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265部分

1908大军阀-第265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师师部大院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这里有一栋二层小楼,整个第二层的房间全部清空,萧耀南就被软禁在这里。小楼的周围和一楼大厅安排了一百多名警卫看守,粤军对这位大人物的重视可见一斑。

  吴绍霆在见过何应钦之后,即刻动身来到关押萧耀南的地方。当他来到二楼时,只见萧耀南上身只穿着一身衬衣,而且破破烂烂十分邋遢,下身的将军裤都破了好几个口子,可见在来的一路上受了不少苦头。

  此时萧耀南正斜靠在一张准备好的大床上,眯着眼睛似乎在睡觉。从乐昌县一路辗转来到韶关,几乎没有一天吃过饱饭,没有一晚睡过好觉。何应钦为了不让萧耀南有挣扎的力气,甚至还故意饿了好几顿。

  虽然现在萧耀南心中颇有不甘,可是事情已成现实,与其还要做无谓的担忧,还不如顺其自然好好休息一阵。

  邓铿对吴绍霆问了道:“都督,我去把他叫醒。”

  吴绍霆罢了罢手,平静的说道:“算了,萧司令一路上也不好过,就让他先休息着。今天我留在第一师这边,下午或者晚上在找时间来跟萧司令谈一谈。”

  邓铿有些觉得吴绍霆对待俘虏太仁慈了一些,不过却没有多说什么。

  吴绍霆并不是对所有俘虏都这般仁慈,凡事还是要看情况。反正萧耀南现在是瓮中之鳖,想跑也跑不了哪里去,索性就给对方一点休息的时间。更何况他知道在粤北战争停战的事情上,还需要萧耀南做出一定的合作,与其得罪萧耀南导致不合作,还不如给点面子,大家都好过得去。

  他转过身,准备下楼去。

  这时,一直斜靠在大床上的萧耀南忽然开口说话了:“你们把我活捉过来,又不给吃的东西,还不如当时一枪打死我,难道大名鼎鼎的吴绍霆吴都督喜欢慢慢折磨人吗?”

  听到萧耀南的话,吴绍霆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向萧耀南那边看了一眼,随后又向跟着一起来的李济深问道:“怎么,一直没给萧司令准备食物吗?”

  李济深并不知情,他应付的说道:“可能是忘了,我马上安排。”

  吴绍霆点了点头,加强了语气说道:“对待萧司令可不能这么怠慢,要是还有下一次,我一定不轻饶。”

  李济深马上吩咐一个警卫去炊事班安排食物。

  吴绍霆走回到楼梯上面,好整以暇的向萧耀南问了道:“萧司令要不要先安心休息一下?若萧司令还有什么需要,只管到下面来告诉警卫员,一应生活需求的方面尽量不会让萧司令感到有所不满。”

  萧耀南冷冷的笑了笑,他睁开了双眼,慢吞吞的坐起身来,用一种锐利的眼神使劲打量了吴绍霆一番,这算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他笑罢之后,又补充似的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吴大都督能把我从乐昌县绑到这里做阶下囚,这本事真是让人不得不敬畏。萧某现为刀俎之下的鱼肉,吴大都督何必还要惺惺作态假慈悲!”

  吴绍霆不疾不徐的信步走了过来,他的表情很平静,比起跟在他身后的邓铿等人来说更显得淡然十足。他来到萧耀南跟前,背着手站定,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

  “萧司令,你说我惺惺作态,这倒让我不理解了。你我都是军人,对待战俘的规矩大家都懂,你身为一军司令,即便被俘也应当享受优待。我这么做是将心比心,倘使有朝一日我吴某人沦为了你萧司令的俘虏,萧司令可会念到今日的情况,给我吴某人同等的待遇!”

