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229部分

1908大军阀-第229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韶关师部下达了最新指令,由于江西北洋军已经从梅关向南雄进军,乐昌的战事必须尽快结束。因此,七团、八团和教导二团采取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轮番进攻,用车轮战术快速消耗城中的战斗力。

  经过一夜的激战,南征军丢掉了城外全部的阵地,残部撤入城内殊死反抗。

  在攻城战时,七团、八团和教导二团遇到了一定困难,第三师的士兵们几乎没有任何攻坚的经验,各级将领的指挥无法准备贯彻执行,导致乐昌县城久攻不下。

  战事一直拖延到十二月十日,萧耀南的援军已经抵达老坪石镇,在老坪石镇稍作休整之后即刻又向乐昌县驰援。好在许海英第九团埋伏在老坪石镇西南一带,当萧耀南援军路过之后,第九团尾随其后,从后方发动偷袭。

  萧耀南停下来应战,第九团又退而摆出防守态势;萧耀南继续前进,第九团又如同鬼魅一般附了上来,紧咬不放。

  从老坪石镇到乐昌县短短八十里的路途,就这样硬生生的被拖死。

  萧耀南终究没能及时赶到乐昌,在他与第九团纠缠不清的当天晚上,乐昌县老百姓再次爆发了起义,与革命粤军里应外合之下攻破了南征军最后一道城防线。

  乐昌县十个营的南征军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革命粤军进城之后,动用了许多人力物力来控制俘虏和进行善后事宜。第七团、第八团和教导二团的领导人在城中设下了联合指挥部,商讨乘胜出兵,与第九团联手直接把萧耀南的本部人马也吃掉。

  正当三个团的指挥官们热议夹击萧耀南本部方案时,一份韶关师部发来的电报打乱了他们的全盘计划。

  刘永浩第一个看完电报,不禁惊呼道:“南雄告急?这才几天时间,一团竟然就守不住了?一团可是第一师的主力,哪能这么不堪一击。”

  孙继直曾经在一团待过,听到刘永浩这么说,心头同样吃惊不已,他立刻道:“让我看看。”话音还没落,已经从刘永浩手里抢过了电报。

  细细看过电报之后,他眉宇紧蹙的说道:“江西第一混成旅两个团和一个炮兵营于八日向南雄发动猛攻,一团前沿防线只坚守两天,因为伤亡过重被迫撤离。江西北洋军的战斗力竟到如是地步!”最后一句话是发自感叹。

  刘永浩脸色沉重,说道:“咱们之前对付的都不是正主儿,第一镇算不得什么精锐,这第三镇才正儿八经的北洋军。这下有得打了。”

  一旁的李耀汉最后看完电报,叹了一口气,说道:“二团已经从始兴县北上去增援一团了,师部的命令让老孙的团留守乐昌善后,我团和教导二团尽快赶往始兴县、策应第一师在南雄的战事。”

  刘永浩颇有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写着一股不甘心,说道:“咱们拿下乐昌县,萧耀南的部队就是瓮中之鳖,如果咱们趁现在杀过去,保证萧耀南绝无活着走出广东的可能。照这道命令来看,上面是故意要放走萧耀南了。”

  孙继直忽然说道:“萧耀南距乐昌县不过半天的路程,要不然我们先杀过去灭了萧耀南,然后再去始兴县。”

  李耀汉在三个人当中年纪最大,做事也最为沉稳,他立刻强调的说道:“命令是让我们即刻出发前往始兴县。别说半天可以杀到萧耀南面前,就算萧耀南现在就在城外,我们也应该服从命令。萧耀南手里好歹有四、五千人,咱们打乐昌都用了七、八天,万一跟萧耀南耗上了,那可是要误大事的!”

  刘永浩点了点头,赞同道:“李团说的没错,这事可不能乱来。”

  孙继直只好无奈的叹息,说道:“那好吧。你们马上就要出发,我现在就去协调城内物资补给,优先拨给你们使用。”

  天亮之后,第八团和教导二团陆续开拔出城,向始兴县去了。

  孙继直继续忙碌着乐昌县善后,一边安顿民生,一边拘押俘虏。广州都督府新闻部也派人到乐昌县来搜集素材,将乐昌县人民英勇反抗南征军,配合革命粤军的事迹着重记录,甚至还添油加醋的宣传南征军屠杀乐昌人民的惨案,既鼓舞民心又激怒民心。

  许海英第九团也遵照师部的命令撤退,不再纠缠萧耀南。

  萧耀南听闻乐昌沦陷之后,仰天长叹一声:“天不助我,天不助我,纵然我只想保留几分体面都不可以,可恨,可恨啊!”

  他知道乐昌县的失败,意味着征南军在粤北失去了最后的据点。他虽然可以坚持发兵继续进攻乐昌县,试图把乐昌县夺回来,可这么做的胜算有多少,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粤军第九团在身后虎视眈眈,他若进攻乐昌县,第九团能有很多方法牵制自己,可以袭击老坪石镇围魏救赵,又或者直接攻击自己的后方,与乐昌县前后夹击。

  如今第九团故意撤退,意味着粤军是要放一条生路,粤军真要赶尽杀绝的话,萧耀南相信自己绝不可能全身而退。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萧耀南果断选择撤军,退回老坪石镇,坐观江西军的粉墨登场。

卷三:南北对决 第313章,英国人的阴谋

  湖南南征军的战败,或多或少给北京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曹锟从湖北一路南下,在湖南是风生水起甚为顺利,而在进攻广东的前十天境况也十分良好。哪里知道江西军刚刚南下,南征军竟然连续作战失利,转眼间兵败如斯。

