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799部分

重生之衙内-第799部分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两套班子的成员都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柴绍基介绍了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初步的处置措施。
  “大家都谈谈看法吧,这个事情,应该如何善后比较妥当。”柳俊的眼神在与会成员脸上扫过,缓缓说道,神色很凝重。
  “这样无良的商人,应该抓起来!”纪委书记司马晖第一个表明了态度,说道:“另外,要防止他逃跑,转移财产!”站在纪委书记的立场上,司马晖这样表态很正常。
  “我同意司马书记的看法,这个事情,必须严肃处理。”党群副书记谢泰随之表明立场。
  接下来几个工委委员的发言,都与两位副书记的意见如出一撤。这几天柴绍基一直在亲自抓这个事情,大家对柳俊和柴绍基的态度,基本上都很清楚。党政一把手如此态度,其他人自然不会跳出来唱反调。在这样的事情上和柳俊唱对台戏,简直就是找不自在。
  “柳书记,柴主任,我建议这个事情,走法律途径解决!”工委委员们基本都表态之后,管委会副主任罗载义忽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大家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虽然是两套班子的联席会议。一般来说,非委员副主任都很自觉的将自己当作列席会议,光带耳朵不带嘴巴的那种。
  国内官场,挺忌讳“出头鸟”的。
  柳俊脸上闪过一抹诧异的笑纹,随即又恢复了凝重,眼望罗载义:“载义同志,请你详细说一说你的意见。”罗载义三十五六岁的模样,在所有管委会副主任里面,算是最年轻的一位。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分管的也是法制工作。平日里行事做人都比较低调,大家都想不到他会在联席会议上“独持异议”罗载义推了推眼镜,向柳俊微微点头致意,说道:“当初引进长江生化公司,是区里两套班子共同做出的决议,而且签了合作协议。这几天,我仔细看过我们区里和长江生化公司签的两份协议,第一份是合作协议,第二份是给予周边村民的补偿协议,都是正式生效的法律文件。现在长江生化公司出了问题,区里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查封工厂,冻结他的资产,都是应该的。但纯粹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法律主体不应该只有政府和企业,还有一个法律主体我们也不能忽视,那就是长江生化的职工和周边的村民!”说到这里,罗载义略略停顿了一下。
  柳俊听得十分专注,点了点头,说道:“嗯,很有道理,载义同志请接着说。”“纯粹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受侵害的主体是长江生化的职工和周边的村民,施害的主体是长江生化,负有连带责任的。是长河区管委会!”罗载义缓缓说道。
  这话一出口,会议室的气氛马上就变了。
  大家面面相觑,露出了骇然之色。
  “罗主任,你的意思是说,长江生化公司的职工和周边的群众是原告,长江生化和我们区里,是被告?”稍顷,党群副书记谢泰问道。
  “对。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罗载义点头道。
  顿时所有人都像看怪物般看着他。
  这个罗载义,怎么回事?想出风头吗?堂堂开发区管委会,一级政权机构,怎么就成了被告了?《行政诉讼法》倒是早几年就出台了,各地也发生了一些民告官的案例。老实说,作秀的成分大于实际意义。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新的法律出台,总是要搞几个判例出来的。但要真的依靠这个来治理地方的话,不乱套才怪。
  几千年的传统,官就是断案子的,是老爷!
  这样的传统,不是一部法律就能随便加以扭转的。
  “柳书记,柴主任,我认为应该走正当的法律途径,这是最合适的。一来,可以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让群众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是给我们各级执政机关敲敲警钟,执政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让大家都警醒起来。为政者,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应该三思而后行!”罗载义并不在意大家的目光,继续阐述自己的看法。
  柴绍基微微一震,这句话,倒是与柳俊昨天在办公室说的差不多。难道……柴绍基情不自禁的瞥了一眼主位上的柳俊,觉得并无异样。
  嗯,以柳俊的行事风格,不至于与罗载义“串通一气”到联席会议上来作秀!
  “二来,我们也要考虑长江生化公司的特殊情况。王金根是投资商。我们区里,现在有不少外来投资商,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外国和香港地区的投资商。他们所遵循的游戏规则,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任何纠纷,都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我们处理长江生化公司,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尽管我们是正确的,恐怕也会在这些外商心里造成阴影。所以,我觉得,处理这个事件,要兼顾到这些外商的感情。”柳俊笑了笑,说道:“很好,载义同志的意见我认为十分妥当。载义同志,我建议管委会法制办向长江生化公司的职工和周边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好好打一打这场官司!”
  第835章 不论胜负都是赢家
  柳俊在联席会议上一锤定音。柴绍基不好再说什么。但他心里,对罗载义这个搞法很是不以为然。怎么,难道区里这些日子还不够努力吗?处理长江生化公司的问题不够及时吗?
  打官司?
  打什么官司啊!
  年轻人,就是喜欢标新立异。照说罗载义也三十五六岁的人了,不年轻了,正处级干部,怎么还这么毛毛糙糙的!
  也就碰到柳书记这样年轻的一把手,支持他“胡搞”若是以前张书记在任的时候,你罗载义敢这么标新立异?讨骂呢!
  柴绍基回到办公室,有些坐立不安。
  这事整得!