  “好的很,吴大都督你放心,等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一定让你的待遇更好。”萧耀南冷笑着说道,脸上没有任何通情达理的意思,反倒有几分不甘心和仇恨。

  “那好,我先多谢萧司令了。不过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呢。”吴绍霆轻松自如的笑道,俨然一副与老朋友开玩笑的口吻。

  站在吴绍霆身后的邓铿、李济深脸色都不好看,萧耀南都已经成为俘虏还这般嚣张、出言不逊,真应该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一番。

  “吴都督,直说吧,你真以为绑架了我就能扭转战局?这一仗大总统是势在必行,就算南征军没了我萧耀南,曹司令照样可以南下坐镇指挥。你要么杀了我,要么继续囚禁我,等北洋军攻克韶关之后,我照样可以官复原职,而吴都督你就等着成为阶下囚吧。”萧耀南大声的说道。

  “是吗?看来萧司令还不知道最近韶关战场上的战况吧。不急,我相信萧司令接下来几天会有很多闲工夫,慢慢就会了解这几天的战况消息了。”吴绍霆带着几分自信的笑容,不快不慢的说道。

  萧耀南表情僵了下来,他看得出来吴绍霆绝非是在糊弄自己,看来这几天韶关发生的战事肯定让粤军占了大便宜,要不然吴绍霆可不会这么胸有成竹。他是除夕之前遭到绑架,自然不知道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两天的战事,一时间心中凉意十足,懊恼的情绪油然而生。

  吴绍霆这次只是来见一见萧耀南本人,也算是亲眼认证何应钦的任务确实完成,除此之外并没有打算与萧耀南套近乎、说闲话什么的。于是他没有多留下去的意思,在说完了先前那番话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继而告辞道:“萧司令就在这里安心休息几日,有空吴某再来拜会萧司令,战地比较简陋,还请萧司令见谅。另外有必要提醒萧司令一点,可不想着要逃,下面的兄弟都接到命令,会不择手段留下萧司令,不论生死。”

  最后四个字透着几分威胁的意味。萧耀南没有说话,只是冷着一副脸色,十分轻蔑的斜眼瞥了吴绍霆一眼。

卷三:南北对决 第361章,北方和谈之前

  从小楼出来之后,邓铿快步跟上吴绍霆,不满的说道:“都督,这萧耀南脾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嚣张,都成了阶下囚了还这么出言不逊。”

  吴绍霆呵呵笑了笑,没有急着回答邓铿的话。

  一旁的李济深则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我倒也觉得奇怪,萧耀南在自己的司令部被吴都督出奇兵绑架至此,放眼上前五千年之谋略,这不得不称谓是首开先河的奇计。萧耀南非但不佩服吴都督有这样出其不意的招式,反倒偏偏一副看不起吴都督的姿态,显得小家子气十足,一点大将风范都没有。”

  吴绍霆看了李济深一眼,接着转过脸来对邓铿说道:“士元,你看看,你和任潮在考虑同样一个问题,可是任潮的思路就比你成熟多了。”

  邓铿怔了怔,自嘲的笑道:“论资历我是李副师长的晚辈,李副师长比我深思熟虑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李济深也笑道:“都督实在看得太过细微了,各有各的看法罢了。”

  吴绍霆缓缓的叹了口气,露出一个懒洋洋的笑容,说道:“换作是我,只怕我会比萧耀南更加闹心了。萧耀南这个人功利心太大,甚至对他的顶头上司曹锟都有所不服。南征军第一次战败已经让他颜面尽失,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东山再起的希望,结果稀里糊涂把我们请到这里来做俘虏,只怕比杀了他都难受呢。”

  邓铿和李济深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深有体会。

  当天中午,吴绍霆在第一师师部这边吃饭,下午又吩咐后勤部多准备一些食材,晚上要为何应钦等人轻功。整个白天偶尔仍有战事的消息,不过都是不痛不痒的小规模交火。虽然整个韶关战役进行才十一天时间,可是双方大规模投入的攻守作战,彼此都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就算北洋军要从后方更换作战部队,这其中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吴绍霆的想法里,他已经认为这场战役该走上谢幕的时刻,而真正拉下谢幕绳索的人,还是要看早先动身进京的岑春渲。