  北京新华门总统府,怀仁堂国政办公厅今天来了一位非正式的客人。

  半个小时前,袁世凯经过一番左思右想之后,最终决定以非正式的礼节接待这位客人。此人正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1852―1925),英国外交家,生于爱尔兰,为农家子弟,就读於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皇后学院,拥有文学硕士学位。清光绪二年(1876)来华,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曾于各口岸学习领事业务,对中国官场相当了解。1888年升为北京公使馆馆员,1891年成为中文书记长。1896年出任汉城总领事,1898年升为驻华代理公使,1901年成为办理公使,1906年成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1920年退休之後,曾出席华盛顿会议。

  不可否认朱尔典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甚至还会两种汉语方言。前清还在的那会儿,他出入各种场合经常穿着汉服,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相融其甚,他才重新穿上英格兰绅士的高领礼服。

  国政办公厅的小会堂里,袁世凯甚至连自己的心腹大臣都屏退出,只单独与朱尔典会面于此。虽然是小会堂,可是五十多人坐席的会场面积,对于两个人来说仍然显得十足空旷。

  “不可否认,大总统阁下您的计划受到了影响,迄今为止,我们五国使团还不能明确对整个善后大局的波动有多深。”朱尔典在征得袁世凯允许之后,从精致的金属烟盒里抽出了一支卷烟,优雅的点燃上,美美的吸了一口气。

  “我认为你应该看看最新的报道,”袁世凯挪了一下自己发福的身躯,一身硬梆梆的大总统礼服让他坐着的时候很不舒适,他语气带着威严和不耐烦,骨子里最讨厌这些洋人一有风吹草动就鸡飞狗跳,“江西已经出兵了,仅仅两天就轻而易举挫败了广东最精锐的第一师。说起来这个精锐一词,也不过是他们广东人自己冠名罢了,在我北洋劲旅面前,他们不足一提,就像湖南、江西和江苏一样。”

  “都到今天这份儿上了,我自然很愿意相信大总统阁下的话,这是没得说的。”朱尔典拿出了他的京片子拖长了儿化音说道,“不过今天敝人来拜见大总统阁下,重要的还是向大总统阁下阐述我们西方使节对广东问题的最新看法。”

  “哦,是吗?我还以为你今天来找我,是要谈谈西藏的问题。既然如此,你先说说看吧。”袁世凯阴郁脸色,怀疑的说道。

  “大前天敝人与法国公使先生谈过,昨天也跟德国、日本两位公使照过面。虽然大家的分析方式大相径庭,不过意见还是十分明确的一致。大总统阁下在借款合同上预言大选之前平定国事,我们外国友邦非常支持和期待和平局面的到来。只是自七月至今,我们发现广东都督吴绍霆……”

  “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吴绍霆是非法都督,我五个月前已经免除他的职衔,这个年轻人只不过以专横独裁的手段胁持广东军政府效命于他罢了。”袁世凯大声的插嘴道。他现在一听到“广东都督”这四个字,都感到浑身不自在。

  以前他还没有太在意,可就在最近几个月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甚至快让他的忧郁症更添几分程度。

  朱尔典扬了扬眉毛,带着礼节的歉意微微笑了笑。他并不是很在乎袁世凯的这句话,在各国使节看来,哪怕是一帮匪徒称霸了一座城池,那也是名副其实的领导人。他借助弹去卷烟的烟灰来调整自己的坐姿,说道:“请总统阁下原谅,我会记住这一点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吴绍霆从七月到今天,前后有快有五个月的时间,他在孙文领导的所谓的二次革命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们一致认为的结果。战争持续到今天,吴绍霆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孙文。他主动挑起两广之战,又不断策动广西、四川甚至福建响应二次革命,已经足以让人刮目相待了。”

  袁世凯沉默不语,他自然要比洋人更先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最近为什么颇有忧郁的原因。从一开始他只当吴绍霆是一个善于统兵的军阀,就像蔡松坡一样让人值得欣赏。可是原本三个月即可结束的战争,竟因为广东一省而拖延至今,平定了江西、江苏和湖南,却又冒出了四川和广西,福建也隐患甚重。

  可想而知,孙文点燃了前半场的硝烟,而吴绍霆掀起了后半场的巨浪。严格意义上来说,吴绍霆绝对要比孙文更可怕,因为他从始至终都在战斗,而孙文在上海已经是无权无势。

  朱尔典索性把抽到一半的香烟直接捣灭掉,舒坦的说道:“吴绍霆在结束两广战争之后,他的财政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并不像广西陆荣廷那样,通过无限制发行纸币从民间掠夺财富,他似乎是一个十分体惜民生的领导人。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吴绍霆能‘非法’统制广东至今重要原因。”

  说到这里时,他按耐不住发笑,虽然他不太想借用非法统制来讽刺袁世凯。

  袁世凯看出了朱尔典的意味,脸色显得更加阴冷,没好气的说道:“是吗?我希望你能尽快说出重点,不要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碎上浪费时间。”

  “请原谅。广东财政危机并没有对吴绍霆造成影响,他做出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举措。据说他竟然向德国单方面提出贷款,好在德国人也不太情愿广东战争拖延中国和平大局的到来,拒绝了他的要求。之后广东军政府再次发行公债,一开始并不顺利,但相信战事进行到今天,公债早已经发售一罄。另外,孙文和宋教仁在上海带领国民党党众,也积极的为广东进行募款。美国人已经证实,上个月国民党通过花旗银行向广东电汇了八十万。”

  “这件事我也知道。孙文冒险为广东募款的目的可不简单,他只是想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