乏新的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新疆不但有石油,还有丰富的煤,其畜牧业发达,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新疆还是我国重要棉花产区。这里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

发展新疆的经济,改变当地的交通环境,这也是国防建设的需要。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杨增新的那一点人是不管用的,而杨洪森最担心的就是苏联入侵。

杨增新在新疆深受人民爱戴,而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很有一套,但是此人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与当地的国民党干部处的不好。

杨增新拒绝土地改革,拒绝实行义务教育,拒绝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杨增新做事向来独断专行,一家之言。南京政府所设立的行政公署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以樊耀南为首这些受到西式教育的人对杨增新作法颇为不满,但是明面还能过的去,随着杨增新与中央迪化行政公署主任王多章搞毛了。

后者准备将杨增新统治北疆的真实情况写成材料送到南京,提交国会弹骇杨增新。但是杨增新先下手为强,把王多章等人抓了起来。

樊耀南等人认为这样将会导致新疆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对立,因为担心事态扩大,樊耀南便私下与南疆喀什方面取得联络,通过喀什向国内进行了汇报。

杨洪森这才有了将杨增新调回来的想法。杨增新发现国内的割据势力被杨洪森一个个消灭,放眼天下他已经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第三十六章

杨增新一直认为自己并不在中央政府打击的范围内,他一直认为在杨洪森的关照下,他这个新疆王至少还可以干上十年。其实他一直都在杨洪森的打击的目标行列之内。只是因为他占了地理上的优势,才轮到现在。王多章事件只不过是杨洪森铲除他的借口。

杨洪森试探在国会提出的派兵进入新疆的议案遭到了驳回,所以他正在考虑别的办法,绕过国会向新疆增兵。

新疆公署主任王多章被解职回南京,返回内地的途中行至哈密,在哈密王的帮助下解除了杨增新护送卫队的武装。

国府派兵进入新疆时,在哈密驻防有一个团,将哈密王给保护了起来。哈密王原来的部队,被编为仪仗队,哈密王接受了国府的建议,放弃了军事、外交权,接受国府直接领导。

哈密成为了中央进入迪化的前进基地。杨增新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这支驻扎在哈密的中央军,只是他将新疆地方部队团的编制与中央团的编制等同化。

中央驻哈驻军兵力将近3000人,拥有卡车85辆,主要担负着省城迪华至兰州的交通运输。驻军在哈密老城还创办了枪修所、火柴厂、皮革厂、被服厂,杨增新从来未将这些部队看作战争部队,而是作为生产部队。

国府在哈密除部署主力团外,另编有数个农垦师,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作为民兵武装,配合中央军作战,王多章到达哈密后开始对扩大民兵武装。

杨增新的派出去的卫队几个星期不回,这让他渐渐生疑,从他在哈密的眼线提供的情报来看,王多章正在为武力驱逐他做准备,并且拉起了一支由汉、回、维组成的近万人的部队。

根据来自阿克苏方面的报告,喀什方面的中央军没有新的动向。

杨增新进一步关注着哈密方面的动静,王多章在哈密没有折腾多久就离开了,扩建起来民兵武器,作为集训结束,又重新打回了各所属农垦师。

杨洪森的来电十分亲密,显然出王多章在哈密的行动纯属个人行为,中央对新疆的政策不会动摇。

这份电报并未让杨增新更安心,反而更害怕了。

中央进入新疆后,他在专制统治引来了各民族的不满。南京派至新疆的干部,都是从基层爬上为**积极份子,接受过西学,普遍拥有着中学文化程度。他们将内地的那一套带到新疆,为杨增新独裁下的百姓吹来了一股新风。杨增新并不喜欢这些新东西,因为它会纯朴的新疆人的思想变的复杂,他们就会产生一些不应该有的想法,这不利用新疆的稳定。

“总理,来自新疆方面的电报。”

杨增新仍然在推脱人力不足,不愿派兵进占伊犁、塔城以西的土地。而他的理由是这些地区,目前居住的都是老毛子,没有中国人,而且白匪实力强大,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飞地,搞不好还会引来白匪对新疆内地的入侵。

“杨增新怕什么,现在南京政府就这么无能吗?”

杨洪森远实际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恼火。

杨增新的电文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地方上有地方上的困难,可是杨洪森一心要搞掉杨增新。

“我们应当向新疆再派遣2至3个陆军师。”

“那么杨增新会怎么看呢?”

“个人利益应退居于国家利益之后,我认为杨增新不能有效的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

“对于新疆的稳定,杨增新还是做出很多的贡献的。”

“对于守土他是有功的,但是由于保守而使的南京政府无法收回对巴尔喀什湖44万平方公里土地权益,那么必将成为将国家的罪人。”

杨洪森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回国土,那可是44万平方公里,可不是85平方米三室一厅。

南京方面给迪化的杨增新发出的措词严利的电文,要求其迅速向西,收得失地。

不管是白俄还是红俄,在杨增新看来都老毛子,老毛子可没有一个好东西。让他与红俄合作打白俄,他才不掺合此事。

他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行动极为迟缓。

由于他对俄国人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造成了很多准备投降中国人的白俄干脆继续当起了土匪,反正这地区暂时没有管,他们就是大王。

