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159部分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159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难道就不知道张汤动了余家,那就是动了整个南方人的敏感神经?

他难道不怕因此激起南方世家的反感,甚至联合的反扑?

李云翻了数十堆公文,才终于从张汤被指正后的第二天的公文中找到丞相大人的亲笔批复“已阅,送交主薄抄送,速告陛下!武安侯田。”

这叫什么批示?没有半点立场!

或许唯一正确的解释就是田汾大人属于在暗地里放纵张汤走向灭亡的那个人,可是张汤完蛋了,对武安侯可并没有多少好处啊!

李云很难相信,以田汾的性格,那个即使飞鸟从他头顶飞过,也要拔下一根毛做纪念的狐狸会坐看理论上属于他管辖的庭尉犯如此大错?

大汉律可是白纸黑宇写的清清楚楚,丞相负责监督百官,明查秋毫,在他麾下,出了这么大的一件案子,而他没有半点表示,事后又被查出冤狱,作为丞相,田汾已罪犯渎职,这么明显的小辫子,丞相大人会留给他人来抓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但是李云也不清楚田汾究竟在那时候干了些什么,但是他却清楚,能令丞相冒风险做的事情,其收益绝对远远大于风险!

卷七 大漠狼烟 

第七节 花露水(上)

少府韩明的心脏悬了半个多月后,终于随着冬日阳光的出现而放回去。

总算在暂时来说,不需要担心再遭遇类似孝文皇帝前元三年那样的大冰雹了。

可是这事情还没处理完,接着南方的的局势又紧张起来了,在理想上,韩明极为讨厌战争,主张和平解决一切纷争。

但是在实际上,韩明比其他读死书的墨家学子圆滑的多了,他通常很好的掩饰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否则在这以军功论英雄的朝廷,他恐怕永远也坐不上少府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

事实上,在这个思想急剧发展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学派都在努力的调整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术理想,使之更加接近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

一向主张无为的黄老派,最近也出现了主战的声音,激进的儒家,正在努力的和邹衍的理论结合,使之更容易被中低层民众接受,而他的本家学派墨家早在十数年前,就开始了调整自己的宣传口号,主要突出的再非不得人心的仁爱非功,而是向着自己最具优势的技巧以及防御发展。

许多墨家学子开始进入军队,而他则是其中最幸运的一员。

孝景皇帝前元四年,他被征召为上郡驻军中的一名专司后勤的都尉,三年后,匈奴人从上郡防御的缺口直逼长安,天下震动,当时他因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大将军周亚夫的赏识,被提拔为少府手下的一名主薄,在平定七国动乱时他又被周亚夫将军点名随军,并在战争中多次提前将前线急需的物资运送到目的地,因而以军功封为关内侯。孝景皇帝后元三年,经太尉袁盎大人举荐,顶替告老还乡的前任少府郭怀成为大汉国历史上第十一位少府。直到今天。

韩明长叹一声,当年从军之时。他还是一个魁梧的青年,十几年岁月流转。仕途艰辛下来,他已四十有余,当年的英姿和活力早消失不见,白色的头发不觉间已爬上额头。

放下手中地刻刀,正要休息时。衙役来报,车骑将军李云求见。韩明忙放下手头的工作,速速出迎。

作为先皇身前颇为器重地老臣,辅佐少主的中坚之一,韩明自然知道这位新晋地车骑将军在如今朝政上的重量。

而且他曾经也非常的想见这位在临邛大量聘请墨家学子,公开将墨家典籍作为正式学科传授的年轻后进,墨家实在太需要多一些尊重,少一点歧视了!

因此他一见李云,便已是满面笑容。神态平和,不似在朝廷上那样的严肃。

“李大人。不知鄙人有什么可以帮忙地?”主宾落座,客套一阵后。韩明便直奔主题,作为少府,他并不喜欢拐弯抹角。

李云自也不是那种饶弯子的人,事实上,和窦婴谈完后,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觉得全力帮助天子说服百官,这并非是妥协或者退让,而目前帝国唯一可以采取地方法。

南方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任何的反对理由,在南方世家的团结面前都将化为灰飞,除非丞相,天子,大将军都是傻瓜,都会眼看着南方世家与中央越行越远,最后导致分裂。

既然战争已不可避免,那么将此所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便是他所需要做的。

而在目前朝中主要的反对声音来自于少府大人,基本上只要说服掉这个来自墨家学派的后勤总管,那么反战派就将不战自溃。

“韩大人,您是长辈,因此在很多事上面,自然比我们这些小辈看地更清楚。”李云不紧不慢的说出自己地请求“您看,现在南方赵家已萎靡不震,其国自乱已生,而我大汉国兵强马壮,将士用命,大兵开到,不消一月,定可平之,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韩明自然知道李云所指,事实上他也明白,以目前帝国在南方的兵力,拿下百越就和在自家拿东西一样轻松。

可是大兵开动,所需要消耗地粮食就绝不是桂阳一地一郡可以承担的,因此他摇头道:“李大人,百越拿下了又如何?您知道拿下百越要死多少人吗?本官告诉您,十万大军至少去三成,其余七万也肯定会沾染上其他的疾病和伤残!”

韩明拿出一份发黄的竹简摆到李云面前接着道:“这是秦始皇三十一年南方军团征服百越后的报告,三十万大军从桂阳出发,一直到打下百越全境,真正战死沙场者,不过数千,但是当地的树林,毒蛇,蚊虫却杀死了一万四千名秦军士兵,另外还有三千多人死于其他各种意外,幸存下来的二十多万秦军士兵中,带着其他各种疾病的有三万多,本官想请问一下李大人,拿下百越,大汉国将失去至少至少四万名战士,而我们能得到什么?”