  广州到北京的路途不算短,不过随着津浦铁路线的竣工,总算在时间上缩短了不少。

  正月五日的早上,岑春渲经过几番舟马劳顿,好不容易在天津火车站走下了火车。在上海停留了两日,一些官绅友人都打算为岑春渲出资在火车后面加挂一节单独的花车,这样对长途旅行来说要舒适许多。不过岑春渲虽然有身份有资本,却不习惯这种迂腐的作派,所以这一路上还是挤在普通车厢。

  好在随行的护卫人数不少,刚好占了大半截车厢,相互之间有所照应,算不上真正跟普通乘客记载一起。

  刚下火车,北京政府已经电联天津交通局负责迎接。虽然北洋派仍在与广东交战,不过北京政府严格上来说并不完全代表北洋派,大总统的班子是实权,纵然国会和内阁大部分都是虚设,但在名义上依然是国家中央的象征。更何况北洋派要对付的是吴绍霆的军事集团,广东军政府的官员仍然是有北京政府承认的身份。

  站台上早有几个天津交通局的官员等候,不过岑春渲在北方的名声并没有南方那么豁达,从这些官员的脸色和迎接的派场上就能说明问题。昔日前清还在时,岑春渲弹劾了不少官员,很多从清朝政府转到民国政府的人士依然心有余悸,自然而然对其有所隔阂。

  岑春渲不在乎天津交通局的怠慢,将就的跟着他们出了火车站,来到天津交通局招待所稍作休息。在天津停留不到三个小时,简单的吃过一顿午饭,前往北京的火车安排妥当,即刻又动身前往北京。

  北京政府秘书处早在五天前将岑春渲北上访谈的消息通知总统府,袁世凯听说之后,很快判定广东方面打算求和。虽然农历新年之前平定广东的计划未能达成,可是从前线传来的战况足以说明拿下广东是板上钉钉的结果。

  袁世凯并不喜欢岑春渲,从前岑春渲就是妨碍自己夺得实权的大障碍,如今这老头子又堂而皇之的站在南方的立场上,这分明还是要与自己作对。若有可能,他宁愿闭门拒客,甚至还打算把岑春渲驱赶离去,反正这次会见对自己并无好处,省的心烦意乱。

  只是岑春渲这次北上是打着与北京政府洽谈的名义,他这个大总统总不能脱离政府单干,因此在形式上还是要跟岑春渲见上一见。

  当天晚上从天津来的火车进站,北京政府派遣专员前来迎接。

  政府专员都是有些年轻人,在态度上要比天津交通局的官员好多了。专员告诉岑春渲,大总统特意在中华门招待所设宴,不过因为大总统公务繁忙不能亲自招待,特命总统秘书长张一鏖代为接尘。

  岑春渲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话,上了北京政府派来的小轿车前往新华门,广东随同的护卫则乘坐马车跟在其后。

  在招待所的宴会上,张一鏖尽量扮演好和气的角色,与岑春渲把盏言欢。

  岑春渲一如既往的淡笑应之,简单吃了一顿不算坏的晚餐,随后以旅途劳累为由告辞,来到安排好的单独套房休息去了。

  散席之后,张一鏖小送了岑春渲一段,之后又快步来到了瀛台的蓬莱阁。

  自过了晚饭时间,袁世凯一直就在蓬莱阁这边小坐,悠闲的先喝了一碗人参珍珠羹,之后又上了去岁刚刚收上来的大红袍,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慢慢品茗。直到听到楼下的侍从官通报张一鏖到来,才收拾了一下情绪,命人多添了一副茶杯,顺便请张一鏖上来。

  张一鏖来到蓬莱阁二楼的大厅,大厅十分空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