迪化省主席礼堂内杨增新对着出征的将士训话,新疆各界人员均参加了会议。

主席台的杨增新还是那样一幅外人看来千年不变的冷酷表情。

就在他准备讲话的时候,两名下级军官突然窜了出来,对着台上的杨增新连开数枪。主席台上一片大乱,两名刺客并没有逃跑,而是双双饮弹自杀。

杨增新遇刺,省府迪府顿时陷入无政府状态。由于两名刺客自杀,杨氏遇刺变得极为诡异,坊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流传。

省府立即向南京发去电报,孙中山震惊。国府紧急任免樊耀南代新疆省长一职,接着调王多章回新疆担任主席。

杨增新手下的军官认为此事是中央所为,樊耀南等人与南洋合谋,杨派军官联合卢来发动叛乱,将樊耀南等新疆高级官员给杀了,接着与阿尔泰、塔城、阿克苏方面联系,准备共同抵制中央政府。

樊耀南一死,整个事件就被定性成了严重的叛乱。

杨洪森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绕过国会直接调动军队向新疆增派武装力量。

迪华的一些军人指责杨增新遇刺乃是南京政府所为,南京方面求新疆军人保持克制,停止叛乱,维护当时的治安和经济稳定,等待中央派员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

阿尔泰、塔城、阿克苏的地方官员自守门户,使得叛乱仅限制于迪化一线。

维吾尔上层贵族对于可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敬而远之,不过以哈密王等人为首的王宫却紧紧的跟在南京政府身后,哈密王政治呼吁给南京政府以及杨洪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军人首领在占领迪化后要求南京政府对他们进行委任。

杨洪森利用中央宣传工具,将杨增新的遇刺,描述成北疆内部某些心怀不轨之徒的叛乱。

南京政府拒绝了迪化军人的要求。

为了阻止中央军进入迪化,他们在奇台与哈密的中央军进行了激战。这支地方部队在中央军的武器相差甚远,大量的骑兵在机关枪的交叉火力下永远的留在那片戈壁滩,奇台一役没有任何悬念,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叛军根本无法战胜中央军,即便他们取得奇台局部的胜利,也无法抵抗后续进入新疆的数万大军。

奇台一役加速了迪化叛军的瓦解,士兵们不再听从上官的指挥,他们开始在城市内大肆抢掠,事件已经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叛乱。不过随着中央军大举进入新疆,形势这个时候越来越明朗。

杨增新遇刺、樊耀南遇害,杨增新集团的大小官员全都眼巴巴地看着伊犁镇守使。

新疆百姓流传着“文有樊耀南,武有杨飞霞”。此两人在,则新疆天下太平。

杨飞霞对于杨增新和中央的矛盾不是不知,只是他宁可守在伊犁也不掺合。现在他必须表明态度,在电报中他愿意接受中央领导,同时呼吁叛军向中央军投降,争取宽大处理。杨飞霞的通过促使迪化叛军迅速瓦解。而在这个时候迪化城内的另一伙正在密谋夺取新疆的这座省城。

   第十七章 知更了

======================================================

当迪化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时候,原沙俄驻新疆领使吉布罗夫与流落到中国的哥萨克军官联合了起来。这些保皇派一直幻想着复国。他们从来不承认中国与莫斯科方面签订的协议,而活动在巴尔喀什以东的土地上白匪与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俄军在迪化周边地区约有近万人,其中多为哥萨克骑兵。

迪化城是对于吉布罗夫来说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这些白俄有着一个完整的计划,他们决定夺取迪化,接着与巴尔喀什湖地区的白军连成一片,在中亚建立一个新的临时政府。

军官挥舞着马刀,哥萨克骑士们聚集在军官的身边,他们攻击警察局,夺取省城弹药库,驱逐中国士兵,驱使中国百姓修建工事。在杨增新的办公室内吉布罗夫与发动起义的革命者们用中国的老白干庆祝着胜利,他们丝毫没有感到大难临头。

白俄趁乱袭取迪化消息传至南京后,中国外交部召开记者会,谴责白俄在中国新疆地区的分裂活动,同时宣布将对白俄实施报复性打击。在总理府,杨洪森秘密签署了33号作战命令。

国人对白俄偷占中国领土感到异常愤怒,国会要求陆军部立即行动起来,打击侵略者。

从哈密突入到迪化的中国军队数量上远不如吉布罗夫哥萨武装,但是他们装备精良,出城的白俄遭到打击后干脆就缩在城中。

中国军队一到,塔城、伊犁、阿尔泰方面的中国军政长官们在收到南京的命令后对区域内的俄国人进行严密监视。

哈密方面民兵被武装了起来,士兵自备马匹,政府提供武器、粮饷,向迪化方面支援。

南疆的那些伊斯兰复国分子好像看到希望,不过他们希望很快就把喀什的城头给挂满了。南疆开始对白俄复国分子和伊斯兰复国分子进行搜捕。

“那些气势汹汹中国士兵突然闯进领使馆,将我国的客人不分男女地带到院中执行枪毙,它们中间有的还是孩子,……”英国驻喀什的领使在给上海方面的电报中将简述在南疆经历的可怕一幕。

只要被怀疑是间谍,不管是你是那国人都会如露水一般在戈壁蒸发掉。

英国驻疆领使李德告诫工作人员不要乱跑,如果需要采购什么,可以让中国人办理,或者与当地的中国军队接触,所有地活动全部停止。

英国方面驻疆领使馆遇袭一事与中国外交部交涉,中国外交官员当场赔礼道歉,同时希望当地英国机构与中国政府配合,不要作出与身份不符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