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43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43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追击的部队中东北的骑兵师占到了腿多的先机,他们跨马来去如风,给日军极大的威慑,但是他们在胜利的光环下有些忘乎所以,结果遭到了新任驻朝日军指挥官小池大将的痛击,可是东北骑兵的日军的威胁依旧存在,南部平原地区一马平川,东北骑兵四出,小股骑兵一直伸入到汉城城下,这给南部的朝鲜政府极大的震动,由于日本在平壤的围城作战失利,朝鲜的很多大臣主张将高宗皇帝迁往釜山。

小池大将真想将这些朝鲜软蛋全砍了,至于那位自尽的丰久大将他已经向天皇尽忠了,死人就不要再过多进行评价了,但是朝鲜的战局却让他头痛不己。对于丰久大将在毒气战中所采用的后发致人策略,小池是不赞同的,前线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8万人,更为糟糕的是丰久大将调至前线囤积的化学弹药全都落入了中国军队之手。

“我们需要立即稳定战局,守住阵地,阻止中国军队南下。”小池叼香烟侃侃道。

化学武器这么危险的东西被中国人掌握了实在是不妙。关于欧洲战场上的毒气战情况,日本陆军部十分关注,协约国与同盟国在这场大战中损失了四、五十万大军,欧洲那边每个月都有新品推出。小池曾经向陆军部提出为帝国勇士配备防毒面具,可是陆军部却要他发扬武士道精神。

“去他娘的武士道精神”小池荣作才不相信那玩意,他只相信大炮、机枪还有训练有素的军人。

看着蔚蓝的天空小池荣作说,“我需要本土派出更多的航空兵参战,我们要夺回属于我们的天空。”

这些中国飞机将南方本就不稳的人心搅的更乱。

小池荣作眉头紧皱,中国的那位远征军大将吴佩孚看来是一个劲敌,中国人的战术,小池荣作总结后将其比喻成“老鼠洞战术”,老鼠是一种让人讨厌的动物,如果躲在洞中你是很难抓住并吃掉他们的,只有离开洞穴才能有效的组织消灭他们。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定战局,先求不可胜,再求可胜之机。”小池荣作引用一段孙子兵法。

日本国内正在进行动员,准备征召更多的士兵前往朝鲜作战,政府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朝鲜对日本的战略意义重大,朝鲜不能丢,必须将万恶的中国人击败,然后再让中国人赔偿损失。

大批的日本青年征召入伍,奔赴朝鲜战场,解救那些遭到中国侵害而被奴役的朝鲜百姓。

他们是正义的一方,而中国人无异是一群邪恶的魔鬼。

琼克所率领美国顾问团在平壤停留了近一个星期,后乘坐美国火轮回到了天津。

在天津琼克埋头写报告,他在报告中预言日本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但是他仍然认为中国军队无法守住实际控制线,因为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导致中国不可能取得这场胜利,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时间。

从时间表看,日本人表现的更为焦急,实际上日本内阁方面正在筹划着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英国方面已经表示将进一步向中国人施压,而俄国大使普罗多列夫表示为了维护列强们的荣耀,俄国将派出有限的部队给予日军必要的增援,但是他们要求分得足够的利益,日本人同意了,俄国行动了,但不是开战。

普罗多列夫在北京秘密会见杨洪森的私人代表张晔。

俄国目前没有空插手远东事务,相反他们需要中国这个同盟国尽更多的义务,比如向俄国提供大量的粮食、肉制品、茶等等,与日本的协议就成了普罗多列夫手中的王牌。

张晔在协商的过程没有立即答复而时一直这么拖着,这也是杨洪森事前交待的,杨洪森甚至要求张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满足俄国人的要求。

对于这位中国的军事狂人,张晔发挥出了他最大的优点—“顺从”。

领袖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他存在的就是传达领袖的意志。

战争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实际上杨洪森一方面与日本打的火热,另一方面他频繁的与英、法的大使接触,表达了停战的意愿。

日本同意停战,但是中国人必须撤出朝鲜。

英、法代表对于南京方面将要做出的回答了然于胸,从南京方面一直以来的表现看,他们是完全不可能的答应这一要求的。

   第十一章 地球上的中国人

“你说什么,美国政府拒绝向我们提供化工厂的整体设备吗?”杨洪森差点蹦了起来。

“是的,美国政府好像受迫于英、日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总理还是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些设备,只是这中间的风险必须由中方自行承担。”这是芮恩施为了杨洪森争取来的,同时也兼顾到了美国商人的利益。

杨洪森听出了味道,暗骂道:奸商!