“整个南方领土的安全!”李云轻轻的道:“韩大人,您也应该清楚的,下官也就不多说了!”

李云盯着韩明的脸,加重声音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军队的作用,便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捍卫社稷利益,倘若在面临战争之时,畏惧困难险阻,那么军队又有何用?”

看着韩明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李云自然也知道时机到了,便从怀中取出他在过去三天精心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放在韩明面前,这是他之所以信心爆满的缘故所在,同样也是击败南方蚊虫骚扰的最佳武器一一玻璃瓶子装的花露水,作为二十一世纪某医学中专的高级毕业生,他自然知道如何作这花露水,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玩意,一直等到南方的事情出来了,他才想到花露水对远征南方百越的士兵的重要性,因此这几天连夜赶了出来,幸亏玻璃器皿现成的,而花露水所需要的主要药材,目前也大都有,都是些很普通的东西,价格相对低廉,唯一难办的就是蒸馏酒了,不过老张家就是开蒸馏酒作坊起家的,这些年来随着各地的丰收,对于酒国家不再严格管制了,所以有利便贪的张家那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将祖传白酒卖到了长安来。

当然,花露水在目前条件下,大规模量产还是一定难度的,但是战争却怎么着也会拖到明年春天以后,所以李云还是大量的时间准备的,更何况到时候倘若真的缺乏足够的数量,还有另外一个防蚊虫的东西一一蚊香,只不过是目前时间仓促了,蚊香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只能拿这个东西来顶数了。

卷七 大漠狼烟 

第八节 花露水(下)

韩明墨家出身,自然而然的喜欢一些精致的东西。看着眼前这个花露水瓶子,他自然兴致勃勃,拿起这个玻璃瓶子左看右看,欢喜不已。

老实说,现在帝国官员的俸禄实际上已经比开国之时缩减了大约三成,其主要原因是官员的薪水并未随着物价和经济增加而增加。

在开国之初,帝国一个六百石的官员,可以在他致仕之后,利用薪水在其家乡置办一处属于他自己的庄园,可是现在,一个六百石官员致仕之后,其多年薪水却只能购买一个不大不小院子,几百亩土地,聊以度日。

对于有大门阀背景的官员来说,俸禄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所在的门阀每年都会送上大量的所谓红包,作为慰劳用品。

可是对于韩明这种完全依靠自己爬上现在这地位的官员来说,俸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年那三千石俸禄,他们需要用来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发放下人薪资,更要应付各种应酬,以前大将军周亚夫为例,堂堂帝国最高军事指挥官,位列公侯的重量级人物,在他病重之时,居然连自己葬礼的钱都严重缺乏,以至于其儿子不得不干冒风险,去贩卖甲盾,最后落的个凄凉下场。

这事情倘若发生在现代,周亚夫绝对可称的清廉代表,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可在这时代。他死地却并不光彩,甚至死后没有得到他应得的尊重。

周亚夫将军年俸万石还有封地支撑,尚且不能积攒足够的养老金,更别说其他官员。

但是,自战国以来养成的良好社会道德风气。使得帝国的高层几乎没有贪污地现象,官员们各司其职,靠着微薄的俸禄艰难度日。

李云在来之前,就听说了,少府大人在长安没有住宅,一家老小住在少府衙门里。几天难得吃上一顿肉,更别说花数千钱来购置一些精致而昂贵的玻璃制品了。

看着韩明的样子。李云就觉得汗颜不已,他这辈子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韩明,周亚夫将军那样的地步。

要知道,不管是少府还是大将军,手中的权利都是巨大地,不说别的,只需要按照现代所谓地潜规则,在某些不算重要的事情方面。譬如说升调,譬如说对一些不太明显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好处费也是足够将他们的家族变成巨富。

可是他们没有,李云不清楚。是怎样的一种气节和心态使他们如此廉洁。

要知道,这时代,没有三个代表,没有八荣八耻,更没有上班前口号,下班后检讨,一天之内思想检查无数次的要求,他们是凭什么信念坚持下来的?

或许就是骨气和他们骨子里的骄傲吧。

但是李云也清楚,清官不应受到不公平待遇,目前帝国地俸禄制度应该得到调整了,心里悄悄打定了以后尽量提议提高全国官员俸禄的想法。

韩明把玩一阵那花露水,充满惊讶地道:“此物,鄙人也曾见过,确实是巧夺天工之物,只是不知这瓶中所装为何物?”

李云笑着将早就拟好地说辞答上“大人,此物名唤‘玉露水’乃下官闲暇时无聊之作,虽无其他功效,但却胜在其香味独特,更可驱散蚊虫,下官想,既然我大汉军队所需要面对的是那南方无数地蚊虫,那么此物恰好可以发挥作用!”

顿了顿又道:“不过此物所需者,大量白酒也,而且目前也应属军资,故下官恳请大人允许下官自寻人员制造!”

其实李云这样说,根本就是在为自己利益奋斗,要制这新取名为玉露水的东西,首先,就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以及蒸馏工作者。

在目前来说,单是玻璃一项所需要耗费的钱财,就远不是帝国预算可以承受的。

而且在商言商而论,李云自也不会将这个发财的东西拱手让与他人,但是很显然的,制造这个军民两用产品,第一关,必须得到少府大人同意,这个掌管和调节全国粮食,主持控制酿造规模的大人,绝对有资格在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