  竟然把管委会整成被告了,而且还是管委会派人去指导人家农民告自己的状!简直是胡闹!往后管委会还怎么开展工作,威信扫地了都!
  罗载义是个书呆子,食古不化,怎么柳书记也……
  一念及此,柴绍基心里莫名其妙的一阵悸动,莫非……莫非柳书记对管委会的工作不满意了,要借这个事情敲打敲打我老柴?
  柴绍基原本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的,想到这里,顿时停住了脚步,将近段日子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心里过了一遍,看看可有疏忽之处。可是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有什么地方会令得柳书记不满意的。为了报答柳俊的知遇之恩,柴绍基可算是拼老命了!
  嗯,或许是年轻人想要搞些新花样出来吸引别人的眼球吧。柳俊尽管沉稳老辣,手段了得,毕竟年岁尚轻,有些少年人好出风头的心性也是可能的。
  柴绍基总算是勉强自己坐到了办公桌后,开始批阅文件。
  一直到第三天上头,柴绍基才终于按捺不住,跑到柳俊办公室“述说心中不满”去了。起因是管委会接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答辩通知。原来长江生化公司已经将长河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告上了法庭。
  长江生化公司在起诉书中声称,长河高新区管委会不履行合同义务,违反双方合同约定,强行查封长江生化公司,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名誉损失和实际的经济损失,要求法院判决长河高新区违约,立即解除对长江生化公司的违法查封,赔偿相关损失。
  玉兰市中院依法受理此案,向长河高新区管委会送达了答辩通知。
  柴绍基一接到这个答辩通知,差点跳了起来。
  他祖母的,反了他了!
  不过柴绍基尽自愤怒,尚未失态。这等大事,自然要第一时间向柳书记汇报。
  “书记,您看看您看看,这个王胖子,胆子还真不小啊!”柴绍基将长江生化公司的起诉书放到柳俊面前,气愤愤的说道。
  “绍基,稍安勿躁。先坐吧!”柳俊笑了笑,递给柴绍基一支烟,随即拿起那份起诉书看了起来,看了不到一半,嘴角竟然还浮现起一丝笑纹。柴绍基不由有抓狂的感觉。
  这位老大,越来越莫测高深了呢!
  被人家告了,居然还笑得出来。
  “很好嘛,想不到王金根还蛮有法律意识的。”柳俊看完起诉书后,笑容更明显了。
  柴绍基郁闷得不行,说道:“书记,不能由得他们这么搞。这个王金根,就是个黑心商人,当初连哄带骗的,糊弄我们区里,给他建起这个农药厂,现在倒全成了我们的不是了?照他的意思,他就是把人全毒死了,我们区里也要给他协调好关系,不然就是违反合同约定?天下没这个道理!”柳俊笑了起来,很是爽朗。
  “绍基啊,不用那么激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自己站在理上,不怕他告状。”柴绍基说道:“书记,不是我怕他告状,就是……这么搞真的不行,高新区这么多外资企业,家家都和我们打官司,那还了得?以后还怎么维持正常的管理秩序?”柳俊收起笑容,说道:“绍基,话不能这么说。那你是不是对我支持村民状告长江生化公司和管委会心里有想法?”柴绍基愣了一下,微微点头:“书记,不瞒你说,我确实有些想不通。自古以来,都是官管民,现在群众倒过来把我们政府告了,这事有点不对头啊。开了这个先例,影响很恶劣的,以后不好管理了……”柳俊点了点头,掏出一支烟来点上,又将烟盒推到柴绍基面前。
  柴绍基这种老派的思想观念,柳俊原来也有所考虑,只是未曾想到,会有如此严重。
  “绍基,先不去管是那种方式处理,先考虑一个问题,这个事情上,区里有没有错?”柴绍基说道:“有错!这一点毋庸讳言。当初把关不严,没有仔细了解清楚长江生化公司的内幕……”“这就对了。既然有错,就不应该禁止别人指出来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书记。我们不是在改吗?查封长江生化公司,给群众进行全面体检,都是在改正错误啊……毕竟管委会是一级政权机构,总得讲究个面子问题……”柴绍基的意思很明白,有错误,要改正,但是要关起门来,内部处理,家丑不可外扬!
  柳俊笑了笑,说道:“绍基,我以前呢,跟你现在的想法是一样的,家丑不外扬。不过,我总在想一个问题……譬如这个事情吧,换一个人在你现在这个位置上,是不是也会承认错误,也会知错就改?”柳俊说着,目光烁烁地望向柴绍基。
  柴绍基一愣,有些迟疑的摇了摇头,说道:“那……也不一定……”“对!不一定!而且,是很不一定。我们很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于监督的理解比较片面。来自上级的监督。比较容易接受。来自下级的监督,特别是来自群众的监督,就很难接受了。发生了问题,总是想捂盖子。到最后捂不住了,就爆发,就成为大问题……这样不行啊。说句自大一点的话,今天我柳俊和你柴绍基在长河区主政,我们有这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自觉,今后我们调走了,换上别的领导,是不是也能有这个自觉。我看不一定!因此,引导群众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监督党和政府机关的运作,就显得很重要。长河区要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是什么?是干部队伍的建设。有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才能保证长河区的可持续发展不被人为中断。而干部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关键又是有效的监督。绍基啊,光靠由上而下的监督是不行的,远远不够。我们两个,就算是每年工作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