“那么贵国政府是否能对日本采取禁售。”

“这个我无能无力,你要知道我们合众国是一个自由而民主的国家。”

自由、民主你就瞎吹吧。

芮恩施问道,“总理打算如何善后朝鲜问题?是将日本赶出朝鲜,或者南北分制。”

“公使,我出兵朝鲜是为了悍卫国家的主权,而不是出于对朝鲜革命者的同情,我可没有先生那样伟大情操。”

孙中山很热中于将三民主义播撒到朝鲜,而且孙中山这个人很重感情的人。

芮恩施认为杨洪森是一个很现实的家伙,和华尔街的那些家伙一样,为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角色,“虽然最近中国军队不断胜利,但是国内方面并不看好你们。”

“我明白,对于两个参战的国家,这不止是军事谋略的较量,也是国力的比拼。不过,我认为决定此番胜负的关键在于决心。”

“我不怀疑中、朝人民的抗击日本的决心,可是现在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还很复杂。”

南京政府在长江以南有着绝对的控制力,杨洪森把其它党派打压的不成人形,以至于国会之上,只有发言权,没有决定权。但在北方那就极为复杂了,新疆、青藏、蒙古都处于半独立状态,中央直辖有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绥远,冯玉祥则控制着河南、山东,直系掌握着直隶、察哈尔、热河,东北行省名义上也归直系管理,不过由于朝鲜战势全面爆发,驻防东北的由吴佩孚指挥直系15万大军、张作霖指挥的10万大军陆续开入朝鲜,中央将大批的预备役部队调入东北整训,使得东北行省中的辽宁、吉林两省完全处于南京中央政府的监管之下,东北王张作霖只剩下了黑龙江一省。北方武装派别中除子从北洋脱胎出来的直、皖、奉三系外,西北军、晋军,至于地方上如井秀岳、马福祥等小股势力就更多了。

芮恩施认为杨洪森在没有肃清国内政敌的情况下对日作战,如果失败他唯一的出路便是流亡海外。

“亲爱的朋友,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你好像很有信心。”

杨洪森笑而不答,杨洪森信心的来源是什么?

在化学武装的研究方面,杨洪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虽然中、德分属不同阵营,但是他们在化学武装研发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

杨洪森自信战争很快结束的原因其在生化武器研究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在砸了近千万美元后,美国化学家道姆·科恩在实验室内制造出了神经性毒气,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人类活体实验。

道姆·科恩这位美国化学工程师之所以同意来到中国这个落后的地方从事研究工作,并不是杨洪森开出的高薪,而是其所答应给予的人类活体实验。在西方世界活体实验仅限于兔子、老鼠之类,道姆·科恩很想在人类的身体上进行活体实验,可是如果有人知道他打算在人的身体上进行实验,不但没人会给他投一分钱,而且他还会被送上绞架,可是有个疯狂的家伙却给了他机会,道姆·科恩难以拒绝,他甚至在美国还招集了一批探求真理的真正的科学家来到中国。

他们工作的地方对外的名称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心”。

参与研究的除了道姆·科恩外,还有英国、法国的科学家,对他们而言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对于这些科学家而言,帮助杨洪森研发神经类毒气弹只不过是他们的副业。

管理中心最新研发出来的毒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神经毒剂,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一旦散发出来,可以使1。2公里范围内的人死亡和受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仅一滴的剂量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

这种毒剂可以以气体形式被人吸入,也可以透过皮肤渗入,剂量足够的话从发作到死亡只需要2分钟时间。

比起油状物的芥子毒剂,这种新式毒剂杀人于无形,正是恐怖分子破坏、袭击的必备利器。

至于鼠疫的研究,这不仅仅是出于军事用途,也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1910年至1911年期间东北地区曾爆发过去大规模的肺鼠疫,有近6万人这场疫病之中。

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迅速传播,其病死率极高,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如抢救不及时,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管理中心的下属研究机构还有很多丰富的项目,冻伤、霍乱、血清、病理等研究。这些集中了大批醉心于探求科学真理的学者和专家,以及国内最优秀的人才。

神经毒气在朝鲜的实验进行的异常顺利,由于保密工作十分到位,日本方面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新式的毒剂的存在。

平壤的监测站通过南朝鲜地下革命人士,将相关数据资料加密送至南京。

在生化武器的研发和制造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对于中国在朝鲜投入的新式毒剂德国只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资料,至于核心数据无法取得,对于这种可能改变战局的关键性武器,德国方面迫不及待想要得到。

中、德双方在瑞士的机关频繁接触,这引起了英、法情报部门的注意。

德国在英法有特工,英法在德国同样也有特工,英国人最先得知中国人研发了一种杀伤力惊人的新式化学武器,并且这种武器在朝鲜半岛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惊人的战果,最初并未对这则情报最初并未引起英国情报部门的关注,因为英国政府根本不相信落后的中国能研发出什么先进的武器。

不过德国沉不住气了,为了获得这种新毒剂,他们开出条件准备与中国交换技术。这一期间柏林与日内瓦电报来往异常频繁,中国与日内瓦方面也是电报来往频繁,英、法很快就查到了与德国人来往密切的“德瑞丝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分公司”头上,这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股份公司,经过追查英情报部门发现这家公司的后台大老板竟然是王亚樵。

对于欧洲人来说这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中国和日本他的大名可以让一些人整夜都睡不着觉。

中华民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地球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的情报员。”

等大量的资料从亚洲传过来的时候,英、法情报部门高度关注起来,并且对瑞士的中国人进行布控,让英、法惊恐不安的事终于发生了,中国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将大量极为机密的情报卖了德国人,德国人用美元或工业技术资料作为报酬。

中国人将英、法联军的布防、火力配置调查清清楚楚。英、法都不相信中国人有这么大的本事,他们怀疑内部敌方间谍,不过那个所谓的间谍一直没有挖出来。

1917年以来德国对取得战争的胜利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